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交通,打破“一亩三分地”!

长三角交通,打破“一亩三分地”!

安徽省滁州市区到江苏省南京市区约50公里,走高速公路却需1个多小时。类似这样的省际交通“肠梗阻”在长三角并不少见,成为制约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障碍。

“世界级城市群一体化的发展经验表明,城市群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决定和影响城市群成长和区域融合的关键因素之一。”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厅长施平表示,当前长三角地区交通运输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较为突出,与人民群众“走得好”的美好出行需求还有一定差距。

为加速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人大常委会相继通过了《关于支持和保障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决定》,明确把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作为重点工作。11月24日,在长三角综合交通发展大会上,沪、苏、浙、皖四省市联合发出倡议,共同深化长三角综合交通规划有机衔接、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管理服务高效协同。

长三角交通,打破“一亩三分地”!

1

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式

统一推进

近年来,溧(水)马(鞍山)、徐(州)明(光)、泗(洪)许(昌)、宿(州)扬(州)等一度“断头”的高速公路相继实现跨省全线贯通,南京至安庆高铁、宿州至淮安铁路相继运营。而杭州至黄山高铁也即将通车。

长三角区域互联互通水平显著提升,但省际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短板仍然存在。“滁州与南京江北新区只有滁河一河之隔,但长期以来滁河却是制约两地交通互联互通的主要障碍。”滁州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吴胜智介绍,目前跨滁河只有5座桥,相对于滁州与南京接壤的2450平方公里区域而言,省际通道不足。很多往来两地的车辆还依赖轮渡过河,通行效率不高。

长期以来,长三角地区各省市分别依据各自的规划和相关标准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等级和建设时序存在差异,制约了长三角地区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

“规划是指导综合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指南,要探索编制长三角综合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规划,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式,进一步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和协同性。”施平认为,各地需重点围绕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综合执法、区域信息化互联共享等方面做好整体设计,统一制定标准,统一规划实施,促进长三角地区交通运输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安徽在编制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和高速公路网、普通省道网、高等级航道网中长期规划中,注重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强与相邻省份交通运输规划的衔接,力争与相邻省份在重要省际交通大通道建设上,实现线位接点、规模标准和建设时序衔接一致。

2

重点消除省际“断头路”

首批建设17个省际项目

由于区域规划不协调,建设时序不同步,城际交通之间普遍存在“路到河边死”的“断头路”。据介绍,由于“断头路”较多,往来于滁州来安和南京之间的车辆,需从南京至洛阳高速公路绕行。每逢节假日,宁洛高速公路和南京长江二桥交通压力很大,经常遭遇交通拥堵。

“今后,来安至六合高速公路的开通,将有效缓解宁洛高速公路和南京长江二桥的交通压力。”吴胜智介绍,来安至六合高速公路项目是安徽省交通运输“十三五”规划项目,项目建成后,将在合肥与南京之间打通一条途经滁州、来安的新通道,使滁南现代产业园直达南京江北新区。

安徽将坚持把消除与苏浙两省间的“断头路”作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中之重,加快推进相关项目实施。施平介绍,近年来,安徽重点实施高速公路扩容和网络化两大工程,推进沪陕、沪蓉等国家高速公路安徽段扩容改造,启动德上、京台复线等国家高速公路建设,加快206国道、310国道等干线公路建设,全面消除省际“断头路”。

今年6月,三省一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签订了消除省际“断头路”合作框架协议,确认了第一批17个消除省际“断头路”项目,为进一步打破行政区划带来的交通阻隔、增强省际路网可达性提供保障。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厅长陆永泉表示,江苏将加强省际协作,落实消除省际“断头路”合作框架协议,力争第一批17个消除省际“断头路”项目中涉及江苏的11个项目,在两年内全面开工。

为服务长三角一体化,江苏将进一步加强与上海、浙江、安徽和山东等周边省市规划的协调衔接,新增南京至滁州等9条共356公里的省际高速公路,全部建成通车后,省际高速公路通道将增至42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