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諸葛亮攻打東吳,劉備守蜀中,夷陵之戰還會慘敗嗎?為什麼?

絕版哥講經


若當年領軍攻打東吳的是諸葛亮而非劉備,必定不會有後來的夷陵慘敗!為什麼呢?因為諸葛亮能做到“進退有方,不執著於當下!”,而劉備在當時的境遇下卻很難做到這一點,故夷陵慘敗也不是偶然。有人說劉備夷陵之敗主要敗在劉備軍事才能不行,真是如此嗎?換成諸葛亮,這場仗究竟會怎麼打呢?



夷陵之戰,劉備落敗的原因

夷陵之戰是一場持久戰,從公元221年七月劉備兵伐東吳,到公元222年八月劉備敗逃白帝城,這場大戰整整打了近十三個月。此戰前期劉備還是打得很順的,一路勢如破竹公元222年二月便打到了東吳重鎮猇亭,此時的蜀軍已深入吳境二三百公里了。也就在此時,勢頭正盛的蜀軍開始遭到了吳軍頑強的扼阻抵禦,至此雙方進入了相持階段。直到六月,正值酷暑時節,由於劉備屯軍山林,成就了陸遜的一把大火,也就是這把火,將劉備的夢想燒得灰飛煙滅!

劉備為何大敗呢?《三國志》中有這樣一段陸遜評論劉備戰略部署的話:

“水陸俱進,今反舍船就步,處處結營,察其佈置,必無他變。”

指出了劉備戰略上的失誤,主要有兩點:

其一:舍船就步,即捨棄水路主打陸戰,時劉備若水陸並進,順江而下,陸遜是很難招架的。

其二:屯兵于山嶺,且綿延八十餘里。

所以劉備軍事部署上的失誤確實的導致他大敗的一個重要原因。故後人也多以劉備夷陵兵敗為由,認為劉備軍事能力太差。《傅子》中更有這樣的評價:

“拙於用兵,每戰則敗,奔亡不暇。”

將劉備貶得一無是處。

其實這樣說是沒道理的,劉備從一織蓆販履的平民開始打拼,到後來建立蜀漢霸業,這一路走來,基本上重要的戰略決策都是劉備自己把控的,並非像演義中所說,是由諸葛亮出謀劃策,最好的一個證明便是漢中之戰了!所以劉備的軍事才能是絕不比諸葛亮遜色的。那麼劉備為何在夷陵之戰中會出現重大的戰略失誤呢?這就得說說我們之前提到的“境遇”了。這個“境遇”有三:

其一,劉備的身份不同以往。此時的劉備已是蜀漢的皇帝,且出征東吳是第一次御駕親征,若不取勝,豈不顏面掃地?

其二,報仇心切,過於急躁。戰劉備打出的旗號是為關羽報仇,目的意在奪取荊州,帶有衝動性質。

其三,戰前群臣反對,時諸葛亮,趙雲等人皆不主張伐吳。

正因為這些,導致了劉備堅持要與東吳一戰,儘管深入吳境數百里,與吳軍相持近四個月,也依然執著著不退兵!

諸葛亮進退有方,不執著於當下,不會慘敗而歸

首先可以肯定的一點是諸葛亮拿不下東吳的,當年諸葛亮自己就不看好劉備東征,但他斷不會有夷陵慘敗!


我們知道諸葛亮用兵向來謹慎,他有兩個點是必考慮的:

一是退路,二是糧草。有道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從他五次北伐曹魏則足以看出,懂得考慮退路的將帥,即使戰敗,不至於損失慘重。諸葛亮進退有方,出征東吳必定會考慮到撤軍線路以及糧草供運,吃大虧還是不會的。

諸葛亮執著,執著於恢復漢室,執著於一片誠心,但不執著於當下,像第一次北伐中原,前期也是勢如破竹,曹魏南安,天水,安定三郡望風而降。然當街亭失守後,諸葛亮立即放棄了北伐計劃,班師回朝。所以我猜想,若諸葛亮受阻猇亭時,極有可能會班師回朝,為什麼呢?因為深入吳境,後方補給困難,拖著損耗巨大,得不償失。

所以諸葛亮出征東吳,應該會略有小勝,但大收穫還是不至於,當然一敗塗地更是不可能。、

“品歷史人文,悟真理人生。”專注歷史文化的探索,我是靈魂的感觸!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的頭條號哦!


靈魂的感觸


提問者很聰明,其實夷陵之戰就應該這樣打。劉備坐守成都,派一名大將去就可以了。而這名大將也可以是諸葛亮,因為諸葛亮畢竟是軍師中郎將,能文能武,非常適合,至少比當時夷陵之戰劉備帶的軍師劉巴要強很多。

那麼如果諸葛亮攻打東吳,夷陵之戰還會慘敗嗎?我覺得不會,為什麼呢?

善戰者,首先考慮的是糧草退軍路線。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糧草是保證軍隊戰鬥力的最基本要素。而退軍路線則是保證軍隊不受重創的重點,也就是說即使打不贏,有序的撤軍也可以保存實力。

縱觀諸葛亮指揮的數次伐魏之戰,諸葛亮首先考慮的都是糧草和退軍路線。例如第一次攻祁山成功後,諸葛亮趕緊派馬謖搶佔街亭,而街亭是隴右和關中平原的一道關隘,易守難攻。馬謖失街亭後,諸葛亮看到危險將至,於是趕緊撤軍,這就保證了蜀軍不會因為撤退時走得慢而被魏軍追上,受到重創。

諸葛亮後來兵圍祁山,在上邽偷偷行軍,也是為了搶奪軍糧。有軍糧才能打仗,後來軍糧吃完,諸葛亮提前撤退。因此,諸葛亮用兵謹慎,雖然沒有大勝過,但是沒有大敗過,這其實是很難得的。

如果讓諸葛亮去攻打東吳,依照他的用兵之法,諸葛亮會選擇多練水軍,以水軍為主力,陸軍為輔助。沿長江水陸並進直逼夷陵。這時候陸遜肯定要與諸葛亮在水上大戰,結果不可知,因為東吳向來水軍彪悍,善於水戰,而諸葛亮的水戰能力待定。

事實情況是當時蜀軍倉促起兵,水軍不多,因此陸軍是主力,而水軍是輔助。所以如果諸葛亮帶著這樣的兵力去攻打,結果應該跟劉備差不多,也會受困於夷陵。

接下來諸葛亮肯定不會像劉備一樣聯營七百里於夷陵,這樣的錯誤連曹丕這樣的半個軍事家都曉得很危險,以諸葛亮的謹慎性格,斷然不會這麼做。

諸葛亮會選擇撤軍,建議劉備來年再戰。而且在撤軍的同時會設下埋伏,至於能不能伏擊到東吳將領就不可知了。但是能伏擊成功的概率很大。因為諸葛亮曾經伏擊成功過魏國的將領張郃和王雙,成功率簡直高的不得了。

最後正面回答問題,如果諸葛亮率兵攻打東吳,而劉備留守成都,依照諸葛亮用兵謹慎的性格,諸葛亮肯定不會慘敗於夷陵。因為諸葛亮考慮的永遠都是三點:一、策反敵軍,搞政治聯合。二、準備充足的糧草,三、及時撤退,不給敵人追擊的機會。因此,諸葛亮完全可以帶著一隻完整的蜀軍平安歸來!


每日趣評


如果夷陵之戰是諸葛亮去打,結果如何?這個得看是哪個版本的諸葛亮了。

正史版

若是按照《三國志》版本的諸葛亮,輸贏最多隻能是對半開,因為陳壽筆下的陸遜是一個善謀略的人。而諸葛亮陳壽給與的評價則是不善奇謀,對手如果是一個有本事的人,那麼諸葛亮也是無可奈何的。所以或贏或輸還得具體情況。

三國演義版本

若是三國演義版本的諸葛亮去攻打東吳,東吳的軍隊會被諸葛亮輕易打敗,因為三國演義裡面的諸葛亮具備各種加成。但是諸葛亮也不會讓其傷亡太大,畢竟連合東吳是諸葛亮的主張,所以只是給其一個教訓,若是按照羅貫中的思路,最後會因為天命的原因,諸葛亮也拿不回荊州。




如果是其他小說版本,那麼就看作者給誰加主角光環了。誰有主角光環誰當然就是笑到最後的人。


淡看天上月


人類學習歷史的一個意義就是以史為鑑,在歷史人物中、歷史事件中找到規律與辯證的邏輯,也就是“理”。


我們剖析下夷陵之戰的勝負原因:1、前期戰役蜀軍過於順利,決策層與軍隊逐漸麻痺大意,沒有意識到危機隨時有可能到來,從易學的角度,已屬“亢龍有悔”的態勢,其實已經危機四伏;2、而東吳初戰不利,正確分析了交戰雙方的態勢,陸遜更是經歷潛龍在淵、見龍在田,從事情發展的軌跡看真得就要飛龍在天了,已有勝道;3、兩軍交戰,如同拳王爭霸賽一樣,需要的是等待對方的破綻,而予以致命一擊。東吳在這方面做得很好。

好了,諸葛先生領軍會不會勝哪?真的有可能,至少不會大敗而歸。從正史看,首先需要知道諸葛先生領軍打仗非其強項,和劉備比還是有差距的。但為什麼會比劉備強呢?因為心態,一是劉備漢中之戰之後已經有點不能正確看待三國的正確態勢了,二是為弟報仇迫切,失去了高手對決的冷靜。初戰告捷更是助長了他心態的進一步失衡,只能必敗!而諸葛先生相對來說,謹慎、理智的多,至少不會冒進,給陸遜火燒700裡的機會。

兩個勢均力敵的高手對決,一般是不精彩的!估計打到荊州,雙方談判,東吳讓出幾郡,然後各自回家交差。


易中天地寬


諸葛亮出兵攻打東吳,結果會是如何呢?這個其實就是個假設性的話題了,既然是假設,就得有一些真實的依據作為基礎,這樣才能說服別人。

咱們先看諸葛亮的戰爭實績,從歷史記錄看,到夷陵之戰前夕,諸葛亮沒有任何指揮戰爭的記錄,可以說是零敗零勝,完全是一個素人。

而東吳這邊主將陸遜的戰爭實績,其實也不多,在正式出任之前,他主要是在後方。所以,如果諸葛出手,這一戰便堪稱素人對決。好比是兩個從來沒上過拳擊臺的拳手要比賽,估計觀眾不多,下注的人更少。

而以諸葛的謹慎,加上荊州西部地形的複雜,他的行軍速度一定極其緩慢。而陸遜又考慮到自己是個新人,最初的行動同樣會以堅守為主。所以,這一仗,一定會曠日持久。若是曠日持久,又會對哪一方有利呢?顯然是守禦陣營,你看三國志也好三國演義也罷,諸葛亮攻城從來是個弱項,後來的陳倉只是一個郝昭去防守,諸葛晝夜相攻二十餘日,毫無進展,最後被迫退軍。所以最合理的結果,諸葛亮也是花了半天勁,最後是攻不下城池,更別提打敗陸遜。當然,東吳那邊因為是諸葛出來打,注意力也不會那麼高,估計陸遜就算是打得諸葛亮落花流水,也沒啥大成績。而且,因為是諸葛亮來,說不定孫權還會讓他哥諸葛瑾來做前鋒,孔明你敢打你親哥?

所以,如果諸葛出兵,六次北伐無功而返的場景,便會在此時提前上演。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夷陵之戰、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並稱為三國時期三大戰役。

公元221年7月,劉備命部攻打東吳,孫權為避免兩線作戰,向曹丕稱臣,同時任命陸遜為大都督抵禦蜀軍,陸遜設計將蜀軍堵在了數百里兵力難以展開的山地裡,公元222年2月,劉備親率主力進抵猇亭,並在所佔關隘分兵據守。陸遜堅守不戰,劉備久攻不下,雙方一直相持至六月夏季酷暑,陸遜趁機發動火攻,劉備猝不及防遭遇大敗,最後退守白帝城,陸遜恐魏國襲其後而退兵,孫權主動求和雙方停戰。 夷陵之戰使蜀國從此元氣大傷一蹶不振,劉備也在不久後病故,魏國成為最大贏家。

如諸葛亮去攻打東吳,他會選擇多練水軍,以水軍為主力,陸軍為輔助。沿長江水陸並進直逼夷陵,此時陸遜肯定要與諸葛亮在水上大戰,因為東吳向來水軍彪悍,善於水戰。

如諸葛亮去攻打東吳,依據他性格,他定會將後勤糧道和穩步地推進戰線放在首位,在軍營安置上不會聯營七百里,讓陸遜有火燒連營的機會,即使在與吳軍的防線對峙中受挫,諸葛亮也只會小有折損,如當年馬謖丟失街亭要隘、蜀軍糧道遭切斷威脅時,諸葛亮果斷收縮兵力、蜀軍大部隊平安撤回漢中。

如諸葛亮去攻打東吳,諸葛亮會用好夷陵之戰前蜀軍龐大的軍事力量,在軍事壓迫之外,運用政治、外交等手段重申維持孫劉聯盟,諸葛亮對於當時三國形式清楚認識到,只有孫、劉備聯盟才能夠戰勝北方強大的曹魏集團。曹操無論怎麼打,只要他不丟掉北方四個大州,他就是最強的集團。否則根本無法戰勝曹魏集團。若如此佈局,基本也不會出現夷陵慘敗的巨大損失。

諸葛亮做事小心謹慎,每次打仗前都會反覆分析敵我力量對比,優勢劣勢;直到有7成把握時才會出兵,只有自己不敗的前提下才去求勝。

縱觀諸葛亮指揮的數次伐魏之戰,諸葛亮首先考慮的都是糧草和退軍路線。例如馬謖失街亭後,諸葛亮看到危險將至,於是趕緊撤軍,這就保證了蜀軍不會因為撤退時走得慢而被魏軍追上,受到重創。


美麗青春您真痘


夷陵之戰時劉備親率大軍攻吳,諸葛亮留守蜀國,結果劉備慘敗,蜀軍幾乎全局覆沒,蜀國實力大損。



如果劉備讓諸葛亮去攻打吳國,而自己守蜀國,從這點上有兩個可能的結果:

第一,蜀吳將軍戰事僵持,最終二者不歡而散

做出這樣判斷的原因是因為從後期諸葛亮主持北伐期間的舉措和行為來看,諸葛亮擅長穩紮穩打,步步為營,不擅於把握機會,不推崇冒險和破釜沉舟。而吳軍大都督陸遜也是一位用兵謹慎沉著的將領,不會輕易發動大戰和攻擊。這兩位碰到一起,頂多相互試探,之後可能小打幾場以希望能找到對方的弱點,可是在政治語言蜀吳聯合以及兩位主帥都不主攻的情況下,時間長久之下必然是蜀軍缺糧撤軍,無功而返。不過這應該是最好的結局了,以當時蜀國的國力和兵力根本無法完成一戰定東吳。



第二,蜀吳戰事膠著,魏國漁翁得利

如果諸葛亮或者陸遜都自認為找到了對方的弱點,又或者劉備催促大戰,或者曹魏暗中挑撥等原因,蜀吳兩軍開始大戰,戰事一起身不由己。諸葛亮和陸遜都必然不會輕易冒險,也不會主動撤軍,因為諸葛亮和陸遜的性格都是屬於穩中求進的,除非到了迫不得已的時候,否則不會輕易生變。這時候戰事在勢均力敵的態勢下僵持,而曹魏此時必然不會放過這次機會,如果採用的戰略戰術得當,也許會漁翁得利,成為夷陵之戰的最後勝利者,比如採取初期支持一方,然後翻臉倒戈的策略。不過就算如此,想要滅掉蜀吳兩國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政治的需要下,頂多三國鼎立變成蜀吳再次聯合對抗曹魏。



夜月下鳴蟬


諸葛亮的戰爭指揮水平,只能從他執政後平定南方與曹魏發生六次較大戰事來推測,其中平南穩紮穩打,重在以武德服人收南人之心,而之後轉向蜀魏戰爭,五次主動北伐,一次魏國入侵,共六次交戰。


第一次北伐在228年,初出祁山,中原震動,後因失街亭而撤兵。同年底,二次北伐,交戰二十餘日未有勝負,糧盡而退。229年第三次北伐,奪取了涼州的武都、陰平二郡。第四次是230年,魏軍進攻漢中因陰雨而退。231年,第四次北伐再出祁山,司馬懿憑險堅守,拒不出戰,糧盡而退。234年,最後一次北伐,出褒斜谷進軍,相持百多日,司馬懿始終不出,開始軍民混雜屯田作長遠打算,不久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蜀地古稱“四塞之地”(史記範睢),道路險阻,易守難攻,是歷朝地方割據的風水寶地,宋朝一老秀才曾寫詩“把斷劍門燒棧道,四川別是一乾坤”之語,可見蜀地天險。同理,人家進來難,你出去也難。諸葛亮主持的幾次戰爭,都被後勤給牽制,木牛流馬運糧和屯田,都是為解決這一問題所作的努力。形成了擅用正兵,穩紮穩打,重視後勤的戰爭方式。

綜上所述,如果由諸葛亮代替劉備帶兵伐吳,由四川東出有水路輔助,後勤運輸壓力應不如北伐大,但還是會穩紮穩打,正兵為主。其中由於沒有皇帝御駕親征,人心士氣和戰鬥力可能有所下降。(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東吳方面,陸遜對付劉備伐吳,主要是拖和固守一段時間後回撤,戰略撤退到夷道一帶,把前面的崇山峻嶺全讓給對方,讓劉備犯錯入林避暑然後火攻。若諸葛亮帶兵,以他的謹慎性格,會步步為營通過險地,縱遇炎熱天也不會全軍入林避暑,應有其它更好辦法,比如營地選擇,犄角之勢等。陸遜所恃的天兵火攻不可能奏效。

雖然諸葛亮能避免劉備類似失誤,但以陸遜後來守荊州多年不失的情況看,蜀軍難有大勝,估計小勝幾場,雙方拉鋸一段時間後,都不敢打持久戰,握手言和談判罷兵,孫吳應會讓出部份荊州。這樣的結果,對蜀漢而言好太多了。(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南方鵬


說到三國演義,相必很多人都崇拜智謀諸葛亮、忠義關羽和僅在三國演義裡我崇拜的曹操。當拋開真正的歷史,只說三國通俗演義裡的描寫與表達,來假說一下如果是諸葛亮率領大軍攻打東吳相較於劉備會是什麼情況?




據三國演義中大概描述,劉備不顧眾人反對一意孤行帶領軍隊攻打東吳,名義上是替關羽報仇。當時曹魏全國上下都作出蜀軍將大敗吳軍這個肯定的答案,連司馬懿也這樣以為。但來勢洶洶的劉備在風光的“勝利”之後卻馬失前蹄,蜀軍幾乎全軍覆沒。怎麼回事呢?劉備為避暑,不加思索的帶領大軍全數撤入林中,導致陸遜火攻,全軍覆沒,這也是陸遜所說的從天而降的上萬天兵。那麼換成諸葛亮呢?首先以三國演義裡代表智慧的諸葛亮來參照,諸葛亮心思縝密,不到生死之際的時候是不會冒險的。他會當先考慮到軍資的運輸、充足以及派出探子探索孫權最有可能提拔誰當這次的總司令,好作準備。諸葛亮圖的是萬事俱備,而劉備只是圖個大概便迫不及待的出軍,諸葛亮當會不急不慢的行軍,確保糧草運輸得當,畢竟和關羽的情意並不怎麼樣,反而有些小衝突。在經過長途跋涉到達作戰點後並不像劉備一樣急著開戰,反而讓士兵好好休息,養足幾日精神才謀出塞,在三國演義裡諸葛亮的計謀可謂“精”,“火燒博望坡”“草船借箭”“華容道”……



而吳方陸遜便會改變策略,因為要知道當時劉備已經破塞,倘若“精”一點也不至於不拜吳軍,而且諸葛亮不是劉備,不會全軍進林,從而導致火攻覆沒,而吳軍士氣全靠“待炎暑之日便有天兵來助”這句話來支撐,如果當時並沒有“天兵”那士氣大跌,不戰而降。在這次戰爭中諸葛亮可能不會攻下吳國,為什麼?雖說改便策略但還是圍繞守來部署,只要陸遜死守,不管怎麼樣都不開塞,不管諸葛亮怎樣用計誘敵都不會有太大用,只能一點一點蠶食,那遇到了嚴酷的夏日時蜀軍就沒有任何優勢了,按照三國演義裡諸葛亮的風格很有可能便是撤軍。一是炎暑的折磨,二是蜀國除諸葛亮已無勝任抵魏之人,倘若魏國突襲便是得不償失了,這樣攻吳之事也就沒有下文了,但也不至於損失慘重甚至慘拜。


三顆喲喲喲餵你媽吃



蜀國征伐東吳,起因是東吳偷襲荊州,結果驕傲自大的關羽被呂蒙妙計所打敗,敗走麥城被擒斬殺後,劉備悲痛欲絕,為報結拜兄弟之仇,劉備怒而征伐東吳。而這個過程,一直主張聯吳抗魏的諸葛亮顯然是極力反對劉備的衝動之舉,因此,在征伐東吳中,劉備派諸葛亮掛帥出征,自己留守蜀中的可能性幾乎為零。諸葛亮這樣反對劉備伐吳,一意孤行的劉備又怎麼會讓諸葛亮出征呢?


當然,退一萬步來說,既使劉備趕鴨子上架,硬是讓諸葛亮掛帥伐吳,結果只有一個:雷聲大、雨點小,最後和平收場。


可以想像,諸葛亮就算到了前線,也不會冒然進軍,要在萬無一失的情況下徐徐推進,而這個過程,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取得局部的小勝利也是在情理之中,重新奪回荊州之地也完全有可能,但要突破東吳的長江天險,攻入東吳的腹地幾乎不可能。一來東吳會避其鋒芒的堅守和設防,令蜀軍找不到大敗吳軍的機會,二來諸葛亮不想和東吳拚得兩敗俱傷,破壞聯吳抗蜀的既定方針戰略,從而讓原本就強大的曹魏坐收漁翁之利,加迅蜀吳的衰落敗亡。因此,在取得局部勝利,在為劉備"消了氣"後,諸葛亮會點到為止,和東吳很"默契"的達成和平協議,握手言和。

正所謂相逢一笑泯恩仇。如果是這樣,這無疑是蜀伐吳最完美的收場,也是蜀吳保全實力能和魏對抗的最好發展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