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诸葛亮派的是魏延,能否守住街亭?

文史采薇


“六出祁山”,诸葛亮准备最充分的一次北伐也就数这第一次了。前期蜀军一路势如破竹,曹魏南安,天水,安定三郡望风而降,一时关中震动,魏明帝曹叡亲往长安坐镇!可叹“一子落错,满盘皆输”,诸葛亮本有机会占据陇右之地,却终因“马谡失街亭”而功败垂成!

时诸葛亮账下并非无人可用,大将魏延、吴懿皆留用帐前,却偏偏派遣了并无作战经验的马谡去守街亭,据《三国志》记载:

“时有宿将魏延、吴壹等,论者皆言以为宜令为先锋,而亮违众拔谡”

诸葛亮为何执意如此呢?若是派魏延前去,又能否完成这个任务呢?

守街亭的目的

守街亭本就是一时的战略所需,其目的就是为了阻挡魏军来援,以便很好的“消化”刚刚占领的土地,更为攻取凉州而争取时间。所以守街亭本来也并非长远打算,待曹魏主力大军到来时,街亭该舍弃还是得舍弃的,即使有魏延这样的大将镇守,也只能守一时,守不了一世,不过能守住这关键的一时,对诸葛亮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双方兵力推测

而马谡守街亭就恰恰连这一时也没能守住,被曹魏大将张郃所率领的先锋部队击败,终致北伐无功而返。一直以来有朋友认为当时的曹军数量远多于蜀军,其实不然,据史料记载,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的兵力大概在六万左右,而马谡守街亭带去的兵力至少在一万以上,据《魏书》记载,当时曹魏派去拒敌的总兵力才五万。

“乃部勒兵马步骑五万拒亮。”

由曹真担任主帅,张郃为先锋,故不可能出现像传闻和演义中说的那样,曹兵数倍于蜀兵才导致马谡失守。从张郃击败马谡后,因王平一千人马尚,恐遭埋伏在而不敢追击来看,当时张郃率领的前军也因在一万左右。据诸葛亮对此战的总结:

“大军在祁山、箕谷,皆多于贼,而不能破贼为贼所破者,则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

我们大概可推测当时双方的兵力应该是差不多的!

魏延若去,北伐不因街亭之失而止

在我看来,要是当初街亭让魏延去守,守住那关键的一时是肯定没问题的。

其一,魏延行军征战多年,实战经验丰富,曾镇守汉中近十年而未出半点纰漏,可见魏延此人心思缜密,极善防守。

其二,街亭要道,易守难攻。

其三,双方兵力不相上下,没有兵力上的弱势。

其四,魏延乃蜀汉名将,声名远播,且在军中有威信,所以不会有马谡王平那样将帅不和以致分兵两处的情况出现。

光凭这几点来看,魏延守街亭一时是不成问题的。而马谡为何失守街亭呢?

与王平不和以致分兵,这势必会影响军心这是其一,马谡没有过实战经验是其二,其三则得说说马谡为何驻军于山上而不当道下寨了。

因为马谡深知自己在军中威信不足,他急需一场大战立功来证明自己,而街亭一战在他看来是可行的,时魏兵并不多于蜀兵,若借山势,居高临下,以“破釜沉舟”之计攻杀魏军,确有很大的希望获胜,然马谡忽略了一点,他在军中没威信,项羽的破釜沉舟可成功,但他马谡并非项羽!不但没能凝聚军心,反倒使军心动摇,终致惨败。

其实诸葛亮之所以派马谡前去,也是想让他借此机会历练一番,毕竟当年马谡一直被诸葛亮视为自己的接班人。诸葛亮预想若按自己的方法实行,马谡守街亭一时是不难的,只可惜马谡并没有遵照他的意思啊!

“品历史人文,悟真理人生。”专注历史文化的探索,我是灵魂的感触!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的头条号哦!


灵魂的感触


诸葛亮不会派魏延,因为诸葛亮就是和李鸿章一样,宁愿用淮军自己人丁汝昌,也不会用外面的人,而魏延不是诸葛亮的嫡系,诸葛亮只会拿魏延上最危险的前线做炮灰。

有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传说,但其实诸葛亮并没有杀了他,他是在监牢里面病死的。为什么诸葛亮要重用马谡呢,据说是马谡这个人人长得漂亮,一表人才,口才很好,是一个年轻才俊。诸葛亮非常喜欢这个人。马谡经常和诸葛亮促膝长谈,夜深了也舍不得走,两个人私交很好,没有父子之名,却有父子之义。马谡对诸葛亮恭敬有加,言听计从,诸葛亮也把他看成是自己人,打算重点培养。刘备认为马谡这个人不可靠,有点浮夸,但是诸葛亮却不以为然。如果马谡不是丢了街亭被下狱,前途无可限量,很可能就是未来朝廷里面的大司马,甚至做诸葛亮的接班人。总之,马谡是诸葛亮的"自己人",嫡系。丁汝昌也是因为被李鸿章认定为"自己人",才被委派为北洋舰队的总司令。丁汝昌什么本事都没有,根本没有接触过现代海军,居然被任命到如此重要的岗位,靠的就是私交。李鸿章的家人回忆,丁汝昌曾经亲自跑腿,替李鸿章大人到街上采购家具。李鸿章把北洋舰队看成是自己的私产,当然要派对自己言听计从的"自己人"丁汝昌去管理私产。

魏延那是什么人,才很高但脾气也很大,对诸葛亮大大咧咧,不是那种遇见上司就磕头的人,诸葛亮打心眼里就不喜欢这个人,嫌他刺多,又怎么会委派他去守街亭立功呢?


怀疑探索者


街亭之战一直是个谜,有人认为街亭好守,只要马谡遵照诸葛亮吩咐,肯定能守住。有人认为街亭难守,虽然街亭是个险关,但是还达不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程度,因此,换谁守都一样。那么街亭到底好守还是难守?如果诸葛亮派的是魏延,能守住街亭吗?我觉得暂时能。为什么呢?

首先应该明白一点,守街亭只是诸葛亮北上伐魏大计的一部分,因此,如果只看街亭,容易陷入误区。那么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目的何在呢?兵力又有多少呢?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准备最充分,其战略目的是为了夺取陇右,断了雍、凉二州之间的联系,最低目标是夺取凉州。因此,诸葛亮事先进行了详细安排,具体步骤是派赵云、邓芝佯攻箕谷,自己亲率主力围祁山,攻取陇西及陇右地区,然后派先锋军前去据守街亭,堵住魏军救援,等待蜀军主力到达。如果目标实现,那么至少南安郡、天水郡、陇西郡以及整个陇上地区都将被蜀军所得。那么诸葛亮此次出兵携带多少兵力?对重中之重的街亭之守是如何安排了呢?

蜀中兵力总共只有十万两千人,所以诸葛亮携带兵力最多只有8万左右,这其中还要分1万给赵云和邓芝去佯攻箕谷,再留1万人运粮,所以诸葛亮出祁山的主力有6万人左右。考虑到街亭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马谡带的兵力为2万人左右。所以,诸葛亮才那么放心让马谡去守街亭,为什么这样讲呢?

(蜀国)领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出自《蜀记》

街亭这个地方是关中上陇的必经之路,而街亭口有南山,山高路险,易于防守。最关键的是街亭口筑有城池,所以防守街亭不会特别的难。一般防守要道,要么守城池,要么守高山。例如诸葛亮在卤城附近就是依山建营,防守司马懿的进攻。而郝昭则是守陈仓关城池据守诸葛亮进攻。所以,守街亭要么上山,要么守街口的城池。那么守街亭怎么守最有利呢?

街亭以泉水著名,所以水源在山下,这就是重点,这也是为什么诸葛亮一定要马谡在山下扎营的原因。在山下扎营,据守城池,一来可以以少拒多,二来有军粮和水源,容易长时间坚守。但是马谡脑袋进了水,不听诸葛亮安排和王平劝阻,上山扎营,结果被张郃断了水源,随之守街亭失败。

谡违亮节度,举措烦扰,舍水上山,不下据城。张绝其汲道,击,大破之,士卒离散。

那么如果诸葛亮派魏延前去,能守住街亭吗?暂时能。为什么?

魏延颇懂用兵之道,曾经担任汉中太守,负责防守汉中十多年而无所失。其次,魏延勇猛,善养士卒,士兵们在魏延的统领下都愿意死战。因此,如果让魏延执掌两万名蜀兵,在山下扎营或者据守城池,张郃一时半会是攻不下来的。为什么呢?

张郃用兵谨慎,曾经在马谡战败后追击蜀军,当时王平率领一千余名蜀军雷响战鼓,做进攻状,张郃怕有埋伏,于是停止了追击。

由此可见,张郃也并不是说难以对付。那么为什么又说魏延只能暂时守住呢?

还是那句话,街亭之守只是整场北伐战役的一部分,魏延只有两万人(张郃所带兵力为5万),如果魏国后援到达,兵力达到十万人,而街亭又不是天险,所以被攻克是迟早的事情。这时决定街亭成败的关键就是看魏国和蜀国谁的主力援军先到,诸葛亮会率主力来到吗?不会,为什么呢?

一直以来,人们都有一个误判,认为诸葛亮进攻陇右,南安、天水、安定三郡相应,关中镇响。其实事实情况没有这么严重,当时的实际情况是南天郡、天水郡郡守逃跑,安定郡有骚动,其中最严重的是南安郡郡民,不但自己投降,还帮助蜀军攻打天水郡。那么诸葛亮进军很顺利吗?说起来很可笑,诸葛亮自己也陷入了泥沼。

当时时任凉州刺史的徐邈果断的领兵平叛,他派遣参军及金城太守出兵攻击南安乱民及蜀兵,成功的击溃了敌军。

值诸葛亮出祁山,陇右三郡反,邈辄遣参军及金城太守等击南安贼,破之。

陇西郡太守游楚据守城池,誓死不降,他做了最坏的打算。游楚对郡民说:蜀军已经进入凉州,其他诸郡都已投降,我是本郡太守,应该誓死守卫此郡。你们也可以拿着我的人头去投靠蜀军。郡民为之感动,纷纷表示愿意同仇敌忾。

于是游楚命令关闭城门,严阵以待。后蜀军及南安郡叛民果然来攻陇西郡,游楚站在城头对他们说:

如果你们能阻断陇西,使魏国援军一个月内不能到达,那么我们不用攻打自然投降。如果你们做不到,就不要徒劳无功的攻取本郡城池了。然后游楚派参军马颙擂鼓出兵,蜀兵竟然退却了。

这就是陇右三郡皆叛的真相,听着挺热闹,其实诸葛亮很糟心。陇西在祁山以西,正在蜀军归路之上,攻取不下来就是个祸害

。凉州太守徐邈的进攻和陇西太守游楚的坚守使蜀军陷入平定陇右的战事中,无法前去支援街亭,这样的话,街亭迟早要失守。

最后正面回答问题,如果诸葛亮派魏延去守街亭,魏延能暂时守住,因为魏延比马谡更善于用兵。但是街亭的成功守住靠的不是守将魏延,而是看诸葛亮或者曹魏谁的主力先来救援,而诸葛亮攻取陇西、天水等郡并不成功,无法组织力量前来增援街亭,所以即使派魏延来守,没有主力的及时增援,街亭迟早要丢。马谡失街亭,马谡有错,诸葛亮没有能平定陇右,难道自己没有错吗?为什么马谡独自背锅?没道理呀!

诸葛亮为什么带了那么多人连陇西郡都攻陷不了,天水郡也没有攻取下来?失败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关注本号,了解真相!


每日趣评


从兵力条件上看,两万五千兵,对抗的是二十万大军,也可能是诸葛亮的情报糸统出了问题,弄成了十万大军。兵力太悬殊,据险守尚有些紧张,何况在无险可守的情况下。凭魏延之勇之谋,远不是司马懿对手,他只能守一时,给诸葛亮换取调兵遣将的时间,想完全守住街亭是不可能的。


星下静思


只能说是守住几率增大。

我们来看看街亭,街亭小镇千古不变,它本身并不在要道上,从街亭向东不到三公里,就是险要的"五路总口"。这是一条东北-西南走向,长约7,8公里,宽约1.5公里的谷道,南北方向是险峻的山峰,东西走向的清水河在这里拐了个弯,基本流向沿着谷地东南边缘游走,西岸高于东岸。五,六条大道从东岸下游经过桥梁,凌乱的汇聚在清水河西北方的谷地中,真正的总口,是没有的。谷地西北侧,是险峻的山地当地人称为龙山。谷地东南,是无法逾越的秦岭支脉。从天水往长安方向,必须通过这个谷地,没有其他道路可走。

这里是咽喉要道,兵家必争之地,掌握此处即掌握了进军中原得命脉。守住此处,唯一良策,诸葛亮说过,司马懿同样说过,五路总口下寨,坚守城池,稳扎营垒,基本能够守住,马谡,纸上谈兵,没有作战经验,照搬兵书,选择一座孤山下寨,被围,断水道而大乱,必然失败。

再说说魏延此人,有勇有谋,刘备入川时魏延因数有战功被任命为牙门将军,刘备攻下汉中后又将其破格提拔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镇守汉中,成为独当一方的大将。魏延镇守汉中近十年,之后又屡次随诸葛亮北伐,功绩显著。魏延也曾北伐中献奇谋,子午谷出兵,奇袭长安,虽然诸葛亮一生谨慎,不予采纳,但是这也可以体现魏延的谋略。勇谋兼备,镇守街亭,必能采用最佳策略,坚守城池,稳扎营垒,这时候大概率能够抵挡,除非魏国兵力太过强大。

凡事没有绝对,如果魏延镇守,赢得概率很大很大。


指尖的力量


那还用说,不但能守住街亭,还可能打败张郃,吞并魏军!


第一,魏延有奇谋。

兵法云,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

兵者诡道也,出奇才能制胜!魏延就是这样一位善奇谋的将军。“子午道奇谋”至今被人津津乐道。如果魏延去守街亭,必定奇谋百出,让张郃防不胜防。

第二,魏延实战经验丰富。

三国志记载,魏延“以部曲随先主入蜀,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打仗这种事,经验太重要了,马谡输就输在没经验上了。魏延久经战争,可定不会做出放弃水源,弃城上山的愚蠢决定。

肯定是稳扎稳打,先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出奇兵发动突然袭击,以奇致胜。就像当年张飞在巴西打败张郃一样。

第三,街亭不算难守。

从地形看,街亭是典型的山谷地形,两山夹一口,只要按照诸葛亮的部署,当道扎营,谨守营寨,张郃就插翅也难飞过去。更何况街亭还有城池可以坚守,三国志张郃传记载,谡依阻南山,不下据城

。说明街亭是有城池可以坚守的。而三国时期,攻城是很难很难的。

从兵力对比看,张郃有兵5万人,蜀汉军队守街亭的保守估计是1万人,或者更多一点。

孙子兵法曰,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张郃在兵力上是蜀军的5倍,占有绝对优势,但是别忘了,守城战,守城的一方可以利用有利的防御工事极大的削减地方的兵力优势。在随后的第二次北伐中,诸葛亮10万大军20天都攻不下小小的陈仓城,守城的不过1000余人。

所以说,街亭的地形十分利于防守,一个正常的将军,正常发挥,就能圆满完成防守任务。何况是魏延。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起,魏延被刘备任命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时的豪言壮语。

先主大会群臣,问延曰:"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延对曰:"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先主称善,众咸壮其言。

曹操尚且不惧,张郃何足道哉!


上将嗳福斯


如果诸葛亮派魏延去守街亭,能否受得住,这好有一比,你让一个比较优秀的高三毕业生去做一道很常规的初中中考题。答案当然是手到擒来,甚至他能够给出好几种解题的方式。有种大炮轰蚊子—大材小用之感。

故而魏延凭借魏延的军师才能必须能守得住!

为什么这么说?且诸葛亮为什么不让魏延守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魏延:有勇有谋,性格孤傲

魏延出身贫寒,却能够在乱世中,屡立奇功,得到刘备的赏识。升至牙门将军。牙门将军这个职务可不是谁都能当的,当年赵云就曾担任这个职务。可见魏延的确是有勇有谋!

先主乃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三国志·蜀书·魏延传》

刘备取得益州之后,就动身前往成都,汉中就需要一位得力的干将来守卫汉中。汉中为成都的北门户,地理位置相当重要。关羽守了荆州,大伙儿都以为是张飞。但谁都没想到让魏延担任汉中的将军和太守。众将皆惊。

刘备为解开大家疑团,就问魏延,汉中你想怎么守?魏延自信地回答:

“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三国志·蜀书·魏延传》)

这句话是说,如果魏国举重兵攻打汉中,我会死守关隘;如果偏师来攻,我会积极整军,攻下他们。

事实证明,魏延的确守得很好。出色的完成任务。

到了凉州刺史任上,更是连破魏将费曜和雍州刺史郭淮。非常厉害。被诸葛亮加封为征西大将军,假节,南郑侯。

故而魏延的谋略不在话下。守住街亭更是小菜一碟。

那么为什么不让魏延守呢?


蜀汉后期人才凋零

因为在蜀汉到了后期,五虎大将就剩赵云能够上场了。而第一次北伐。诸葛亮的军师策略中,第一要派一支有影响力的部队骚扰祁山。在当时的蜀汉,除了赵云就是魏延。那就让赵云去吧。

再者需要有一支急行军部队打下天水和安定。没有赵云,只能让魏延上。让马谡去?那不是拿几十万大军开玩笑嘛?事实又一次证明,魏延是良将,出色的完成了布置的任务。

街亭重要,但是易守难攻,并不是一个特别难的任务,就让马谡和王平去吧,王平辅助马谡。应该没啥问题。


但事情总是很意外,马谡傲慢无知,不懂军事作战。又不听王平意见,最终被张郃杀得落花流水,还丢了街亭,直接造成了第一次北伐失败。

可以这么说,廖化和王平都能把街亭守个滴水不漏。

文说到了,魏延守汉中,曹操来攻打都无所畏惧,更何况你张郃了!

故而,让魏延守街亭一点儿问题没有,但是是不可能的。因为诸葛亮有有更重要的军师作战任务派给他。选择了马谡这个纸上谈兵的年轻人,最终造成北伐失败。真是令人扼腕!

如果觉得在下唠叨的不错,就点关注哈,有不同想法也可评论。


小王看三国


魏延去街亭的话肯定能守住,因为《三国志》中已经记载的很清楚了,事实是胜于雄辩的。

马谡是诸葛亮力排众议被任命为大军先锋,担负了镇守街亭的大任。

《三国志·马良马谡传》中的记载:“时有宿将魏延、吴壹等,论者皆言以为宜令为先锋,而亮违众拔谡”。

当时的先锋人选,更多人是支持用魏延和吴懿的。

我们再来看看马谡的先锋官,王平当时做了什么。

《三国志·王平传》中记载:“谡舍水上山,举措烦扰,平连规谏谡,谡不能用”。

王平都已经看出来马谡的部署不当,那么如果换成宿将魏延或者吴懿更不在话下了,根本不会犯马谡这样子的错误。

其实吧,守街亭派王平为主将就足够了,原因请继续往下看。

诸葛亮对于怎么守卫街亭,也是部署过的。

《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了:“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张邰所破”。

诸葛亮已经明确交代过马谡在街亭应该怎么驻守,怎么迎击魏军了,结果马谡没有遵守执行,导致大败。

魏延虽然骄横,但是对于诸葛亮的部署,还是很服从的。

诸葛亮和魏延之间的嫌隙,也不像《三国演义》中描写的那么夸张。魏延仅仅是每次北伐时,希望自己可以单独负责一路罢了。诸葛亮也只是次次不许,非要把魏延带在身边,就是这点过节。诸葛亮在很多事情,还是很维护魏延的,这个《三国志》中也有记载。魏延之死,纯粹死于和杨仪的意见不合,被杨仪所害。

镇守街亭的任务,如果诸葛亮派给了魏延,那么魏延肯定会对诸葛亮感激不尽,终于可以自己领兵,单独一路了,更别说会忠实的完成诸葛亮交代的任务了。

魏延、王平对张郃的战绩。

《三国志·王平传》中明确记载了,第四次北伐时,“平别守南围……张郃攻平,平坚守不动,郃不能克。”

一个王平就足够挡住张郃了,如果当时诸葛亮派王平为主将,守住街亭已经足够了,更别说加上魏延了。为什么这么说,继续往下看。

王平在南围镇守,挡住了张郃,诸葛亮也不会坐视不理。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引用了《汉晋春秋》的记载:“亮使魏延、高翔、吴班赴拒,大破之”。

魏延是跟张郃交过手的,并且大破张郃军,可见魏延并不惧怕张郃,还能战胜张郃。

到这里已经很明确了,史料的记载已经足够了,用魏延替换马谡,变成魏延+王平的组合守街亭,那么街亭必然是万无一失。不得不佩服一下刘备,一见到魏延就委以重任,临死前跟诸葛亮都已经说过马谡不堪重用。


奕天读历史


《三国志》载:蜀汉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蜀将马谡与魏将张卻战于街亭。



街亭,山高谷深,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它所处位置是一个河谷开阔,四通八达,南北山势险要,进可攻退可守。控制了街亭,即掌握了战争主动权。若街亭有失,蜀军粮道断绝,不战自溃。街亭的得失关系着战略全局,街亭重要性可见一斑。



张颌,曹魏名将,智勇双全,从“河北四庭柱”到“五子良将”,以用兵巧变,善列营阵,长于利用地形著称。历史上的张郃是一个让诸葛亮忌惮三分的柱国大将。《三国志》:“郃识变量,善处营陈,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自诸葛亮皆惮之。”


魏延,蜀汉名将,有勇有谋,曾镇守汉中约十年,成为独挡一方的大将。后又多次随诸葛亮北伐,功绩显著。更加之魏延“子午谷奇谋”,说明魏延在军事方面拥有让人惊叹的才华。

回到街亭之战,如若诸葛亮派魏延去守街亭,照样守不住,原因有三:

①街亭的重要性对于交战双亏都心知肚。蜀军虽先至,然魏军骑兵居多,速度奇快,当道下匝时间性不够,更没有时间去建坚固的城廓。纵然魏延有守汉中的经验,可汉中城池坚固,坚不可摧。反观街亭,无险可据,仅有的要塞年久失修。

②兵力的不足,蜀军在街亭大约有一万人,而魏军兵力达到了五万。

③张郃乃魏之名将,有胆有识,深知街亭重要性,急行军从关中赶赴陇右,克服重重困难,抢在蜀军之前占领了陇坻险要,保证了增援大军进入陇右。



综上所述,即使诸葛亮派魏延去守街亭,照样守不住,从魏军抢占到陇坻那一刻起,就决定了街亭之战的走向。


用户96183000758



历史上的街亭之战,魏国方主帅是张郃。张郃作为曹魏五子良将中硕果仅存者,当时已有四十余年的从军历史,经验丰富。同时魏军的兵力应该也远远凌驾在蜀军之上(估计是五万对1.5万左右)。但是,诸葛亮并不要求街亭蜀军歼灭或者击溃张郃,而只要他们守住街亭要地,使魏军不能轻易突入陇右地区。这个任务,也只有马谡这书呆子才会搞砸,换成其他有较多实际军事经验的将领,很可能是能完成的。而魏延作为蜀汉当时数一数二的良将,就更有把握了。

具体分析敌我情况如下:

首先,魏军主将张郃虽然战功赫赫,但其对蜀军的战绩并不出众,尤其不善于进攻。张郃投降曹操后,先后与蜀军交战多次,先在巴西被张飞打得全军覆没,又在汉中被黄忠砍掉了主帅夏侯渊的脑袋。诸葛亮北伐后,张郃在231年进攻王平镇守的南围不能得手,最后追击诸葛亮时被射死。可以说,张郃对蜀汉唯一的胜仗就是在自绝后路的马谡身上取得的。就在这次街亭之战中,张郃击溃马谡主力后,马谡的副将王平带领本部千余人保持队形鸣鼓扬旗,就吓得张郃不敢紧逼,最终王平不但全师返回,还搜罗了不少马谡的溃兵。我们可以假设下,如果让王平来担任街亭主将(虽然从人事角度这不可能),大约张郃都占不到什么便宜。

其次,魏延本人也是当时的名将,实力未必在张郃之下。魏延资历比张郃小十多年,但同时也就年轻十多年,更有冲劲。张郃曾被张飞杀得大败,而魏延则被刘备提拔用来顶替张飞守汉中。在此后的战争中,魏延曾于230年与吴懿率军北伐,大破魏国名将郭淮(这也是唯一一次不由诸葛亮亲自率领的北伐),又在231年与吴班、高翔等杀得司马懿大败。魏延和王平都是从底层升上来的军头,彼此应该有共同语言。20年后王平用魏延的法子守卫汉中,让曹魏大军铩羽而归。所以,如果是魏延和王平配合,守住街亭希望很大。

其三,当时蜀军经过诸葛亮训练,以阵法和装备论,战斗力超过魏军。除了第一次北伐因为马谡舍水上山造成的全线溃败外,在诸葛亮时代其余的五次北伐,蜀军正面对魏军八次获胜而无一败。尤其231年第五次北伐,诸葛亮派魏延、吴班、高翔正面击溃了司马懿的主力。234年第六次北伐时,诸葛亮派遣先头部队渡过武功水安营,司马懿派上万骑兵围攻,诸葛亮的援军一作出渡河态势,司马懿就立刻退走了。由此可见,蜀军安营扎寨后,是完全可以抵抗魏军冲击的。

综上,张郃本人并非不可战胜的神将,魏延具备和他掰腕子的实力,蜀军素质又不在魏军之下。那么,凭借街亭地区的营寨坚守,应该不是难以完成的任务。

当然,前提有一个:魏延遵循诸葛亮的安排。

实际上马谡如果能听诸葛亮的安排,也能守住街亭。他自己违亮节度,舍水上山,才给了张郃一击必杀的机会。

若是魏延到了街亭,桀骜不驯的脾气发作,忽然热血上来,秉着“十万兵来则吞之”的气概,要和张郃大打对攻,那胜败可就难说了。

(欢迎关注巴山夜雨涮锅,更多三国精彩内容共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