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夏朝沒有明確的考古證據,為什麼還一定要說“上下五千年”呢?

梁祥仕


沒有矛盾,沒有文字不代表沒有文明,當然也不代表沒有歷史。

現在所說的“上下五千年”說法來源於清末,是從文獻中的五帝開始計算,大概有四千多年。五千年是取整數,依據是太史公作《史記·五帝本紀》,一般被認為是文明的開始。當然,隨著西方僅現代史學的進入,對於“歷史”的範疇又有了爭議,而且新帶來了“文明”的概念。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這些概念都沒有固定標準。所以我們按照文獻來說五千年曆史,其實也沒有什麼問題。

具體來說,最嚴格的“文明”標準必須要有文字,如果這樣算的話,我們文明就只有三千多年了;但是也有不同的標準,比如恩格斯以國家成立作為文明開始,而我們今天一般認為夏朝(或二里頭遺址一期)是早期國家建立的開始,那麼文明就有四千年了;當然,目前更多人認為良渚文化就已經進入了文明時代,這樣一來文明就有五千年了。據此說我們有五千年曆史,當然也沒有什麼問題。

關於歷史分期,西方又分成“史前史”和“歷史”,後來又加入“原史”,所謂“原史”是在期間的一個過渡時期,指文獻和考古並重,李學勤先生認為五帝夏商西周可以說是“原史時期”,據此說我們歷史有五千年,也沒有問題。

總之,說我國有五千年曆史,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林屋公子


首先,需要明確一下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中,“中華文明”的定義以及“五千年”的來歷。

何謂中華文明?什麼時候才算真正的中華文明的開端?傳統的史學界大多認為中華文明開始於奴隸社會。因為從這一時期開始,建立了國家機器,王位世襲製取代了禪讓制,掌握了青銅冶煉技術和原始水利灌溉技術,有了明確的列王世系和興亡更替的朝代。從這時開始,文明不斷地傳承了下去,在千年的朝代更替的積累中,中華文明一步步形成、發展。所以,想找到中華文明的源頭,主要就是尋找中國的第一個朝代的開端。

緣何是“五千年”?大致源於《史記》中關於三皇五帝以及《夏本紀》的記載,所以中國傳統裡就認為信史始於三皇五帝,認為未找到確切的出土遺址是由於年代久遠,但始終堅信他們都是存在的。所以,“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也就一直這麼叫下去了。

到近現代,一批嚴謹的史學者開始對此提出質疑,認為我們不該用戰國以下的記載來決定商周以前的史實。王國維成功釋讀了安陽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證明《史記·殷本紀》所載商王世系表基本可靠,實現了出土文物與史料記載的雙重論證,所以殷墟時期商王朝的事蹟確為信史。但是,夏朝一直只是存在於類似傳說的記載中,沒有實實在在的證據證明。於是考古學者開始尋找夏朝存在的實物證據。

目前挖掘出的出土遺址中,最重大成果是二里頭遺址,它是一個超大型的都邑,發現了中國最早的城市主幹道網、最早的宮城、最早的多進院落大型宮殿建築、最早的中軸線佈局的宮殿建築群、最早的青銅禮樂器群、兵器群以及青銅器鑄造作坊等等。它表明當時的社會進入到廣域王權國家階段。但是,它是否是史料記載中的“夏朝”,目前仍處在喋喋不休的爭論中,讓我們共同期待下一步進展。


國家人文歷史


這種說辭的背後,體現的都是後殖民主義氾濫之下的文化自卑。

記得有個關於王安石的小故事,是這麼說的——

王荊公介甫,退處金陵。一日,幅巾杖屨,獨遊山寺,遇數客盛談文史,詞辯紛然。公坐其下,人莫之顧。有一客徐問公曰:“亦知書否?”公唯唯而已,復問公何姓,公拱手答曰:“安石姓王。”眾人惶恐,慚俯而去。

說王安石晚年退休之後,穿得跟個普通老人一樣去山上的寺廟玩,碰見了幾個人談論文學歷史就過去聽聽。這幾個人不知道是王安石,以為是個沒文化的老頭,就說:“你也認識字?”王安石沒太在意,又聽人問姓什麼,王安石說:“安石姓王。”一幫人都嚇懵了。

請注意,如果是一個自卑的人,作為一個飽學之士、國家前領導人,聽到別人近乎侮辱性的“你也認識字?”,肯定是要炸毛的。王安石沒有發怒,只是唯唯而已,反映出的是自己根本不在意這個,作為王安石這種段位的人,別人冒犯兩句也無所謂。

相似的,中國有沒有那麼久的文明史,在強漢、盛唐這種時代,是不值一提的,就算沒有又如何,我們還不是可知世界中最強大的?

現如今也是這樣的,您覺得美國會在意自己的歷史短嗎?《國家寶藏》這樣的電影裡,二百多年的歷史也能玩出厚重底蘊的感覺啊;而一個埃及人,見天兒跟你吹噓我們國家金字塔很牛,歷史悠久,您估計也不會高看他一眼不是麼?

這個東西,就叫做文化自信。

法國大革命後歐洲文壇一系列的文學作品,都會寫到一個特殊的群體,也就是失勢的舊貴族們。他們有什麼特點呢?極度敏感,特別看重自己的貴族身份。老舍《茶館》中的老旗人松二爺,大清滅亡後自己快窮死了還要養著他的鳥兒。

所以咯,過度敏感,胸中氣不平,大抵不礙別人什麼事兒,而是因為自己不夠強。


在五千年文明史上尤其如此,這就跟有個人說自己祖上是皇上,拿出族譜來見人就說,你看我祖上是皇上吧。萬一有個人質疑您這族譜的真實程度,就馬上暴跳如雷。祖上闊是皇上,和您現如今關係又有多大呢?

我們考古挖出了那麼多東西,無論陶寺也好,二里頭也好,都已經是初具規模的文明瞭,這些遺址是夏朝更好,現在無法證明是夏朝,難不成這一段就不算文明瞭?何必梗著脖子罵街呢?就算夏朝存在,黃帝炎帝都是真的,對現如今有多大實在意義上的幫助呢?夏朝不存在我們就喪失民族自信心了?如果真是那樣,我覺得這個民族也太脆弱了點。


夜小紫


8700年中國寶物出土,震動世界考古界!中華上下5000年得改改了!

在中國上下5000年的歷史文化中,誕生了無數的歷史名人,這其中既有英雄壯士的慷慨悲歌,又有帝王將相的傳奇經歷,然而夏朝以前的歷史甚至包括夏朝在內,基本上都屬於傳說時代,正因如此,我國的歷史也被很多西方考古學家質疑,因為考古學也講究證據,特別是實物證據,比如四大古文明中,古埃及有金字塔和一些神廟,古巴比倫文化也有遺址和出土文物考證到6000年左右,然而古中國以木建築居多,氣候又不象古埃及和古巴比倫相對乾旱,而且我國神州大地上人類繁衍生息遠遠超過其它三個古文明,導致歷經數千年的遺址中很難發掘出有價值的東西,直到1962年,我國的考古學家在河南省舞陽縣賈湖遺址發掘出了一把骨笛,經現代儀器以碳14和釋光測年檢測,這把笛子製作於8700年前,這支骨笛不但對我國乃至全世界的音樂起源和發展歷史造成了巨大沖擊,也改變了古中國的文明起源和世界文明起源的歷史佈局。賈湖骨笛的歷史不但遠遠早於索不達米亞的烏爾古墓出土的笛子,也比古埃及出現的笛子要早2000多年,被認定為全世界最早的吹奏樂器。賈湖骨笛全長22.2釐米,用仙鶴尺骨(翅膀骨頭)管制成,不但磨製精細,製作精良,而且保存完好,至今仍能吹奏樂曲。不但如此,賈湖遺址中發現的絲綢物,也將中國絲綢出現的考古學證據提前了近4000年,證實了中國是首個利用蠶絲的國家,而這個遺址中還發現了世界上最早的釀酒坊,以及世界上最早的啤酒遺蹟,這個規模保存的最完整的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讓華夏文明的歷史最少提前了2000年以上。


李植波


我來簡單回答一下。

這個問題,我也有同樣的困惑。有中華上下五千年的說法,應該是近代以來的事。自從清朝末年,西方先進的文化技術湧入中國,幾千年來中國高度的文化自信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以當時的情形而論,中國幾乎找不到任何東西可以抗衡西方,除了悠久的歷史。

後來梁啟超提出了所謂的四大文明古國的說法,也就是現在我們熟悉的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和中國,其中前三種文化都在外來的衝擊下消亡,而獨有中國文化綿延上千年保存至今。從這一點看,中國是特殊的,是唯一的,這一點很能提升當時知識分子對本國文化的自信。

我們說中國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基本上是沿著史記的脈絡大約估算出來的,其源頭就是被稱為華夏始祖的黃帝。當時孫中山初建民國時,傳統的紀年方式已經不適用,最初商定的就是以黃帝紀年來予以替代。而民國元年的1912年,正是黃帝紀元4606年。這個數字很明顯沒有明確的考古證據支撐,只是在史記中估算出來的,說實話很不科學。應該也是後來予以廢除的原因。

所謂的中華五千年曆史,應該就是在這個數字上做的文章,取了一個大約數。

那中國實際的文明史到底有多少年呢?

民國時期很大一部分知識分子是比較實事求是的,按照史記上記載,確切紀年開始於西周共和元年,也就是公元前842年,從這一年起,接下來每一年都有明確記載,往前推的話,至少整個周朝的存在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商朝,就比較尷尬了。除了史記中羅列的君主的名字,其他沒有任何佐證。

於是,安陽殷墟的發現震驚世界。大量的甲骨文,青銅器的出土用實實在在的證據證明了商朝的存在,把中國的文明史至少前推的1000年左右。

但是,夏朝在哪呢?

這個問題困惑了整個文化界,乃至整個中國。

尤其是在古埃及文明,古美索不達美亞文明巨大的考古成果擺在世人面前時,我們中國的夏朝仍是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直到二里頭遺址的發現,對夏王朝的百年尋找終於露出了一點曙光。二里頭遺址出土了大量陶器,部分玉器和青銅器,最重要的是發現了城建的地基。考古人員把她初定為夏王朝末年的遺址。

最近幾十年最大的進展,是開始於1995年的“”“夏商周斷代工程”,全國最知名的學者紛紛加入,全面梳理近百年的考古成果,採用先進的碳14測年方法,輔以樹輪年代計算法加以矯正,終於在千禧年到來的前夕,1999年,完成了夏商周的斷代。

推算出的夏王朝始建年份為公元前2070年。

至此我們可以推算,中國可以紀年的文明史為4088年。這是現今最為準確的結果。

無論如何,對於歷史,我們不能盲目誇大,也沒有必要在這上面爭長論短。全世界每一處文明都是人類演化過程中的精彩篇章,應該給予這些文明最大的敬意。

尊重歷史,在於實事求是四個字。


如是蟬聞


歷史是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有的歷史不是寫在史書上就一定是真實的沒有誇大的,越是久遠的歷史越是如此,夏朝是我國第一個世襲朝代,在很多史書上有記載,比如《史記·夏世家》和《竹書紀年》,周人也自稱有夏。

然而一個文明,一個朝代,光靠記錄是不行的,必須有實物進行參考,最直接的證明就是文字,商朝之所以能夠被確定下來,是因為有殷墟的存在,在殷墟不但發現了大量都城建築遺址,還有甲骨文以及代表那個時代的青銅器,有了這些,世界無法否認。

夏卻不一樣,夏朝的神秘面紗一直沒有被揭開,二里頭遺址距今3600年到哦3900年,是在商朝之前,確實開始建造宮殿與宗廟,道路和排水系統,青銅器製造也有了很大的發展,但並沒有形成系統,特別是文字,不能斷定這就是夏的遺蹟,而且規模與殷墟無法相比,但也不能否認不是,只能等待考古的進一步考證。

對此一些西方學者不承認夏朝的存在,其實有兩方面原因,第一對中國的歷史不瞭解,他們研究研究埃及、美索不達米亞等古代文明曾取得了極大成績,而這兩個文明雖然有文字,但所記載的很多都是神話傳說,那麼他們以為中國的這些歷史資料也會與其他文明有相似之處,只是傳說,而並非是真實存在的,所以認為夏是想象出來的或者是杜撰出來的。

另一種便是對中國文化的刻意詆譭了,僅僅是不願意相信,除非拿出真憑實據,比如像埃及金字塔一樣,他們想否認都否認不了的考古證據,但現在中國對夏的考證還沒有達到殷墟那樣級別的發現。

然而對於西方學者的言論,雖然我們不能無視,但也要堅信自己的觀點,而且二里頭文化雖然並未完全證明夏的存在,但讓所有人看到了希望,我們一直稱自己為華夏子孫,那麼夏都沒了還怎麼叫華夏,這點我們絕不能接受,而且結合中國古籍,夏並非空穴來風,你可以杜撰一個人,或者一件事,但杜撰一個朝代,顯然是不可能的,我們尊重歷史,但也不會被別人的思想所左右。


煙雨醉逍遙


三星堆是“夏末”的文物!商(不是商朝)與“夏帝國”並存近千年。“商王國”是“夏帝國”下轄的諸多王國之一而已。且是“夏帝國”下轄的一個具有資質來培養“祭祀”的諸侯王國(今安徽亳州市渦河兩岸)。“帝”下轄諸“王”。“王”下轄諸侯。“侯”下轄諸爵!只有中國有“帝”。世界各處,從古至今一律沒有“帝”,而只有王和侯!“帝”本不是個“職稱”概念,而是一個“文化道德”的概念。是生產資料所有制的概念。“帝制”是公義的文化所派生出的公正之道上的最早的公有制。為“帝”者最具有“天”慈愛仁義博厚正直聖明的美德者也。三皇五帝的品格為證!商成為取代夏朝的新朝代,應該是二十一世紀末。約公元前二零三零年以後。根據《詩經》所記載的內容可以窺見,商王曾於公元前二十世紀初即建立商朝不久,就前去“中歐”對騷亂搶劫的白人進行勸安降伏。種種跡象表明 ,夏朝不僅是中國的朝代,更是“世界性的朝代”。是世界上的“中央帝國”。因為,夏朝統治著黃種人、黑人和白人。“四千八年前的三星堆,恰恰證明了黃種人對白種人即“白狄”的統治。”。商朝繼承了這一統治!!!“無將大車”就是這一內容!在商王安撫白狄後返回的路上在“野路煞冷”即當今的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境內,建立了一座祭天之都即“西亳”。從此,在中國的歷史上就稱猶太人為“西亳來人”即“希伯來人”!!!“亳”就應該是當今的安徽亳州“譙城區”。“東亳”應該是“良渚”地帶。後來,在商朝中期為了方便對西方的統治,故而,遷都於“洛陽”。並在洛陽留下了所謂的“殷墟”!根據亳州的“鄉音”和《詩經》所提供的軌跡來判斷,開羅、耶路撒冷、巴格達、巴比倫、麥加……古城,應該是商王沿途巡視時所賜之名。張網捕魚謂之“開羅”。途徑曠野,遭遇肅殺寒冷,故而謂之“野路煞冷”。彼此祝福品德上行者,謂之“巴格達”。“巴”有巴結和祝願之意。互為督促,以在倫理向善上競爭,故而曰“巴比倫”。看到麥浪淘然長勢良好,故而曰“麥佳”。當然,中東還有很多古城的名字,肯定是帝國所賜之名。商朝統治“整個世界”比夏朝統治的時間要短。商朝統治“世界”達一千多年。行政區域包括全部美洲、北非、兩河、歐洲!西周時期,中國因“唯天為大,唯道是從”的道德良知的淡薄,而逐漸喪失了“天下一統”的政治意願。三星堆就是從西方而來的“子”文化即中國文化的派生子系。是夏朝“以黃種人為父本的黑髮黑眼黃膚的”黃白混血留下的遺物。“努比亞人屬於以黃種人為父本的黃黑混血”。其人口數量沒有“以黃種人為父本黃白混血”多!“三星堆”沒有文字,是因為混血兒非正室所生。故而 ,沒有政治和經濟地位。所以,無權學習文字。因為,文字是祭祀階層所獨有專用的。摩西使用的就是標註“象形文字”的拼音符號。這些符號後來發展成希伯來文、拉丁文,繼而又於距今五百年前被白人所剽竊和改造成英法德……等國字符!拼音不屬於文字。嚴格地說,除了中國之外,白人至今沒有文字。因為,中國是古埃及、古兩河、古希臘區域、古瑪雅……等所用祭祀的唯一產出地。所以,中國是文明的唯一正統!黃白混血兒一直沒有融入於我們,從而只有西遷至中東!他們就是當今的伊朗、伊拉克……等中東人。因此,可以斷定“三星堆”是公元前兩千八百年前的文物。僅此而已!!!


譙郡大聖


要什麼證據?證明你爹是你爹?證明你是人?要人證?


迪特比斯巴達克威爾遜


出土的商代甲骨文字,已達到6000多個,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文化體系,商代是一個高度文明的國家,中華民族的所有文化,都可以在商代找到。而商朝這種成熟的文化,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至少數千年到1萬年。在這之前夏朝的存在,以及之前的三皇五帝,都是毫無疑問的存在的。而事實上在三皇五帝之前,成熟中華民族已經客觀的存在,至少萬年了,只是還沒有形成高度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這種中華文化,是漢語言和宗族姓氏為標誌的。出土的12000年前,在湖南和浙江相繼發現的水稻,足以證明農耕文化在廣大江南地區已經普及,而不是一個地區。這是一個多麼高度發達的自然經濟的農業?這不是文明的標誌是什麼?從全國範圍考古看,東南西北及其廣闊的疆域,說的都是漢語,而沒有其他語系,這些說漢語的人群,形成不同的集團,在不同的區域成為中心,凡事講漢語的,均為中國疆域,而不講漢語的地區,併入不了中華版圖。例如朝鮮,早在夏朝時,就派官統治,但由於有朝鮮語系,始終沒有進入中國版圖。同樣的越南日本韓國,雖然都相繼引入漢字,但你無法改變他們的民族語言,也就進入不了中華民族的版圖。而蒙族和滿族,帶著他們的土地,加入中華民族,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繼承者,但他們依然有自己的語言,因此叫做少數民族。所以,漢語言是中華民族形成的最重要標誌,和最重要的因素。三皇五帝的出現,只是中華民族中央集權的國家的出現。在這之前各個地區的小邦國,小宗主國,小集團,遍佈全國廣大地區,已經是事實的中華民族形成,至少從12000年算起。這是客觀事實,只是黃河流域的漢民族集團做大了,才出現三皇五帝,以及後來到唐虞夏朝商朝,這是中國上古史的基本事實。西方三個滅亡的所謂古文明,不過是一些小邦國,豈能同泱泱的大中華相比?中華民族農耕文化,水稻大面積大地區種植,完全證明中國早在12000年前,已經進了人類文明社會。

氏族族譜文化,是全世界獨有的,唯有中華民族有。有了姓氏,人類不在亂輪,姓氏就是那時的倫理和法律,社會秩序,標誌人類進入文明,而西方消失的三大文明,包括古希臘,那時還是亂倫文化,叔叔娶侄女,至於西歐,還是樹上交配的動物。中國的姓氏,前100家,幾乎包括了整個漢民族,而這些姓氏的起源,完全可以追溯到上古三皇五帝,姓氏族譜在全國的普及,以及當今李姓及前十大姓,遍佈整個中國,足以說明漢文化,偉大的中華民族,在三皇五帝之前,已經十分成熟,至於漢族如何遷徙,如何遍佈全國各地,尚需要史學界研究。

關於其他文化,例如宗族祭祀文化,夏商時代已經十分成熟,而中國人的墓葬文化,確實世界獨有的,早在夏商之前,就已經存在。出土的七千年左右的墓葬,裡面的八卦形意圖,以及中華民族對墓葬的重視,從帝王到平民百姓,這種敬天敬地敬祖宗的文化,由來已久。而出土的1萬年前的經絡器具,足以證明經絡,氣功,中醫,在1萬年前都十分成熟,出土的9000年前的音樂骨笛,釀酒技術,說明那時的文明已經達到了十分高的程度。而出土的7000年前的河圖洛書,說明中華民族的易學,已經抽象化理論化,達到了十分成熟的程度。還有其他文化,都在證明中華民族,早在三皇五帝前,已經客觀存在,並且文明程度,已經十分燦爛輝煌。我們完全可以得出結論,夏朝存在都是小兒科了。夏朝之前到12000年前,一個農耕文明的中華民族,地域廣闊的大一統社會形態,早已客觀存在。從各地出土的玉文化,製作極其精美及互相有相同之處,以及龍圖騰,鸞鳳崇拜,等等,說明那時漢族大集團之間,是互相聯繫交流的,只是沒有用戰爭形式,用的可能是朝貢形式。這從夏朝出現的朝貢制度,可能就源於上古時代。以上這些都是考古出土事實。中華民族的文明,豈止5000年,而是12000年。從大面積大地區種植水稻算起。這才是中華民族的歷史。


春暖花開


先放下"夏朝"這一尚待考證的王朝,而看看"上下五千年"是否成立。

在中國引入現代西方考古系統研究歷史以來,首先經歷了疑古,進而否定中國的文獻記載的過程,更有極端者以此否定中國的文化。

可是隨著中國在這條路上走得越遠越徹底,卻發現了大反轉的趨勢,整個西方社會在考古上依然進展緩慢,發現甚微,而中國的考古發現卻層出不窮,滿天星斗,用一句網絡時代的語言,著實狠狠地對中國文化虛無論者打臉,可以看到基本上都選擇性失明。在整個文化譜系的時間點上,大家比較公認的是中華文明從二里頭開始3700年左右的信史,可是之前呢,難道文明是一天之內就突兀地呈現在這塊土地上嗎?我不相信,但考古就是這樣,而良渚、紅山、以及更早的仰韶、龍山時代發現的遺蹟可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距今8000年,而且中華大地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均發現不同的文明源頭,最後匯聚成蔚為大觀的中華文明和文化體系,至今未斷。

所以上下5000年是考古尚未有新發現時的文獻,現在應更新為上下8000年更為精確,詳情可參考中國考古學術結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