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戴的长指甲套有什么说法?

鸢飞九天2018


小编最近也经常看古装剧,尤其最爱看《延禧攻略》,相信各位看官也追过本剧吧,除了里边的服装好看,人物性格刻画也是适当到位,可以说这是一部剧情到位,颜值到位,演技在线,就连着装都在线的大型古装宫斗剧!大家发现了吗?清朝后宫的嫔妃们都会带着长长的指甲套,有的戴三指,有的戴无名指和小拇指。这些指甲套工艺精湛,有的还镶嵌着宝石和珍珠,特别好看漂亮不过仔细看的话,你会发现这些嫔妃们佩戴的指甲套会有很大不同。

其实我国古代女子戴指甲套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不过那时候的工艺还很落后,勉强算是指甲套,其实只是个装饰品,没有真正定义为“指甲套”到了盛唐时期,唐代女子开放,很在意自己的穿着,所以指甲上饰品必不可少,这样一直延续到清朝,最后演变到清朝才开始普及。慈禧的婆婆孝全成皇后,是历史上记载最早佩戴指甲套的女子,但是真正将这个饰物发扬光大的还是慈禧太后。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讲清朝后宫嫔妃戴的指甲套究竟有什么讲究:

清朝后宫嫔妃们的指甲套材质有很多种,可根据嫔妃位分的不同,套筒的材质和镶嵌的饰物都不同。小编为了大家好辨识特意按等级排列一下:

①皇后的套筒上会镶嵌南珠

②皇贵妃和贵妃则是珍珠

③嫔位以下是玉石、猫眼石等

④普通的女官只能戴最素的指甲套

而中国美甲第一人的慈禧太后对指甲的热爱几乎达到疯狂如痴的地步,专门为她定制的指甲套都是贵金属或者景泰蓝做成的,有的上面还镶嵌了各种琳琅满目的珍贵宝石雕刻着图案非常精美绝伦,上面雕刻着龙和凤,彰显出她昂贵的身份和地位,而且有专门的宫女为她打理这些“指甲套”。


阿呆谈古论今


中国古代女性蓄指甲及戴指甲套的传统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不过那时候工艺还比较简陋,盛唐时候的贵妇们十分重视手部的装饰品,明朝宫廷已经出现了制作比较精良的指甲套,直到清朝中后期才开始普及,慈禧太后更是发挥到了极致。 清朝的皇后、妃嫔们都喜欢蓄指甲,指甲长了就容易折断,为了保护这些细长的指甲,她们都喜欢戴上各式各样的指甲套,这些指甲套质地精美,有金、银、玉、玳瑁、珐琅等等,利用镂空、镶嵌、錾花等装饰手法,十分的豪华别致。


这些花式繁多的指甲套也是与服饰相配套的,满族妇女的发髻高耸向上伸延,厚达四五寸的高底鞋将脚部托起,上衣袖口呈马蹄状将手背遮住,双手饰戴修长的指甲套,美轮美奂,可以达到与服饰的完美结合;

试想如果梳着高耸的发髻,穿上半尺厚的鞋子,宽肥的马蹄袖口下是短而秃的手指,从审美角度来说就不搭配,但反过来说,现代女子脚穿拖鞋,身穿T恤衫,手上戴着金护指,也还是不美观,这种指甲套也只能搭配满清妇女的服饰才完美。 慈禧对指甲的珍爱毫不亚于她对权力的迷恋程度,为了保护和修饰这一双手指甲,她每天都要用温水浸泡和用剪子修理,并特制了各种指甲套戴在手指上,切切实实地保护好,以免受到外来损伤。

慈禧的指甲套都是贵金属或景泰蓝做成的,雕刻的图案非龙即凤,上面镶嵌了各种琳琅满目的珍贵宝石,以显示至高无上的地位。

其次慈禧作为一个女人,但是具有极强的权力欲望,所以她需要一种东西能象征庄严感,那就是长指甲套了,慈禧掌权后,指甲套越来越长,足以可见她的权力欲望的膨胀。 就是这样一个女人统治中国长达半个世纪,心思完全用在自己的臭美上,祸国殃民,把中国拖向了灾难的深渊。


遗产君


看过清宫剧的人都知道,清朝后妃的小指和无名指都带有长长的指甲套,十分引人注目。



其实,指甲套在明朝之前就已经出现,并非清朝皇室的独有,之所以带指甲套呢,是因为中国古人对女性手指的审美标准就三点:尖、长、白。所以古代很多地位高的妇女都会蓄手指甲,一是为了好看,二是为了表示自己身份尊贵,无须劳动。




而中国清朝时期的皇宫贵妇们更是用镶珠嵌玉的豪华金属或者景泰蓝指甲套,以保护她们精心留饰的指甲。并且,在清朝指甲套成了满族妇女必备的首饰。旗人在订婚时男子送给女子的订婚物就必备指甲套。

而在后宫中,慈禧太后的身份更是无比尊高,所以她用的指甲套也是非常华贵,晚清时期美国女画家凯瑟琳·卡尔给慈禧画过肖像,她在回忆录中这样描述慈禧太后的指甲套:慈禧太后指甲套戴在中指和无名指上,左手的甲套是翠玉做的,右手的是黄金的,镶嵌着红宝石和珍珠,做工精美,极其华丽。

而且,指甲套还有一个功能,就是自我保护,有的指甲套里面是带毒的,有的后妃为了防止刺杀,就用指甲套来自保,据说慈禧太后就曾在指甲套里藏毒,杀死了要害她的刺客。

不说自保这个有些牵强的功能,慈禧太后的指甲套也不只是华丽好看,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指甲套,显示出慈禧太后在当时的清王朝无比尊贵的身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