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歷代帝王很少把國都定在南方?

小朱不懶惰


對於中國古代來說,國都的選定,有兩個最主要的因素要考慮。

1、政治因素

黃河流域作為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一直是中原王朝的主要活動區域,而南方的真正開始開發和融入中原文明,是從西漢征服百越以後開始的,並且這個過程一直持續了幾百年,在東晉衣冠南渡以後,南方在政治上才算開始抬頭。



北方一直都是門閥大族的主要經營範圍。秦一統天下時,關中作為大秦根基之所在,咸陽作為政治中心順理成章成為國度,以咸陽為中心,整個關中地區都是秦朝主要的勢力構成,它不可能把國都遷移到控制不強的六國故地。

而漢時,劉邦以漢中蜀地經營,在關中又有“約法三章”而收民心,當劉邦打贏了蜀漢戰爭以後,相對於沒有開發出來的漢中蜀地,當然選擇關中了。關中以咸陽城為基礎,建長安為國都是當時最好的選擇,畢竟其他地區還有當初爭霸天下給封出去的異性王。而且最重要的是,當時關中地區經濟發展最好,秦國因變法關中開墾土地最多,經濟條件最好,不選這裡還能選哪裡?



到了東漢,西漢時期的勳貴豪族,大多出自“山東”(這裡的山東指的是秦國故地以東),經濟,以及政治中心逐漸朝如今的河南,彼時的中原轉移。王莽新朝時期的動亂,關中越發疲敝,而漢光武帝作為山東豪族的代表,就只好選擇洛陽了。

三國呢就不說了,畢竟割據時代,而到了西晉,在九品中正制下門閥世家的實力越來越強大,而主要的門閥又是以山東門閥為主,關中因為遠離政治中心太久,故再也不是合適建都的地區,所以還是選洛陽。而東晉呢,是因為北方都沒地盤了,只能選南方建業。

到隋文帝一統天下之後,作為北方關隴集團的大老闆,他不可能選山東門閥經營的洛陽,以及江南僑姓門閥的建業,大本營就在關中,所以在長安基礎上建大興城,以此為國都。至於隋煬帝營東都,以及江都,經常不在長安,大概是跟關隴貴族掰手腕掰不過,加上隋煬帝喜歡任用南人為官的緣故。而唐朝跟隋一樣關隴集團出身,也只能選關中,在大興城基礎上擴建長安。而在唐高宗以及武則天時代,大概上消滅了門閥政治,為了加強山東的控制,以及經濟中心逐漸東移的緣故,以洛陽為東都是很正常的選擇。(在南方經濟沒有發展起來的南宋以前,河南一直是農業經濟大省啊。即便放到今天,河南的農業也是很強的。)



唐亡以後五代十國,五代地盤就那麼多,只能選擇開封和洛陽之間。後來的北宋選開封而不選洛陽或者長安,一定程度上是因為開封經過五代的經營,已經初具規模,而當時長安、洛陽相較殘破,北宋立國之初就有遼國這個大包袱,一時間也沒有能力去重新建設長安和洛陽。南宋跟東晉一樣,也就不說了。

而元朝以大都為國都,一方面北京這個地方經過塞北三朝經營,已經初具規模,而且其地理位置有助於多民族國家的元控制漠北和西部,加上大運河也可以有效溝通南方。明代朱元璋以南方建國,其勢力範圍一直在南方,所以選了南京,而朱棣基於自己的考量,以及華北平原已經被異族統治長達500年之久的緣故,所以選了北京。大清呢,一方面其繼承自明,一方面作為多民族國家,選北京作為政治中心,能夠有效控制西北和漠北。



2、軍事因素

中原王朝長期需要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侵襲,如果選擇南方作為政治中心,一旦北方發生戰事,很難及時做出應對。

古代通訊技術落後,訊息的傳遞需要的時間不短,如若邊關重鎮被入侵,以南方為國都的話,軍事情報的時效性將大打折扣,十分不利於做出有效的軍事部署。無論是徵發集結大軍,以及物資後勤,都不能夠第一時間做出應對,同時如若爆發大的戰事,也不利於中央對軍情的瞭解和對出征大軍的控制。

以上個人淺見,歡迎大家討論交流,如果喜歡我的文章,順手點個贊,關注也是極好的。


緣説


究其人類的發展,最初都是依賴於地理環境與自然條件。

在遠古時期,隨著地殼運動和氣候的變化,遠古人類在中國才逐漸繁衍。其後,又隨著農業的出現,人類才過上了定居生活,人口數量才漸漸擴大,這才有了部落和城市。所以,文明的曙光出現在自然條件優越的地區。而黃河流域與長江流域正是這樣的地方,所以,部落聯盟的核心部落多聚集於此。我國的第一個朝代——夏朝是顓頊部落的一個支裔。《世本·居篇》有“禹居陽城”之說,陽城在今豫西登封。後又有記載夏族的活動地點在晉南一帶。至於商朝的重要國都亳城和殷(今河南安陽),東周的鎬京、西周的洛陽也都是因為這些城市處於黃淮地區,自然條件優越,又是古代文明的發源地,故古代的帝王選擇建都於此。同時期的南方地區,多山川河流,各部落間的交流受到阻隔,部落聯盟的實力發展相對沒有北方成熟。再者,除長江流域之外的地區農業發展的條件惡劣,生產力低下,人口繁衍能力相對較弱,北方多稱之為“蠻夷之地”,可見發展之落後。故其後的朝代除了分裂割據時代的地方政權,統一的王朝皇帝受文明起源和歷史文化積澱多會選擇發展更為成熟的北方。

那麼,隨著南方的開發,為什麼還是不見歷史上的國都定在南方呢?我國曆史上南方開發的契機是北人南遷。西晉時的八王之亂使得北方地區破壞嚴重,大量人口南遷為南方帶去了勞動力和先進的生產工具,南方開始得到發展。而從唐末開始南宋完成的經濟重心的南移,使得南方的經濟水平最終超過了北方。南朝時的四個朝代的都城和南宋的都城在南方多少是受經濟因素的影響。但影響國都選擇的因素中政治因素和軍事因素佔更為重要的地位。元朝統一後,選擇北京作為首都,是因為北京的位置更有利於管理廣大的疆土。明朝本定都南京,又遷都北京,一是出於北京重要的軍事位置、“天子守國門”的政治宣揚和對北方領土更好的守護,二是為了擺脫建文帝的政治影響,重建班底。清朝選擇北京是受前代文化與政治影響,以及中和了本民族的利益和文化習俗的產物。綜上,就經濟方面,南方的實力超過北方,飯北方的城市也多是老牌城市,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就政治方面,北方的城市政治遺產較多,在早期多為都城;就軍事方面,北方的城市多是抵抗外族侵略的重要軍事關隘;就文化思想方面,古人受“天下居中”思想影響較深。故古代帝王綜合種種因素多選擇在北方建都。


國家人文歷史


因為南方的冬天沒暖氣!

玩笑了,其實這個問題不太嚴謹,題目的意思應該是:

為何我國古代大一統王朝都將都城選在北方?而且這裡的北方指的是公認的秦嶺——淮河以北。

那麼到底是為什麼呢?靜夜史認為有以下原因:

1、統治者的個人喜好

都城雖然是一國的政治中心,但他首先是統治者的巢穴。統治者要在這裡治國理政,所以這個地方必須要滿足以下幾個條件:

首先就是舒服。要知道,相比於北方的寒冷,南方的瘴氣更加嚇人。在楚國先民篳路藍縷的開拓之前,長江流域都是瘴氣瀰漫之地。

雖然秦始皇統一嶺南後進行了大規模的開發,但是南方地區仍然是不適宜生存的地區。作為統治者的家,他們沒有理由把房子蓋在不適合自己生存的地方。

其次是方便。作為全國的政治中心,都城一定要建在交通便利的地方,而我國的地形特點基本是北方平坦,南方起伏。

北方地形開闊,決定了這裡可耕土地面積大,供養的人口多,而南方地區地形起伏,且土壤貧瘠,根本難以供養大量的人口。所以長期以來我國北方人口都遠遠高於南方,在這樣的情況下,將都城設在人口密集的北方,能夠更有效地穩固統治。

而且北方地區地形平坦,交通也更為便利,這有利於發揮對全國的有效統治。

所以都城的選定統治者的個人喜好絕對是第一位的因素,沒有這個前提,所謂的戰略安排也就無從談起。

2、帝國的戰略考量

我國曆史上多數時間將都城定在北方,除了北方地區長期以來不論人口、經濟發展水平等遠遠超過南方,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

北方的戰略地位比南方更重要。

一直以來,北方都是帝國的重中之重,這不是由經濟發展水平決定的,而是由我國特殊的地理環境決定的。

簡單說來帝國可以沒有南方,但是絕對不能沒有北方,所以要想帝國穩定,都城必須選在北方。

我國地形自北向南傾斜。這導致一個非常嚴重的後果,就是一般出現南北朝並立時,北方政權具有更大的優勢,可以說具備了更多統一的可能,所以歷朝歷代除朱元璋自南向北完成統一,剩下的大部分時間都是自北向南統一華夏。

在地形自北向南傾斜的情況下,若將選在南方,也就意味著在事實上低北方一頭,所以也就很難北上了。所以像東晉、南宋這樣的南方政權基本也就失去了恢復北方江山的可能。

所以將都城選在北方,可有效對南方形成壓制。但決定北方不可或缺的,不是地形的傾斜,而是更北的遊牧民族。

從戰國時期開始,中原和遊牧民族的衝突就從來沒有停止過。像匈奴這樣的強悍民族,更是不斷深入中原內地進行劫掠,給中原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因為遊牧民族的不斷侵擾,將都城選在北方顯然是非常危險的,但是為了整個帝國的安危,都城必須身在北方。

因為都城位於北方,意味著國防力量重心也在北方,這對於鞏固北方有重要作用。只要北方不失,在北方身後的南方的安全也就能夠保證。

而且,將都城選在靠近遊牧民族的北方,可有效抵禦和威懾少數民族,有效保護帝國的安全。

所以這也從側面說明了,為何定都南方的政權都無法長久,因為此時的北方已經不在中原王朝手中,沒有緩衝的南方勢必會最終覆滅。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從古至今影響定都的原則包括:

國防安全 擴張 交通 水患 漕運 經濟 文化 等因素

國防安全:

中原王朝在清朝以前主要威脅來自北方遊牧民族,看上去似乎南部更安全,其實不然,中國地形北高南低,北方具有居高臨下的優勢(冷兵器時代地理因素及其重要,即使現代戰爭地形地勢仍是影響決策的重要因素),單獨靠江河作為屏障很難抵禦北方進攻。(一般國都防禦以山、河皆有為最佳)

漢族起源在黃河流域 ,除非整體遷移到南方,否則要想保住黃河流域,就必須將政治、軍事、經濟中心北移,否則以當時的交通條件,難以有效應對北方戰事,

因此要保住中原王朝,就需要至少保住長城一線。最明顯的一個例子就是唐末石敬瑭割讓燕雲十六州後,整個宋朝雖然經濟繁榮,但面對遼、金、西夏始終處於被動防守態勢,最終被逼南遷直至滅亡。為了保住這條防線,都城就不能太靠南。

另外,距離國都越遠的邊疆地區中央政府的控制力越弱,容易發生動亂。所以定都還要考慮到國家控制力可達到的地區遠近。

交通

中國南方水網密佈,山地丘陵多,雖然水運便利,但是修路反而不方便,因交通問題不利於定都。

水患:

都城不能離水太遠,既要要保證漕運和大量人口的用水、灌溉,又要防水患,如開封就是由於黃河水患嚴重,宋以後便不在此定都了。

漕運:

都城作為政治經濟中心,周圍必然人口密集,要想滿足這些人口的生活需要,同時為了應付全國物資調配(戰爭、賑災等)必須藉助便利的漕運。

經濟環境

作為國家首都,必須要有一定的經濟實力足以承受大批政府機構的建設並供養大批政府官員。所以人口眾多、經濟發達也是考慮的因素之一。

北方經濟在唐以前一直領先於南方,北方黃河流域比南方長江流域更加宜居。南方適宜定都的大城市比起北方更是屈指可數。

文化

漢族起源於黃河流域,文化上視中原為正統。即使是南方王朝也需要向北收復中原之後定都在中原(北方黃河流域)以標榜本朝的正統地位。否則屈居南方給人民名不正言不順的印象,在道統上落了下乘。

其他

即使在今天南方的各方面條件明顯優於北方,以上因素對於現代首都的選擇限制越來越小,為了平衡國內地區經濟差異、統籌全國發展也需要定都在北方依靠首都的經濟政治文化效應帶動北方經濟落後地區的發展。


文虎晨


1127年靖康之變時宋徽宗、宋欽宗被金國所俘,北宋滅亡。趙構在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繼承皇位,後遷都臨安。那時候的臨安,也就是我們今天的浙江一帶,可以說是地道的南方了。

雖然南宋遷都南方有被逼迫的色彩,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他開闢了一個新的方向,讓南方的經濟迅速的崛起。

宋代以前,南方地理條件當然不像我們今天的這樣,是土地肥沃的良田。那時候南方水患頻發,水道縱橫,並不適合人類的大規模居住和活動。

還有另外的一個原因便是生產技術不夠,對於南方的良田,人們沒有足夠的能力和技術去利用和開發。所以導致了南方經濟長期落後與北方。

南方地廣人稀,資源相對匱乏。這也導致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歷史現象,那就是南方人同北方人之間的爭霸戰爭,南方人幾乎沒用贏過。這確實是一個奇蹟。

南方地理條件、人口數量、文化底蘊都遜色北方,歷史定都當然會是北方而不是南方了。


看點兒歷史


秦嶺淮河分界的南方和北方,是個以降水量為標準的氣候概念。而實際上國家選擇都城則是一個地緣政治的問題。所以,回答類似問題的時候。不要只分南北。而是按地緣政治 人文地理最少把中國分為三個區域。長城以北,長江以南,還有廣義的中原。

可以說,中國歷史上大一統王朝的都城都在廣義的中原,沒有例外。南北朝不算大一統,而南宋和金元並存的時期,也可以是第二個南北朝,並不是大一統。

首先,我們看一下長江和長城兩條線。長江中下游的長江,是官話方言和六南方言的天然分界線。官話方言內部相對統一,方言互通程度很高。而六南方言之間卻無法互通,也無法和官話方言互通。這是人文地理上一個很明顯的差異。而長城一線,則是古代農業的天然分界線,古代農業水平下。長城以北,基本只適合牧業,只有長城以南的氣候,才適合發展農業。而且,長城沿線的山脈情況,較為適合建立長城來抵禦遊牧民族的侵擾。而又因為長城以北不適合發展古代農業,所以歷史上絕大多數朝代對關外都缺乏有效統治。哪怕漢唐對關外更多的也是允許少民自治,對中央稱臣就好,而並不是如中原和南方那樣的直接統治。

所以,歷史上的都城,除了少民政權,沒有長城以北的。而除了偏安政權,也沒有長江以南的。明初朱棣遷都之前的定都南京,是唯一例外。

而廣義的中原。也就是長城長江之間。包括華北平原和關中平原。這裡經濟最強,人口最多,從古至今無一例外。就單看京津冀魯豫皖蘇這五省兩市,中國任何一個其他的同面積區域,其他的任何七個省級單位。論經濟論人口都不是對手。所以。中原地區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所以,有句老話,得中原者得天下。大一統王朝沒有任何一個是繞開中原先得他處再得中原的,全部都是得到中原,再吞併天下。


淡藍色榮譽02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古代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都是在北方,那個時候南方其實不適宜居住的。從遠古到西晉,中國北方經濟無論是農業、手工業、還是商業的發展水平都遠遠超過南方。以三國時期為例,雖然從地圖上看,魏蜀吳三國多久面前其實是差不多的:

但是實際上,天下十三個州中,魏國一共佔領了9個,蜀國才一個,吳國才2個。當時的人口是這樣,魏國一共1386萬,吳國230萬,蜀國94萬。如果你作為國君,會把國都放到哪裡?

三國以後,南方經濟開始發展,特別是隋文帝修通了大運河,南北連接到了一起。從唐朝中晚期到南宋、中國的經濟中心就開始移動到南方。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主要是以下幾個原因:

1.天時。中國氣候在古代的時候就開始發生變化,加上中原地區的森林長期被伐,使得整個北方的自然條件開始惡化。

2.地利。南方政權憑藉著長江天險,使得能夠維持其統治。加上水稻的大規模種植,使得南方經濟能力提高。

3.人和。無論是晉朝的衣冠南渡,還是南宋的建立,北方長期戰亂,導致了大量人口開始南遷。這些人口帶來了很多先進的技術,促進了南方的發展。


歷史是什麼


縱觀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我們會發現把國都建在北方的大都是統一的中央集權政權,而在南方定都的,幾乎都是偏安一隅的地方政權。是什麼原因造成了中國的政治中心一直以來都在北方呢?




華夏是中原地區的別稱,又稱中土、中州。是指洛陽至開封一帶為中心的黃河中下游地區。狹義上指今天的河南省。當與外族對應時,中原又泛指中國。這裡是華夏文明和中華文明的發祥地,是華夏民族的搖籃,被視為天下中心。如果把範圍再擴大點,今天的山西、陝西、河南、河北、山東五省集中了中國古代文明最多的精華,是歷朝歷代皇帝最喜歡建朝立都的地方。




中國四大文明古都中的北京、洛陽、西安都位於以中原為中心的北方地區。中原,自古以來就有“得中原可得天下”之說,逐鹿中原、問鼎天下是帝王家畢生奮鬥的目標。這裡是中國自文明誕生起便形成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定都北方於其說是帝王家的一種習慣,不如說是一種默契來的更恰當。




相比於歷史悠久光輝璀璨的中原文明,廣大南方地區則明顯開發的較晚。自南越王趙陀起,到漢末三國鼎立中的吳國,南方的政治影響力一直偏小。西晉衣冠南渡後,大量北方流民南下,江浙閩贛等南方地區得到快速開發,此後建都南方地區的偏安政權便一個接一個,如東晉、南朝、十國、南宋等。不過,隨著南方地區得到進一步開發,經濟也開始南移,北方地區頻繁的戰亂促使南方的人口變的稠密,穩定的生活環境有力的促進了南方經濟的發展。




政治北強南弱,經濟南強北弱從古代起就形成常態並一直延續到今天。這種南北差異化的形成實際上是和古代政權政、經分隔的策略有幾大的關係。自秦、漢起中原地區便開始面對北方遊牧民族的侵擾,政治、軍事中心在北方是有其長遠的考慮,歷朝歷代御邊守國,皇帝都是居中調度指揮兵馬抵禦外族。明成祖朱棣力排眾議將國都從南京遷往更靠北的北京即是出於政治、軍事上的長遠考慮。而南方地區,久不歷戰事,社會經濟發展幾乎沒有怎麼受到戰爭的影響。因此,南方的經濟地位就變得尤其突出,而北方的政治地位始終沒變,這種格局一直延續到了今天。


大國布衣


中國曆代的皇都都在北方,而不是南方,這是為什麼呢?而且皇威在北方還能夠長治久安,萬歲萬萬歲,而建都南方的朝代都短命呢?

我們打開中國的人文地圖就能夠找到原因。我們看到中華的氣數在北方,而不在南方。有人會問南方景秀江山,為什麼沒有王氣,而北方有王氣呢?這些自然地圖,而不是人文地圖。

東北三省,文化統一,語言統一,自古有了東北地區,就能夠進關南下,收穫中原,平定南方。中國歷史的章節就有元朝,清朝,和林彪的東北野戰軍南下。

獲得中原地區也一樣能夠獲得整個中華,這裡面有秦始皇平定六國,西漢劉邦建立西漢王朝。還有東漢劉秀,唐,宋,元,都是北方王朝。

為什麼中國的王氣在北而不在南?

我們看一下,中國的文化,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語言。北方的語言是基本可以互相交流的,能夠交流語言,人們就有一種認同感,有了認同感,就很容易結成一個集團,而團結一致,這就是一股強大的力量,而這股力量就是一個強大的推土機,而推平一切。

北方是中華文化的起源地,也是漢族的起源地,優秀的中華文化的典籍以故事的形式蘊藏在人們的心靈世界裡,口口相傳,許多的成語故事深深的紮根於民間,而這些都是漢民族的發展史和文化詩經。

當誰冒犯了民族利益時巨大的不滿就會像洪水一樣的蔓延開來,民變起義就此開始,改朝換代的時候就到了。

而中國的南方,分部著許多的語言區,各自成為系統,各自的利益範圍很小,所以利益面小,山多,不交流。

互相仇視,為非常小的利益你死我活,沒有形成大集團的條件。

一方利益不會牽涉到另一方的利益,而被一個一個的吃掉,而被北方大的勢力統一。

當統一之後必須立即建都北方而不是南方。同時如果建都南方,北方不服,也就是觸動了中華文化的王氣,而短命。

通過這些簡單的描述,基本你就大概知道了為什麼。


寶樹白石34222787


這是三個原因引起的。一個是北方的基礎設施建立得好,從城防跟水利設施都很齊全。由於中國的文明發源於北方,從夏商春秋戰國秦漢三國開始,北方先後開墾了華北平原,關中平原,這是天下糧倉。而南方直到三國時期孫權建立政權後才開始開墾了長江中下游平原,這使得南方從硬件設施上面就沒法跟北方相比。

其次,政權發源地不同。以隋唐宋朝為例,這幾個政權都是發源於北方。比如隋朝楊堅本來是北周的臣子,然後通過篡位來的,這使得他們對自己本身的勢力所在地區依賴嚴重,擔心離開了自己所在區域後民心不附。這個案例同樣適用於唐朝跟宋朝,唐朝李淵本來就是隋朝楊廣的表哥,山西太原是李淵的封地,李淵入關中稱帝實際上也是一種篡位。宋朝也一樣,宋朝是通過陳橋兵變建立的政權,他們甚至不敢離開開封,也是擔心離開開封以後得不到支持。

最後一種情況,就是類似於明朝時期。由於明朝的北方國防壓力很大,明朝必須在北方佈下重兵,但是朝廷內部又擔心爆發類似於朱棣謀反這種類型的諸侯王擁兵自重。所以朱棣才下令在北方建都,由皇帝直接掌管邊軍,為的是不給諸侯王掌軍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