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四川大凉山彝族的女孩 希望带领大家摆脱贫困过上幸福生活


图片上这位穿着彝族服装的漂亮女孩,是四川省凉山州美姑县牛牛坝乡四比齐村9组,17岁的姑娘马海吉哈,她是村里唯一走出大山的女孩,正在广元市上9+3的幼师学校。

马海吉哈家的村子是建在大山的山坡上的,她的家就在村子的最上面,他家周围住的全是父辈的一家,有十多户,村下有一条河叫扎磨嘻河,多年前,村里人出村必须趟河而过,村里没有一辆交通工具,用不上。祖祖辈辈都是靠用肩膀扛背篓背,运送生活用品。

前年,当地政府给村里修了一条扶贫铁索桥,还在桥面上铺上了铁板,解决了村民们走出村子的难事。桥对面,通往县城的柏油路也铺上油,通上了公共汽车,赶集购物方便了许多。

马海吉哈家里有姊妹7个,哥哥姐姐们没有一个上过学念过书的,因为马海吉哈是家里最小的女孩,父母特别的疼爱,加上现在国家普及教育免费上学,她才有机会走进学校,在乡里她读了7年书,学的全是汉文化。现在在离家很远的地方上学, 除了放假才能回一次家,由于当地医疗条件有限,加上贫穷,没有及时看病,她的奶奶爷爷年龄不是很大,今年相继都去世了。

她们村子是周围人口最多的一个村子,村里住着一百多户人家,村民们都是种些土豆、玉米、荞麦、萝卜等,产量很低,温饱都难解决,每户人家都喂点家畜,卖点钱补贴日常生活。


由于每家每户都生育了很多孩子,大人们要下地干活,这些孩子们就自由自在的在村子里玩耍,都是一身的尘土。

村子里的青壮年基本上都出去打工了,每年只有在过彝族年的时候回来,村子里平时只有留守的老人跟一群还未上学的孩子,还有一些散养的家畜。

这些孩子们都是贫困家庭的孩子,他们身上穿的衣服,大多都是扶贫救济发放的或者是哥哥姐姐穿剩下的,没有一件像样,都很破烂。

他们村子的生活状况,至今仍然延续着古老传统的方式,房屋中间有一个火塘用来取暖做饭,没有饭桌,没有凳子,席地而坐,吃的饭就是土豆。

孩子们都渴望走出大山,走出贫困,现在孩子们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乡镇就有好几座希望小学,还有大城市来的大学生义务助教的老师们。

马海吉哈学的就是幼师,她希望自己毕业后,能成为一名家乡的幼儿教师,让孩子们改变思想观念,为家乡的脱贫做点贡献。

当地的女孩一般情况下,18岁就要结婚生子了,马海吉哈也到了结婚的年龄,她计划说服家长,等到二十五岁才结婚,在外面学点东西,回家报效家乡。她还希望我们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小孩不穿的衣服可以寄给她,让村里的孩子们改善一下生活面貌。摄影:张旦 原创作品 盗图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