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激光武器應用“幾乎無限”

【俄新社莫斯科12月7日電】題:看不見的矛——最新激光武器指向何方(記者尼古拉·普羅託波波夫)

摧毀地面設施、反導防禦、讓敵人的航天衛星失靈——“佩列斯韋特”激光系統投入試驗性戰鬥值班。儘管鮮有關於這種武器的公開消息,但它的應用面顯然相當廣泛。

藏拙於外內秀於心

俄羅斯總統普京在2018年3月發表的國情諮文中首次將“佩列斯韋特”公之於眾。他當時說:“我們在製造激光武器上取得了重大進展。這已經不止是理論或設計,甚至不是初步生產。從去年起,軍隊已經裝備了激光系統。我不想透露這方面的細節,現在還不是時候。但專業人士明白,這種武器成倍提高了俄羅斯保衛自身安全的能力。”

“佩列斯韋特”已經在今年12月初投入試驗性戰鬥值班。部署地準備了必要基礎設施,為裝備和人員建造了專用樓房。俄國防部公佈的視頻證實了這一點。

“佩列斯韋特”從外面看起來巨大而笨重,沒有任何常見武器的樣子——炮管或發射裝置。它的外形讓人想起安裝在輪式底盤上的貨運集裝箱,前端安裝了可旋轉的輻射裝置。它可以在遠程操控下作360度旋轉,以便對付空中和地面目標。軍事專家認為,激光武器未來的應用範圍幾乎是無限的:實施反導彈和反衛星防禦,讓敵方偵察設備失靈,攔截空中目標。

防空反導兵不血刃

公開渠道沒有關於“佩列斯韋特”技術性能的消息。目前這是嚴格保守的軍事機密。但多數專家一致認為,戰鬥激光是防空反導系統的組成部分。

軍事專家阿列克謝·列昂科夫對俄新社表示:“激光可以有效對付空襲武器、高精度武器或光電偵察工具。在強輻射下,電子設備會立刻失靈。‘佩列斯韋特’能穩定地讓敵方長時間‘失明’。比如,美國‘戰斧’導彈在飛向目標時採用‘肉眼’尋的,根據自導彈頭存儲器裡的數字地形圖確定方向。如果對它使用‘佩列斯韋特’這樣的系統,尋的就會停止。一旦失去目標,‘戰斧’就會自爆。”

專家認為,戰鬥激光對付所謂的“無人機蜂群”(一群雲團狀、用於突破防空系統的小型無人飛行器)特別有效。一般來說,它們是模擬導彈或戰鬥機的誘餌。列昂科夫解釋說:“如果防空系統開始對付這種‘雲團’,會瞬間耗光彈藥,當真正的空襲武器到來時,它就沒法應付了。”

“佩列斯韋特”或許還能對付飛機等更大型的目標。但這指的不是物理消滅,而是讓飛行員迷失方向。眾所周知,不大的激光指示器就能干擾民航班機降落。列昂科夫表示,如果說低功率激光就能產生這種嚴重影響,那麼不難想象戰鬥機飛行員在遇到“佩列斯韋特”發出的激光時會怎麼樣。

顯然,這種新系統將是未來捆綁使用的防空系統和電子戰系統的有力補充。在俄羅斯駐敘利亞的赫邁米姆空軍基地遭到無人機襲擊時,防空系統和電子戰系統的協同工作把損失降到了最低。如果這臺雙駕馬車增添了激光,那麼其防空反導效果將成倍增強。

改造升級勢在必行

不過,初級形態的戰鬥激光畢竟有一些重大侷限。特別是它對環境非常敏感,只能在沒有大霧、雨雪和沙塵暴的晴天使用。而且,當前技術只允許製造功率不大的激光——用於摧毀小型無人機。

俄羅斯國防部副部長鮑裡索夫表示,“佩列斯韋特”將在未來幾年裡升級改造。軍方承諾在紅場閱兵中展示新版戰鬥激光。它將變得更緊湊,減少輔助車輛和戰鬥人員的數量。毫無疑問,“佩列斯韋特”是俄軍最難操控和維護的武器之一。裝備戰鬥激光的部隊在莫扎伊斯基軍事航天工程學院和生產企業接受了特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