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產房後,醫生慣用的幾個“專業術語”,孕媽提前瞭解才不緊張

前段時間,閨蜜小穎終於"卸貨"了,當時從產房裡出來的那一刻,我問小穎說,感覺怎麼樣?小穎拖著虛弱的身子搖了搖頭,無奈的笑了笑,這才說剛才在產房裡,聽著醫生七嘴八舌的慌張語氣,再加上那些"專業術語",自己真的是緊張壞了。

其實,很多產婦想必都有這種感覺,在進入產房後,本來就對生產這個事情,很是緊張忐忑,有時候甚至因為過度緊張,導致難產或者其他分娩狀況的發生。

進入產房後,醫生慣用的幾個“專業術語”,孕媽提前瞭解才不緊張

尤其是一些產婦不理解醫生習慣說的"專業術語",可能對於醫生說的話,就只能乾瞪眼了,對於分娩的恐懼感就更加強烈了。

所以,接下來給大家整理了一些產房裡分娩的時候,經常會聽到醫生慣用的一些"專業術語",對於孕媽來說,提前瞭解很重要,至少可以化解緊張焦慮的情緒哦。

進入產房後,醫生慣用的幾個“專業術語”,孕媽提前瞭解才不緊張

1、開指

躺在產床上的時候,時不時的會聽見醫護人員再說開了X指了,所謂開了幾指頭,就是在形容你目前宮口開放的範圍程度,只有當宮口全開的時候,生產才會順利平安的進行下去,所以開指在分娩的時候還是比較重要的,醫生會時刻關注開指的情況,採取恰當的措施。

2、宮頸管消失

產婦本來就要忍受十二級的疼痛,這個時候突然聽到醫生說宮頸管消失,是不是會嚇一跳,其實,這個時候,產婦朋友千萬別緊張,宮頸管消失不是寶寶或者你自己出現了什麼危機,而是生產的痛快快要結束的徵兆,偷著樂吧。

進入產房後,醫生慣用的幾個“專業術語”,孕媽提前瞭解才不緊張

3、備皮

備皮聽起來是不是很熟悉,這也是絕大部分產婦可能會經歷的一件尷尬事情,說簡單點,就是"剃毛",這也是為了保證分娩的健康和安全,所以女性朋友也別怕尷尬哦。當然,如果實在不好意思,也可以讓自己的老公幫自己剃毛。

4、側切

對於側切,不少朋友應該也比較熟悉,因為可能由於產道或者胎兒過大等各方面原因,為了保障分娩的順利進行,降低產程時間,醫生會採取會陰側切術,胎兒也就會生產的更加快一些,產婦少遭罪。

進入產房後,醫生慣用的幾個“專業術語”,孕媽提前瞭解才不緊張

當然,除了這些專業術語之外呢,產房裡還有不少醫生常用的話術,各位產婦或者寶媽朋友們,你們都知道哪些呢?歡迎補充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