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是什麼意思,如何理解呢?

黃種人105955502


這段話,是六祖寫的,它是相對於神秀的那個偈字來的,因此要想知道理解六祖這個偈的意思,必須結合神秀的來做理解。

神秀的偈子: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這幾句話,說明了修行用功的事和理,對於修行者至關重要;依據經典,六祖看到這個偈子之後,就讓人帶他寫一個偈子,就是: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看看六祖這個偈子,他就是針對神秀的那個偈子寫的,是在破。

佛法的修行,無非就是兩個方面,一個立,一個破,或者說一個相,一個性。這兩個偈子完美的說明了修行過程和最終修行的目的,單獨說一個,都是偏重一方面的,都不是圓滿的。

過去大德說,能通本運末的修行者,那就是大成就者,六祖的這個偈子屬於本,神秀的那個屬於末。本末沒有高低,只有融合在一起才究竟的。


藍天61355


這首詩偈為禪宗六祖慧能所作。慧能,唐朝貞觀十二年(638年)生於新州(今廣東新興縣)。自幼喪父,長大後靠打柴為生。雖然他從小沒接受過教育,目不識丁,但悟性極高,聽人念一邊佛經就可以為人講解。後來投入五祖弘忍門下學習佛法。

有一天,弘忍召集弟子們,讓他們各自作偈闡述自己學佛的心得。弘忍最得意的弟子神秀作偈曰:“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弘忍覺得神秀的回答非常的好,便傳令下去,叫所有弟子背誦這首詩偈,學習神秀同志講話精神。【神秀】

慧能當時沒在場,後來他聽說了神秀的詩偈,覺得神秀講得不對,就另作了一首詩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並叫人幫忙寫在了牆壁上。不久之後,弘忍看見了慧能的詩偈,覺得慧能已經證悟了禪宗的精髓了,便偷偷將佛祖的衣缽傳授給慧能。

佛祖的衣缽就和丐幫的打狗棒一樣,繼承了衣缽就等於成為了禪門教主。但是慧能入門時間很短,而且大字不識一個,將教主之位傳給他,下面的所有弟子肯定不會認同,甚至可能危害慧能的性命。所以弘忍叫慧能逃回嶺南。【五祖弘忍】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弘忍把衣缽傳給慧能,而不傳給自己本來的得意門生神秀呢?顯然答案藏在二人的詩偈當中。神秀的詩偈的第一句中的“菩提樹”源於佛教典故,傳說佛祖當年是坐在一棵樹下時證悟到佛法的,後來那棵樹便被稱為“菩提樹”,“菩提”為梵語Bodhi的音譯,本意為“覺醒、覺悟”,菩提樹就是“覺醒之樹”的意思,引申出來可以指代佛性。“身是菩提樹”的意思就是說,佛性就蘊藏在人的身體當中。這句話表明神秀的覺悟已經時相當高了,所以一開始弘忍才會那麼欣賞他的詩偈。第二句“心是明鏡臺”和第一句意思一樣,明鏡臺指的是古代女子用來擺放鏡子的梳妝檯,女子愛整潔,通常會把梳妝檯收拾得很乾淨。【佛祖在樹下頓悟】

再來看慧能的詩偈,其每一句都是明顯跟神秀對著幹的。神秀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意思是佛性就蘊藏在人的身心當中。慧能卻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這是不是意味著慧能認為人身上沒有佛性呢?不是的。這要聯繫禪宗的另一首詩偈來解讀。禪宗最早是由佛祖開創的,佛祖將禪宗傳給迦葉時作過這樣一首詩偈:“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這首偈咋看很矛盾,很難解,其實它的意思跟老子說的:“道可道非常道”是一個意思。佛祖和老子皆認為真理(或者稱為“佛法”或者稱為“道”),是無形無相的,要用語言去說也說不清楚的,要思考也思考不明白的,只能直覺的去領悟。佛法的這個特性是佛教兩千多年來一直反覆在重申的,歸納為一個字就是“無”。神秀用菩提樹和明鏡臺來比喻佛法,當然是為了讓人更容易理解,可是他犯了一個佛教的忌諱,就是試圖用有形的事物來形容無形無相的佛法。所以慧能反駁神秀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意即佛法、佛性根本就不是菩提樹、明鏡臺這種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直接踩中了“無”這個得分點。

神秀的後兩句詩“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表明了他的修佛態度,即要像女子勤快的收拾梳妝檯一樣,勤快的收拾自己的心靈,不要讓心中的佛性沾染上了塵埃。這種學習態度如果放在別的地方通常是沒錯的,可是很不巧,這是在佛教裡面。佛教教義中很重要的一條是叫人放下執著,不要有任何精神負擔。而神秀的話裡面恰恰暴露了他把修行這件事做成了負擔。你想,把一面鏡子反反覆覆的擦,不准它沾上一點灰塵,這不明擺著是強迫症嗎?用佛教的話來說就是執著太深了。這也是佛教修行弔詭的地方,既要修行,又不能把修行看得太重。

【六祖慧能】

而慧能的態度就跟神秀完全相反。他把自己的精神徹徹底底的清空了,“本來無一物”——這恰恰是佛教修行所追求的最高境界,那還用擔心沾染上什麼塵埃呢?由此看來,神秀的境界明顯不如慧能,神秀才走在修行的路上,而且還把路走歪了,而慧能卻早已經到達終點了。

不過上述故事只是一面之詞,相關的分析也只是就詩論詩。歷史上是否真的有過慧能和神秀鬥詩偈和弘忍傳衣缽的事情不得而知。這些事或許是後來南禪宗為了樹立自己的正統性而編造出來的。


妖怪博士潘神


這是我國佛教禪宗六祖惠能大師著名的四句偈語,此偈出自《六祖壇經》。

意思是說:菩提原本就沒有樹,明亮的鏡子也並不是臺。本來就是虛無沒有一物,哪裡會染上什麼塵埃?

這些都是字面的意思,其中還有更深奧的佛法喻意。世間所有的一切都是夢幻泡影,教人不要妄想執著,才能明心見性,自證菩提。

修禪需要極高的慧根和悟性,佛法的深奧不是我們平常人能夠參悟透的。我們都是凡夫俗子,沒有這方面的慧根,對於世間的事情,萬物,需要一顆寧靜的心去面對這一切,就已足夠了!


魂系怡紅


覺悟的機緣無所不在,

心靈的活動千變萬化,

佛性本來清淨一塵不染,

凡塵俗世皆是自找!

心有執著不得自在,

心中無物處處解脫。

千般苦,萬般累,

妄心空自擾!

極樂本不遠,

就在當下一念間!

苦海雖無邊,

一念回頭即極樂現!





逍遙子三陽開泰


這這話出自《六祖壇經》,是六祖慧能的禪悟之言,

他的師兄神秀曾寫:身似菩提樹,心似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六祖感覺禪悟不徹底,於是吟出了: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

它的字面意義是:菩提樹是空的,明鏡臺也是空的,身與心俱是空的,本來無一物的空,又怎麼可能惹塵埃呢?

而釋意就是: 菩提原本比喻智慧, 明亮的鏡子比喻清靜心。 本來清靜,哪裡會染上什麼塵埃?

我個人理解這四句主要講的是要人們懂得放下,也就是佛經中說的四大皆空,但是又不能太執著於空。禪宗闡述的乃是人人皆有佛性,重在修心和意,而不是外在的!

慧能是唐代的高僧,繼五祖弘忍之後,弘忍傳衣缽給慧能,因當時佛教內部爭奪宗祖地位的競爭十分激烈,因此後來分為六祖惠能的南宗禪及神秀的北宗禪。期間,北宗禪主張漸悟,不久即衰落;南宗禪主張頓悟,在中唐以後漸興,成為禪宗主流,而傳衍出五家七宗諸派。

從而,可見慧能大師的境界甚高。


夕羽都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按我的理解是這個樣子。你能看到一棵樹,那麼你自然就能夠看到灰塵,因為你是用眼耳舌鼻等去感知這個世界的。

但哪一天你能夠看到真正的世界,自然的看到的肯定不是這一些了。它跟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意思應該是一樣的不同的境界自然看到的東西是不一樣的。

世界還是那個世界,就看我們怎麼去感知這個世界。等到我們不只是靠感官去感受世界,到能真正感知世界自然就是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了。

請諸位斧正。


知常容


這些偈子,可稱為簡單哲理詩,但內涵不簡單!他們解釋都是犯了數學上的循環論證,不懂是充懂,故作高深,濫竽充數,掩耳盜鈴,先弄清塵埃為何意?塵埃在佛典喻意煩惱瑣事,或者疾病,痛苦,不快等,神秀有病須看,有不良習氣應清理或抵制,境界以持戒為主,而慧能則以預防或避免為主,看問題比較長遠全面,以象棋解釋是,神秀的棋力能看一二步,看車吃車,看馬吃馬,棋應該一步一步走,這也是沒錯的,但看的不長遠,慧能則是看似吃車吃馬,卻是暗含將軍,看似防守,實際反擊,看似將軍,實則偷軍,招法含有多種功用,看的步數比較遠,在他眼裡或者看似無著,卻暗藏殺機,在學習上的解釋是,同樣做一道答題,有人通過答題能達到融匯貫通,舉一反三的效果!有人達不到這樣的效果,但基本也是多練習勒思考,才能達到頓悟效果,沒有人不通過學習能立馬無所不能的,也類似於宋代禪語中看山是山,看水似水,這相當於神秀看法,即人在啟蒙階級對事物粗淺表象認識!後來有人看山非山,看水非水,這相當於慧能看法,即透過表象看到本質,許多事情在人覺悟後看到世間百態,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實的情況,比如世間的隱瞞,欺騙,虛偽等,到最後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相當於在人到成熟階段對人生返樸歸真的態度,但這些側重於人的成長過程,用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講,知類似於慧能意味,行類似於神秀意味,但兩者是分不開的,有知才能更好指導行,多行多思才能積累知,知也可當經驗講,行不能是盲目的,只有在正確認識經驗指導下,行為才更有效可靠!或者兩者類似理論和實踐的關係!是這樣解釋了,因為佛性和人性是相通的,神秀是漸悟,慧能是頓悟,但不能講神秀是錯誤,漸悟是頓悟基礎前提,頓悟是漸悟的積累因果!


瀟遙時光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個當日六祖慧能壇下講經時的偈語;是相對同門神秀大師的 ”菩提本是樹,明鏡亦有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偈語講的。六祖偈語所揭示的參禪修道是大徹大悟,是頓悟,是立地成佛。而神秀所禪悟道強調的是修心,是漸悟,是金石為開。

兩者的悟道相對來說,其實是沒有本質的對立,但修道悟道乃到得道的過程及時間來說是不同的;一者是強調立即見到佛,立地成佛的覺悟,開悟,是真的具有慧根,對悟道有某方面的潛質;一者是說悟道有個過程,是慢慢的修行而得到的結果,是了悟。

六祖的頓悟講的須彌之間也能悟得正道,意思是修道之人光有經歷是不夠得,更重要的,在於境界。而對於塵世中茫茫眾生而言,要在一瞬間頓悟,真的很難做得到。雖在方寸之間,還能悟到天開,天下這麼大,能夠把天下當作方寸之地的人,又有幾個呢?所以,就像神秀大師講的,不如把自己的心當作一面鏡子,時刻去清掃一下上面的灰燼,照出自己,照出這個世界的百態眾生。


上善若水kingsun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是六祖慧能禪師的一首詩,本來沒有這首詩的,是因為他的神秀師兄寫了一首詩,他附和著才唸了出來。也不要就把這首詩的境界抬得那麼高,這樣的詩會寫的人多了去了。

這就像老師比如在考大家的思想境界,然後一個人說出他的學習領悟。而我聽了之後,覺得這個領悟思想還有不足,我再進一步作個補充。

神秀師父怎麼寫的?他寫的是:【菩提本是樹,明鏡亦是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神秀師父說的這個,境界就很高!高在他從實際處落手,持戒精嚴。這是一種修行精神,不管開悟不開悟,都需要這麼做,而且他就是這麼做。

當時五祖老師,問的也就是這個:你們學的怎麼樣了?各自表達一下我看看。於是,神秀作為大師兄,第一個交了作業。五祖也表揚了,說寫的好,大家依照這個精進學習,可以成佛。

慧能師父呢,看了神秀這首詩,他就說他也要寫,於是有了【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五祖看了,即刻擦掉,說胡扯!

五祖為什麼說胡扯呢?因為如此空洞的東西,更像我們現在講的心靈雞湯,如果人人學習這個心靈雞湯的話,就不會精進修行了。人人若是都學習做些無病呻吟的句子,那大家就落空了。



可是五祖為什麼將衣缽傳給慧能呢?這是早看好慧能了。慧能初次參見五祖,說的話表現的很有深度,五祖為了考驗你這人是不是空口大白話,叫他去舂米,看他是不是言行如一?在要大家交作業之前,他已經發現言行如一的慧能了,衣缽傳與誰,其實早有定數。

慧能師父這首詩的意思是怎麼樣的呢?意思是:菩提樹本來就不是樹,銅鏡子本來也不是鏡子,本來什麼都沒有什麼都不是,哪裡可以沾染塵埃呢?

慧能做到了,言行如一,他在舂米的過程中已經表現出來了,連他自己都置身度外,儘管用心做事,不會沾染了什麼心情煩惱。

可是,若是別人寫的這首詩的話,能說意境高嗎?絕對不能。因為你沒法言行如一,就是空口大白話。

我對於佛學不是太多認識,今天看到問題,隨便答一下,有失誤的地方,歡迎指正賜教,謝謝!


命理師陳一宏


這個很難理解,必須開悟後,才可以明白。

比如王陽明的四句教: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這個也一樣無法理解。

開悟的聖人,用文字表達自己證境,後人一看,這還得了,我也要開悟,而且自以為天下第一。折騰一輩子,結果也沒悟。

開悟無有難易,只有慧根福報,該悟的人,時機到了,一定會開悟。

希望以後頭條不要老問如何理解四句教,如何理解惠能說的,如何理解佛祖說法,如何理解這,那。這都是妄念。

自性本來智慧,是無法用來理解的,只能通過修行實證獲得,修行是就是日常生活的行住坐臥,隨便玩玩就好,不可強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