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统一战争先北后南会怎样?

军统60


中国向来有大一统的观念,大宋开国后,摆在宋太祖赵匡胤面前的一件艰巨任务,就是如何一统中国。

当时中国境内还分布许多地方割据政权,北方有北汉,南方有南唐、吴越、后蜀、湖南、南汉、荆南等。这些割据,有的称帝,有的称王,有的称节度使,各据一方,拥兵自重。

从表面上看,大宋帝国在北面只有一个敌对政权,也就是北汉,而南面却有诸多政权,似乎应该先北后南,即先平定北汉,再统一南方。然而,实际情况是比较复杂,北汉国家面积虽不大,但有契丹人撑腰,并不容易对付。因此,宋太祖赵匡胤与赵普商量之后,决定先对南方用兵。

先南后北的战略方针,是正确的。从后来北宋统一中国之战来看,对南方诸政权用兵,基本上是一战而平。攻略湖南、荆南、南汉等地方政权,都是势如破竹;攻破“蜀道难,难以上青天”的后蜀,只用了六十六天;攻破拥有长江天险的南唐,也是一鼓作气;吴越等小政权则是奉表请降。

与南方用兵不同,宋太祖在对北汉用兵时,屡屡败北。

公元964年,宋昭义节度使李继勋率部进攻北汉辽州,北汉紧急向辽国求援,辽国派耶律达里率六万骑兵入援北汉。宋军敌不过强大的辽军,落荒而逃。

四年后(公元968年),北汉皇帝刘钧去世,国内政局动荡。宋师果断抓住机会,越过边界发动进攻。北汉新主刘继元向辽国求援,耶律达里再次临危受命,入援北汉。李继勋不敢恋战,撤去对太原的包围,撤回国内。

公元969年(开宝二年),此时北宋已平湖南、荆南、后蜀,宋太祖御驾亲征北汉,包围太原,引河水灌城。由于辽国处于政权交接时期,直到太原被围两个月才出兵救援。北汉抵抗之顽强,出乎宋太祖所料,坚守太原城五个多月。此时辽国政局趋稳,大举增兵北汉,宋太祖最终没能啃得动北汉这根硬骨头。

直到公元976年,宋太祖已扫平南方诸势力,以党进为统帅,下辖潘美等将领,兵分五路,讨伐北汉。宋军很快逼近太原城,北汉只得祭出法宝:向辽国求援。辽国的救援相当迅速。九月,南府宰相耶律沙率辽师入援。就在大战一触即发之际,宋太祖意外暴死,这一突发事件,令征伐北汉一事戛然而止,宋师放弃围城,撤回国内。

从宋与北汉交战史可以看出,一个北汉政权,比南方几个政权加起来还难对付。因此,宋太祖先南后北的统一战略,是没问题的。


君山话史


如果先北后南,北宋将更加强大!

在先前的文章中,“静Yes”曾做过类似的分析,阐释了先北后南的好处,分享和补充如下:

960年,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成为北宋开国皇帝,一个全新的时代到来了。

北宋初立,赵匡胤面临的是北方日益强大的契丹和南方多个割据政权,形势不容乐观。而赵匡胤有一句名言,叫:“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所以,只要不是属于北宋的政权,赵匡胤都看不上,看不惯,看不爽。所以北宋刚刚建立,就开始了马不停蹄的统一战争。

但是问题来了,四面临敌,这把饥渴的大刀应该从哪里砍起呢?

首先,你要有一个计划!

赵匡胤当了领导后,还保持着微服私访的好习惯,出访的对象,是各个大臣的家。这种作风让大家每天都提心吊胆,宰相赵普尤其如此。赵匡胤嘴馋,他喜欢吃赵普媳妇做的烤肉。于是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他叫着弟弟赵光义一前一后到赵普家蹭饭。

赵匡胤对开国功臣是相当够意思的,宋朝是士大夫们最幸福的朝代。而且赵匡胤对下属很人性,称呼赵普媳妇为嫂子,相当亲切。

吃着吃着,赵匡胤突然叹了口气,说出了目前的尴尬处境。

赵普没有着急发言,赵匡胤就将自己“先打北汉,后南平诸藩”的想法和盘托出。

但对于老赵这样的试探,赵普给予了否定,他为赵匡胤分析道:“北汉在西、北二边,若一举拿下,这样就要与北边契丹、西边党项接壤了,压力会陡然增大。不如先留着北汉,等搞定南方诸国,再收拾他们…”

这一番高论指出了赵匡胤战略中的不足,使赵匡胤心悦诚服。所以很快打圆场:“刚才是试试你小子,其实我也是这么想的…”

就这样,一个平定天下,乾坤一统的战略就这样在一顿烤肉席上敲定了。

1、为什么“先南后北”不行?

因为计划制定得太过随意,所以也产生了非常扯淡的效果。

不过战略本身是合理的,宋朝后来屡战屡败是有多方面因素的,罪不在战略本身。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当时的条件下,即使先南后北的战略可行性再好,也不可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加上执行不到位,结局就是十分扯淡。所以终宋一朝,始终没有能够消灭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反而是被周边少数民族轮番敲打,想来也是十分痛苦的事情。

我们回过头来看:当时的情况下,为啥赵普的战略不好使呢?

其实也简单。说到底,赵普的战略是要服务于统一天下的,那就要包括征服周边的少数民族契丹、党项等。所以不能将目光放在中原内部,因此赵普的战略在今天看来相对短视。

宋朝立国面临着怎样的外部环境呢?北方基本统一,北边是北汉和契丹,南方有南唐等割据政权。

赵普认为,北宋立国实力尚弱,应该小火慢炖,先把容易消灭的南部政权逐个抹去,然后再挥戈北进,最终统一天下。

2、为什么要“先北”?

可是契丹不等人啊!赵普恰恰就没有考虑北宋的北方强邻契丹。,

作为一个完成封建改革的少数民族政权,契丹很强大。特别是907年建国后,契丹有了强有力的国家机器。这还不算,后期契丹从“儿皇帝”石敬塘手里得到了中原王朝的屏障“燕云十六州”。这让契丹对中原王朝的优势顿时高屋建瓴。北宋立国时,契丹已经安安静静地发展了半个多世纪,而且还隔岸观火,在中原捞了大把好处。这样一个处于上升期的政权,消灭它当然是越早越好,越拖只能让它越强大,对北宋越不利。而赵普的战略让契丹又积攒了几年实力,等到宋大宗北伐,契丹已经成为北宋奈何不得的庞然大物。

所以这就显出后周世宗柴荣的高瞻远瞩了。这位老司机在位期间,后周不断对北汉用兵,还多次在暴揍北汉一顿之后,顺便给契丹一记猛拳,夺回了燕云十六州的多座城池。可惜,柴荣英年早逝,赵匡胤又背离了他的初衷,所以也导致了北宋的悲剧。

3、为什么可以“后南”?

为什么南方可以稍微放一放?

柴荣为什么执意要“先北后南”的战略?

因为虽然契丹很急,但是南方的藩镇们不着急啊!

很多人感觉赵匡胤的做法没毛病,理由是拿下南方可以得到雄厚的江南税赋支持。笑话,那会儿柴荣没统一南方时靠什么收拾契丹?况且当时的经济重心还在北方。

现实情况是:和契丹的强悍比起来,南方就显得太安逸了。

南唐后主李煜喜欢吟诗对句,日子赛神仙。南方的气候让人陶醉,“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是有科学道理的。这样的条件下,他们能翻起什么样的大浪呢?

落到渔民篓中的螃蟹都不想让别人出去,所以不需要渔民盖盖子,螃蟹就很“自觉”地相互掣肘。南方也一样,大家都不希望周边出现一个强大的政权,所以南方的政权相对均势,这样的条件下,南方藩镇合力北伐就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童话。

加上南方多山,决定了他们不可能组建起强大的骑兵与北方政权决战。所以只有等着北方来收拾的份儿,历朝历代北方统一南方有其必然性。

朱元璋在南方和陈友谅及张士诚火并时,首先选择的就是强悍的陈友谅,因为张士诚的身上有南方政权的普遍特质——“器小”,这注定成不了大气候。

所以这样的条件下,赵匡胤只要不南下,南方藩镇们也会乖乖呆着的。即使他北伐契丹,南方藩镇也只会袖手旁观的。

所以“先南后北”的战略是有问题的。

如果赵匡胤执行“先北后南”的战略,继续和契丹、北汉死磕,拿下北汉是时间问题,拖垮契丹也是时间问题,届时北宋将会争取到更大的主动,即使不能完全收复燕云十六州,北宋也能在北方获得更大的空间。

而一旦北宋对契丹形成优势,北宋的周边环境特别是北部环境就会得到极大改善,届时北宋再南征扫平南方诸国,北宋实现大一统的可能性将大大提升!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Yes”,一个爱好历史的妹纸!期待关注!


静夜史


事实证明,赵普的战略是错误的,是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


北宋立国的时候,完整的接过了北周的一切。无论是疆域还是军队、财政,只不过皇帝不姓柴而姓了赵而已。在宋朝刚刚成立的时候,天下诸侯认为这不过又是一次政变和改朝换代,五代十国时期太普遍了,没人当回事。


但北宋与后周相比,变的不仅仅是皇帝,还有战略。

柴荣在死前,一直积极的讨伐辽国,准备收回燕云十六州。可惜柴荣英年早逝,否则也许他真的能够收回燕云十六州。赵匡胤篡位后,对于大战略,请教第一宰相赵普,在一个雪夜亲自在赵普家问计。

赵匡胤说,想要先进攻北边的唯一诸侯北汉。可是赵普认为,灭掉北汉,宋朝与辽国之间就再无障碍。反倒是南方各诸侯,富裕且孱弱,应该先征讨他们,扩充实力。总而言之八个字——先南后北,先易后难。

赵匡胤听完笑着说我早就是这么想的了,我只是试探你一下。这场著名的对话,史称“雪夜定策”。

为什么说这个策略是错误的呢?

因为老太太捡柿子——捡软的捏,这虽然没错,可是也要考虑现实情况。

在赵匡胤的时代,辽国正处于历史上最脆弱的时代——辽穆宗时代。辽穆宗耶律璟,外号叫“睡王”,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昏君、暴君。其人残酷嗜杀,暴戾成性,对于大臣、皇亲、左右近侍动辄残杀,让辽国内部人心惶惶,众叛亲离。而且他还嗜酒如命,动辄饮酒数天,然后倒头大睡,每天活在醉生梦死之中。辽国内部已经在他的统治下众叛亲离,如果北宋能在这个时候推上一把,简直是易如反掌。

在赵匡胤以后,宋朝皇帝就再也没有碰上过这样的好机会,继任的辽国统治者一个比一个厉害,所以几年后就有了高粱河的大败。

而南方的诸侯,虽然的确如赵普所说,非常孱弱,但也恰恰是因为如此,南方诸侯根本没有威胁北宋的意愿。南唐的李煜天天吟诗作画,钱越政权素来对中原王朝恭顺无比,后蜀皇帝孟昶奢侈到连马桶都是镶宝石的。其他小国更不值一提,这个时候放着没有威胁的南方诸侯而去讨伐辽国,显然更加合适。


小约翰


事实上赵匡胤选择先南后北是无奈之下的选择,北方虽然只有北汉一个割据政权,但北汉背后却有已经立国50余年的契丹(辽国)。南方政权虽多,但在五代十国后期这些国家的实力却比较有限。如果北宋统一战争选择先北后南,那么必然会与辽国提前遭遇,极可能导致国力大损。

五代十国后期形势

五代十国到了后期,基本形成了南弱北强的局面。(如下图)

北宋建立之初,南方割据势力虽多,但都已经衰落,自保尚且吃力,更不用说向外谋求发展了。而北方虽然只有北汉一个割据政权,但北汉背后却有契丹(辽国)的支持,立国比北宋还有早半个多世纪的契丹(辽国)此时正处于兴盛时期,兵强马壮,且有图谋中原的野心。

宋朝建立之初,赵匡胤也曾谋求吞并北汉,发动了几次针对北汉的军事行动,但都因辽国的出兵而不得不半途而废。

而南方地区,力量相对较为弱小,攻取比较容易,且极为富庶,对于刚刚建立,急需要扩充实力的宋朝来说是上佳选择。

为何会选择“先南后北,先易后难”

“先南后北,先易后难”这种统一思想最早是由后周重臣王朴在《平边策》中提出来的,获得了柴荣的认可。赵匡胤在篡周立宋之后,在权衡南北局势之后,同样采取了这一统一思想,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1、战略形势的必然选择。赵匡胤不管是自愿还是被迫,毕竟是通过篡位上台的,因此他在发动统一战争时,首先就要考虑胜败问题,如果出战取胜对于提振士气和稳固统治都有极大的帮助,而一旦首战告负,那么必然会造成内部的动荡,这对于赵匡胤来说是得不偿失的。

所以,先易后难的选择对赵匡胤来说是必然的选择。因此即使选择先南后北,赵匡胤也放弃了较为强大的南唐,而是选择了从相对较为弱小的后蜀开始下手。

2、扩充实力的必然选择。从古至今,战争对于经济和国力的依赖都极为重要,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初,宋朝的经济实力相对还是比较薄弱的,是根本不足以支持漫长的统一战争的。正因如此,赵匡胤在听取了大臣们的意见后提出“

中国自五代己来,兵连祸结,帑藏空虚,必先取巴蜀,次及广南、江南,即国用富饶矣。河东与契丹接境,若取之则契丹之患,我当之也。姑存之以为我屏翰,候我富实则取之。”由此可见,赵匡胤知道如果先取北汉,必然要提前与辽国争雄,而建立之初的宋朝是不具备这种能力的,即使能够取胜,国力也必然大损。

3、攻守之势的必然选择。宋朝建国之初,国土面积仅占全国一半,长江以南是大量的割据政权;而北方山西境内有北汉,燕云十六州也被契丹所占领;西北方面则有党项军队不断扰边。这种情况下,如果赵匡胤选择先北后南,主要精力必然被牵扯至北方,且很难在短时间内分出胜负,而南方一旦发生异动,将很难再有精力予以应对。而选择先南后北,赵匡胤先是和辽国议和,双方互不干扰,于西北则借助重要关隘予以防范,从而基本上获得了“累年天西北之虞,得以尽力东南”的效果。


综上所述,“先南后北,先易后难”是赵匡胤综合分析了当时局势的情况下做出的选择,是完全符合当时实际的。如果选择先北后南,以当时宋朝的国力来说,不但很难统一天下,而且极有可能造成内部统治的动荡,或许也就没有后来的宋朝了。

赵匡胤的战略其实是相当成功的,在完成了对南方的统一之后,北宋国力大增,之后开始积聚力量进攻北汉,不过在其有生之年由于辽国的支持,还是没能拿下北汉,直到赵光义手中才灭掉了北汉,不过却始终没能将幽云十六州收复。


香茗史馆


后世有很多人把赵匡胤制定的“先南后北”战略视为宋朝不能完成统一的重要原因,认为如果先北后南、先难后易的话,早就收复了燕云十六州,并且南方的割据政权大多数都比较弱小,迟早是宋朝囊中物。我们要不要替古人担忧,得先看看赵匡胤到底是怎么做出“先南后北”这个决策的。

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后,地盘并不大,并且周围全是敌人——北方有北汉以及给北汉撑腰的劲敌契丹,南方有吴越、南唐、南汉、后蜀等等多个割据政权。史书记载,赵匡胤即位之初,他本来就是想先北后南的。就此,他曾经向三个大臣询问意见:

第一位:宰相魏仁浦。赵匡胤说:“朕欲征太原,如何?”魏仁浦回答:“欲速不达”。

第二位:武胜军节度使张永德。赵匡胤向他询问“下并(今太原)、汾(今汾阳)之策”。张永德认为:“彼兵虽少而悍,加之北虏之援,未可遽也,待其困弊,乃可图耳”。意思是北汉虽然地小兵少,但民风彪悍,况且,他们倚靠着契丹的势力。现在大宋初肇,不该与契丹为敌。

第三位:宰相赵普。这就是著名的“雪夜定策”了。赵匡胤在雪夜来到赵普家,说:“吾欲收太原”。赵普沉默了很久,说:“太原当西北二边,使一举而下,则边患我独挡之,何不姑留以俟削平诸国。彼弹丸黑子之地,将何所逃?”意思是假如真的出兵北伐,并且顺利消灭北汉,那么我们就与契丹直接接壤了,势必增加大量军队防守契丹。为什么不留着这个军事缓冲地?等南方平定之后,再收取这个弹丸之地不是易如反掌吗?赵匡胤此前就已经有了先南后北的决定,所以他听了赵普的话之后说:“吾意正尔,姑试卿尔”。

魏仁浦、张永德、赵普三人的回答正好解释了为什么“先南后北”是最佳选择:宋朝初建,不宜与强敌契丹直接产生冲突,否则自身难保!


国史通论


不现实,非常不现实。

统一战争打响之前,北宋的面积是这样的。

根据当时的经济状况来看,北宋只握着中国一半的经济实力,还是经过了多年战乱之后的。如果先北后南,那第一个目标肯定是北汉,但是宋汉之间并不是没有过战争。公元963年,北宋安国节度使王全斌攻下了北汉的乐平,然后进攻北汉石州。北汉向辽国求救,辽国派6万大军击退了北宋军队。从这一仗之后,赵老板很清楚北汉和辽国是绑定了的,而自己现在的实力还不足以撼动辽国和北汉的联盟。如果硬攻,即使占据了太原,朝廷也该破除了。



而南方的情况就不一样了,南唐已经被打得萎靡不振了,其他国家根本就是乌合之众,各个击破很容易,而且拿下南非,就可以有庞大的财政支援,然后便可以大气的北伐,夺取幽云十六州。


其实北宋北伐真正失败的原因不是太祖和赵普的“先南后北”战略,而是太宗的贸然进兵、好大喜功。其实赵光义在军事上真心没有天赋,玩权谋厉害的一批,治国也是很厉害,但是打仗真心不行。灭北汉的时候,大宋成功的挑拨了汉辽之间的关系,然后一鼓作气吞了北汉。虽说是赢了,却也是恶战。

将军和枢密使都谏言退兵养一养,日后再打,太宗非要继续北上,可以说是疲兵必败了。之后太宗分兵,三路进取,曹彬贸然突进,被辽军断了粮道,这次北伐也就开启了失败的序幕。



说白了,对手从睡王到萧太后的确是变强了,但如果是太祖这般通晓军事的领袖,自然也是不在话下的。摊上太宗这么个不会打仗的,也是没办法了,犯不着怪之前的南北政策。


火器工坊


北宋的统一策略是先易后难先南后北,是宋太祖赵匡胤在大雪之夜夜访赵普宅邸,君臣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基本上符合当时的形势和宋朝的利益,如果采取先北后难的策略,宋朝的国祚和命运可能就是另一番光景。

一个人的成功需要运气,一个国家的成功也需要运气,只能说宋朝的运气实在是太差了,五代十国军阀割据,各个都是狠角色,更严重的是儿皇帝石敬瑭还主动割让了幽云十六州给契丹,在这种四周都是强敌的环境,宋朝颤颤巍巍的诞生了。

宋朝军力以太祖是最强,可太祖时亦不能攻克北汉的太原城,如果宋朝一意孤行一直打太原和契丹,而对南边的南唐和南越都置之不理的话,北宋很有可能的命运就是在一次惨败之后国力大减,最终落得个跟其他短命王朝一样的下场。

战争打的是综合国力,在底盘和人口都非常广大的南方,有着赋税和人口,如果宋朝不把这些纳入自己的口袋,仅凭中原那点人口和经济,随时都有可能把国家打的破产。

宋朝先北后南是很不明智的,也是不可取的,如果历史上真的这样,那么现在也许就没有国祚如此长的宋朝了。


昭烈名臣


诚邀,在我国,宋太祖登基称帝后,就开始着手统一事情了。


当时有两种建议:一种是先南后北,先易后难,消除南方各个政权后,再全力北上,消灭北汉,夺取燕云十六州;另一种建议是先北后南,消灭北汉,夺取北方要塞,然后挟胜利之势,平定南方各个政权完成统一。

但是经过深思熟虑,宋太祖接受大臣赵普的建议:先南后北,先易后难,逐一消灭南方政权,然后消灭北汉,伺机北上。这个建议最终使得南方完成统一,也奠定了北宋百余年的国祚,但是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夺取燕云十六州,给北宋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假使宋太祖先北后南,那么结局会怎么样呢?

假如宋太祖先进攻北汉,在夺取燕云十六州,那么北宋有可能会成为北方第六个短命王朝,不仅不能完成统一,反而离灭亡不远了。

之所以会这样因为:

首先,北宋刚刚建立,根基不稳,贸然进攻不太明智,虽然北汉实力一般,但是辽国实力却比北宋强大,这样做无异于以卵击石;


其次,地理上不占优势,北宋的北方对手是北汉和辽国,他们熟悉当地的地利,而北宋并没有,在不熟悉的情况下,北伐可谓是死局;

最后,如果北宋北伐,南方各国肯定会蠢蠢欲动,倘若南北夹击,北宋必然吃不消,抵挡不住必然离灭亡不远;

所以宋太祖倘若北伐,而南方又没有平定,那么宋估计又是一个短命王朝。


源稚生


预测都是讲概率,而不是笃定某个皇帝英明神武,一定能如何如何。


所以,从概率上讲如果北宋先北后南,那么很可能赵匡胤本人会和晋出帝一样,去东北旅游定居。


为什么我会这么说?这是因为当时北方局势所决定的。


当时北宋是一个什么局势呢?虽然继承了后周,但是后蜀、南唐、马楚、吴越还在,北边还有北汉虎视眈眈。


再来看军队实力,赵匡胤当皇帝后检点禁军,也不过20万人左右,而现在我们根据《辽史》可以看到,当郭荣率领十万禁军(这是后周全部禁军人数)北伐时,所谓的“睡王”辽穆宗已经亲率三十万骑兵云集幽州,如果不是郭荣生病,我们很可能在幽州看到一场十万步兵VS三十万骑兵的史诗作战了。


至于战役结果,不好说,但是从史料看,后周将领都不看好这场对决,纷纷劝郭荣退兵,史料记载“诸将以为:‘……今虏骑皆聚幽州之北,未宜深入

。’上不悦。”



另外,当时辽国已经不是武则天时期入寇中原的单纯游牧民族了,辽已经是半游牧帝国了,它的农业势力搞不好比还没能拿下江南的后周、北宋强,因为辽当时已经可以一次性拿出60万斛粮食支援北汉这个傀儡政权了。(顺便多说一句,根据这些年对辽国小字的研究,学者认为契丹就是中的意思,因此大契丹国如果意译的话,应该翻译成大中国)。


而且事实上从郭后周军与辽军交战记录看,后周军遇到真正的契丹军队时表现的并不好,后周与真契丹军只有一次交手的记录,是在晋阳之战时,契丹军支援北汉,交战结果是周将史彦超在忻口被契丹阵斩,李筠仅以身免。


所以,以北宋的军力和国力,真的没有这个实力去“先北后南”,其实这个问题后周张永德就看出来了,他在郭荣不愿退兵时就认为后周局势并不好,“天下未定,根本空虚,四方诸侯惟幸京师之有变。”


同样,赵匡胤上台后也面临“根本空虚,四方诸侯惟幸京师之有变”的问题,这个时候不解决“根本空虚”的问题而贸然北上与辽国决战,这是非常不智的行为。


在历史上还真有一个皇帝是这么做的,这个人就是我前面说的晋出帝,他面临和郭荣、赵匡胤一样的局面时却做了不一样的选择,他选择率军北伐。


“专发大军,往平黠虏。先取瀛、莫,安定关南;次复幽燕,荡平塞北。”又曰:“有擒获虏主者,除上镇节度使,赏钱万缗,绢万匹,银万两。”


但是结果却是晋军野战被辽军击败,自己去东北定居,“(石重贵)被辽主贬为负义侯,迁往黄龙府(今吉林省辽安县),不久又被迁居辽阳(今辽宁省辽阳市)。一路上,颠沛流离,受尽苦楚,随从的妃子也先后被辽将强索去,最后连亲生女儿也被辽穆宗抢去,赠送给兀律妻兄禅奴为婢妾。不久,石重贵又奉命迁居建州(今辽宁省朝阳县西南)。”



所以,如果赵匡胤一定“中二”到非要“先北后南”,那么他十有八九会去东北和后晋出帝石重贵先生做邻居。


ps:其实真正成熟的政治家不会拘泥什么方案的,只要有机会,他们都会尝试的,宋太祖尽管在策略上执行和周世宗郭荣一样的“先南后北”的方针,但是宋太祖并不拘泥这个方针,在平定南方过程中,一有机会,他一样会师北上打北汉啊,宋太祖在灭后蜀、南汉、南唐、荆南过程中,也曾经三次北上攻打北汉。而在这三次攻打北汉过程中,宋军都和辽军有过接触,宋军在这三次接触过程中逐步熟悉辽军,了解辽军,这才有了第三次攻打北汉时胸有成竹的做好了与辽军全面作战的准备。


这种谨小慎微才是一个合格而成熟政治家应该具备的风格,而不是去学中二病嘬死。


兰台


北宋的统一战争原本就是“先北后南”,只是北汉一直都打不下来,更不要说打辽国了。这种状况迫使赵匡胤只能先打南方比较弱的各国,使用“先易后难”的策略,造成了“先南后北”的事实。

奕天的这一论断是根据历史事实,总结分析得到的。

首先,辽国自从得到了燕云十六州,灭亡后晋之后,已经变得越来越强大。即使是后周超人世宗柴荣,在付出了巨大代价后,也仅仅是收复了一点点被辽国占领的土地。

这已经足够让赵匡胤明白,他建立的北宋,是没有办法快速解决北方的辽国的。作为一个明智的君主,当然会选择暂时搁置北伐辽国的计划。但是,赵匡胤最大的心愿是收复燕云十六州,是希望“先北后南”的。

其次,“先北后南”,先灭北汉的策略,赵匡胤在不断的试探,结果次次失败。

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摇身一变成了北宋皇帝。北宋立国,赵匡胤先平定了李筠、李重进的叛乱。

962年,湖南张文表又起兵反叛。赵匡胤用“假道灭虢”之策,轻松平定了湖南和荆南两地。这是“先南后北”么?奕天认为这只是赵匡胤善于把握时机罢了,为灭后蜀铺平道路。

963年,赵匡胤第一次攻打北汉失败。

赵匡胤打北汉可不是“先南后北”,而是“先北后南”。

北宋安国节度使王全斌顺利拿下了北汉的乐平,迫降了北汉辽州刺史,继续进攻北汉石州。北汉向辽国求救,辽国派6万大军击退了北宋军队。

这次试探,让赵匡胤明白了,北汉背后有辽国撑腰,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拿下来的。加上连年的战乱,北宋的经济及其薄弱,跟北汉和辽国打消耗战,不如先解决经济问题对北宋更有利。赵匡胤当然会明智的选择先去伐后蜀。

964年到966年,赵匡胤彻底灭亡了后蜀。南唐和吴越国看到赵匡胤灭了后蜀,也表示臣服宋朝,赵匡胤又开始打北汉,还是想“先北后南”。

968年,赵匡胤第二次攻打北汉失败。

赵匡胤这次派出了豪华阵容,李继勋、党进、曹彬、何继筠、康延昭、赵赞等各率所部,同时从多个方向进攻北汉。在北汉发生内乱的情况下,久攻太原都不能拿下,在契丹援军到来时,只能撤退,还被北汉趁机夺取了部分土地。

969年,赵匡胤第三次攻打北汉失败。

赵匡胤这次派曹彬、党进、李继勋等将领为先锋,自己亲率大军征讨北汉。宋军筑城包围太原城,又引汾河之水灌城,持续进攻了三个月都没能拿下太原城。辽国救援北汉的援军将至,宋军只能撤退。北汉和辽军趁机追击宋军,宋军大败,损失物资无数。

最后,赵匡胤不得已只能先去灭南汉,平南唐了。

连续打了三次都没能拿下北汉,如果我们是赵匡胤也要考虑改变策略了。

970年到971年,潘美率军灭亡南汉刘鋹。宋军修整了两年后,974年到975年,曹彬、潘美、王明率军灭了南唐。

注意,打南唐都是在灭了南汉之后进行的,因为之前赵匡胤跟随柴荣征南唐时,吃过大亏。所以,赵匡胤的策略很明显是“先易后难”

宋太祖伐北汉的最后一战

976年,赵匡胤再次派潘美、党进等将领兵分五路进攻太原,跟北汉军队和辽国援军激战于太原城下。结果,第四次征北汉,刚开打,太祖就死于“烛光斧影”,只能停战,全国为太宗守丧。

宋太宗灭亡北汉

赵光义继位后,于978年,和平统一了南方十国中最后一个国家吴越国。

979年,赵光义吸取了赵匡胤伐北汉的经验教训,采用阻击辽国援军,攻取太原城的策略。

赵光义派遣潘美、崔彦进、李汉琼、曹翰、刘遇、田仁朗、刘绪等将领主攻太原;郭进阻击北面增援的辽军;孟玄莆阻击从东面增援的辽军;赵光义亲率主力一部牵制幽州的辽军大规模西援或南下。

最终,宋军将辽国援军击溃,集合大军全力围攻太原城。北汉刘继元在外无辽国援军,太原又再次被汾水淹城的情况下,彻底丧失了斗志,出城投降。

赵光义终于完成了赵匡胤生前未竟的愿望,但是这时候,南方还有大理国,西边有西夏、吐蕃,北方还有大辽,宋朝根本就没有完成统一。

按照宋朝的实际统一过程,说成“先南后北”或者“先北后南”其实都不准确,应该是“先易后难”,这才是从后周时期已经确立的正确的统一战略,也是赵匡胤被迫遵循的原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