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眾多才女中,如林微因、張愛玲、楊絳、冰心,你最喜歡哪一位?

蓮燈心夢803


必須選擇一位的話,我選林徽因。美貌與智慧共存,驚豔世人的不僅是那段感情,更是她全面優秀術業專功的執著精神。


林徽因註定是民國史上無法複製的傳奇


跟其它三位光彩奪目的民國才女相比,林徽因顯得更加璀璨耀眼。民國眾人對她的評價就足以證明她註定就是一個無法複製的傳奇。

冰心說:“她很美麗,很有才氣。”事實上兩人其實是常被眾人拿來比較的對手。

胡適說:“林徽因就是中國一代才女。”無疑這是所有對林徽因的評價中最高的。

張幼儀說:“是另一位思想更復雜、長相更漂亮、雙腳完全自由的女士。”一個是被徐志摩拋棄的,一個是拋棄徐志摩的。評論到了這個地步,令人難以尋味。

沈從文說:“林徽因是絕頂聰明的小姐。”作為知己朋友沈從文對林徽因是絕對的欣賞。

大詩人卞之琳說:“林徽因天生是詩人氣質……”

李健吾說林徽因是“耐得住學術的清冷和寂寞,又受得了生活的艱辛和貧困”的女人。


林徽因學貫中西既是文學大家,亦是建築大師

林徽因一生涉獵領域眾多,小說、詩歌、翻譯、話劇、建築等。被譽為新月派女詩人,中國建築業的先驅,真可謂樣樣優秀樣樣精通。

當年《你是人間四月天》一經發表,令全國無數人為之傾倒,也引來了眾多民國公子對其傾慕。竟連許多女子也好奇到想要一睹她的芳容,坐實了民國女神稱號。

同時她對建築行業的巨大貢獻是不可否認的,是建築行業的開拓者,先行者,中國第一位女性建築學家。她和丈夫梁思成對中國古建築的類型進行了總結,編寫了一部鴻篇鉅著《中國建築史》,對中國建築業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建國後受周恩來總理邀請,參與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底座設計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方案設計。

可惜天妒紅顏,在自己力爭保護的北京古建築被大肆拆除後,林徽因病情急劇惡化,隨後離世,年僅51歲。

林徽因離世後,被人拿來一生與其比較的冰心,為表達對故人的歉意公開場合說其實當初連載小說《客廳的太太們》其實指的不是她,而是陸小曼。

紅顏已作古,她的傳奇人生雖早已謝幕,但她留下的作品和貢獻,讓我們時刻銘記那段璀璨的民國曆史,有一個璀璨的她。



醉美中國傳統文化


說不上最喜歡誰,她們各有千秋。

1、林徽因的聰明、美麗、才情,都令人對她神往不已。她是一個既感性又富有理性的人,她有詩人的氣質又有建築學家的才氣,能把感性與理性很好地集於一身,她是浪漫的,但卻不被它衝昏頭腦。

2、說張愛玲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個“異數”當不為過。她的性格中聚集了一大堆矛盾:她是一個善於將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的享樂主義者,又是一個對生活充滿悲劇感的人;她是名門之後,貴府小姐,卻驕傲的宣稱自己是一個自食其力的小市民;她悲天憫人,時時洞見芸芸眾生“可笑”背後的“可憐”,但實際生活中卻顯得冷漠寡情;她通達人情世故,但她自己無論待人穿衣都很我行我素,獨標孤高。文字在她的筆下,才真正的有了生命,直鑽進你的心間,有種驚魂動魄的感覺。

3、楊絳先生一直在文學方面堅守著良知和道德,是一位十分具有自身魅力與才華的文學家。在她身上一直表現著女性與生俱來的溫柔與慈愛,堅持著傳統文化的淡泊名利的美德,因此楊絳先生的內心是非常堅強的,同時也是非常溫暖的,正如她的《我們仨》。

4、冰心是現代文學史上最具詩情的散文大家,她的散文以清新婉麗、情真意切而見長。她的名言是“有了愛就有了一切”。她的一生言行,她的全部幾百萬的文字,都在說明她對祖國、對人民無比的愛心和對人類未來的充沛信心。她熱愛生活,熱愛美好的事物,喜愛玫瑰花的神采和風骨。她的純真、善良、剛毅、勇敢和正直,使她的作品有了一種直擊人心的力量。



零度戀人0803


張愛玲的才華是其它女作家無法比擬的,但最喜歡蕭紅堅韌,誠懇……

特別反感現在寫蕭紅的所有文章。無論寫作者的出發點是褒還這貶,都把大眾引向一個錯誤的認識。大家對蕭紅傳奇的生平,津津樂道,這沒問題,但無一例外把她的生活描畫成一個普通女人失敗混亂的情愛史,卻是一個極大的誤導。蕭紅的一生和她的作品本來具有同樣的價值和意義。



希望對蕭紅的評價有個正確的基調。我對蕭紅的認識是"蕭紅的一生是不甘做奴隸而掙扎的一生,她的作品便是她掙扎的吶喊"。魯迅是懂她的,她對魯迅的"懂"回饋了深厚的愛,是對"精神的父"的愛。可能在普遍的高度上,世人既無此體驗因此無法理解,所以電影《蕭紅》把這層愛輕佻庸俗化。

拋開寫作天賦及技巧,在精神高度上蕭紅超越了張愛玲,張愛玲是精巧的俗世煙火。蕭紅才是不屈的浪漫主義。


蘇西的天空


四個才女中,我最喜歡林徽因。林徽因容貌出眾,才華橫溢,身兼東西方之長,有著良好的家庭背景教育,有人說她是集美玉智慧的絕唱。她的文筆細膩,情感豐富,沒有張愛玲的哀怨。對感情的處理也是那麼的恰到好處。徐志摩雖然花心,但對林的愛是瘋狂的,當初徐跟張幼儀離婚內心也是為了林,還有金嶽霖這個大哲學家為了林終身未娶。還一直住在林家旁邊,心靈守候。後來林去世後,林的孩子都叫金爸爸。這些都是大家知道的。林是學建築的,文學上還這麼🈶造詣,實在是驚歎。我看過林的工筆畫,還有梁思成的建築工筆畫,夫妻的筆法及用筆之考究實在是精雕細琢,所以我明白了為啥林徽因要選擇嫁給梁思成而不是徐,金!徐是一個浪子,金是個呆滯的花痴。梁思成是大師級,林徽因在這三個男人交往中進退有度,拿捏得當。是中國近代史上不可多得的大家閨秀風範。林參與設計了國徽,實在是不簡單。我還看重的是在那戰火紛飛的年代,兩夫妻為了保護北京古城風貌做的巨大貢獻。林不只是美麗,更多的是品格上的楷模,不像冰心那麼多的怨氣。只是體弱多病,英年早逝,心裡惋惜!林的一生是詩意的一生,是奉獻的一生。是人間的四月天,照耀著她的一生!


蕭蕭熱點


題主說的這四位:林徽因、張愛玲、楊絳、冰心,各有各的才情,各有各的風韻,也各有各的成就,但亦各有各的缺點。但既然說的是民國眾多才女,如果可以選擇,我會選擇喜歡不在其中的一位——畫家潘素。

潘素,原名白琴,雖為前清宰相之後,但因家道中落,母親早亡,被繼母設計賣入青樓,而被迫淪落風塵。

三十年代初,色藝雙絕的潘素與聞其豔名而至的張伯駒一見鍾情。被張伯駒千里救出風塵後,潘素洗盡鉛華,與丈夫雙雙皈依在印光法師門下,並提議丈夫將全部財產分於前幾房太太及子女作為補償。

因潘素自幼熱衷於繪畫,張伯駒便不惜重金為其遍延名師。潘素自此潛心研習,終成著名的青綠山水畫大家。張大幹曾兩度與其合作,張大千對其讚譽有加,稱其作是"神韻高古,直逼唐人,謂為楊升可也,雖五代以後所能望其項背。",而其作品更曾作為國禮贈予英國首相,可見其水平之高。

潘素不僅在藝術上與丈夫琴瑟和鳴,對丈夫收藏文物的愛好更是堅決支持甚至傾囊相助。為了防止國寶流失海外,張伯駒不惜傾家蕩產重金收購,而潘素卻非常地理解,還經常不得不忍痛變賣首飾來支持丈夫。就算家徒四壁她也坦然處之,樂在其中。

解放後,他們早已錦衣玉食,但潘素仍鼓勵張伯駒將藏品無償地捐獻給國家。於是在潘素的支持下,張伯駒陸續將包括晉陸機的《平復帖》卷、隋展子虔《遊春圖》、杜牧《贈張好好詩》卷、宋范仲淹《道服贊》卷、蔡襄自書詩冊、黃庭堅《諸上座帖》、元趙孟頫《千字文》等等幾十件文物無償捐出,這些張伯駒為之散盡家財、甚至差點搭上性命的文物,件件都是國之重寶。

後來運動的風潮自然也波及了民國四大公子之一、袁世凱的表侄張伯駒,在被批鬥、抄家、隔離審查的過程中,潘素不僅不肯與其劃清界線,還勇敢地站出來為之奔走、辯護、寫大字報回擊。在因無工作、無戶口無工資而一窮二白的歲月裡,潘素也始終不離不棄。

1978年張伯駒平反後,他們的生活仍然拮据,物質生活的匱乏沒有消磨掉他們追求詩情畫意的雅興,在操勞家務之餘,潘素再拿起了筆。一個繪畫,一個作詩題詞。伉儷情深,天作之合。

張伯駒曾感慨地說:"我生來愛女人,愛文物,但得潘素後,只願心繫潘素一人。"他也這樣做到了。在潘素之前,有三妻五妾,在潘素之後,再無其他女人,他也只稱潘素為"愛人",最後陪他走完八十四年生命里程的,也只有潘素一人。他詩詞書畫無一不精,從來恃才傲物,卻獨對潘素的畫作甘拜下風。

而潘素,素有"江南第一美人"之稱,她明媚妖嬈,明明可以以顏值精彩一生,她卻去拼才華與情商。她姿韻風流,但既認定了張伯駒,便只肯將萬種風情,都付於他一人。在時代動盪面前她無所畏懼,在家國情懷民族大義的之前她無所保留,在愛人面前她傾盡全力。

因為張伯駒,風塵女子潘素涅槃重生,因為潘素,情場浪子張伯駒懂得了情為何物。他們各自成全了對方,也成為了彼此眼裡最好的一世一雙人。

而這份從嚴重不平等的身份地位開始的愛情,到比翼齊飛再到最後的生死相依,潘素的成長與心態是不是也值得今天的我們來思考甚至學習呢?



易曼荼


張愛玲是真正的天才作家。她在《我看蘇青》裡說,如果把我同冰心、白薇她們來比較,我實不能引以為榮,只有和蘇青相提並論我是心甘情願的。她還說過,我的作品裡沒有戰爭,沒有革命,我只是寫些男女間的小事情。我以為人在戀愛的時候,比在戰爭或革命的時候,更素樸,更放肆,更真實,也更安穩。我只打算用我的這支筆,記下人生的這一面……“時代的紀念碑”式的作品,我是寫不出來的,我也不想寫。

時代的紀念碑式的作品,是我對冰心等作家的印象,現在看這些作品,就是蔡康永說的土。其他幾人,我的印象是名媛,而不單純是作家,我覺得沒有可比性。


紅諾亞藍諾亞


我號作為張愛玲粉,呼籲大家離愛豆的事業近一點,離她們的生活遠一點。畢竟,沒有人可以在放大鏡下細細端詳。

小編當然是喜歡張愛玲的,因為她的筆真是玲瓏百轉,而且她是真的“嬉笑怒罵皆成文章”,她哪怕是閒聊的內容寫出來都比別人有趣。她有很多這樣的文字,比如《雙聲》,就是寫她和好朋友炎櫻的對話,非常日常瑣碎,連兩個人搭黃包車搞價錢都寫進去,但是真的有趣啊。《姑姑語錄》也是如此,她哪怕寫一塊胡蘿蔔都能吸引我孜孜不倦地讀下去,這是功力,也是天賦,很少人能寫到如此地步,簡直已臻化境。

這幾位中,除了張愛玲,文壇名氣很大的是冰心,但是她和張愛玲是相反的,她的文章平淡親切,然而無趣,“紫衣的姐姐”“小桔燈”“再寄小讀者”等等都缺乏趣味性,至少我看來是如此,我每次讀都會給自己暗示“名著,名著,好好讀”。在冰心的文章之外,其實她很有才情,比如她喜歡很有難度的一個遊戲,就是“集龔”。就是把詩人龔自珍的詩句收集起來打亂重新組合,冰心做的很好,每有佳句。

林徽因是公認的才女,在建築、翻譯等領域建樹頗豐,她因為《人間四月天》的電視劇熱播後,重回觀眾視野。我喜歡她,可是美麗的女人總是少不了故事,儘管很多故事是假的,但每個讀者都會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相信哪些,不相信哪些。雖然有點惋惜,但是美人註定成為傳奇。

在幾人中,楊絳的評價應該是最高的。但她給我的感覺是一個自私的母親,她不是不能愛,只是她的愛沒有那麼多。


光明大先生


能為了古建築而怒斥北京市長的知識女性,恐怕也只有林微因了!不諂媚,不逢迎,不做作,不虛偽,不八卦!坦坦蕩蕩,篤行務實!談貢獻,參與並主導設計了國徽;參與設計人民英雄紀念碑;成立搶救景泰藍小組……不說女性,就是男人能做到她這樣的也是鳳毛麟角!


用戶18009471


如果只能選一個,那就是林徽因。她集中華民族女性古典與現代、知性與氣質、容貌與風韻的全部美的精華。我為中華民族有如此才貌令人舉世矚目的女性深感自豪!


松竹118


民國眾多才女中,例舉的四位才女,獨具特色,各有所長。其中的冰心專注少兒文學創作,是當代著名的少兒文學家,也是我最喜歡的女作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