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私立学校学生不用减负?公立一直强调减负?

王勇波358


私立学校喊减负就是自掘坟墓,公立学校真减负也是自寻死路。如果选拔方式不改变,不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所有的减负就都是”嘴上“上的。 当然,公办学校,即便是减负,也不会威胁生存,收不到好生源还有差生源。但是,私立学校如果没有生源,就不能生存,所以,私立学校就是成绩第一,抓应试教育,减负是不可能的。

举个例子,本地很多公立幼儿园,虽然办学正规,收费又低,但是到了大班,有的学校就几乎没人了,而原因就是这些公办幼儿园坚决执行“去小学化”政策,否则会受到教育局处分,而私立幼儿园可以教孩子识字和拼音、数字之类的内容,能教学生学东西。所以,有些公办幼儿园为了生存也被迫“偷偷”教孩子文化课,还要教孩子和家长说谎应对检查。

一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归根到底,并不少由教育专家来决定,而是由家长来选择。没有好的生源,一切都是空谈,而抓的紧、抓的严、成绩好,则成了家长判断学校好坏的标准,家长看不到也不愿意看孩子以后的发展,他们甚至对“素质教育”这个概念十分反感,从幼儿园到高中都是如此。

减负的结果,是让私立学校和辅导机构赚的盆满钵满,人满为患。原因很简单:公办小学和初中一旦落实“减负”,不考试,少布置作业甚至不布置作业,学生成绩一定不会好,在这些划片招生的学段,家长为了获得更好的教育,不得不花高价把孩子送到私立学校,没法送的就在假期把孩子送到辅导机构,这给这些机构一个发财的机会,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我们本地几个规模巨大的辅导机构,就是在实行规范办学,不允许公办学校假期补课那几年迅速扩张的,成了辅导巨无霸。

减负,不管理论上是否正确,确实也不适合中国的国情!因为中国社会差距太大,如果真正落实减负,吃亏的肯定是下层人民,他们的孩子减负是“真减负”,而那些经济条件好的家庭,不会真正减负的,他们会让孩子上各种辅导班、特长班。所以,这种减负的结果就是拉大了孩子之间的差距,固化了社会阶层。

所以,当今学校没有真正“减负”的学校(个别资源丰富的学校除外),所有减去的负担,都由辅导机构或者回家通过更多的努力统统给补回来了,而那些补不回来或者没意识到的家庭和孩子,最后都会在现实面前傻眼的。

我是”赢在高三“,致力于教育和教学工作,如果你同意我的观点,请点击右上角【关注】按钮,获得更多信息,一起来讨论!


赢在高三


我在私立和公立学校都待过,那我就说一下我们这里的公立和私立的减负情况吧!

首先,私立是不减负的,反而增负,现在是九年义务教育,能免费在公立学习的就在了,但一部分学生不是县里的,上不了县里的公立学校,所以就去县里私立,但是既然掏钱去私立那是要向学校要成绩的,所以在私立学校上班的老师都会很累。如果县里私立学校比较多的话,成绩越好的私立学校,老师付出的越多,学生的压力越大。

我个人认为公立要求减负是顺应社会的要求,公立的老师拿固定的工资所以能减负为何不减呢?反正工资都一样。但是有一种情况就是县里小学多,我们县里九所公立小学,因为上级领导看重成绩,所以学校与学校之间的竞争很大,学校给老师使压,老师也就给学生使压,压力也是挺大的。

个人认为减不减负,主要看学校之间的成绩竞争,竞争大了最后承受压力的一定是学生。


淘气的小宝儿


对于减负,我是深恶痛绝的!

先来看看“减负”是从哪来的?

这其实是舶来品,这是西方教育思潮忽悠我们的产品。号召我们减负,推行快乐教育!

笔者曾经到英美国家考察过教育,从幼儿园到中小学,从大学到教育部。笔者发现,英美的公立学校确实是“快乐教育”!学生不需要学习很多东西,学生与老师打成一片,确实快乐!但是,学生计算能力却低的吓人。初中生的计算能力不及中国三年级的学生。相反,英美的私立学校却一点都不快乐!非常的辛苦!从成材的结果来看,上剑桥、牛津、哈佛等重点高校的,几乎都是私立学校的学生。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这里藏着一个惊天秘密:阶级固化!有钱人上私立,接受最好的教育,上最好的大学,做最成功的人。穷人的孩子上免费的公立学校,快乐学习,最后“快乐”的去做工人!

我们的教育最大好处就是公平,给处于底层的人们,留了一条向上的通道!也就是说,不论穷人还是富人的孩子。都得认真苦学才能上大学!很公平!现在却变了,公立喊“减负”,减的老百姓负担越来越严重!富人却利用财力,使孩子处于一个有利的竞争位置。

所以,我们千万不要相信所谓减负、所谓快乐教育!

正确的做法是,取消所有现在培训机构。重新开启校内补课,让老师们使所有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当然,这个要自愿)不要将孩子推向社会化竞争,毕竟穷人真的负担不起那么昂贵的补课费的!

大家说是不是这回事呢?


姑苏讲堂


看到了一些人评论,尤其是说私立学校是外国模式,全面发展。搞笑了。你们是教过还是上过?高考最大的几所高中,那个不是私立学校?他们会減负?不怕考不好?南京外国语学校的民办学校在仙林大学城。刚办时候,我们学校和他们学校的考试成绩都在一个区排名。我没感觉他们好。后来我辅导几个这学校学生,结果他们说寒假里只休息过年三天,其他全上课。再拿南京市有名的玄武外国语学校。他们初三学生第二学期每天除完成正常作业,最少要做六份试卷。每天就是尖子生也要忙到夜里12点。当然那些明星上的学校我不了解。只要参加中国当地的中考高考私立学校抓得比公立学校紧多了。原因一个,如果这届考不好就意味着,下一届招生的生源不好!没有生源私立学校挣什么钱!你们觉得私立学校好的,上网百度南京市最好的高中是不是公立学校,再去这些学校看生源。百分之七十以上还是公立学校的学生。所以私立学校只是有钱的,能力不是很强的学生上的!不值得炫耀。


江枫140151042


中国现在的教育出了二个大问题,第一、就是强调的与国际接轨,国外的中小学主张快乐教育,正如编者文章所说,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因在国土内100多年没有战争,阶层固化已经很牢固,公立学校就是培养蓝领工人的,不需要有高深文化,公立学校中的佼佼者,最后在大学里面还是要补上这些课,私立学校比中国严的、负担重的比比皆是,有兴趣去查查英国伊顿公学的教学情况就清楚了。

第二、过于强调公平,教育是不社过于强调公平的,l、学生智商、情商有高有低,为了公平混在一起,都学不好。2、学生成长环境有好、有坏,脾气有爆、有柔、有强、有弱,为了公平混在一起,有欺负人的,有被欺负的。3、学生家长对学生要求不一样,有的家长希望小孩成栋梁之材,有的家长只希望小孩快乐成长,有的家长只希望学校能像保姆一样管着孩子不出事就行,总之家长对小孩的要求是五花八门,唯一想的就是要公平,这样有多少英材毁了,造成了最大的不公平。


383745166


私立学校,也就是民办学校,根本就没有减负这一说法,每天作业满满的,老师课业安排的好好的。学生的成绩都很好,教学进度也相当快,也不需要操心那些污七八糟的事。我是一线特大城市,孩子在民办学校每天上学非常高兴,早上还要提前到校,学校生活丰富多彩,开展各种竞赛活动。也没有耽误孩子们做作业,他们的作业比公办学校多了去了,有教育局大纲里规定的,有自己学校里要学的一套东西,有自己的课本,也没听说有哪个家长要减负,当初进去的时候就凭了很多证书,奥数,英语是必须的,孩子在学校学习,生活很愉快,高兴,对家长来说是很欣慰的我们可是从小学一年级就一直到现在都在上培训班,从来没有星期六天,他学到了很多知识,爸爸妈妈和他一样,孩子从来不知道苦,而是觉得知识学不完。


大燕j


最大的差别在于立学宗旨是不同的。很多私立学校不是你有钱,花的起钱,人家就收你的。如果你家孩子功课跟不上,或者调皮捣蛋不好好学。人家会不是劝退那么客气。很可能会直接要求你离开。说白了就是你再有钱!爷不伺候你了。而且进私立学校的往往学习目的很明确。我一个亲戚家孩子就在私立上小学。哪个学校是不参加高考的。小学就开通外语,好像但高中时就直接但国外上学了。孩子小,也不是很聪明,功课跟不上,学校说了下学期再跟不上,就退学吧。给他父母愁的急得头发都白了。而且有能力去私立学校的,往往家里非富既贵,至少也是经济富裕的家庭。这样的父母在社会上大多数也属于精英级了。他们对自己的孩子自然要求更高。本身也懂得培养孩子。

公立学校是属于普及教育范畴。学的好不好,是你自己的事。家长如果目光短浅点,自己本身就没啥能耐,也没想过如何培养规划孩子的路,所以孩子能学什么样,很多是野蛮自然生长了。但公立学校收费低,面向大众,承担着私立学校所没有的社会普及教育的责任。如果说公立学校是大米白面解决温饱的话,私立学校可以算是精米细面。

两种学校面对的是不同的群体。无论学校还是家长,学习理念和目的也完全不同。没啥可比性!


实现一个晓目标


减负就是一个扯淡的政策,是歪嘴和尚念歪了好经。

我们要明确几个问题,第一,什么是负担?第二中国学生的负担重吗?第三,谁在给中国学生增加负担,第四,减负应该怎么减?

明确了以上的问题,我们的才知道我们的问题在哪?

1、什么是负担?不愿意干的事才是负担,乐于做的事,不是负担,学习肯定是负担,学习没有吃喝玩乐那么舒服,学习本来就是苦差事,是苦差事就要减负吗?那就不用学习了。

2、我觉得我们学生该有的负担并不重,不是学业重,而是心理压力大,不该有的负担特别多,小学生没有阳光,负担沉重像个小老头。

3、现在学生的压力不是来自学校,其实学校d对学生的压力是越来越轻的,不能考试,不能排名,不能留作业,成绩是隐私,纯属扯王八蛋学生就该考试,排名,就该留作业,就该有三六九等,学习不好的就该努力。

现在学校给学生的压力已经小到没有了,但是家长给学生的负担超乎想象。

4、我们的减负,首先是家长和孩子的心理减负,尤其是家长给孩子报的各种培训班,这才是负担。

我们的学校,不但不该减负,反而还要加负,首先要留作业,其次要考试,第三要排名,这才是正常的学校。


韩东言


能上私立学校的经济条件不会差,而且有的私立学校还是贵族学校 ,家长也是精英阶层,这些阶层的父母说白了,就是站的高看的远,也有能办负担高昂的学费。对子女的要求更高,更具体,将来有一技甚至多技之长,能进入名校,有价金光闪闪的学历,进入社会在家人的人脉圈子站住脚,基本上就在主流甚至上流社会站稳脚跟了,这可能是下层阶层的子女苦苦挣扎一生不可能做到的。

公立学校呢?除了公立的重点学校,其它的学校生源基本上就是平民阶层或者是低产者的子女为主,要么是自身的受教育程度有限,要么是人际资源或者是经济能力有限,或者是前面三者全部有之,对子女的前程并不能有效规划或是掌握,增负或者是减负对他们来说关系不大,反正以后的出路也不可能有太大的变数,即使是持反对意见也没有什么话语权。

最后国家层面来说,也要加以分流,不可能让更多的中下阶层涌入上层,一个政权上层的容量是有限的,中下层涌入上层的路线是什么?一是联姻,可惜的是人家也讲门当户对,要通过这条路线可能性极低,你现在见过有几个高官大贾跟平民或者是低收入阶层联姻的?二是读书,如果是你进入的是国内或者是国外牛逼闪闪的名校,有了金光闪闪的学历,进入主流社会就好比拿了一块敲门砖,不敢说进入门一定能挖到宝,但是相比之下还有更多的人连敲门的门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的更多人你也是幸运儿了。所以私立学校(并非草台班子式的民办学校,而是硬件优,师资优的双优学校)的学生在中小校玩了命式的增负,因为明天要担当更大的责任,今天的积累是值得的,这些学生家长都非常明白。而另外一边的公立学校很多家长在要求减负,因为不准备或者是没机会担当更大的责任,他们正在说感谢政府出台了减负政策,让我的孩子快快乐乐学习,开开心心成长。


决不淹死的鱼


我女儿读公立初中,没给她报培训班补习班,就怕她压力大。学校白天上午五节,下午三节,晚上两节,中午1:40强制进班做作业,晚上下晚自习再作业,最早也是晚上10.30洗漱,11:00休息,算快的!她们班有很多是12:00才做完。

对于负担,个人认为是来自社会,作为家长不管出于自身面子还是为孩子的未来考虑,都希望孩子学习好考得好。结果大家都这样想,于是就形成压力传导给了学校,因为学校不努力就会被淘汰,学校自然就把压力传给了教师,再到孩子。

所以如果单纯地认为学校是压力源是不正确的。上面反复提减压减压,仅从学校入手是不科学的,我想什么时候这种压力会减少,那就是“读书无用论”的观念盛行的时候,否则都会有压力的。但这种观念不会预期地出现,有压力也不一定是错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