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断句似不合逻辑,你怎么看?

君一易经大义


一家之言,姑妄说之,姑妄听之。

常见断句是: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我的断句是这样的: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样断句,前四句的五言句保持一致,且后面也有五言句。要注意,道德经以四言句、五言句、六言句为主。不要随便打破这个规律。

最主要一点是,对于`可`的解释,`可`决不是可以的意思,而是`肯定、确定`的意思。

这一解释的理由是,历代皇帝批阅奏折,同意的时候都是批一个`可`字。

所以,对‘’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就能够这样解读了:

道,确定的道不是常恒的道。名,确定的名不是常恒的名。

也是说,道是变化的,名也是变化的。

这样来理解,比把`可`解释为可以,更接近道德经的义趣。

道,如神龙见首不见尾,一气流行,周流六虚,变化不拘。

名,同一个地方,古今多少名字?改开后改名的城市也多了去。同一个古人,甚至有姓,氏,名,字,号,賜姓,赐名。


柒道友


正确的断句就是: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其实老子的意思很明白:

尹喜呀,你今天问道于我,但是我告诉你,道这个东西不是语言能说得清楚的。语言描述的道,其实与真正的恒常不变的道相差很远;如果非要给它一个名称,这个名称也离它的本质相去甚远。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人生活在“有”的世界,而道更接近“无”的世界,“有”的世界的概念,无法描述“无”的世界的事物。但是我们又只能通过“有”的世界,去领悟“无”的世界,最后发现“有”、“无”都是同源的。通过这样的领悟,会了解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老子的意思概括说就是,“道”是没办法说清楚的,即使说了,也是说一个大概。要真正了解什么是道,还是要身心求证。


戒定慧2


不是断句有问题,而是后世改了字产生歧义。

此句目前最早可见的版本为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甲本。

原句为:“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后世因为避汉文帝刘恒的讳,将“恒”改为“常”,故而产生诸多歧义。

而此帛书甲本当在汉文帝之前写就。

从马王堆帛书可见,原文比今文更容易理解:万物本身的道(指世间万物运行之规律)和我们认为的道,都不是永恒不变的。万物本来的名字和我们给它的命名,也不是永恒不变的。

此句的意思是:不变是暂时的,变化是永恒的。

强调万事万物的变化性。

另,王弼的传世本《道德经》个人不建议读,篡改很多,与老子的原文有诸多差异,容易误读。感兴趣的建议读郭店楚墓竹简《老子》和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更接近原貌。



大理的云下时光


老子是我国2500年前的一位大圣人,开创了道家学说,他的传世书籍《道德经》一直被大家所解读。每个人都有自己新的解读,特别在那没有断句和标点的古文里,无疑不同的断句方式都会对解读产生新的影响,同时对文物的挖掘,还会有更古老的版本的《道德经》出土,修正后世《道德经》的一些错误。例如郭店楚墓竹简出土的竹简版《道德经》,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甲乙本《道德经》等等。现在流传最广的应当是王弼本,帛书本、河上公本。

一直以来,《道德经》第一篇,历来争议最大,断句方式千差万别,解读方式也是天差地别。我们现在通读的八十一章《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都是魏晋时期的王弼本,也被我们现在当成是标准版本。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我是比较赞同第三个断句方式的,道”,即无极大道。“可道”二字,就是可变化之道,是道的运行与应用。“非常道”,就是非恒常之道。(马王堆出土之帛书《老子》中,开篇载“道可道,非恒道”,避汉文帝刘恒讳而改常,可以判断其意境。)同样的“名”,大道本无名,为阐述他的概念菜强行命名曰“道”。“可名”跟随“可道”而来,随着事务的存在从而有了名。“可名”代表着可生可灭的事物,随着事物的变化生灭而变化生灭,所以“可名”皆“非常名”。


悠然岁月


问‘’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断句似不合逻揖,你怎么看?

我的观点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四句话是老子写在道德经开篇上的文字。

老子所在的战国时期,写文章是把字刻在竹简上的,当代还未有绢帕来供书写用,更没有发明纸。

古人语言极简,写文章更简。我们知道中国传统文化,文字进化发展是非常的缓慢,在周和春秋时期,用文章描述事件,如歌颂功绩,民间传闻,叹景叙情,劳动战争,农耕桑猎,爱情娱乐等都是用诗经体自由体的三言,四言,五言诗句等来描述书写的。

比方说三字经,用三言诗来描述,如‘’关关睢雎,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关睢》是四言体诗。

而老子的道德经是哲学,他也是按用三言(最多用),或四,五,六,七言体来书写。加上用竹简刻,基本上没有标点符号,所以这十二字四句诗体语言也不存在有断句之说,其中的哲理意思很明白,极具逻揖。

古人文章多深奥难懂,字简意精,要是现代人把他理解释荃的不具体通透,难免会使人会认识理会不了,也把其误认为断句,不合逻揖。

其实‘’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十二字四句是在汉恒帝时文史家为避恒帝讳,而重编的,把原先老子的非恒道,非恒名的恒改成恒的近意字:‘’常‘’字。而且还分了句,到近代新版的就加上标准的标点符号了。

老子的这几句话,其实也不必多解释,因为个人都有个人的不同释议,你看头条问答的这几十个回答,不是也都有不同的解答吗。

古文人多喜四句八对,舞文弄墨,文理经啰嗦,咬文嚼字等,文章多晦涩难懂。当然孔子,老子等至圣先师们的文章例外,但也是不可能被民间通认可的通俗易懂文章噢。

所以我也不便来多解释这几句话如道理意思的所在了,还是让专业专家来统一定义吧。

谢谢大家评论指正我的文章的不到之处。





方秉潮


咋一看这个提问。感到诧异。刚回答完对《水浒传》中人物提出异议的问题。这又出现质疑《道德经》的问题。今天怎么了?都与名人大家、古人先贤扛上了。

但又一想。凡事都要问个为什么。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也有利于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几句话。非常符合逻辑呀。没什么不妥呀!

为了便于学习和探讨。很有必要把这一章原文重录: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本章释意为:‘’道‘’,能够称说的,就不是自然长生的不变之道;‘’名‘’,能够传述的,就不是自然常在的永恒之名。‘’无名‘’,是天地的本始;‘’有名‘’,是万物的根源。所以,从常无欲处,可以认识天道的奥妙;从常有欲处,可以观察世俗的归趋。这有欲、无欲两者,同出于人心而名称不同,其理则都本于深远的自然。这极深极远的自然啊,可以说是一切微妙变化的总窍门。

本章老子名之为‘’体道‘’,意即体会、体察‘’道‘’的本源,是《老子》开宗明义的重要的第一章节。是老子的中心思想。它贯穿于整部书中。

我之所以这样做。其目的是完整理解原文原意。谨防断章取义。从而确立此章从开头到结尾的每一句。都非常合乎逻辑。不容置疑。


宇宙之光a


答,老子的原文是:“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在汉代为避汉文帝刘恒的名讳才改为常字。这是老子唯物辩证思想的精髓,古代道与天字相通,指大自然运行规律,或叫自然法则,名是事物宝器或修炼成果的名称,其中含修炼过程与方法。这样就好解释了,老子的本意是说道就是自然法则,求仙修道要遵守法则,顺其自然,但道是变化的,是因人因地因天时而变化的,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变化的实际情况来依据变化着的道法来修道,名可名,修炼的成果成名,但没有尽头也是在随着修炼在变化之中的。要想达到最高境界就要永不停止的去学习去悟道去修真。完毕!


翠蜻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五千言《道德经》开首语,含有丰富的哲理,是传之千古的名言名句。《道德经》的核心就是“道”,“道”是老子学说的代名词——道法自然,道为天下之本,万物之源。

人依赖大地而生存,大地依据自然规律而寒暑来暑往,四季更替,化育万物。大自然依道而运行,排布,参差各态,各命其名。万物尊道,道育之,德养之,器成之,尊道而贵德,守其根,得其果。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我的理解是,“道可道”的第一个“道”,是名词,指万事万物的规律,第二个“道”是动词,指解说表述之意;“名可名”的第一个“名”,是名词,指事物的名称,第二个“名”是动词,指命名解释的意思。



《道德经》这一开篇之言的“非常道”“非常名”中的“常”,据说不是原篇中原有的字,原有字为“恒”。历经秦末之乱,汉初社会百废待兴,为了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与民休养生息,朝廷奉行“黄老学说”——道家思想。而汉文帝尊名为刘恒,为避文帝名讳,学术界将“非恒道”和“非恒名”中的“恒”,改为“常”,字改义相同。“道非恒道”——事物不断发展变化,“名非恒名”——万事万物的名称定义,也不是恒定不变的。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在今人看来,似乎不合逻辑,实则非也——古汉语的句子,有倒装句,与现代汉语的语序有差异。关于此句的断句,也有人提出异议,甚至出现两字一断的说法,这更不符合《道德经》的本意。

道,指万事万物的规律,名,指万事万物的名称,似乎名应在前,道应在后,如果真要是这样,反而不合《道德经》的义理。道是《道德经》的核心,道放首位,突出了道,更合《道德经》本意,这是从文字表达的意象而言。从哲理的逻辑角度而言,万物在有名之前已经存在,事物无名,并不能说不存在。此句如此排序,反而说明了《道德经》的深奥,先知的高明,及圆润。



综上所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意思就是:万事万物都有其发展规律,人们可以理解认知,但这一规律不是恒定不变的,因为事物都在发展变化之中,月满则亏,物极必反。万事万物都可以命名,而其名称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名称,随其内涵(本质)的变化,可以更改,但万变不离其宗,名称寻道而来。


先知告诫后世:道无处不在,看似无为,实则有为,无所不为,上善若水。合抱之木,起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天下事,必作于细,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天之道,满则盈,放则新,少则得,多则惑,道法自然。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有了名称,就有了纲目,可以更好地认识事物,表达思想。有一万种事物,就有一万种名称,名称是寻着道的形态而来。



道德经本来就是中国古典哲学,所以要从哲学的角度去理解它,就能明白其中的逻辑。之前有幸听某高校教授讲过这句话,现在仍记得十之一二,只是一个理解的视角,以供参考。

按照老子的思想,如果有样东西能够概括宇宙中所有的变化,那我们暂且把他称之为‘道’,这个‘道’是可以被人明白的,但是不能通过言语表达。因为你在上一秒明晰了‘道’是什么,但这个‘道’只是你截止到这个时间的‘道’,你一旦说出来,这个‘道’就变了,因为这个‘道’没有包含‘你说‘道’’的这个变化,这就是所谓的非常道。这句话也可以用数学逻辑来表述,如果c是b的一个子集,b是a的一个子集,且c b a互不相等,那我们只能得到c是a的子集,而不能得到a是c的子集。

后半句的逻辑其实跟前半句一样,比如空气,空气在被定义为空气之前就按它原本的样子存在,人们也可以把它叫做垃圾,但是人们给他定义了一个名称例如为‘空气’,那么它就由于多了一个名称而和原本的物质不一样了,而且这个名称由于是人定的,所以带有极大的人类主观色彩,并不能作为客观存在事物的反映,所以名可名,非常名。

时间久远,记忆难免出现偏差,无法把老教授的思想准确表达,以上仅供参考。


贫道又湿了


我且举例:

1、教育是必由之路,如果放弃教育,成长会非常有局限。(道可道)

你看看现在的教育,能帮助成长吗?(非常道)

教育是为成长服务的。(名可名)

你看现在的教育及机构是吗?(非常名)

那我们说话的基点在哪里?

2、书法是研究书写的学问,如果没有书法,我们还得写甲骨文。(道可道)

现在大家认为书法是艺术,关我们什么事?(非常道)

谈论学写字都爱说书法,即书写法则。(名可名)

书法进课堂,对写字有提升吗?(非常名)

那么我们怎样讨论写字教学问题呢?

必也正名乎?为政在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