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神机妙算,为何最终还是被朱元璋毒死了?

kuicheng


刘基之死,因素很多,以政治因素最为真。刘基的祖上曾在宋元朝做官,刘基是典型的官N代,是浙东大地主集团的首领,当时号称浙东集团。朱元璋在起兵建明时,收编了以刘基为首浙东集团,建国后,拜御史中丞,即言官首席。



朱元璋出身草根,其本人十分痛恨大地主大官僚,但是他无法找到更科学的革命道路,只得依靠大地主集团来建立政权,这样就意味着背叛了草根农民阶级,站位于大地主阶级一边了。朱元璋起兵淮西凤阳,淮西也有一个大地主集团,他们的首领是李善长。朱元璋虽也是淮西集团的首领,但出身却是草根。李善长后拜为丞相。

这两大集团为朱元璋所利用,为建立明朝都立下了汗马功劳。明朝建立后,两大集团之间的政治斗争旋即开始,以刘基为首的浙东集团和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集团相互争利,层出不穷。


激烈的导火线始于刘基斩杀李善长的亲戚李彬,李善长趁朱元璋不在向刘基求情未果,又借久旱不雨不宜杀人求告朱元璋,结果刘基还是杀了李彬。但这次懂天文的刘基不走运,杀了人天也没下雨,这无疑又给了李善长口实,借此常常告刘基的黑状,刘基意识到难再呆下去了,于是辞官,把亲信杨宪推上前,杨宪上台后,极为搜集李善长的黑资料,时不时状告朱元璋。两大集团的斗争于是逾演愈烈,李善长撑不住了,推出胡维庸。

历来朋党之争误国害民,朱元璋不是不知道这个理,所以他决定打压两大集团。朱元璋是淮西人,也是淮西集团的代表,向来不待见浙东集团,认为浙东集团刘基等都是外乡人,所以,他先从打压浙东集团开始。刘基是浙江首领,怎么逃得过这轮清洗?故刘基之死,有以上背景,以下原因。


1,朱元璋要打压浙东集困。刘基辞职后患病,朱元璋虽之前没对他怎么样,主要是觉得两个集团相争,易于掌控和平衡,但时间长了,见于刘基的能力和才干,朱元璋觉得无法掌控刘基,于是利用胡维庸,毒死刘基。历史上虽说是胡维庸干的,但没有朱元璋的授意,他还没这么大胆。

2,刘基自身不善权变。刘基虽有大才,但是此人性情耿直,不善权变,这让朱元璋很忌讳。如朱元璋问刘基谁可为相?刘基直说他人长短,害得朱元璋气问是不是唯你老刘才可为相。刘基的直言为他自己埋下祸根。

3,朱元璋为后代铺路。建国后,朱元璋虽然封了很多文臣武将,但他免不了历史上开国君王兔死狗烹的思想,况且本人手段就很毒辣,利用两大集团之争铲除功臣也许就是他的棋子之一。

所以,就算刘基再会神机妙算,又如何逃得过朱元璋的手心。


青灯问史


刘伯温神机妙算,确实是厉害,就正因为他聪明,所以自知躲不过这一劫。

这位料事如神的刘基,帮朱元璋一统江山后落得个被毒死的下场。为何如此?是这个刘基贪图功名吗还是不会得功成身退吗?其实都不是,聪明的刘基者,当然明白受恩深处宜先退这种简单的道理,你要是看过历史你会知道他主动两次辞官,他太明白高处不胜寒的道理,也清楚接下来的官场就留到明枪暗箭的戏码会上演,所以想急流勇退,留条命回去做个悠游闲人。可真真遗憾的是,他躲不过去杀身之祸在劫难逃。

刘伯温在朱元璋身边可谓是处处谨慎,事事小心,每日战如履薄冰。可尽管这样。刘基还是有人惦记着他。就是当朝的宰相胡惟庸,这人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宰相

胡惟庸为什么会盯刘基不放?事情起因还要说到,有一次朱元璋问刘基,这对君臣间的问答,导致刘基留下了祸根。朱元璋问刘基关于宰相合适人选的问题。谈到了胡惟庸,朱元璋问:胡惟庸这个人可以担当宰相吗”刘伯温看朱元璋问起胡惟庸,天真的面露不屑说道:“这个人是一个小牛犊子而已不能给重担,他会坏事的,陛下三思。

就因为这件事胡惟庸对刘基可是恨之入骨,简直想生啖他肉为之后快。所以到处找时机,处心积虑找个机会报复。胡惟庸这家伙也不是省油的灯思来想去便暗中使亲信诬陷刘伯温,说他家有一块地,五行里有“王气”刘伯温为自己建了座坟,这家伙肯定有不臣之心。朱元璋看到这份弹劾,二话不说立即下旨,除去了刘基的退休俸禄。刘伯温知道大势不妙,马上动身上京请罪,并表示自己没任何不臣举动留在了京城,以此想慢慢除去朱元璋对自己的怀疑。这个朱元璋也是厉害,既不治罪,也不去安慰他,不予理睬。这样刘伯温就越发忧心忡忡,因此得了一场大病,朱元璋知道消息后,便派人将刘伯温送回了老家。回到家后一个月,刘伯温就死了。

历史上对这一段有诸多解释,但其实历史的君王都一个样,就像刘备杀刘封一样,为了避免自己百年之后内部纷争。朱元璋也担心啊,你这个刘伯温那么年轻,本事那么大,我朱元璋在还好,我不在天晓得你靠不靠的住。为什么我会这样推测。很简单啊,如果不是早就有了杀心,如此小事,又怎会杀人?再简单些你看这个人一直不顺眼,一直想搞他一次,哪怕给你抓住一个点,借题发挥一下,那是多容易的事啊。更不要说那个是朱元璋了。话说回来刘伯温又不是傻子,他知道君要臣死能跑去哪里,跑去非洲吗?跑不了就不挣扎,看他死时毫无挣扎就知道他明白死期到了。何必呢。


柳三先生的学史笔记



刘伯温神机妙算?就算是算无遗策。算到了,如何?算不到,又如何呢?还不都是一个死字;要是压根就不会算,或许还就真的死不了。因为不再是国之栋梁、中流砥柱,身价不够格,自然没资格去死。尽管史书谆谆教导我们说,刘伯温只是死于宰相胡惟庸之手(胡死几年后,太祖之亲语),胡惟庸是奉太祖之命,遣医官去探望了刘伯温一小下下,是他自己风烛残年、命不硬朗,一不小心就给探望死了。即便杀了胡惟庸的几年后,太祖亲口说是胡相害了刘伯温,你敢相信么?看来后世的名将儒相,被Boss派人来探望一定要小心了,至少要预先脱下病号服,穿上防弹衣+百般忌口+隔离舱才能保住金身。否则就不能怨制度、怨boss、怨上级,而只能怨自己流年不利。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阴谋论”与“帝王心术”是互为向背的,两者既互为依存,又呈背靠背之状。“阴谋论”是对“帝王心术”运用后的一种民间的逻辑归因。虽然不是百分之百的准确,百分之八十还是有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在封建社会里,帝王通常都会用心术来指导王朝的工作方向。不会用心术的帝王有没有?有,要么是冲帝年幼,要么是阿斗年长。不过这只占了百分之十,其它杂七杂八、不明所以的原因也算占了百分之十。因此,“阴谋论”的准确率为百分八十,还是合理的。当然这些是小编在虾扯蛋和路边社式的乱统计。




回头说刘伯温(刘基),此君一生共活了65年,不短,没波折的话,活到古稀之外是妥妥的。50岁之前,他把一切奉献给了元朝,但活得不痛快。为什么?因为刘基是个大才子,神童级的天才,属过目不忘、一目十行之人,14岁便对隐晦奥涩的春秋尚书等冶国立家类的经典,学得是见文知义、发微阐幽,诵之则滔滔不绝。你还别嫉妒,人家还偏就不是古之仲永,长大了,在大明朝官拜资善大夫、开国翊运守正文臣、封诚意伯、追赠太师、谥文成公。浙江温州的文成县,就因是他的出生地,从青田划出后,即以其谥号为县名的。就问你服不服吧!

这么个神机妙算、运筹帷幄的良才,还加持了程朱理学、兵法算术、天文地理、诗文词曲等多项技能,中了元进士后。26岁才被任命为正八品的江西高安县丞,连个七品芝麻官的小县令也不是,你说他能痛快么。所以,蒙古统治者被灭是有原因的,因为瞎了眼。当然,刘基不会当官也是出了名的,在封建社会里,天天以才为刃,专与元朝地主阶级作对,惩恶扬善,豪绅劣士那有你刘基这般的才气呀,玩脑子、玩文理还不是老输。这不,一气之下合谋设计陷害了他,幸得县令也是个正直的官员,一番运作之下,死罪虽可免、官还是别当了。


辞官不久,朝廷又call他去做官,怕人才浪费。这次让他出任江浙儒副提举兼行省考试官,官是大多了,专业也对路了。教育厅付厅长兼省考试院院长,这老兄又旧病复发,干起了检举监察御史之事。人家可以监督检举你好不好,你管好教育科举、为国选才这摊子事不就行了。这倒好,反客为主,老鼠管起猫来了。一下子突破了“官官相护”的潜规则,与人方便,与己方便这道理不懂?你都是大元的中级官员了,怎么还干起了官官相杀的蠢事呢?以为自己还是个庶民么,这回连朝廷也不帮他了。摸不清路数的人,有才了不起呀,你让百官还活不活?开个后门都不行,又不叫你去死,于是勒令其辞职。二次被辞,元廷也是百思不得其解,这么聪明一人,怎么就适应不了稳定的、只需要初中学历的体制内工作呢?看来转正无望,中止转正!

第三次,是刘基自己炒了元廷的鱿鱼。朝廷又远程呼叫了刘基,这个时候,元朝已经很烂了,急需良才匡世。于是,又勒令对做官心灰意冷、天天在乡野觥筹交错、吟诗作赋的刘基出来做官。对,就是用公文勒令刘基出来,就怕刘基吃一堑长一智赖着不出来。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何况还是让你出来做官。唉,出山呗。这次是出任江浙元帅府都事,元帅府属正二品,都事算是帮元帅协办军务的官员。说白了,就是平叛剿匪招安的官员。不错了,不比上次官小。这时,各地义军正风起云涌,江浙一带义军,以方国珍为最强。元左丞帖里帖木尔欲招安匪首方国珍,刘基不肯,认为方国珍为义军群中之首恶,诛之方可方便朝廷平定东南、法惊四方,同时也有利于烂元恢复元气、打开局面。

刘基真是烂元的忠臣良相之才啊。

显然,黑木耳的水平远不如基佬,可人家官大呀,再加上方在暗中一顿的重贿,可不就专黑基佬了么。黑木耳一顿操作猛如虎,方与刘就象拳击赛中的双方,裁判帖木尔吹起了黑哨,举起方沾满盐粒的粗手臂,宣布方国珍胜出。刘基以平叛都事的国家队队长的身份,竟输给贩私盐、业余队选手的方国珍。反元又反明、降又复叛,叛又复降三姓家奴的方国珍晋升为元朝国家队队员。

我滚,行了吧。刘基一怒之下,再次辞官归野。跟你说了,当初就不想出来做官,偏发文勒令我出来做官,出来了又不好好珍惜我,此生再也不当烂元的官了。

元朝真烂,一顿逆淘汰。宇宙全才的官员竟眼睁睁地不敌三姓家奴的土匪。这是大元王朝无耻选拨官员制度的胜利,人才卑微的象星星般的消失在大元的雨夜之中,国运象无掣的汽车一头冲出了长长的悬崖,摔了个稀巴烂。从刘基前50年事元的过程来看,可以看出3个问题,第一,元朝烂是烂,但明白人还是有的,要不怎么会三番五次,甚至勒令强迫刘基出来做官呢?一般人礼送得少点,都不给官职呢?第二,刘基是个全才,民事、军事全通的灭火队长型的通才,第三,国家需要人才,但制度会排斥正直。所以,最终只有品格卑劣的人才,才能胜任这种烂制度的挑选,事实上众所周知的是,唯有正直才能体现出对一个王朝的忠诚,并能维护这个王朝的长冶久安。上述在制度中胜出的末品的人才对政府的冶国安民,是一点好处都没有的。如果都是这类人入朝为官,那么历史周期律一定会在这个王朝的末尾发生作用,这不,朱元璋的义军来了。烂元拱手将培养好的良相忠臣刘基,送给了大汉民族的朱重八的义军。



再说刘基剩下的15年,除了前几年搭上了朱重八的破船(元末众雄争霸,朱重八当时并不是最胖的),得以施展一生所长,痛快了点。大明建立之后,刘基又只剩下压抑和卑微的苟活着。原因是,作为朱重八,他是义军中为数不多的出色首领,出色在于善于归拢人心,善于量才而用,比之张士城、陈友谅之辈是厉害了许多。因此,才有了精通经史、象纬之学的刘基恣意施展平生所学的平台,不论是在灭张、陈谁为先的战略方向的选择上,还是在明前的立法制度的建立上(戊申大统历),刘基总是自由的飞翔在朱重八给予的湛蓝的天空之中,快乐的象只得意的小鸟。

作为明太祖,在确认了不再为前元的复辟而担心之时,在他心中,创业的冲动和开拓,已逐渐让位于守成的冷静和韬略了。不得不说,明太祖是历史上最优秀的汉人皇帝,其变朝冶国的能力,决不逊于唐宗宋祖和大汉天子刘彻、以及汉高祖刘邦的才华。他对创业和守成内生逻辑的切换,是那么的隐晦和迅速,又是那么的舒缓和干练。他象一个高明的音乐指挥家,伸出指挥棒,做了个短促隐秘的休止手势之后,迅即不留痕迹地进入了低调有力的第二乐章,而他的那些高级将领和首席幕僚们,犹沉浸在金戈铁马恢宏的第一乐章的吟唱之中。连神机妙算的刘基也没发觉,味道开始不对了。


在继续赞赏刘基为“国之张良、吾之子房”的同时,针对着淮西权贵和浙东集团所属的骄兵悍将的围猎开始了。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因太子朱标的能力欠缺,而提前发动的废除一千多年的中书省制(宰相制),建立了皇帝亲率六部制;取消了地方行省制、建立了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按察使司这三个互相牵制又各自独立的地方三司;建立令官员闻风丧胆的锦衣卫侦缉制度,所有从中央到地方的改制,均为为拆解运行已久的中央、地方文官系统权力过大的隐患,权力收归为皇帝一人所有,这几乎是除了大清雍正朝在设立“军机处”之外的,中国历史上最纯粹的中央集权制系统,不,它是中央集权制的最高形态——皇帝集权制。

这种天才的政制架构,是朱元璋对封建中国政冶文化的巨大贡献。它的出现,让这个泱泱大国无论在巨大的人力上、或者是在海量资源方面的调度上,显示出无与伦比的灵活性和便捷性,本应笨重无比的大国身躯,由于专制集权的原因,比那些小国寡民的化外之邦还要身轻如燕、踏雪无㡾。

当然,这些都是太祖心中的理论或理想。具体实施方式,则是以胡惟庸案、蓝玉案、郭桓案、空印案等案件为手段而展开的。反贪惩贪是掩护大明政制改革的最好方式,因为这能唤起万民心底中的爱国情感,使万民义无反顾地站在了太祖的一边。作为前朝失地农民的太祖,受其本能驱使,也会将官吏们置于他的对立面。

为此,他故意制订出相当低的俸禄给那些官吏们,以便让他们更加纯粹的投入为人民服务之中,用严刑峻法去撕扯官员们生而有之的自私利已之心。辅之以随意侦缉公私空间的锦衣卫制度,让官吏们彻底迷失在滚滚落下的贪官人头,所织成的恐怖之中,而不敢生有半点撍越贪墨之心。李善长、胡惟庸、杨宪、汪广洋、蓝玉、郭桓、李彧、王道亨等为代表的中高级官吏接连的伏诛,就是明证。《明史·刑法志》显示,太祖治贪,总诛杀人数在七八万人之巨,连当朝明史也不禁感叹太祖诛杀官员太过。太过么?

自私利己本是人类共同的天性,从皇帝集权制的角度来说,为了保证皇权至上这个最大的自私,不得不将所有皇权代理人的自私浸泡在持续的血泊和恐惧之中。所以,诛杀太过看似在滥杀,刀下却从没无辜的冤魂,因为这是蓄意的和有步骤的政制改革,目的是保卫大明江山的千秋万代,而不仅仅是在浮于表面的惩贪行为。

再回来说刘基,毕竟被誉为“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为大明制定了军卫法,影响了中国军事领域数百年的刘伯温,终于醒过味来了。即便是刘基的“施德政、得民心”的民本思想,与太祖的政冶思想真正的严丝合缝、不谋而合。太祖这种对政制改革的心思,也够让参透了太祖的刘基胆战心惊、惶惶不可终日。因为从根本上来说,刘基所属的浙东集团也是太祖的围猎对象之一。在朱元璋欲任刘基为宰相之时,醒过味来、聪慧如斯的刘基深知以自己的刚直的性格,绝对会第一个死翘翘。于是拼了老命地推辞太祖对他的任命,甚至以数次的请辞、宁愿全部放弃既得利益来渲染自己的低调和向皇权示弱,只求避祸赐归、终老田舍。



太祖策略性地同意了刘基的辞官,回到了青田,刘基就马上隐形韬迹,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连久仰刘基大名的青田县令去拜见他,也被他一惊而起、慌称草民急走遁去,他从心底里央求朱元璋忘了他、放过他,并让太祖知道,他是真的去做无意争权夺势的一介草民了。可是聪明的太祖怎么可能会忘了他呢,即使是忘了他的人,也不会忘了他的旷世之智对大明皇权潜在的威胁。就这样,辞官归乡,招回重任,再辞就再招。神机妙算、算无遗策的刘基,在最后一次被招回京城之后,再也不敢刷智商跑路了,再刷也刷不过雄才大略的明太祖的软硬通吃。

刘基渐渐忧愤郁积、手足无措,进而压力巨大地病倒在寓所,被久寻机会的朱元璋利用胡惟庸和刘基之间的矛盾,以探病为由,一把赐死在京寓之中(当然明史不会记载,后来也都推给了胡惟庸)。但征兆还是有的。比如,胡惟庸固然嫉恨于刘伯温,但此刻的刘基早已是一介草民之身,而胡早在刘基被招回京的一年之前,就登堂拜相,成为大明政府中的最高长官了。完全犯不上涉险去害一个当时的开国元勋、当今的一介草民,何况刘基即使被太祖再强行任命为官,其官职也不会对宰相有什么切实的威胁。

只有得到了太祖某些模棱两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暗示或虚幻的保证之后,胡惟庸才会自以为得计地去暗害刘基。于是也就有了后来太祖杀了胡惟庸之后,亲言左右,胡相害于刘的一说。五年后,为太子朱标登基铺路的大清算开始了,一次性杀戮了七八万官员及家属,太祖为弱主登基也真是算无遗策了。可是,他算到了同样雄霸天下的朱棣,会在几年后,取代他的钦传皇位的孙子、建文帝而登御大宝么?可能也象刘基一样,算漏了吧!算来算去,还是被历史狠狠地耍了一把。虽然,这个天下仍挂着朱家的品牌。但最终还是把自己算进去,替朱棣做了一回嫁衣裳。有时,聪明和才干很重要,但运气却真的更重要。




本文所有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穿越历史的迷雾,检视历史的足迹,仰望历史的辉煌,感怀历史的沧桑。“剑雄品评文史经济”与您同学同行,同喜同叹。您的关注,是我奋笔疾书的动力,您的阅读,是我剖析探幽的初衷。

剑雄品评文史经济


向敬之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是封建专制时代君为臣纲的铁血定律。

无论行军作战,还是民间传说,刘伯温都是神机妙算的形象。但,即便是胡惟庸借朱元璋的名义,为卧病在床的刘伯温赐药,伯温自知是毒,也必须感激涕零地喝下。

这也是所谓的皇恩浩荡。

至于是不是朱元璋有意毒杀,还是胡惟庸借刀杀人,各有说法。

朱元璋不满意刘伯温的清高。朱元璋曾在迫使李善长辞相后,和刘伯温谈话,论及杨宪、汪广洋、胡惟庸何人堪任丞相,皆被刘伯温否定。朱元璋请刘伯温出任,又遭他婉言谢绝。

在此次谈话中,刘伯温评价胡惟庸如果拜相,必然会翻车。本来对其不买账的胡惟庸,加深了对刘伯温的仇恨。

伴君如伴虎,刘伯温辞官不成,请假回老家,准备择址建生圹。结果被胡惟庸大做文章,称刘伯温看中的是龙穴,要夺取朱明王朝的江山,还借助兵力强取豪夺,吓得刘伯温赶紧回京销假上班。朱元璋虽然没有对刘伯温下狱论罪,但褫夺了他的诚意伯俸禄,以示对他的惩戒。

朱元璋对刘伯温不满,被胡惟庸利用了。如果没有朱元璋的不满,胡惟庸也不敢借刀杀人。

刘伯温也明白朱元璋对自己设了大防,故而对胡惟庸的矫诏行事,有怀疑,但不敢不执行。


以礼观书


但历史上的刘伯温(刘基),是在忧愤衰老中病逝的,朱元璋并没有杀他。不过,当时他们君臣之间确实闹翻了,之后刘伯温的晚年也过得相当凄凉。

说起刘伯温,可以说有两个形象,一个是正史中的刘伯温,一个是野史中的刘伯温,而且这两个刘伯温被贴上了不同的标签:正史中对他的评价为“运筹帷幄”,野史中的刘伯温则是“神机妙算”。至于哪个更贴近史实,我想大家心中都很清楚。

关于刘伯温之死,同样也流传着不同的版本。题主所讲的刘伯温被朱元璋毒死,是基于野史传说中朱元璋枉杀功臣而演绎出来的。玩味这些野史趣闻会发现,其实历代开国君主几乎都被贴上了屠戮功臣的标签,也不仅仅是朱元璋这一个例。

历史上朱元璋确实杀了一些功臣,但问题大多在于这些居功自傲,贪赃枉法,处决他们其实也并没有什么值得苛责之处。当然,朱元璋乱世用重典,下手确实很重,也造成了一些不太必要的牺牲。

民间一直流传着朱元璋毒死刘伯温的故事,讲的是明朝推翻元朝统治后,天下安定,朱元璋开始猜忌功臣。但他没有像宋太祖赵匡胤那样杯酒释兵权,而是设计下毒,杀害了他们,连神机妙算的刘伯温都未能躲过一劫。

但历史上的刘伯温并非被朱元璋毒死,而是在疾病缠身的情况下抑郁而终。自明朝立国,便开始有党争。尽管刘伯温比较谨慎,还是遭到了胡惟庸的攻讦和排挤,并最终失去了朱元璋的信任。

不过,由于刘伯温功劳颇丰,只是被贬黜,也没有被杀。遭贬黜的刘伯温一直想跟朱元璋解释,但朱元璋也不愿意再见他。而胡惟庸则一心想致刘伯温于死地,甚至故意派大夫假装给他看病,对他进行奚落。

当时刘伯温很抑郁,就想着再上书跟朱元璋诉苦,结果朱元璋非常冷淡。最终,刘伯温彻底心寒,拒绝接受治疗,不久便去世了。刘伯温死后,朱元璋心理也很悲痛,但还是存有怀疑,刘伯温的后事办的也比较寒酸。

最终,曾经残害刘伯温的胡惟庸等人也遭到朱元璋猜忌,被诛九族。到明武宗正德八年(1513年)时,朝廷追赠刘伯温为太师,并赐谥号文成。这样,刘伯温也算是沉冤昭雪了。


碣石樵子


刘伯温在朱元璋手下的作用,远没有正史里记载的重要,至于野史完全是神话了。刘伯温到了正德九年突然被抬高的,正德诰命“渡江策士无双,开国文臣第一”,封太师,子孙中也找出一人继承爵位。原本正德是想找个朱元璋的臣子褒奖一下,结果比刘伯温官大的,都被朱元璋在“胡惟庸谋反案”里被杀光了,刘伯温在洪武四年就回家了,和胡惟庸又是对头,所以被正德推出来大书特书了一番。

朱元璋并不怎么重用刘伯温,生前只是个二品的御史中丞,爵位也只是诚意伯(伯爵)。刘伯温并不是最早就投靠朱元璋的,不是朱元璋家乡淮西人,(不是嫡系)又在元朝当过官。刘伯温到朱元璋帐下是给他出了很多主意,在关键时刻提出先陈友谅,再张士诚,最后北伐的策略。可是刘伯温作用也仅限于此,朱元璋把刘伯温当成参谋或者说是顾问,平时来咨询咨询,不像李善长、汪广洋那样调运粮草等实权位置。

朱元璋打天下时手下文臣中主要有两股势力,李善长、汪广洋、胡惟庸为首的淮西集团,这些人除了文人还有朱元璋的武将像徐达、汤和、常遇春大多也属于淮西集团。这些人最早早就加入朱元璋,又是家乡凤阳人很受朱元璋信任,各个关键位置都是被淮西派把持,有着不是淮西人不能做大官的气势。另一股是浙东集团以宋濂、刘伯温、杨宪为首,实际是除了淮西派其他文臣的联合,只是前期浙东人较多。这些文人主要做出谋划策、出使、教育等工作,实权不如淮西人,他们不甘心,想尽办法取得朱元璋的信任。这两股势力在明初的政坛相互倾轧,斗得非常厉害,作为浙东集团首领刘伯温更是首当其冲的打击对象。

至于可能毒死刘伯温的人,胡惟庸比朱元璋嫌疑大,毕竟当时刘伯温病得不轻,朱元璋完全没必要,倒是胡惟庸因为刘伯温差点当不是宰相。李善长年老从宰相位置退下来时,李善长推荐了亲家同是淮西人的胡惟庸,朱元璋曾向刘伯温询问谁合适。刘伯温和朱元璋推心置腹的谈了他对朝廷主要官员的看法,杨宪和汪广洋当任宰相气量不够,最反对胡惟庸认为这个将来必定为祸。这次谈话有了两个结果,朱元璋认为刘伯温想当宰相,对其他几位都持批评态度。还有朱元璋向刘伯温透露想让杨宪当宰相的意思,被胡惟庸知道了,这是关系到整个淮西集团利益的大事。淮西集团联合起来,诬陷杨宪“放肆为奸事”,杨宪被朱元璋杀了。

胡惟庸谋反案发酵后,浙东集团告胡惟庸毒杀刘伯温,至于真假怕是难辨。这只不过是明初两大政治集团相互倾轧结果。






爱读历史的大胖子


刘伯温神机妙算,是很厉害,可他再厉害还能比朱元璋更厉害?他要比朱元璋厉害,那他就是皇帝了。所以,在朱元璋面前,谁都不是对手,就是强如刘伯温、胡惟庸、蓝玉只能是望朱元璋之项背。


手机用户6839169871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亚马孙蝴蝶


因为他他太聪明了。对皇位已经构成了潜在危险。朱元璋凡是对其皇位有威胁的都除掉。


悦诗风音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