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溫襲來 又到了4種舊病最易復發的時間了

低溫襲來,一些慢性疾病發作也就不期而至。據統計顯示,冬季心腦血管病、消化道疾病、糖尿病和呼吸道感染是老年人群的高發疾病,來醫院就診住院的病人中,有50%以上的患者是舊病復發者。因此,有關專家提醒大家,冬季應注意防寒保暖,防止舊病復發。

腦中風頻發

腦出血俗稱中風,中風也稱為冬季神經科的流行病。據資料統計,大約有70%的中風患者會在冬季發病。

冬季容易發生中風主要是因為冬季氣溫低,人體受冷刺激後全身毛細血管收縮,血循環外周阻力加大,左心室和腦部負荷加重,引起血壓升高,促進血栓形成。

另外在天氣寒冷的時期,寒冷刺激會使血管猛然收縮、血壓升高,使原本脆弱的腦血管破裂而引起腦出血。

應對措施

平時患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中老年人,在冷天一定要注意保暖,要及時增加衣、被,睡前用熱水泡腳。天冷的時候應減少外出,出門時要穿足夠的衣服。

此外,特別提醒老年朋友,隨著年齡的增加,身體機能的逐漸減退和抗病能力的減弱,使老年人成為寒冷冬季裡中風病的高發人群,所以日常生活中要格外注意,當出現一些症狀,如頭暈、頭痛或肢體麻木時,就要給予高度重視。另外情緒要穩定,在飲食上要多選低脂低鹽食物。


低溫襲來 又到了4種舊病最易復發的時間了

“老慢支”又復發

老年性慢性支氣管炎是老年人的常見病、多發病,當感冒或感染加重時,痰量增多,呼吸困難。冷空氣使呼吸道局部溫度降低,毛細血管收縮,局部血液減少;寒冷又導致黏膜上皮的纖毛活動減慢,使氣管排出、進入呼吸道的細菌的功能減弱,外界的或寄生於呼吸道中的病毒和細菌就會乘機肆虐,導致支氣管炎發作。

“老慢支”可反覆發作,並可引起其他嚴重的併發症,如阻塞性肺氣腫、支氣管擴張等。

應對措施

預防感冒,防止急性支氣管炎的發生。

積極治療急性支氣管炎,注意隨著季節變化及時增減衣被,避免受涼。

多吃一些高熱量食品,如魚、蛋、禽、瘦肉等,也是冬季增加體熱的好辦法,杜絕菸酒提高抗病能力。

注意空氣溼度,冬季空氣溼度相對較低,可適當灑水或使用加溼器來增加室內的空氣溼度。

冬季室溫最好保持在20℃左右,以免因室內外溫差過大而引起感冒或加重病情。

冬季經常出現大霧天氣使得空氣中含有大量的煙塵和其他汙染物,此時要關緊門窗,避免外出(可等到霧散後再開窗換氣),以免誘發和加重“慢支”病症。

老胃病又犯了

冬季也是胃病的高發季節,主要有:胃炎、胃及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等。寒冬季節,人體受寒冷刺激後血液中的組織胺增多,胃酸分泌旺盛,胃腸發生痙攣性收縮,機體抗病力及適應性也隨之降低。

此外,由於氣候寒冷,人們普遍願意食用如火鍋等辛辣食物,更容易對消化道造成刺激。故慢性胃病冬季就容易舊病復發,引起胃潰瘍加重,甚至胃出血、胃穿孔等嚴重併發症。

應對措施

慢性胃病病人除了注意不要暴飲暴食、過度勞累等生活細節外,冬季還要特別注意胃部保暖,飲食宜選溫軟、清淡及易於消化的食物為好,並做到少食多餐,禁食生冷、辛辣、香燥、煎炸的食物,戒除菸酒,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改善胃腸血液循環,減少胃病發病機會。

溫度降了,血糖升了

糖尿病的發病與季節的關係非常密切。一般情況下,冬季的血糖要比春秋兩季高,而且冬季血糖水平更難控制,因為寒冷會刺激交感神經,使之興奮,使體內兒茶酚胺類物質分泌增加,易使血糖升高;此外,冬季人們的食慾普遍較好,糖尿病患者一旦難以控制食量,過量進食,容易加重病情使血糖升高。

因此冬季糖尿病患者應特別重視血糖的監測,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同時還要注意保暖,防止糖尿病的併發症乘機發難。寒冷對糖尿病患者還有不少影響,應注意防範。

寒冷會刺激交感神經,使之興奮,使體內兒茶酚胺類物質分泌增加,易使血糖升高、血小板聚集而形成血栓,使血壓升高,激發冠狀動脈痙攣,導致冠心病症狀加重,誘發心絞痛等。有一些糖尿病患者到了冬季身上就會瘙癢難忍,這是糖尿病代謝障礙引起的糖尿病瘙癢症。冬季糖尿病人還容易誘發足部病變。

應對措施

在冬季來臨時,糖尿病患者更應增強自我保健意識,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有效治療的同時,日常生活中,切實做好自我保健,以平安度過嚴冬。糖尿病患者冬季更要注意保持皮膚清潔。

平時在家要經常開窗通風,防止呼吸道感染。糖尿病患者在冬季應特別注意腳部的保暖,儘量穿透氣性好、穿著舒適的棉襪,睡前泡腳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是較好的保健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