“道德”和“法律”哪个更适合治国?为什么?

艺术就是谎言


道德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要素和素质,是一个人存在于社会的自律纪律。法律是限制和管制人类社会发展的社会中的部分人缺乏道德理念,没有人性自律的人的另一个纪律。

至于道德和法律那个更能治国?

其实法律更加有力,但仅仅以法律来治国也是不全面的,首先道德和法律在治国上是相互依存的,一个国家社会如果严重缺乏人性道德那么法律也无法治理好社会的发展,简单的说,如果国家社会出现道德严重丧失,那么执行法律的人也会丧失道德,这样的社会和国家即便有再强大的法律也是无法治理好国家的,因为执法人员都丧失道德,可见有谁还会按道德办事?这样虚有的法律再先进也是空壳,是无法约束人的。

可见,社会和国家的治理首先还得依靠道德文化作为发展的底线,法律只是国家社会发展的辅导工具、同时以法律的制裁力度是监管道德文化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发展。唯有以强硬的法律来监管道德文化的普世价值性才是一个国家社会的和谐发展之路,文明之路。道德是一个人自律的纪律,是国家和社会的公德文化,法律也是每个人遵守的国家纪律,实现法律的文明是人性道德的道德文化所实现而实现的,也就是说一个国家社会必须以道德文化为魂法律法规为驱赶,唯一只有道德文化和法律文化的相互有力配合发展才是治国的最佳途径,才是唯一实现国家和社会的真正文明发展的基石。


工农视角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道德约束了人们的行为,但是法律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底线不能打破,否则。。。犯罪,甚至说做错事情,成本太低。

依法治国,道德只能是约束法律之外的行为,作为辅助作用,其实,这一点得到普遍共识,没什么人反对,不然,没有法律,只有道德的国家,让人感到不安全,没有保障。

我们把话题极端化,不谈道德,只说该不该废除死刑。

这或许更有意义。在各个国家里,这都是一个会拿到纸面上讨论的问题。之前江歌案,持续了那么久的热度,那么多人呼吁,而且联名要求判处杀人犯死刑。

这就是法律的严肃性,如果是道德,那么这个杀人犯是一辈子被人唾弃,可是能怎样呢?

在我们讨论该不该废除死刑的时候,有个这样血淋淋的案子,我们都会愤怒,会要求判死刑。

要是撤销法律,用道德管束一个国家?!你敢想象???

如果觉得有用,您就给点个赞、粉个好友呗。

大约花费0.3KB的流量,哈哈哈哈哈。

毕竟,我辣么萌~


不哈韩的小韩


道德只能起到绑架人的思想作用,而起不到约束人的行为作用。

说道德能治国是一种肤浅的认知。

道德在一个人的私利面前只是一块遮羞布而已。

越是高高在上大谈道德的人越是想利用道德为自己的私欲开路,越是整天讲着道德的人越是践踏道德底线的人,越是人人讲道德,人人谈道德的社会,越是道德缺失的社会。

道德只能绑架弱者和善良的人,让他们好成为羔羊让那些没有道德底线的人得利和为所欲为。

一个社会一个国家靠的是规则强硬法律坚挺,在规则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没有三六九等,没特权特色。社会就自然公平,只有在公平的社会环境下道德你不请不说不谈道德自然而然在每个人心里生根。

所以国是需要规则和法律来治的,道德根本治不了国。


不言中26


法律在利益面前尚不能完全遏制犯罪,如何靠道德来遏制?道德的高大上都是在嘴上,要求别人做而自己并不做。满口仁义道德,背后男盗女娼说的就是这些宣扬道德的人。德育几千年挡住儒生贪污了吗?朱元璋恨贪官扒皮抽筋都不起作用,早上杀完,晚上就又出来了。

别听儒生忽悠说秦二世而亡是因为法治。秦国从商鞅变法到荀子入秦一百年,荀子大赞只是可惜无儒之美政,五十年后秦国才灭亡。那么荀子这个大儒教育出来的法家以及与李斯辩论的儒家在秦国最后的五十年里为秦国统一六国做了什么贡献,又为秦国灭亡做了什么?贪天之功的儒家这次功劳没抢法家统一六国的功劳,却忙于造谣焚书坑儒为秦国灭亡切割自己的责任。儒生说秦法暴,但睡虎地秦简却没有证据,甚至体现了今天的一些法治精神。那么秦国怎么亡的?儒生嘴里的秦法残暴不足信,汉随秦制为什么不说残暴?还有一个说法是说汉朝重用老实人的故事里讲的秦国灭亡在官吏“文过饰非以为能”不用能说会道的人。文过饰非与纣王的言足以饰非是相同的文化。孔子说,君子诸己,小人诸人。儒家的解释君子责怪自己,小人责怪别人。那么孔子这个君子之首就应该经常责怪自己了?看论语没找到一句,却找到颜回的一句话,大意是天下人错了,我们没错,不用降低孔子主张的标准。孔子听了很高兴。那么用孔子自己的话衡量自己他是什么?

德这个东西从他的开始就有人类的自私在里面,谁获利谁说你好,谁不获利谁就骂你。社会资源总是有限的,如何公平才是一个国家能够发展的正道,才会使上下一心。我认为只有法治才能够公平公正,即使你不用儒德,也一样会有偏私。


山坚海阔


我的观点: 依法治国比依德治国更可靠 一、依法治国才能长治久安. 法律就是一种行为准则,具强制性;同时,法律是管长远的,具稳定性.我国宪法规定:所有公民、所有党派组织都必须在宪法及法律范围内活动.只有这样,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坚持下去,国家才能真正做到长治久安,繁荣进步. 二、依德治国只能治于一时. 依德治国实质上是说:由有德之人治国(即圣君治国). 说透彻点就是人治. 历史上也有过尧、舜等圣君,其以德治国也受到百姓拥护过.但人毕竟不是神,谁也不能保证时刻有德和圣明,年老还有发糊的时候呢,人的寿命也是有限的,所以以德治国是不可能长久的. 综上所述,还是依法治国更靠谱一些.


在那高高的谷垛下面


以法治国是根本,道德约束不了人的违规行为,法规可以约束。

法规是促进国民道德、素质的最好手段。以法养德成功的国家有例可寻,大家都知道新加坡建国伊始,就建立了严格的规范人们行为道德的条例,随地吐痰等小事都有严格的处罚条例,从罚款、鞭刑一直到判监……只有大家都敬畏触碰道德底线,才能使我们的社会环境得以绿化,才能使国家渐进佳境。公平公正并健全的法律法规,公平公正并严格的执行效率,可以改善和养成人人自律的意识,潜移默化的净化民族的思想道德,提高民族素质 。

国家强大的基础是要有高素质的民众,高素质的民众自然可以撑起包括科技进步 ,经济发展一系列的向好面,高素质的民众是确保国家软、硬实力的动因。这一切都是要依靠法律法规去保障实现的。

假如一个国家出现权大于法,法律面前不能得以人人平等的现象。假如国家陷入一个人情社会,圈子社会,出现阶级固化问题,那么法律法规就成了愚民工具,就成了压榨底层民众的武器。所以依法治国要建立在公平公正上。


孙宝于


道德是一条线,它高悬于空,告诉人们应该做哪些事,并且能做到哪一步。能够触碰到这条线的人越多,这个世界就越平和,稳定,善良。

法律是一条线,底线。它告诉人们,哪些事不能做,如果触碰到底线,会付出代价,甚至生命。触碰这条线或者突破这条线的人越多,世界就越发混乱暴力危险和血腥。

没有法律的烘托,道德就是空中楼阁,每个人都会指着楼阁夸夸其谈,却没有人能拥有。有了法律的保障,人们在脚踏实地的基础上,慢慢构建我们的道德标杆,这个世界会越来越好。

所以一个社会如果道德滑坡,实质上是法制出现了问题。仅凭道德,是无法治国的。


花钱无缺


谓之道德:就是有益指导人类安宁和谐生存发展,有益确保人类自身物种的延续与大自然共存,不至步孔龙绝灭命运的,简明具体的:能统一人类行为的:意识意念信仰信念思想精神

的理论依据。

可弃今为止,人类只有张口即来的:事实上笼统莫糊阔无边际,各承已見,众说纷云,争议无休,本质空空无物的:道德,人性,真理,的语言和文字没見有具体的标志人类够格为:高等动物,具有标识价值和意义的理论依据。

一句:人性善恶,即把善念善行,恶行恶念皆认证为人性。一切贪腐掠侵,坑蒙拐骗,奸诈忽攸,掠,积,聚财者把自已的恶行归以人性释然。理所当然,心安理得。

在这样的人类生存发展格局下,法律能如实产生它绝恶扬善的效果吗?

人类能跳出:反反复复善恶争斗无绝时,成者为王败者冦,矛盾血腥结伴行的污坭塘,的怪圈,步上可望不可及的安宁和谐泰平的发展航向吗?


用户3513571131296\n


道德和法律怎么可能分开,法律是道德的最后底线,道德是一个国家的上限,治国缺一不可。

道德是纯思想约束,可以延伸出孤立,谴责等等惩罚手段,但是强度有限,而且不同的人思想不一样,你的理所应当不一定是别人的理所应当,人口越多,道德标准就越杂,不统一的道德标准,很难有效形成约束。

法律则可以规范行为,统一以书面形式制定底线,同时具有足够威慑力。

纯道德治国不符合实际,属于古代文人式的理想心态,幻想着每个人都有同样的道德标准并且遵守。


向上才不遗憾


呵呵,题主做为一个艺术老师,逻辑思维似乎很有问题,这大概也是中国近代以来反传统的所谓先锋文人的通病,讲起话来振振有词,很能鼓动底层,但是理性一推敲,却是逻辑漏洞百出,毫无论据可言。

首先题主就故意混淆了“说”和“做”这两个概念,孔子说“要听其言,观其行!”口喊道德却破坏道德,那明显是是不道德,同样还有口口声声讲规则,却破坏规则,刷新底线的!题主是不是要说高喊遵守规则,遵守底线的人就是虚伪的?

其次关于“规则”与“道德”谁重要的问题,题主既然崇拜西方,那么我就举个西方的例子:

美国在立国之初,法律是允许南方各州蓄奴的,那么问题来了,南方各州的奴隶主买卖剥削奴隶,是合法合规则的,那么这是合乎道德的吗?

第二个问题:北方各州抓到南方的逃亡奴隶,按照法律规定是要送回南方的,但北方的一些人士却私下藏匿逃亡的黑奴,甚至帮助黑奴逃跑,这种违反法律的事,在题主看来是不是不道德的?

第三个问题:按照美国立国初的法律,各州是基于自愿原则组成合众国,也有权独立,南方各州脱离联邦完全是合法的,反过来讲,北方进攻南方挑起南北战争其实是非法的!题主怎么解释美国北方这种破坏规则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