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德国在二战中没有航空母舰?

谈文论史


二战时期,德国是有航空母舰的,但整个二战期间还没有完全建造完毕德国就宣布投降了,“齐柏林伯爵”号航空母舰,是第二世界大战期间的德国建造唯一艘正式下水的航母,其总吨位24000吨最大排水量31000多吨,按照德国对“齐柏林伯爵”号航空母舰设计,能容纳50架战斗机起降,或者14架战斗机20架20架容克Ju 87型俯冲轰炸机,鱼雷轰炸机等。

可以装备一个容克Ju87型轰炸机中队,一个费策勒Fi167型轰炸机中队,一个F109战斗机大队,这样就可以把“齐柏林伯爵”号航空母舰的作战能提升到最大化。

“齐柏林伯爵”号航空母舰的建造开始于1935年由希特勒亲自下令,1938年正式下水那一年是德国海军实力最强大的一年,几乎整个大西洋西部沿岸国家的水道都被德国所控制,就在德国航母正式要服役时,戈林提出反对意见,认为德国战机在前线与英国对决正处于关键时期不可能为海军提供多余的舰载机,1938年后已经下水的德国航母被迫为空军对英国发动空中决战的做出让步,服役计划在1940年时就彻底终止了。

其实当时戈林的空军集团根本不缺这几架战斗机,只是德国人在海军航母方面一直没有远见而已,戈林也害怕海军太过强大,权势和风头会被海军抢了去,于是坚持的反对德国海军的发展,而希特勒本人最重视部队是德国装甲机动部队的建设,确实德国当时也没有过多的资源在海军航母方面进行投入,没有充足的护航编队和战列舰掩护,在英国强大的海军面前德国也承担在20000吨钢铁被英国击沉的风险,这种风险是希特勒不愿意看到的也是十分惧怕的。

所以直到1945年已经完成建造百分85的“齐柏林伯爵”号航空母舰自始至终都没有加入德国的海军现役,1945年为了航母被不被苏联人坐收渔利,直接自主炸沉在波兰什切青港口附近的浅水区里。

其实小国不能海陆空三个方面全面发展这是根本的事实,也没有充足的资源财力和物力,就比如二战时期日本海军联合航母舰队的实力一直在处于世界第三位,甚至第一位位置,但对陆军装备日军就没有多余力量去加强,从日军在坦克方面的建造就能看得出来,整个二战期间日军最著名先进的97式系列坦克一共的制造数量的只有1500辆左右。

而在陆军的投入最大坦克的质量和先进程度一度达到世界第一,豹式坦克,虎式坦克,虎王坦克,猎豹歼击车,猎虎歼击车等,这些坦克当时在战场一度难冯敌手,作为一个真正意义上世界军事强国,必须得海陆空三方面兼备缺一不可至今我国现代化海陆空三个军中建设还处在初步成型阶段,未来中国至少得10艘航母左右才能在南海地区对美国太平洋舰队形成强大的威慑力,坦克目前我们有96式A主战坦克,99式主战坦克等,歼20战斗机,歼31战机也已经开始服役,歼十战斗机数量也已经达到规模化,只有海陆空三军的力量达到真正均衡化的时候,世界任何强敌都不需要惧怕。


历史的天空历史的足迹


在二战中德国是有建造航空母舰计划的并打算建造两艘。早在1929年德国海军上将雷德尔提出过建造两艘航空母舰的建议,到1935年德国元首阿道夫-希特勒宣布建告两艘航空母舰,一艘命名为齐柏林伯爵号另一艘命名为彼得-斯特拉塞号。并于1936年在德国最大造船厂基尔船厂铺下两艘龙骨开始建造。欧战开始后形势发生了变化。德军横扫欧洲大陆,德军需要大量飞机大炮和坦克,需要大笔资金。建造航母是非常烧钱的东西,现代航母动则200多亿人民币不是一般的国家能玩得起的东西,那时侯造价也非常昂贵还得有配套计术。当时德国空军元帅戈林认为德国飞机都归他管辖,不允许海军有独立的飞行作战单位,所以飞机场和研制飞机的任务归空军负责确迟迟不到位,尽管己研制出了适于航母使用的固定翼飞机和折叠冀飞机。另一方面德国用有一千多艘世界上最庞大的最先进的水下潜艇部队,德国疯狂的绞杀战曾炸毁盟军471艘海上舰船。靠海上运输起家的英国一度陷入困境。德国高层战略短视错误的认为依靠其庞大的潜艇部队也可以达到封锁英国的目的,由于没有制空权,德国潜艇部队还是被盟军绞杀了。德航母计划建建停停到1942年5月只有"齐柏林伯爵号”完成了百分之85%另一艘撤底放弃。:隨着战争的结速德国航母被水军凿沉,苏联人重新打捞后运回国,从这艘航母上学习建造经验,后来又把它当作把舰。历史没有假设,如果德国参谋本部有足够的战略眼光建造十艘航母编队,横渡英吉利海峡占领英国本土,美国开避欧洲战场就没有落脚点,欧洲历史或许会被改写。





关东侠客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之所以没有填上航母这个大坑,主要是缘于国家战略的总体考量。在那个时期,航母对于德国海军来说,实际上是非常鸡肋的装备。

19世纪70年代普鲁士挟普法战争胜利的余威统一德意志后,德国的军武即以陆军著称,但是德国政府也充满了对海洋的热心。到了威廉二世时代,为了争夺海上霸权,更是倾举国之力打造大海军,但是最终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失败而灰飞烟灭。

众所周知,作为大工业产物的海军,由于军舰等装备的建造耗资大、建造周期长、形成战斗力慢,并不是个可以临时抱佛脚而快速成长的军种,需要有经年累月的积累、奠定基础,才能形成规模。

(下水后即陷入烂尾的“齐柏林伯爵”号)

而二战前夕的德国,从20年代末到30年代,在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穷兵黩武,咬紧牙关试图重建起一直大海军,但实际上到了20世纪40年代初,战列舰仅仅建成“俾斯麦”“沙恩霍斯特”等2级4艘,巡洋舰则只建成“德意志”级、“希佩”级等9艘,以这样的舰只规模,根本无法望英国海军项背。由于事实上不可能以海军舰队列堂堂之阵去挑战英国,那么主要用于为海上舰船编队提供空中掩护,以及打击敌方舰船编队为目的的航空母舰,对当时的德国海军来说意义就不是很大。

在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扩张海军的浪潮中,德国于1936年开工了一艘航空母舰,即著名的“齐柏林伯爵”(Graf Zeppelin),但是这艘军舰自1938年下水后便陷入烂尾状态。当时德国全力扩军备战,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要权衡各种武器研发生产的优先顺序。

研发、建造航空母舰以及与航母配套的舰载作战飞机,需要耗费大量的生产资源,而以当时德国的情况,又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像变戏法一样建造出大量的航母、舰载机以及配套的航母编队舰船。倘若硬着头皮压住其他飞机、坦克、大炮的生产,搞出一两艘航母,编成航母编队,与强大的皇家海军和法国海军相比,仍然不具备进行海上正面对抗的实力。

航母编队的主要价值,在于决胜于大洋,既然德国海军在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具备这样的能力,而且海上也不是当时德国进行扩张的主战场,那么干脆就不去浪费资源发展这方面的武备,也不去把列堂堂之阵的海战作为德国海军的作战样式,所以德国海军当时把宝压到了可以以小博大、利于短时间大量建造的舰种、实施不对称作战的武器——潜水艇上。


海研会




砚田剑影


这个与纳粹高层的短视有关。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德国的军队规模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纳粹党攫取德国的国家权力后,虽然逐步解除了《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的限制,但要想在短期内打造出一支达到美日水平级别的海军,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而纳粹党的高层人物:希特勒、戈林之流,它们的海军发展思路却相当的落后,还停留在一战时,用潜水艇袭击敌方船舰的水平上,忽视了航空母舰这一类战舰的巨大作用。再加上在1939年9月1日,德国就迫不及待的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处于战争状态下的德国,更不可能安心打造出一支领先世界的第一流的海军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图片创作者及始发媒体。)


孤独的人209381559


二战爆发初期,绝大多数国家的战争准备都是以一战的经验为基础的,装备发展思路和装备水平也是如此,当然作战训练体系也是如此!



航空母舰在二战以前只是作为辅助军舰的形式存在的,以至于当列强海军军备竞赛的时候并没有约束航母的发展,主要的还是对排水量的总吨位及战列舰的数量进行了约束,这让当时的日本和美国不得不将一些准备造成战列舰的船只转而造成了航母(当然也有可能是美日两国海军敏锐的战略意识,让他们意识到航母以后是战场的主宰)!



这方面的限制对于传统陆权国家德国而言是客观的,没有大量军舰的装备,就没有一直围绕海军军舰建造,战略研究的庞大力量,尤其是一战后对德国的约束在海军方面更是严苛,造成的结果也是很明显的,德国的海军在英美等国家的舰队面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些情况下的德国根本没有发展航母的意识和时间!



从纳粹德国上台到二战全面爆发,德国的海陆空几乎都是重现组建的,而对于德国海军而言当然分配到的资源是极为有限的,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尽可能的建造最为重要的军舰,那么当时舰炮对攻的产物战列舰成为德国优先发展的目标,当然还有德国人擅长的潜艇!



俗话说百年海军那是一点都不假,对于纳粹德国而言掌权到发动二战十年时间还真的不够全面发展海军!



当然德国在初期的赌博获得巨大收益让德国高层有了别的想法,例如当德国兼并捷克斯洛伐克后就获得了近百万装备精良和训练有素的军队,更为重要的是捷克斯洛伐克的军工生产能力,因此希特勒的想法是快速的击败海军大国,并将其庞大的海军归为自己所用!不过他的如意算盘在英吉利海峡嘎然止步,英国人不但没有快速溃败,而且还击溃了投降了的法国海军,并将德国的意大利盟友打的不敢出港!此时的德国海岸已经成为英国舰队的天下,只能建造隐蔽性极强的潜艇骚扰英国的后勤运输线!


用户3087668883


二战德国其实有一艘船台上的半成品航空母舰“齐柏林”航母。不过二战德国确实没有真正搞出形成战斗力的航空母舰,原因有多方面。主要第一,二战德国元首希特勒是陆军出身,对一战的巨炮印象刻骨铭心,独爱陆军巨炮,也延伸开来也包括对海军大舰巨炮的喜欢,认为海军就是骚扰加封锁为主,对航空母舰这种新兴产物严重不感冒;第二,二战德国的二号人物,空军元帅戈林,为了揽权,通过各种渠道和场合强调过德国所有能飞上天的东西都归他管,而戈林管空军,自然排斥海军抢他的玩具;第三,二战德国的陆军战力无匹,当时已经横扫欧洲,而德国海疆的战时格局不理想,加上当时强大的英国海军层层堵截封锁,德国海军大型水面舰艇战果不理想,只是靠着邓尼茨领导的水下潜艇部队的狼群战术维持着局面,这战时种种现实情况,再加上本身德国的军工生产备力有限及战略资源不足等问题,误导了当时德国以希特勒等高层的判断和认识。所以德国最终没有造出自己的航母,唯一的半成品齐柏林航母,直到德国投降也没建成出海。


好名都被浪费了


这是一战凡尔赛条约所规定,战败国连民用商船都要限制其吨位,后来的国际联盟,各成员国,在华盛顿会议签署了以(美英日法意)五个国家为核心,规定确立了世界海军地位,各国海军军事船舶的总吨位,确立了美英日三国军用船舶吨位最多,法意次之,这次会议确立了日本与美国海军第一次与英国平起平坐,削弱了英国独享海权霸主地位。

但也限制了战败国家德国的海军,从数量上,吨位上,因为协约国有驻军在德国领土上驻扎,严格核查与监控下,使得德国只有,有限的海军,直到1936年后德国才废除了华盛顿条约与凡尔赛条约,但德国海军无法避免在短时间内,扩充海军,德国已经掉队很久了,只能造出来两艘袖珍版的战列舰,首舰俾斯麦号,但留给德国扩充海军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三年后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海军只有另避途径,大力扩充U型潜艇。

这使得后来纳粹德国无法从海上,直接攻占英国本土,只有空军向英国设施全面空袭的海狮计划。


随雨飘渺


主要还是德国所受威胁的方向和突破的方向而定,这和日本差不多!日本突破就是海,所以就侧重海军发展!而德国最需要突破的方向就是南和东,这两个方向皆为陆地 所以侧重发展陆军属于正常!以当时德国的资源是无法同时发展强大的陆海空三军的,只能侧重先发展最需要的陆军,空军为辅,海军只作为狙击力量,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事实也是如此!


知己85871384


德国不是海洋国,历史上就在欧洲大陆中心,竞争一直在陆上。所以,德国国防重点不是海洋,是周围陆地上的列强。

德国在二战中的海军战略是潜艇,说明德国人非常重实际。它用潜艇袭击美国的援助船队,打击美英法的舰队,四两拨千斤,取得不错效果。

它后来也想建大型水面舰队(如卑斯麦战列舰),但事实证明是失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