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明朝是怎麼亡的?

走心的旅行小攻略


明朝滅亡的原因眾說紛雲,有說亡於藩王分封、軍政腐敗、太監專權、連年旱災(崇禎朝)等原因,這些說法都有其依據和道理,不過筆者認為明朝滅亡最直接原因是兩面作戰,以明王朝當時綜合國力而言,如若只是民軍造反,明朝還是能搞定的,或者只有後金入侵,大明也是能應付的,問題是民軍後金戰略配合極為默契,民軍被官軍圍困即將被全殲,後金打進來了,明軍只得掉頭直奔京師或邊塞,正與後金呈膠著狀態,後金後勤發生困難時,農民造反軍又死灰復燃發展狀大威脅明王朝統治,官軍又得抽調兵力回內地救火,在這樣東奔西跑疲於奔命的作戰中,明軍被逐漸削弱,更不要說為應付兩面作戰連年遞增的軍費,此費只能出自農民,這就迫使更多無法生存的農民加入造反軍,形成一種惡性循環,於是明朝的滅亡就成為必然了。


大姚久醇釀酒坊店主


明朝的滅亡?即是封建王朝發展的必然輪迴,也是天道使然。當然每一個朝代的滅亡都有特殊的理由。明朝從開國首帝朱元璋制定的一些制度,雖然當時是適用的,但也為明朝的亡國埋下了隱患。藩王土地分封制、衛所兵役制。有很多人把明朝的滅亡責任歸結到明朝的皇帝身上。是的,明朝是沒有出過幾位好皇帝,甚至還有幾位特別奇葩。可是想一想?哪個朝代能在這麼多奇葩皇帝的情況下,存在276年呢。只能說明明朝的內閣制度在當時是很先進的。一個政權想要長久的存在,必須時時刻刻的改革中。即使當今的社會改革也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在封建社會封建家天下的時候,違反祖制進行改革,那更是難上加難。明朝是在吏治腐敗,土地和經濟制度不適合當時社會發展。再加上當時的小冰河時期造成的自然災害。各種因素促成了明朝的滅亡。





森焰55


每個朝代必有盛衰,朝代的滅亡跟世襲制度是息息相關的。不是每一個人都能當個好皇帝,就像家族企業一樣,總有一兩個敗家子將傳統企業敗光。政權當流落到碌碌無為的君子手中時,不得不衰亡。崇偵皇帝接手大明後,沒有好好的經營江山(他本來就不是那塊料),為老百姓減免賦稅,反而是搞權利鬥爭拉一派打一派,結果鬧得晚明政體混亂,民不潦生。明朝滅於內亂和外患已成必然。如袁承煥不是被贈死或許大明能支撐百年,袁承煥恰是忠良代表。袁承煥一死,彷彿大明又少了一個于謙。大明的基角便已撼動,這個曾經讓皇太極斃命的英雄,讓多爾袞頭疼的男人竟然不是死於敵手而是死於自己一直忠心的主子手裡,試問天下誰還愚忠?這就是左良玉手據重兵八十萬也不肯救崇偵的真正原因。說到這裡,相信傻子也會懂得大明為什麼會亡。大明不是亡於戰亂,而是亡於亡國之君的無能之手。


沉靜無雙


明朝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統治的王朝,以崇禎皇帝吊死煤山的悲慘結局而結束,不由人感觸良多。

明朝是如何滅亡的呢?到底是朋黨之爭還是廠衛亂政?我認為這都不是明朝滅亡的根本原因。明朝之所以滅亡源於明朝中後期的歷代帝王對於國事的不作為以及政治上的昏庸無能。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皇帝作為封建王朝的最高統治者,一言一行都將影響整個國家的國運與前途。

明朝中後期的皇帝絕大部分都貪圖享樂,不務正業。列如沉迷於仙丹的成化皇帝、嘉靖皇帝,荒淫無度的正德皇帝、泰昌皇帝,還有長達二十八年不上朝的萬曆皇帝,以及錯生在帝王家的“木匠皇帝”朱由校。如此多不專心於國家大事的皇帝,試問?這樣國家能夠長久嗎?


所以我認為明朝的滅亡源於統治者,之所以會產生宦官專政,朋黨之爭等等無外乎是明朝皇帝的不作為。


歷史中的小白


首先我們可以確定的一點,就是明朝的滅亡是跟廠衛沒關係的,而且在崇禎上臺之後廠衛就被打入冷宮了,在崇禎一朝中,廠衛並沒有什麼跳騰。而另外一點黨爭,確實使得國家內耗嚴重,明朝的滅亡關係是非常大的,但是如果說明的滅亡原因就是黨爭,就有些太簡單了。

下面來說一些明朝滅亡問題的一些看法。

第一點最直接最明顯的就是農民起義,李自成攻入北京,直接滅了明王朝,逼得崇禎上吊,這就是最直接地滅亡明王朝。明末那段歷史也是充滿了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農民起義,可為何那段年代那麼多的農民起義。這又要稍微細講一些。首先明王朝末年也算是真的禍不單行,那個時期剛好處於小冰河時期,經常有大規模的旱災,蝗災,澇災,還經常有大規模的瘟疫發生,朝廷又賑濟不力,人們吃不下飯肯定起來造反了,明廷這邊剛撲滅了一夥那邊又冒頭一個,所以明朝的滅亡也是被活活耗死的。

我們可能有些人會問,為何朝廷會賑災不利,一次不利就算了還那麼多次不利。崇禎也是心裡苦啊,要是有錢有糧至於賑災不利嗎?首先糧食歉收,朝廷收不上稅,然後朝廷要養的人又很多,比如多達百萬之數的皇族,剩下的糧食已經不多了,派到災民手裡之前還要被官員上下起手,基本上災民只能吃土了,所以這個時候崇禎也是比較無能為力。所以那時候農民起義此起彼伏,活活拖死了明王朝。

第二點,其實算來在明王朝的立國之初便已經定下了明王朝的死法了。一國之朝,立國之根本是什麼?除了政治體制之類的便是確定利益群體了。比如漢的利益群體便是士族,五代十國是武將,兩宋是文官。到明朝是士紳,士便是官員,紳就是地主豪強,為何是這些人?因為朱元璋能滅元依靠了很多地主豪強,立國之後,國家的稅收並不是稅官直接挨家挨戶去收錢,而是要經過當地有名望的鄉紳主持的。士的發展比較晚一些,是在明仁宗時期才開始發展的,那班讀書人也算是感恩戴德,不然以明仁宗只做了十個月的皇帝怎麼可能拿到仁這個廟號。朱元璋本來是不怎麼相信士的,下手一直比較黑,到了朱棣這個武夫的時代,士的待遇一直比較差。朱棣一死,仁宗一上臺那些讀書人立刻打了雞血一般掌權。

士的發展和紳的發展相結合之後,成就了一個龐大到可以直接跟皇權對抗的官員集團。在明朝,士是不納糧的,士紳勾結,紳瞞報了大部分的農田,甚至把名字直接加到底下百姓頭上。所以這也是明末朝廷一直無力賑濟的原因之一。明表面是亡於農民起義,其實更深層次的是亡於士紳大族之手。

第三點,建州女真一直在東北對明王朝具有極大的軍事壓力,也正是女真人的壓力牽制了明的很多人力物力,使得境內的叛軍一直不滅,內外夾擊使得明王朝腹背受敵。不知道各位有沒有想到一點,就是明既然這麼多的天災,那女真人處在東北,不遭災嗎?其實這點老天還算公平,那時候女真確實也遭,皇太極在兵圍北京時整個部落已經嚴重缺糧了,結果這次成功進攻北京,撈了不少吃喝才活下去的。

另外,也是那班士紳,在國家缺衣少糧的情況下為了自身利益還走私糧食鹽鐵到東北喂敵人,說來在這裡還是要吐槽一下李時珍的皮,李大夫把人參的功效有點誇大了,然後東北那班挖參的就靠賣人參活下去了,沒在小冰河時期凍死反而更加壯大。

說到底,明的滅亡就是滅亡在士紳手裡的。




金道人


看到很多答主都說“明朝亡於黨爭”,至於明朝的滅亡和黨爭有無關聯,那肯定是有的,和廠衛制度有無關聯,那肯定也是有的,事物之間本就存在聯繫性。黨爭是否具有根本性滅亡原因,是值得推敲有待商榷的。

其實明朝所謂的黨和今天我們所說的黨是兩碼子事,明朝的就像個鬆散的官僚集團。有多麼鬆散呢?只要你倆政治見解一致或是類似,就可以成立個小組織,成立這個小組織的目的很明確,不只是找個“知己”,天天飲酒賦詩那麼淺薄,其實就是聯合同道中人駁倒和自己意見相反的文官集團,於是引發了東林黨和非東林黨之間的口水大戰。


東林黨這個“非正式組織”發源在江南的一所學校裡,這個學校叫東林學院。當時有兩兄弟原本是京官,後來被朝廷官僚勢力排擠辭官回家了。回了家他倆也不願意閒著,就想著自己做學校講師,一方面閒散在家甚是無聊,另一方面自己的滿腔政治抱負終於有傾聽者了。結果名氣越來越大,很多自認為意氣相投的官員紛紛與他倆來往密切。於自萬曆二十二年開始,一直到崇禎末年明朝滅亡,東林黨與非東林黨(浙黨、齊黨、楚黨)爭執不休,把這種文人相輕的本色,展現的淋漓盡致。

原本是東林黨和非東林黨的爭端,後來在朱熹宗時期形勢卻變了。朱熹宗過於貪玩不理朝政,於是把大權交由心腹太監魏忠賢來打理,在歷史上太監集團也就被定義成為了“閹黨”,進而就引發了閹黨與高級知識分子之間(主要是東林黨)不可調和的矛盾。但是儘管黨爭間的矛盾不斷加深,甚至爆發了流血事件,但主要都還是在統治階級內部爆發,對地方上波及不大。相反由於黨爭間的政治制衡,恰恰使得權力不再向某一集團集中,更有利於皇權的穩定和地方階級矛盾的緩和。

至於廠衛之弊更多的在於人心惶惶,造成了政治上的恐慌與階級矛盾的加深,只是亡國的一個客觀因素。

其實說黨爭亡了和廠衛制度亡了大明實在是有點片面了,更主要的原因還是封建王朝的老毛病,那就是全國土地兼併的趨勢愈演愈烈,是致使明朝及各封建王朝滅亡之根源。明朝末年土地完全被集中在了大地主、大官僚手中,不僅是農民生活艱辛,包括城市的工商業者也是吃不上飯了,紛紛的走上了反抗朝廷之路,明政權最終被李自成的農民義軍所終結,崇禎皇帝也在煤山上吊自殺了。

而在之前的東林黨和閹黨針鋒對立之時,階級矛盾(主要是土地問題)雖然存在,但始終沒有爆發出大規模的農民運動,反而閹黨集團在維護帝國統治,安撫百姓方面更為積極。這裡面的道理也不難理解,以魏忠賢為代表的宦官集團雖然張狂,但始終危害不了帝國維繫統治的根本,宦官集團的靠山還是皇帝本人,而東林黨更多的是代表地主階級利益,一旦地主階級得勢,就會加深社會階級矛盾土地問題突出,所以明朝後期的黨爭格局存在是合理的,恰恰是破壞了黨爭形態,才導致了政局失衡天下大亂。

參考文獻:《明史》、《弘治會典》


納蘭談史


明朝滅亡原因很多,總結來講有:

1.當時處於地球小冰期,自然災害頻繁(比如明末連年大旱),全世界都很混亂,你看一看當時的世界形勢就知道;

2.明朝朱棣以後的皇帝不少身體不好,有的早死有的不能生育,導致在位皇帝要麼年幼要麼從蕃國迎立,皇帝沒有權位,大臣沒有看齊意識,結黨互相攻詰,導致政策沒有執行,比如明朝在1644年時在全國還有很強大武裝,南京還有一套完整政府系統,遷都或者讓太子到南京去,都不會出現後來李自成對北京的斬首行動。

3.朱元璋廢了宰相,皇帝以下沒有總覽大局的人,朱棣以後皇帝又多不夠勤政,大學士只是秘書性質沒有權力指揮六部,導致司禮太監專權亂政,這還是好的,等專權的司禮太監也沒有了,就沒人管事了,沒有人擔責任,魚爛瓦解,所以有魏忠賢不死明朝不亡一說。

4.明代財政制度有問題,民富國窮,國家掌握的資源太小,和平時候沒事,遇到動亂,社會動員能力很差,所以打不過十萬不到全民皆兵的八旗部隊。

5.明朝的藩王太多了,朱元璋嫡系血脈就有八萬多,不但成為國家負擔,南方抗清勢力隨便就擁立一個監國或皇帝,互相不隸屬,分散了抗清力量。


葫蘆山扛霸子


從根本上講是體治的原因,而不是某個皇帝個人能力的問題,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可以說有開天闢地之功,他在位的時候建立一系列鞏固皇權的措施,首先就是廢除了丞相制度,這樣就使皇權達到前所未有的集中,但是同時又建立了一個新的職能部門就是言官,大明的言官權利非常的,有權利直接抨擊皇帝。第二點建立了錦衣衛這個職能部門,主要職能是監視文武大臣有無對皇帝不忠,直接隸屬於皇帝,慢慢的錦衣衛的權利越來越大,大有尾大不掉之勢,明朝後來的皇帝分別又建立了東廠來牽制錦衣衛,同樣西廠的建立也是同理,到後來每個職能部門都是為了自己的一己私慾,大多都走上了專權的道路,像是明朝最大的宦官專權就是“九千歲”魏忠賢,魏忠賢就是被崇禎皇帝滅掉的,崇禎皇帝雖然是“亡國”之君但是歷史普遍對他的評價都是很高的,要論個人能力來說他也絕對是算的上上等,拔掉魏忠賢后大明出現了許久未現的清明景象,可惜好景不長,天災難躲,農民糧食失收,加之賦稅難當,爆發了以李自成為首的農民起義,由於常年征戰,國庫空虛,崇禎皇帝帶頭節儉,素衣素食,甚至有時候都不穿龍袍,禍不單行,北邊女真足又連年犯邊,最終李自成攻陷京城,崇禎皇帝朱由檢在眉山上吊自殺,綜合大明滅亡的原因,崇禎皇帝接過了滿目瘡痍的江山,個人也是盡到了最大的努力,最終無力迴天。


傻的有點壞


個人觀點認為:明朝的滅亡除了大家都知道的氣候影響糧食減產問題,皇族人口過多國家負擔重的問題,關外女真逐漸強大的問題等等。還有一個原因:明朝從第一個皇帝朱元璋開始就有了一個專門監視朝臣的機構,而且在後來的皇帝登基後,這個機構還得到了強化,而後更是延伸出了東廠、西廠、內廠等等。

其實朝臣與皇權本就有不可避免的矛盾,而設置這些機構原本是為了以防朝臣有不臣、反叛之心的,可有了這些廠、衛機構就把皇權和朝臣矛盾時刻擺在檯面上。使得滿朝文武不僅要有治國安邦的才能,還要有時刻小心皇權的能力,久而久之朝臣自成一體,皇權和廠衛成一體相互鬥爭的局面就始終伴隨明朝歷史。而就是這種現象實際才是害了明朝江山的根源。例如,福建倭寇的問題,盡然在大明成了禍患,泱泱大國處理起來盡然那麼費時費力!當面對李自成,清兵這樣的大問題時怎能不敗?怎能不亡?

所以,我的結論是,大明在當時是大國、而且初期是取得很高成就的大國。但明王朝皇權的不自信和士大夫的過度自信,浪費了大好國家資源和時間資源,最終只能被歷史淘汰!


無味自強


明王原因如下:

1.皇室子孫多

朱明皇室子孫眾多,這個問題至明末之時,已經到影響國家財政嚴重地步。這個問題,還要從永樂皇帝靖難之役說起。還是燕王的朱棣,到底是不得詔而起兵,最後在南京逼的建文帝自焚,其皇位得來不正自是不容多說。朱棣登基之後,自然要對各地藩王下手。藩王們自此之後不得入仕,不得掌兵,並受當地地方官嚴密監管,連走親戚都要皇帝批准,不用勞動並受國家財政供養。如此一來,朱元璋的子孫們一生就只有兩件事可做,一是吃,二是生。到崇禎朝,這些皇族數量已經超過了百萬,這讓本來就吃緊的國家財政雪上加霜。

2.文官集團強盛

宋朝之後,各個世家宗族的力量在各個皇帝一步步集中皇權的過程中已經被消磨殆盡。貴族的力量倒下了,而文官的力量卻站起來了。文官集團放在現在其實就是一群打工的,而大明這個公司將來會變成什麼樣跟那些文官毫無關係,只要這些文官在打工期間把錢撈夠了就行了。尤其到了明朝後期東林黨興起,更是加劇了黨爭。黨爭一起,空喊口號卻無實際治國能力的卻接連上位。這群人黨同伐異倒是厲害的緊,說到治國安邦,一個個卻又束口無策。

3.于謙北京保衛戰

1644年北京被圍之前,崇禎是完全有時間遷都至南京的。當時長江以北已是一團糟,但江南地區卻基本沒有受到影響。可令崇禎遲遲不遷都的原因是什麼呢?其中之一就是當年土木堡之變後於謙領導的北京保衛戰,在明廷決定保圍北京之前,有人提出遷都南京的。當時的情況是:倘若真的遷都南京,那長江以北的廣大中原地區,就不在歸明朝所有了。而於謙力排眾議,決定死守北京。最後北京保衛戰勝利,卻也埋下一個隱患,這個隱患就是:即便北京城到了絕境,也不能放棄,誰說放棄,就是懦夫、就是賣國賊。崇禎是一個堅決不願意揹負罵名的人,所以說他是絕對不會主動提出遷都主張的。

3.張居正改革

萬曆年間,首輔張居正力主改革,全國重新丈量田畝,推行一條鞭法。這個一條鞭法說是改革,其實就是加大朝廷對土地的控制力度,使得能更好的控制稅收。就當時來說,這次改革很成功,改革後明朝的稅收比之前增加了好幾倍,其財政也十分富裕。可是自此之後,明朝收土地稅就太方便了,有什麼事情解決不了,就直接加稅就好了啊!也根本不花心思去徵商業稅。這下就害苦了農民,徵完了遼餉征剿餉。搞得民不聊生,大批農民不得不成為流民,流民一卷十,十卷百,整個北方就變成了流民的天下。

4.小冰期

中國明朝末期出現了極冷的氣候災害。明朝晚期,當時整個中國的年平均氣溫都比現在要低,夏天大旱與大澇相繼出現,冬天則奇寒無比,不光河北,連上海、江蘇、福建、廣東等地都狂降暴雪。“小冰河期”將導致地球氣溫大幅度下降,使全球糧食大幅度減產,由此引發社會劇烈動盪,人口銳減,這也是明朝滅亡的一個重要原因。

5.鼠疫

“屋漏偏風連陰雨”,實際上,明末從萬曆年間就不斷爆發區域性鼠疫,只是沒有大範圍擴散罷了。但隨著小冰河氣候所引發的旱災越來越頻繁和嚴重,加上當時稅賦勞役負擔也越來越重,導致百姓體質和抵抗力下降、官府防疫抗災能力(包括意願)不足,單一地區發生的鼠疫很快隨著流民、農民軍和遷徙鼠群被傳染轉移至其他地區,疫情由此急劇擴大,最終徹底失控。李自成大軍包圍北京之時,北京的防衛力量已被鼠疫消磨的所剩無幾,北京在1643年的8月到12月間,保守估計死亡人數已高達全城的五分之一。所以當次年的4月,李自成攻進大明帝國的都城北京時,他面對的是一座“人鬼錯雜,日暮人不敢行”的死城。若不是這樣,城高池深的北京城面對毫無軍事訓練的農民軍,隨隨便便也能堅守3個月。

6不妥協的政策

明朝得國之正,歷朝歷代無有出其右者,真因為此,明朝的國策底線就定的過高。“不和親、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是歷來“明粉”們所推崇的原因,但這樣以來國家戰略政策的靈活性就沒了。到後來,明朝內有流民,外有後金,兩線作戰,若是能與一方和談,集中力量應對另一方,或許明就不會亡。本來,李自成的最高願望就是能獲得明廷正式冊封他為“西北王”就心滿意足了,可是明朝這個不妥協的國策是堅決不允許的。

7.崇禎個人原因

崇禎此人,空有興國之志而無興國之才,生性多疑、剛愎自用、猶疑不定、惜身愛名。在位一十七年,殺了十八個首輔。其剛一上位,就罷免魏忠賢,還清剿閹黨,使得東林黨一家獨大,朝政失去平衡。用人多疑,則君臣生間,殺袁崇煥,強令孫傳庭出戰皆是為此。兵部尚書陳新甲在崇禎的默許下與後金秘密和談,不料洩密,在面對言官的口誅筆伐時,崇禎為維護自己的名聲,竟將陳新甲斬首,這樣一來,不但與後金和談這條路走不通了,而且再也沒有人願意為崇禎分憂了。另外,在遷都一事上也猶疑不定,本來有一個大臣不顧自己的利益敢冒天下大不韙提出遷都,而崇禎又在群臣的反對之下將此事不了了之。遷都不成也就算了,送太子到南京監國一事也是猶疑不定,錯失良機。若太子能到南京,那就不會有之後的福王,不會有左良玉馬士英相鬥的內耗。南明政局穩定後,若再勵精圖治,將來若再北伐,也未必不可能。

廠衛和黨爭非得選一個 那就是黨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