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南區
漢南區,隸屬於湖北省武漢市,地處武漢市西南部,三面環水,東南瀕臨長江,與嘉魚縣、江夏區隔江相望,北抵通順河,與蔡甸區相鄰,西面、南面以東荊河為界,並與仙桃、洪湖兩市毗連。2017年,全區版土面積287平方公里,2017年常住人口21萬人,轄4個街、4個國營農場、一個農科所、一個畜禽公司。2012年,漢南納入國家發展戰略,並且獲批“全國發展改革試點城區”、“中國汽車零部件製造基地”。 [1-3]
歷史沿革
漢南區古屬雲夢澤,為楚地。
公元前206年後,先後受制於江夏郡的沙羨縣、石陽縣、沌陽縣。
漢南區
公元606年劃歸漢陽縣。
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境內後屬湖廣佈政司武昌府漢陽縣。明代洪武九年(1376年)後屬湖廣佈政司武昌府漢陽縣。
清代,境內屬湖北布政司漢陽府漢陽縣。
中華民國初年(1911年),廢漢陽府,置湖北江漢道、政府建道,境內屬湖北江漢道漢陽縣。中華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廢道設行政督察區,境內屬湖北省第一行政督察區蒲圻專員公署漢陽縣。 [2]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49年5月前,漢南地區為國民政府漢陽縣所轄新灘鄉和合成鄉,新中國成立後將兩鄉合併,成立漢陽縣新灘區。1956年12月新灘區改稱鄧南區。1957年10月,孝感地區在鄧南區所轄東城垸圍堤墾荒,建立東城垸農場。1966年9月,東西湖農管局圍墾漢南垸,建立漢南農場(即今漢南、銀蓮湖農場)。
1978年3月,東城垸農場劃屬武漢市,與漢南農場聯成武漢市漢水南部的農場區,設立武漢市漢南農場管理局,以長江北岸、東荊河以南,劃屬漢南農場管理局管理。將原東城垸農場東荊河北岸的長江分場(現更名為桐湖農場)劃屬漢陽縣(現蔡甸區),將東荊河南岸的南豐、東荊、王家寨三個分場合併成東城垸農場,將紗帽、烏金兩個分場合併為烏金農場,將漢南農場分為漢南農場和銀蓮湖農場。1979年,境內的漢陽縣鄧南公社劃入代管,設陡埠、大咀、鄧南、水洪4個公社。
1984年政社分開,設立漢南區(1985年2月18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政府駐地為紗帽,與漢南農場管理局合署辦公,兩塊牌子一套班子。成立漢南區後,將烏金農場的紗帽鎮(自然鎮)和程家山、朱家山兩個大隊合併設立紗帽鎮。
1984年5月,陡埠、大咀、鄧南、水洪4個公社改設鄉制。
1985年在4個農場設立區政府辦事處。1986年,撤銷陡埠鄉,所轄村劃入紗帽鎮;撤銷鄧南鄉,設立鄧家口鎮,政府駐地為鄧家口鎮。1997年12月撤紗帽鎮,改設紗帽街,街辦事處駐地為原鎮政府駐地。
2001年6月,撤銷大咀鄉,將大咀鄉轄域併入紗帽街;撤銷水洪鄉,將水洪鄉轄域併入鄧家口鎮。
2005年1月17日,設立湘口街道辦事處,駐地湘口,管轄範圍為原漢南農場和銀蓮湖農場轄域範圍;設立東荊街道辦事處,駐地東荊,管轄範圍為原東城垸辦事處轄域及原烏金辦事處的部分區域;原烏金辦事處東至長江干堤,南到紗帽河,西至螞蟻河,北到漢南區與蔡甸區交界處的部分區域劃歸紗帽街道辦事處,餘下的區域與原東城垸辦事處合併設立為東荊街道辦事處。
2006年6月12日,撤鄧家口鎮,改設鄧南街,駐地仍為南莊。2007年至今,漢南區行政區劃未調整。
區劃詳情
2012年,漢南區轄紗帽街道、鄧南街道、東荊街道、湘口街道4個街道,烏金、東城垸、漢南、銀蓮湖4個農場及漢南農業科研所、壇山畜牧養殖場。全區有13個社區、53個村(隊)。 [1-2]
街道街道下轄社區紗帽街道百花街、濱江路、薇湖路、朱家山、月亮灣、綠苑路、廖家堡,長江、東風、大咀、東江、通津、江上、江下、周家河、幸福、陡埠鄧南街道振興街,金城、窯頭、撈子湖、鞋尖、水一、水二、水三、新溝、鄧西、建新、解放、南莊、下南、塘江、郭家東荊街道杜家畈、灘頭,東荊、王家寨、黃家墩、溝北、南豐,烏金、東莊、清江、水產湘口街道湘口、新渡、向新、大垸、五湖,都灣、進洪、蘆橋、龍溝、雙塔、礄口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漢南位於武漢市西南郊,地處長江北岸,江漢平原東向邊緣,漢南區東、南以長江為界,與江夏區、嘉魚縣隔江相望;西及西南以東荊河為界,與洪湖市、仙桃市接壤;北以通順河為界,與蔡甸區和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毗鄰。紗帽街距武漢天河國際機場40千米,距武漢港、漢口火車站均為30千米。漢南區處於東經113°25′—114°6′15′、北緯30°11′3″—30°11′20″,東西最大橫距為34.17千米,南北最大縱距離為19.08千米。全區版土面積287平方公里。 [2]
地形地貌
漢南區自然地貌呈東南高,西北低,沿河高,腹部低,東北局部丘崗星羅棋佈,小湖交錯,港汊縱橫,東南部、南部及西部為江河沖積平原以及由湖泊淤積而成的寬闊平原,地勢平坦,其高程在海拔20.7~26米之間,其中沖積平原區、淤積平原區和低壟崗區的面積分別佔全區總面積的61.2%、19%、19.8%。 [1]
氣候
漢南區屬北亞熱帶東亞季風溼潤氣候,具有四季分明、熱量充足、光照適宜、雨量充沛、雨熱同季、旱澇交替、無霜期長等特點。全區年平均氣溫為16.8℃,無霜期年平均日數為254天,年輻射量為107.16千卡∕平方米。漢南區全年的日照時數為1970小時,日照率為45%。漢南區年平均降水量為1276.2毫米,高值年(1954年)為2037.6毫米,低值年(1976年)為839.9毫米,年際差為1197.7毫米。全區年平均降水日數為123天,年平均風速為2.1米/秒,常年風向為東北風。 [1]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2006年,江漢石油管理局地球物理勘探公司通過二維地震勘探,發現漢南境內天然氣的蘊藏量在1400億至2500億立方米之間,居全國前列。 [5]
水資源
長江從漢南區過境流程達46千米,年平均流量為2.26萬立方米/秒,年過境水量達7127億立方米,是漢南區南部的水利調蓄總動脈。通順河於武漢經濟發展區的沌口注入長江,過境流程45千米,年平均流量為44.7立方米/秒,年過境水量達14億立方米,是區內北部的水利調蓄總動脈。馬影河位於區內東北部,西起東城垸農場十八家,東止烏金農場東城閘,河道全長274千米,流域面積152.49平方千米,佔全區垸內總面積的69.3%。 [2]
生物資源
漢南區可食用的野生植物有藜蘺、潮藕、茭白、菱角、芡實、薇菜等。境內水域有魚類8科45種。除此以外,還有眾多水棲動物,其中以鱉、龜、蚌、蝦、螺、蟹最為常見,尤以螺的蘊藏量最大。 [2]
人口民族
2012年,全區常住人口124300人。年末全區戶籍人口110279人,其中,農業人口80802人,非農業人口29477人。全區人口自然增長率5.1‰,其中,人口出生率9.2‰,人口死亡率4.1‰。全區共有12個少數民族,總人數112人。其中,白族2人、朝鮮族3人、侗族5人、回族13人、黎族5人、滿族10人、蒙古族5人、苗族6人、土家族48人、壯族13人、佤族1人、瑤族1人。 [1]
經濟
綜述
2014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8.1%。其中,第一、二、三產業分別完成增加值12億元、89億元和16億元,分別增長1.6%、8.8%和8.8%。三大產業結構為10.3:76.0:13.7,與上年相比,一、三產業佔比分別下降1.0個和0.5個百分點,二產業佔比提高1.5個百分點。 [4]
農業
2012年,全區完成農業總產值195650萬元,比上年增長5.53%。其中,種植業產值86265萬元,增長8.29%;林業產值661萬元,增長2.26%;牧業產值51381萬元,增長3.66%;漁業產值56593萬元,增長3.54%。全區糧食播種面積144892畝,比上年減少4267畝;棉花播種面積79110畝,比上年增加6722畝;油料播種面積12159畝,比上年減少2165畝;蔬菜播種面積107140畝,比上年增加7881畝。全區糧食產量33490噸,比上年下降37.39%;棉花(皮棉)產量5640噸,增長22.61%;油料產量1837噸,下降7.78%;蔬菜產量257308噸,增長12.97%;禽蛋2124噸,下降2.41%;水產品產量23073噸,增長1.45%;全年牲豬出欄29.86萬頭,與上年持平;全年家禽出籠96.42萬隻,增長0.74%。全區耕地總面積156969畝,農業機械總動力13.74萬千瓦,大中型拖拉機316臺,農用運輸車581輛,全年化肥施用量29481噸。 [6]
工業
2012年,全區完成工業增加值382560萬元,比上年增長23.32%,其中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77544萬元,增長37.20%。全區完成工業總產值1398943萬元,比上年增長38.23,其中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376079萬元,增長44.92%。全區輕重工業結構由2011年的30.20:69.80調整為27.70:72.30。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產品銷售收入1351861萬元,比上年增長44.31%;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率98.24%,比上年降低0.41個百分點;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稅71410萬元,比上年增長55.84%,其中利潤42734萬元,增長94.10%。 [6]
貿易服務業
2012年,全區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8601萬元,比上年增長19.89%。其中,批發和零售貿易業完成零售額129461萬元,增長17.63%;住宿和餐飲業完成零售額29140萬元,增長31.13%。 [6]
交通
漢南地處武漢市三環線附近,距武漢機場48千米,距武漢港38千米,距漢口火車站35千米。截至2012年,全區有二級公路35.55公里,三級公路48.58公里,三級碎石路23.5公路公里,四級油路11.57公里,四級碎石23.1公里,等外公路41.05公路,全區公路密度為46公里/百平方公里。武漢至洪湖的高速公路穿越該區境內23公里。漢南區有全年不凍港(紗帽港),長江穿境而過,港區岸線達4250米,2500噸貨輪可直航長江上、中、下游及海外。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2年,全區有中小學(幼兒園)40所,其中:高中3所(含職業教育),初中7所,小學13所,幼兒園17所(含民辦園14所)。全區在校學生(幼兒)11164人。其中:高中2385人,初中2430人,小學4384人,幼兒園1965人(含民辦園1257人)。全區在編教職工1198人(不含退休教職工454人),其中:在崗1170人,內部退養28人。專任教師1172人,其中:高中247人,初中332人,小學493人,公辦幼兒園50人。全區中學高級教師136人,佔11.60%;中學一級教師557人,佔47.53%。[1]
科技事業
2012年,全區組織實施各級各類科技項目43項;專利授權24件;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8590萬元;新建科普畫廊80米;組織開展大型科技下鄉活動7次,科普助推項目8個;培養科技示範戶96戶,科技致富帶頭人10名;指導企業與大專院校開展產、學、研活動3次,科技培訓80場次;新增科技企業孵化器2家,新建孵化器面積8.2萬平方米。全區全年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23.7億元,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5.5億元。 [6]
衛生事業
2012年,全區醫療機構13家、床位510張,平均每千人口擁有病床位數5張,病床使用率為88%。全區門診人次數265702人次,入院16188人次,診斷符合率95%。全區醫療單位在職在編785人,其中,碩士畢業生1人,本科學歷80人,專科學歷288人,中專及以下學歷416人;正高級職稱1人,副高級職稱21人,中級職稱198人,初級職稱498人,技術工人67人,享受區政府和衛生局頒發特殊津貼13人,其中:區管專家1人,區管拔尖人才2人,學科帶頭人10人。 [1]
名勝古蹟
- 江灘公園風景點景點
江灘公園風景點為境內最大旅遊勝地,位於紗帽街蚌蛤洲,2009年建成,佔地300畝,公園分為兩個平臺。
- 紗帽山遺址
紗帽山遺址面積約4000平方米,文化層l~3米。遺址於1984年8月在文物調查中被湖北省博物館發現,湖北省及武漢市文物考古部門在紗帽山遺址進行過兩次考古發掘。紗帽山遺址經省、市文物考古部門鑑定為商周文化遺址。 [7]
- 金竹嶺遺址
金竹嶺遺址是1982年在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中發現的。金竹嶺遺址位於鄧家口鎮搪江村西北約400米處,面積約5000平方米,文化層約1.5米。金竹嶺遺址出土的文物有砂褐鼎足陶片、泥質灰陶籃紋罐陶片、泥灰繩紋黑陶片等,經鑑定均為新石器時代文物。1982年12月25日,金竹嶺遺址被武漢市人民政府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2] [8]
- 張家墩遺址
張家墩遺址位於烏金農場紗帽大隊的李家灣,發現於1998年9月下旬,面積約4000平方米,文化層約4米左右,出土的文物主要有紅燒土塊繩紋陶片,青銅器爵。1998年9月5日,該遺址被漢南區列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1998年9月25日,區人民政府在張家墩豎立”商至西周古文化遺址”的石碑。 [1-2]
閱讀更多 電視劇片斷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