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马尔梅迪惨案的真相是什么?

水木杨子-海儿


“马尔梅迪惨案”,实际上是一系列事件的统称。惨案的主要指挥者约阿希姆·派佩尔,当时是希特勒警卫旗队的一名上校,指挥的是德军第6装甲军先头部队。根据希特勒的命令,这支先头部队的主要任务,是突破盟军防线,为大部队渡过默兹河,夺取安特卫普扫清道路。

二战进行到1944年底时,德军士气与战略物资奇缺,希特勒极需一场胜利。因此他认为,夺下安特卫普至关重要。为了抢时间快速达到目的,希特勒下令,可以用任何手段任何方式,解决前往安特卫普途中的任何问题。

而率领第6装甲军先头部队的派佩尔,将希特勒的命令具体为:绝不带走一个美军俘虏,绝不对比利时人心存一丝同情,以震慑敌人,减少阻碍。但是在推进过程中,德军既被美军压制,又遭到比利时抵抗力量的狙击,因此,派佩尔的行进速度,比预期的慢了许多。

直到12月16日,派佩尔才在德军第3和第9空降部队的帮助下,拿下了默兹河边若干个美军占领的小村庄。此时比希特勒确定的时间,已晚了整整16个小时。17日上午,在推进到马尔默迪附近时,德军与美军第285野战炮团的一支分队相遇。

短暂交火后,美军向德军投降。派佩尔下令,将这支投降的美军与当天早些时候俘获的美军士兵,集中在一个附近的露天场地,开枪射死他们。其中的一些战俘大约意识到了什么,试图往外跑,被围着的德国士兵一阵乱枪打死。大多数战俘,是站在原地被打死的。

射杀战俘之后,由于急于赶路,德军没时间检查大屠杀情况,就在下午一点钟左右匆匆离去。两点半,美军第291工兵营来到屠杀现场,发现了一个严重受伤但还活着的美军士兵。德军枪杀美军俘虏和比利时平民的消息,迅速传了开来。

经过抢救和清点现场,以及随后的报告表明,1944年12月17日当天,马尔梅迪及其附近的一系列屠杀中,共有120名美军战俘、26名比利时平民被德军枪杀。这便是二战史上著名的“马尔梅迪惨案”。

出生于1915年的派佩尔,战后因这一惨案受审并被判处死刑,但又改成无期徒刑。他在监狱里呆了10年获释出狱后,先在保时捷公司、大众汽车公司担任中层管理人员,后来又是自由撰稿人、翻译,并定居法国。1976年,他被反纳粹势力烧死在自己家中。


世界真的很大


提到马尔梅迪惨案,自然不得不先介绍一下惨案的负责者——约阿希姆·派普。

派普可谓是党卫军的颜值担当,高大英俊,仪表不凡。加上人家的颜值和能力还成正比,因此很快得到赏识。1939年1月担任了希姆莱的级副官,在希姆莱的提携下,很快就成为柏林社交圈里的明星,纳粹集团的红人。派普妻子就是希姆莱介绍认识的,所以,派普两口子都是纳粹铁粉。

后排左一就是作为希姆莱副官时参与高层会议的约阿希姆·派普

1939年9月德国入侵波兰,在欧洲战场上,派普充分证明了,自己不是只旗卫队的“花瓶”和颜值担当,更是一名优秀的战场指挥官。之后的几年多次立奇功。1943年5月获得了金质德意志十字奖章,派普成为了武装党卫军中最年轻的团长,是个能力和颜值超群的铁杆纳粹。

然而现在,网络上竟然出现诸多为其翻案的言论,比如把马尔梅迪惨案说成“美国人自导自演的大屠杀”。

尔梅迪惨案发生在1944年12月,阿登战役期间,派普率领着隶属于党卫军第一装甲师的派普战斗群(自己名字命名的)将美军包围并且将包围圈迅速的越缩越紧,最后俘虏了很多名美军,在将这些俘虏押解至战俘营的途中路经比利时小镇的马尔梅第森林的时候,派普战斗群毫无征兆的屠杀了百名美国士兵和比利时平民。
所以,在战后的审判中,马尔梅迪惨案成了阿希姆·派普最主要的罪行。派普作为战斗群指挥官,开始被判处死刑,后因惨案出现不少疑点和辩方律师的努力,后来减刑为终身监禁。

当时为什么减刑,主要有这么几个说法:

1、证据不足,派普一口咬定自己从未下过屠杀命令,盟军方面始终没能找到派普直接下达命令的物证、人证(派普战斗群后来在1945年的“春醒行动”中伤亡惨重,存活下来的又大多含糊其辞)。

2.战后美苏对峙的局面的需要。在审判期间,派普丰富的作战经历引起了美方注意,派普也识时务的表现出让美国人觉得自己有利用价值。甚至派普还接受了美军战术专家的探访,向他们详细讲述了在东线同苏军装甲部队交战的经验。

3.派普超高的颜值和高大的身材,让人感觉不像个下屠杀令的嗜血者。比如,下图,狱中被审判的派普,挂着牌子被羞辱,精神不好,都没影响颜值。

下图前排右一42号就是派普


现在翻案马尔梅迪惨案的说法主要是,惨案是美军为了“妖魔化”德军,故意自导自演的。这种说法坚持,是在屠杀发生后不到一天,一只美军部队“碰巧”发现了埋在雪地里的美军尸体,并拍下照片,送到各个部队巡回展出,然后被强行扣到了派普头上。

如此大胆“任性”的做法,是哪位美国军官下的命令,是谁负责执行的?美军中的MP,军医,法医(毕竟战斗中死亡与机枪屠杀,还有死亡时间,通过尸检是可以搞明白的)都全程忽略了吗?还有无处不在的各国媒体记者,红十字会成员,尤其是报道此事的官方发言人和美国媒体,是都瞎了,还是被美军在24小时内逐一买通,还能保持半个多世纪不泄密?

而且,早在几年前的东线战场上,派普就有屠杀苏联军民的“前科”,只不过他最后主动向盟军投降了,如果是被苏军俘虏,绝对是毫无悬念的死刑。

1956年12月,本来改判终身监禁的派普在监狱里呆了十年就出狱了,开始从擦车工人做起,不久便做到了保时捷部门经理。但是一次出差时,因为是马尔梅迪惨案的指挥官,被美国拒绝入境,引发美国官方施压,遭到保时捷的解雇,曾一度失业。

不过,派普家庭生活还是可以的,夫妻和谐(都是铁杆纳粹,有共同信仰),儿女双全。晚年定居法国的派普。


派普作为铁杆纳粹,一直受到来自各地的纳粹受害者和左翼分子的仇视和憎恨。1976年7月在与不明身份的人员短暂交火后,所居住的房屋被点燃,但他始终不肯踏出房门半步。第二天人们在废墟中发现了派普已经烧焦的尸体,手中紧握一把枪。最终,还是遭了报应,不得善终。

大学军事理论教师


对二战题材感兴趣的朋友请关注,点开我的名字,“文章”里有你想了解的二战德国资料,只介绍历史,不宣扬纳粹,了解历史,认清法西斯的罪恶。

在二战德国党卫军的帅哥当中,约阿西姆.派普绝对是高颜值之一,他不仅人长得帅,打仗也是一把好手,而且还担任过希姆莱的副官,集种种优势于一身,想不风光都不行,但让他最“出名”的事件,却是一件很不光彩的杀俘事件--马尔梅迪惨案。

1944年12月16日,纳粹德国发动了代号“守望莱茵”的阿登反击战,旨在夺回西线的战略主动权,这也是德国在二战末期发动的最大规模的一次进攻行动。党卫军中校约阿西姆.派普率领以他名字命名的“派普战斗群”作为先锋参加战役。

派普勇猛、凶悍的作风在此次战役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尽管天气恶劣、道路泥泞、地形复杂、燃料缺乏,但派普的部队仍然凶猛的向美军纵深挺进,甚至不惜抢夺友军的燃料、强行吞并友军部队。与此同时,派普的部队发生了一起屠杀美军俘虏的罪行,这件事把派普钉上了历史的耻辱柱。

17日中午,美军285炮兵观测B连与派普的党卫军第一装甲团在伯格聂滋路口相遇,此处距离马尔梅迪几英里,所以后来称为马尔梅迪惨案。战斗结果不言而喻,美军投降,派普命令少量步兵及坦克看守俘虏,自己率领大部队继续向里格纽维尔前进,然而,他还是在拉吉雷泽村耗尽了最后一滴汽油,装甲部队陷入瘫痪状态。

就在派普离开后不久,留下看守俘虏的党卫军向美军们俘虏开了火,此次屠杀大约造成95名美军死亡,但事件的起因扑朔迷离,一种说法是美军俘虏逃跑导致党卫军开枪,另一种说法是党卫军蓄意屠杀,不过,究竟是不是派普下令枪杀战俘,至今尚没有确切的证据。据亲历者叙述,当时的派普满脑子就一个字:油!他整个下午都忙着指挥部队寻找汽油并突袭里格纽维尔,准备摧毁那里的美军指挥部,所以他并没有下令屠杀俘虏。

阿登反击战最后以德军失败告终,派普在1945年初参加过“春醒”战役,4月他被晋升为党卫军上校,5月德国战败他被美军俘虏。

战后派普被作为“战争罪犯”起诉,法庭上控辩双方展开理解的辩论,德国俘虏的证词被指系遭到美军看守殴打虐待屈打成招,因而不足以完全采信。一位名叫大卫.麦克恩的美军俘虏证明派普并没有虐待及屠杀俘虏的行为,审判很艰难,尽管找不到他直接下令杀俘的证据,但作为“派普战斗群”的指挥官,他对此事件难逃责任,最终法庭还是以“战争罪”判处派普死刑,因证据不足,后改为无期徒刑。

1956年12月,被监禁了10年的派普获释,获释后的派普曾从事过多份职业,后隐居在法国北部小镇特拉福斯,由于他坚持纳粹信仰引起反纳粹组织的憎恨,1976年7月13日他被人烧死在自己家里。







烟雨蒙蒙未沾衣


故事发生在阿登反击战,阿登反击战是纳粹德国在西线最后一次大规模反击战,它的作用是打醒了盟军以为可以兵不血刃就能突进到德国本土的不切实际的幻想。

故事的主角是约阿希姆·派普,在阿登反击战中,身为党卫军中校的他被授命为以他的命字命名为“派普”战斗群的最高指挥官,几个月后,他晋升为上校,他也是德国军队中最年轻的上校,时年不满三十岁。

约阿希姆·派普,长了一副不输给好莱坞任何一个明星的面孔,出身于希姆莱的副官,后来自己坚决要求投身战场,在东线与西线之间来回穿梭,率领所部党卫军部队经受住了残酷的战争考验,一步步成长为高级指挥官。

在东线与苏联军队作战时,他所率领的营被称为“喷枪营”,战斗指数极高,对苏军战俘很少留情面,是德军中公认比较能打的部队之一。

关于这一点,战后受审时,派普也回顾了一下当时的情景,他认为是苏联军队违反战争规则在先,屠杀德军伤兵的“暴行”,才引发了所部士兵的复仇心理,那时候德军兵员枯竭,很多士兵都是十四五岁的少年,他们的父辈往往死于战场,再加上苏军士兵的“暴行”,所以才“以暴制暴”,派普一直重复,在对阵盟军的西线战场,他手下的士兵较有约束力。

问题就出在西线战场上,正是派普手下士兵做出了了“震惊”盟军的马尔梅迪惨案。

马尔梅迪是比利时境内的一个小镇,在阿登反击战刚开始第二天,派普的战斗群就大胆穿插进入美军阵地,趁着美军措手不及,他手下的少数坦克一部分装甲掷弹兵在短兵相接的战斗中俘虏了一百多名美军。其中的84人后来被枪杀在一片森林里,尸体第二天被美军发现,这就是“马尔梅迪惨案

战后的审讯中,针对制造惨案的派普及所部官兵,美军进行了刑讯逼供,后来迫不及待的宣布了派普的死刑判决。派普主动把罪责都揽到了自己身上,极力为部下开脱。

但在美军辩护律师埃佛里特上校的奔忙下,此案进入复审阶段后,又奇迹翻盘。美军承认了事发现场执行射击任务的德军没有得到派普的指令,而且事发现场局势有些混乱,有些证人指证被俘美军试图逃跑。

而且也有一些证言表明,派普在战争中保护过犹太人,也帮助过法国人。

埃佛里特为派普在做法庭最后辩护总结时,说了这样一段话:“保卫自己自由的人,也要保证他的敌人不受压迫。如果他拒绝这项责任,他日后的失败将不可避免。”

派普一直强调自己是铁杆纳粹,但他却从来不佩戴纳粹袖标,而且究竟有没有加入纳粹党,至今成疑。

在漫长的关押和审讯过程中,派普倒是跟美军代表不断表明心迹,怂恿美国人继续进攻苏俄,毫不吝啬地把在东线的装甲作战经验与美军分享,甚至建议对苏俄使用原子弹。

派普被改判为终身监禁,但在1956年,获得假释。

这个铁杆纳粹信徒先是生活在西德,从擦车工人开始了第一次民间职业生涯,后来做到了保时捷部门经理,但彼时的西德对这帮老党卫军很歧视,一度又因另一场战争暴行被告上德国法庭,虽然后来因证据不足被撤销起诉,但老纳粹派普心灰意冷,决定去法国生活。

他带着妻子来到了法国北部,在战争年代一个法国朋友的帮助之下买了一处乡村土地,建造了木屋,与妻子准备安享晚年。

但派普却在接受法国记者采访时仍然流露出强硬态度,不惜表露自己的纳粹立场,这些言论被法国左翼人士切齿痛恨。

1976年法国国庆前,派普接受到了匿名信警告,说要烧掉他的房子,不让他活过国庆日,派普把妻子送到了安全地方,并拒绝了两位法国邻居相助的好意,7月13日(法国国庆是7月14日),自己在家里持枪等待着那一刻。

半夜,枪声四起,房子被引燃,当法国消防车赶到时,房子已经被烧成一片废墟,老纳粹派普的残躯已经被烧成短短的一截黑炭。


历来现实


约亨.派普

马尔梅迪屠杀事件后的现场

画家笔下突出部之战中作为德军先锋的派普战斗群


惨案发生在1944年12月17日,阿登反击战开始的第二天,作为德军先导部队的派普战斗群已经接近了圣维特,驻守在这里的美军第七装甲师一部已经被团团包围,中午时分,派普战斗群的装甲车辆已经接近了马尔梅迪东南方五公里的博涅十字路口,派普命令少数装甲掷弹兵和少数坦克前往侦查,正好碰上了倒霉的美军第285炮兵连观测营B连。

这支临时配给第七装甲师的部队压根没有注意到即将到来的危险,尽管有少数法国难民对他们发出了警告,但由于语言不通,他们还是驾驶卡车驶向了博涅十字路口,德军坦克对这些美军卡车像狩猎一样开始了射击,幸存者慌忙跳车,向附近的森林和野地四散奔逃,党卫军装甲掷弹兵抓住了大约130名俘虏,突然,德军士兵开枪向美军战俘扫射,打死了84人。至于开火的原因,众说纷纭,指挥官,党卫军悍将约亨.派普并不在现场,他后来在军事法庭上说,下级指挥官报告,原因是部分美军战俘试图向森林逃跑,但一名在附近十字路口指挥交通的美军宪兵雷默.福特说,战俘是被蓄意谋杀的,他们先被缴械,收取了个人物品,然后被赶到了道路附近的田野中,武装党卫军军官首先用手枪开枪,然后机枪开始扫射,消息传到美军第12集团军司令部中时,霍奇斯将军和参谋们大为震惊,而被俘的德国军官和士兵也忧心忡忡,认为这种行为简直是发疯,会导致盟国对德国进行进一步的报复。


1947年在对德国战犯的审判中,起初派普和其他41名德国军官被判绞刑,但辩护律师艾维雷特为派普进行了成功的辩护,找到了后来的突出部之战中于拉葛雷茨附近被派普战斗群俘获但获得人道待遇的美军战俘,以及其他人证,最终将死刑转换为有期徒刑,1957年,约亨.派普获释。


晴天有时下猪


1944年12月17日,纳粹德国武装党卫军第六装甲军派普战斗团在比利时的马尔梅迪枪杀了美国第285野战炮兵观测营84名战俘。这起惨案中,纳粹德军犯下的虐杀战俘的罪行。马尔梅迪惨案之所以会引起争议,是因为当时审判派普战斗团指挥官约阿希姆.派普以及其他73名德军战犯的时候发生了刑讯逼供,而且在程序上有一些疏漏之处,也是因为这个原因,马尔梅迪惨案才进行了复审——这个时候情况又不同了:1951年1月,德国正在进行战后重建,美国急需拉拢德国成为盟友。因此,复审就引起了美德两国的争议。由于当初的审判毕竟有太多的疏漏之处,而且指挥官约阿希姆.派普在惨案发生时也确实不在现场,于是他被撤销了死刑判决,改为终身监禁。这个复审已经受到了政治因素的影响,所以同样没办法说服别人,比如那些死去的和死里逃生的美军士兵。

突出部战役期间,交战双方枪杀战俘的情况很常见,同样是枪杀战俘,德国人杀美国战俘和美国人杀德国战俘,两者之间有啥本质的区别?我们现在讲,战争并非冷酷无情的,战争要遵守规则之类冠冕堂皇的话语,这些只不过是些不切实际的幻想。交战双方为了摧毁对方会不择手段,战争中生命被漠视、尊严遭践踏,战争到了白热化阶段,为了不影响行军而枪杀战俘,这样的事情也是屡见不鲜。美军士兵解放了达豪集中营之后,看到遍地都是犹太人尸体,他们在激愤之下也枪杀了集中营的德军守卫。当然了,我们也可以说是这些人罪有应得。那么,抛开如何伸张正义的手段不谈,派普战斗团是否杀害了84名手无寸铁的美军士兵?答案是肯定的。没错,他们那么做了。至于同样的虐杀战俘的行为为什么美军士兵就没有受到审判?抱歉,失败者没有发言的权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