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师有个过契儿子,为什么还把大权交给弟弟司马昭?

电路板6


两个原因,第一,年纪太小了,没本事掌权,爵位可以继承,官职不能继承,要掌握官职需要能力;第二,他本来就是司马昭的亲生儿子。


司马师过继的儿子是司马攸,本为司马昭的次子。自幼聪颖,深得祖父司马懿喜爱,年仅五岁的时候就随司马懿征讨王淩叛乱,战后还获封长乐亭侯,足见器重。司马懿亲自下令将其过继给没有儿子的长子司马师。这个举动非常重要,意味着司马懿有意要让司马攸继承全部的势力。我们知道,古代嫡长子继承制度的观念相当重,司马师是司马懿的嫡长子,意味着他会继承司马懿的爵位、地位,当然也包括他掌握的曹魏军政大权。而司马师死后,按理也就是过继给他的独子司马攸继承司马师的爵位、权力。


但是,问题在于,司马师死的太早了。司马师死时,司马攸年仅十岁。如果彼时司马师已经称帝,那司马攸可以顺理成章接掌皇权。但当时司马师虽然是曹魏头号权臣,但官职是大将军、爵位舞阳侯。爵位可以世袭,而官职是不行的。司马师能够掌握大将军官职,因为他在朝中、军中有影响力,有足够的才能和魄力能够稳住朝局。这点是一个十岁的孩子不具备的,所以,司马攸继承了司马师的舞阳侯爵位,但大将军的官职不能继承。


而那时的曹魏,司马家一家独大。司马家的势力自然只有司马家的人自己才能承担起来。司马攸不行,作为司马师的弟弟、司马攸的生父的司马昭责无旁贷。而司马攸本来就是司马昭的亲生儿子,由生父掌权,也不存在派系纷争,司马攸本人不会也不敢有什么异议。

至于司马昭,由于哥哥司马师有了名义上的儿子司马攸,所以他不能继承司马师的舞阳侯爵位。但这个不重要,因为司马昭本身也和哥哥一样爵位是县侯。他的爵位是高都侯,虽然食邑少于哥哥,但只要曹魏的大权在他手里,一切都是早晚的。后来他进位晋公,官拜相国,加九锡,为儿子称帝铺平了道路。只不过这个儿子只能是长子司马炎,而不能是司马攸了。如果司马师活的长一些,或许晋朝的开国皇帝就是司马攸了。而司马攸一直反对哥哥给宗室成员封国、兵权,这个见解就要高出哥哥很多。最后导致西晋迅速分裂衰败的八王之乱正是这个政策导致的。或许,司马攸没能继位,是晋朝的悲哀。


伊耆角木


这个就是齐王司马攸了,他本是晋文帝司马昭次子,晋武帝司马炎同母弟,母为文明皇后王元姬,因为伯父司马师没有子嗣,就过继给他了。

司马攸是248年出生的,司马师255年就去世了,当时他只有7岁,这样的小孩子,肯定是无法带领司马家族的,

篡位这个事,一个弄不好就带着全家上断头台的,司马家族从249年政变开始,经历了七八次针对他们家的叛乱,这个时候如果家族掌门人实力不强,很容易被别人灭了的,所以无论是凭借从哪方面考虑,司马昭才是首选,即使内部争夺,司马昭也会胜出的。


周同2527


这个就是齐王司马攸了,他本是晋文帝司马昭次子,晋武帝司马炎同母弟,母为文明皇后王元姬,因为伯父司马师没有子嗣,就过继给他了。

司马攸是248年出生的,司马师255年就去世了,当时他只有7岁,这样的小孩子,肯定是无法带领司马家族的,

篡位这个事,一个弄不好就带着全家上断头台的,司马家族从249年政变开始,经历了七八次针对他们家的叛乱,这个时候如果家族掌门人实力不强,很容易被别人灭了的,所以无论是凭借从哪方面考虑,司马昭才是首选,即使内部争夺,司马昭也会胜出的。


南朝四百八十寺


保证司马家族的政权,有利于掌控京师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