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蔣介石題字民國年間興建的邵伯船閘(揚州江都邵伯鎮)

邵伯“新式”船閘於民國二十三年(1934)二月著手興建,二十五年(1936)七月建成,十二月下旬通航。所謂“新式”乃指其從建築材料到船閘設施是引用西方先進技術,以鋼筋水泥混凝土代替磚石建築材料,以鋼質對開的閘門代替木質壘梁門,以啟閉機啟閉閘門代替過去以體力勞動一塊一塊地起吊壘梁木,以輸水廊道代替閘門輸水,故稱新式船閘。

有蔣介石題字民國年間興建的邵伯船閘(揚州江都邵伯鎮)

邵伯“新式”船閘是民國時期“導淮”工程配套設施之一。後至民國十八年(1929)一月,國民黨中央成立導淮委員會,蔣介石為了表示對導淮工程的重視,親自擔任委員長,任命其結拜兄弟黃郛為副委員長。

原導淮委員會徒有機構,既無權力,又無資金,故黃郛一直未到職。後陳果夫被蔣介石任命為導淮委員會副委員長,主持導淮全面工作。民國二十二年(1933)十月,陳果夫又被任命為江蘇省政府主席,對實施導淮工程增添了很多方便。他借用“庚子賠款”及自籌資金的方法,解決了淮陰張福河疏浚工程和興建邵伯、淮陰、劉老澗3船閘的資金問題,完成了開闢入海水道及建設蘇北運河線上新式船閘等工程。

有蔣介石題字民國年間興建的邵伯船閘(揚州江都邵伯鎮)

民國年間邵伯閘

邵伯新式船閘由導淮委員會工程局設計,辦公地址設在邵伯鎮太平巷(現邵伯保衛戰烈士陵園南側)。施工單位先駐法華寺,後駐梵行寺。為方便施工,及在施工期間不影響船閘通航,閘址選在古運河(大馬頭)西岸原河西大街處。此處原為繁華街市,民國十年(1921)大水後,商戶、居民逐年遷往河東,故拆遷民房不多(73間),徵地230畝,另遷移墳墓30座,砍伐樹木528株,拆遷賠償工作由江都縣政府負責。

邵伯新式船閘,是從長江進入蘇北運河的第一道船閘。船閘建成可維持邵伯至淮陰之間運河水位,使其最低水位可保持2.5米,吃水2米深之船舶可長年通航無阻。古代二斗門船閘或多級船閘無輸水廊道,而邵伯新式船閘建了輸水廊道,可從上游引水入閘室及放閘室水入下游引航的通道。下游閘首有平推式鋼架木面板交通橋,可通過行人。南側有蔣介石題的“邵伯船閘”4字,惜已不存。

民國二十四年(1935)四月十三日晨,陳果夫曾率導淮委員陳立夫、許世英、陳其採、何玉書、王清穆及建設廳廳長沈百先等一行10多人視察邵伯船閘。四月二十八日,陳果夫為籌導淮工程經費,還特邀中央日報、大公報等新聞媒體,參觀導淮工程,以擴大影響。十月二十七日,交通部長朱家驊在導淮委員會總工程師須愷的陪同下視察邵伯船閘。民國二十五年(1936)四月二十五日下午2時,立法院長孫科參觀邵伯船閘,隨行的有馬超俊、陳公博、劉維熾、吳尚鷹、李文範、王崐侖、傅汝霖、沈百先等27人。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導淮工程與蘇北運河線興建3座新式船閘,在全國來說是一件大事。

邵伯新式船閘於是年夏季和淮陰船閘同時建成。但因邵伯船閘之北的裡運河有“8洞”、“8閘”、“11決口”,總計27處,河湖相通,不能保持運河水量,需要修理,故晚於淮陰船閘、於是年十二月下旬才通航。船閘設計最大容量,每次可通航載重30噸的船舶15艘或載重40噸的船舶10艘,載重 60噸的船舶可容8艘、100噸的船舶可容6艘、300噸的船舶可容4艘、900噸的船舶可容1艘通過而無阻礙。

有蔣介石題字民國年間興建的邵伯船閘(揚州江都邵伯鎮)

民國年間邵伯閘遺址

船閘從民國二十五年(1936)建成通航至1979年報廢,歷時43年。船閘建成後一年餘,因中日兩軍對峙,船閘未能使用。民國二十八年(1939)春,國民政府軍隊撤退,邵伯船閘恢復通航。日本投降後,在邵伯保衛戰期間,船閘部分設施被炮火摧毀。民國三十六年(1947),國民黨軍隊佔領邵伯後又著手修復。直至50年代,閘況一直較好。後江都水利樞紐工程上馬,於邵伯一線船閘與該船閘之間開闢高水河,因受河水壓力的影響,造成西岸護坡滑坡,人行便橋也一再發生位移,雖經多次檢修,閘況仍逐年下降。1979年,揚州地區實施雙河送水工程,擴大向北送水過水段面,此閘予以拆除。(徐從法、張小平,周斌、鬱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