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秋拍:錯版幣 中國曆代錢幣專場

12月17日 B廳 09:30

中國曆代錢幣專場

西泠秋拍:錯版幣 中國曆代錢幣專場


第一版人民幣誕生於解放戰爭的特定歷史時期,是在統一各革命根據地貨幣的基礎上發行的。由於處於戰爭環境中,它是在各個地區分散設計、製版、印製和就地發行的,因此第一套人民幣設計思想不夠統一,版別多,面額差別大,印製質量參差不齊,具有明顯的戰時貨幣的特徵。

在圖樣題材上,選擇工業、農業、商業、紡織、交通、運輸、工廠和礦山等當時經濟建設和新社會人們生活的圖案,生動展現出我國解放事業及建國初期人們的政治、生活、文化、社會百態。

隨著新中國的成立,人民幣成為全國統一的法定貨幣,結束了國民黨統治時期惡性通貨膨脹和外幣、金銀在市場上流通、買賣的歷史,對穩定社會秩序,恢復經濟,促進城鄉物資交流發揮了重要作用。

第一版人民幣於1948年12月1日開始發行,到1955年5月10日停止流通,共有12種面額,60枚,其中壹圓券2種、伍圓券4種、拾圓券4種、貳拾圓券7種、伍拾圓券6種、壹佰圓券9種、貳佰圓券5種、伍佰圓券6種、壹仟圓券6種、伍仟圓券5種、壹萬券4種、伍萬圓券2種。


西泠秋拍:錯版幣 中國曆代錢幣專場


▲2018西泠秋拍

第一版人民幣牧馬票樣

說明:第一版人民幣壹萬圓牧馬樣票,年代1951年,背蒙文,均加蓋“票樣”,一版幣六珍之首,也是人民幣的“幣王”,正面左側為牧馬圖,主色為紫色;背面為花符及蒙文行名和麵值,主色為茶色。我國第一版人民幣中面值壹萬圓“牧馬圖”發行於1951年5月17日,收回於1955年4月1日,流通時間歷經3年11個月。



西泠秋拍:錯版幣 中國曆代錢幣專場


▲2018西泠秋拍

建國鈔票樣

說明:建國鈔是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50週年發行的紀念鈔。該鈔第一次採用昂貴變色油墨:票面正面右下角的“50”首次採用變色油墨印製,正面觀察時為綠色,側看時為藍色,故印鈔成本奇高。該鈔第一次單獨使用行長之章:中國人民銀行建行50多年來所發行的全部鈔票,票面官印均為“行長”及“副行長”兩個,這次紀念鈔第一次只用行長,體現了行長負責制的政體。



西泠秋拍:錯版幣 中國曆代錢幣專場


紙幣錯版集粹

錯版是指在紙幣的印刷過程中出現的錯誤導致紙幣失真的情況,一般的情況會有圖案顛倒、文集錯誤、編碼重合等顯現。錯版的紙幣在發行時一樣可以作為貨幣流通。當國家規定了某一品種的標準,並有標準品(例如現行人民幣),發行後發現有個別異類,或漏印或顏色變異、或多了一截兒(俗稱福耳)等,可稱為錯版。事實上,印刷錯誤導致的錯版,經過機器的二次排除,出現的概率極低。物以稀為貴,鑑定紙幣品種是否有增值潛力,最重要的就是發現其潛力,除發行量之外,錯版就是一個最大的潛質。


西泠秋拍:錯版幣 中國曆代錢幣專場


▲2018西泠秋拍

第三版人民幣長江大橋貳角錯版(小福耳)



西泠秋拍:錯版幣 中國曆代錢幣專場


▲2018西泠秋拍

第三版人民幣一組三枚(小福耳、折白)



西泠秋拍:錯版幣 中國曆代錢幣專場


▲2018西泠秋拍

第三版人民幣一組四枚(外交用小型鈔)



西泠秋拍:錯版幣 中國曆代錢幣專場


▲2018西泠秋拍

第四版人民幣伍圓錯版(大福耳)



西泠秋拍:錯版幣 中國曆代錢幣專場


▲2018西泠秋拍

第四版人民幣壹佰元錯版(大福耳)



西泠秋拍:錯版幣 中國曆代錢幣專場


▲2018西泠秋拍

第四版人民幣壹佰元錯版(缺字版)



西泠秋拍:錯版幣 中國曆代錢幣專場


▲2018西泠秋拍

第四版人民幣壹佰元一組二枚(吉祥號、水印移位)



西泠秋拍:錯版幣 中國曆代錢幣專場


▲2018西泠秋拍

第四版人民幣一組三枚(趣味號、小福耳)



西泠秋拍:錯版幣 中國曆代錢幣專場


▲2018西泠秋拍

臺灣銀行紙幣一組二枚

說明:隸屬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後改制臺灣省政府)的“臺灣銀行”成立於1946年5月20日,發行“臺幣”,僅流通於臺灣省境內,算是一種區域性貨幣。1949年因貨幣膨脹嚴重,遂實施幣制改革、於6月15日起發行“新臺幣”,以舊臺幣四萬元兌換新臺幣一元;同年稍晚國民政府中央全面播遷來央銀行一時之間尚未在臺復業,臺灣銀行實質上兼代理了中央銀行的業務,“新臺幣”也成為流通在“自由地區”(臺澎金馬等)的唯一貨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