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都是血淋淋的!吳春波:華為唯一的武器是團結

閱讀前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每天免費通過文章獲取職場文化、職場禮儀和管理等知識,承諾永久免費分享!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偉大都是血淋淋的!吳春波:華為唯一的武器是團結

▲吳春波 | 著名管理學家、《華為基本法》起草人之一

任正非:決勝取決於堅如磐石的信念,信念來自於專注。華為唯一的武器是團結,唯一的戰術是開放。

現在華為火得不得了,微信公眾號上幾乎每天都有華為,網上滿眼都是華為,揭密的、研究的,各種內容都有。今天我想從另外一個角度,從華為四年的四組企業形象廣告,來看一看華為在主張什麼?它在堅守什麼?


1

華為的堅守、執著:

用烏龜精神,追上龍飛船

華為新員工培訓的時候要看一個電影——《身份的證明》。華為的企業形象廣告是在反覆驗證一種組織身份,是華為自我身份的證明。這種“身份”呈現的主張和堅守,有助於我們瞭解華為在成長髮展過程中的邏輯關係,及其基本的哲學主張,也有助於瞭解在人們紛紛追求快速、“等不及”的時代裡,想通過所謂1、2、3、4、5條就想學其精華的華為,到底做對了什麼?通過這些廣告,證明華為成長的軌跡,驗證所謂“華為成功背後”的東西。

關於華為,其實已經有各種“總結”,各種“成功的關鍵”,也有各種揭密。有好多文章講到,在互聯網時代、互聯網+時代、雙創時代,華為成功轉型。也有人寫了兩萬多字的文章來研究華為的轉型之路、成功之路。但我認為,華為28年沒有轉型,華為就是這麼個型,就是一隻“小土鱉”,長在村裡,然後慢慢往外爬,爬到三線城市、二線城市、中心城市,然後再爬到全世界。

講到華為的成長軌跡,形象一點說,華為就是一隻“象龜”。2013年任正非給華為的新年獻詞就是《用烏龜精神,追上龍飛船》。我讀他文章的時候,當天寫了微博:

華為這種龜有兩個特點:第一,緊貼大地接地氣。華為從來沒有夢想找到一個風口,從來沒有夢想長出一雙隱形的翅膀,而是堅定挨著自己的地面,堅持走下去。第二,它高昂著頭。認定自己的目標,響應內心的呼喚,在自己選定的道路上堅持走下去,經得起誘惑,耐得住寂寞,跟著客戶一步一步走下去,一步步賺著小錢,一步一步地做大。

今天是一個特殊的日子(7月1日), 1921年的這天一個組織成立了,13個黨代表,其中10個人是30歲以下,要人沒人、要錢沒錢,要政權沒政權,要武裝沒武裝,是一無所有的一群窮苦人,但是他們有激情,有夢想,有願景,有使命,有衝動。二萬五千里長徵,沒工資,沒獎金,沒福利,沒保險,全玩命,一玩命就是28年,1949年成了大陸的執政黨。

華為也走過了類似的28年的發展之路。它的成功我們找不到太多的秘密,找不到所謂的成功關鍵,就是一路走下去。“象龜”就是華為的路徑,它的四隻腿像大象,從1987年成立,就是那麼一步步爬的艱難的過程,自己約束自己,在自己認定的路上堅定地走下去,走下去就有未來。它的厚積薄發在2000年前後有一個爆發式增長,由一個一文不名、一無所有的中國公司,最後成為世界通訊製造業的老大,現在的華為只有兩個指標還落後於競爭對手,其他所有指標全面領先於競爭對手。華為就是這麼堅守和執著,一步步積累,一步步走下去。

互聯網上老有心靈雞湯,其實最好的心靈雞湯就是“一萬個小時定理”。任何事情堅持一萬個小時肯定成功。但是現在我們“等不及”,我們的組織浮躁,老闆浮躁,員工也浮躁,雖然我們也在跑,但是老拐彎,拐彎跑,跑拐彎,最後回到原點,白忙活一場。我們不斷選擇自己的路徑,但是也不斷地背叛我們的路徑。華為有一點可學的東西,就是這種堅守和執著。


2

華為倒下還是不倒下取決於自己

華為誕生在蛇口的一個三居室裡,後來93年搬到工業園,然後1996年到了科技園,2002年左右到了坂田,明年新園區要正式竣工交付。有文章說華為要逃離深圳,可謂是標題黨了。華為這個園區有1900畝地,像國外的“牛津鎮”“威尼斯鎮”那樣,裡面通小火車,9分鐘跑一圈,設計得十分漂亮。華為由小到大,就是這麼走過來的,沒有依靠所謂的資本運營、併購、資本運作、彎道戰略,沒有依靠下絆子把競爭對手引到爛泥坑裡。

我舉個數字,華為十年的研發投入是2400多億。1996年華為給自己定下了紀律,按照銷售額的10%提取研發費用。拿這麼多錢幹什麼不好?拿這些錢去搞理財、去折騰基金,或者只是放到銀行去,多保險,穩妥?如果拿這個錢去做房地產,收益絕對又高又快。任正非的專業是建築專業,他要是去搞房地產,一樣風生水起。所以說,華為真是在管住自己。

一個能管住自己的企業是“可怕”的,一個能管住自己的人是“可怕”的。這個世界上最困難也是最偉大的就是自我約束、管住自己。

現在的華為,每天研發投入是1.6億人民幣,這每天1.6億的研發投入,一天給華為賺10億的銷售額,賺1億多的利潤。所以我相信這個世界上是有公道的,公道就是天道酬勤,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下什麼收穫什麼。華為的成功就是靠這種持之以恆的投入。現在都在提雙創,想創新就必須真金白銀的砸錢,這就是華為的堅守,華為的執著。你堅持走下去,上天會眷顧你。

華為是2010年進入世界500強的,排名397,2015年升到228,五年的時間飆升169位。競爭對手——華為稱之為友商,一直在往下走,華為卻在往上走。好多友商現在都不在了,而這些友商都是大名鼎鼎的百年老店,平均年齡是106歲,而華為才28歲。很多偉大企業說倒就倒,眼見他建高樓、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華為憑什麼不倒下?

這其中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華為背後的那些價值主張。它所堅持的東西,是我們可能找到華為成長之迷背後的關鍵要素。我們來看2013年華為的廣告,照片顯示的是華為的員工在海外,在原始森林裡為客戶安裝基站,他們倒在泥漿裡,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為公司的戰車清除障礙,開闢前進的道路。我覺得華為這個廣告在回答華為會否倒下去。有人說這是偽命題,但我認為這絕對不是偽命題。尋找華為倒下和不倒下的原因,就在這張照片中。華為憑什麼倒下?華為倒下了天理不容,老天眷顧勤奮者、奮鬥者!有人跟我較勁,說華為這麼幹也有可能倒下,我說這也可以給你解釋:如果華為這麼幹還倒下了,只有一個解釋,華為的命不好。

偉大都是血淋淋的!吳春波:華為唯一的武器是團結

大家再想另外一個場景,這幫人洗乾淨上的泥漿,穿上西裝革履,回到深圳總部,在華為大學草坪上曬著太陽,喝著咖啡,欣賞著周圍的美景,翹著二郎腿,聽著下屬的馬屁,華為憑什麼不倒下?

所以華為倒下還是不倒下取決於自己。


3

華為堅守商業常識:

豆腐就豆腐,汽車就是汽車

2014年,任正非在接受新西蘭記者採訪的時候,記者問了一個問題,華為到底憑什麼超越那些友商?任正非回答了四個字:華為之所以有今天,就是因為“不喝咖啡”,把競爭對手喝咖啡的時間,用在往前跑上。距離等於速度乘以時間,這是常識。兔子速度快,但是它不跑,所以華為這隻龜,爬著爬著就縮短了和兔子的距離,就可以和兔子肩並肩,爬著爬著前面就沒兔子了。就這麼簡單,沒有什麼複雜的。同年接受英國記者採訪時,任正非回答華為所謂的成功原因僅一個字:“傻”。做企業和做人一樣,堅守這些東西,不拋棄這些東西就是最簡單的成功。

再舉一個例子,華為2014年的廣告。那段時間互聯網思維非常非常流行,有著名學者寫了長文,批判華為沒有互聯網思維,沒有互聯網精神。華為內部、高層也用了很長時間討論,華為到底需要不需要互聯網精神?需要不需要互聯網思維?討論結果是任正非那句著名的話:豆腐還是豆腐,汽車還是汽車。

當時討論用的案例就是特斯拉和寶馬,大家達成的共識是特斯拉能做的,寶馬都能做。特斯拉代表的是互聯網,無非是加載集成,加載模塊,太簡單了。寶馬代表的是傳統,但是寶馬能做的特斯拉做不了,因為寶馬做汽車已經一百年了,對客戶的瞭解,對車子的瞭解,這不是一個暴發戶能夠迅速補上的課,但是有個前提是寶馬要覺醒,要變化,要適應這個變化的時代。這句話傳出去以後,被寶馬的高管聽到了,深受鼓舞,最後送了任正非一輛寶馬車。但另外一種說法是試駕(笑場)。

2014年,華為通過企業形象廣告首先表明自己的簡單,做企業本來是簡單的事情,人、生活本來就簡單,是人為的搞得那麼複雜;第二是堅守,因為簡單,所以可以把更多的資源壓在堅守的事情上。任正非親自寫的廣告詞:在大機會時代,千萬不要機會主義,應該開放,開放,再開放。當時我在微博上寫了一句話:中國企業家應該把這句話掛在自己的辦公室裡,每天默誦三遍。市場經濟機會很多,機會主義很盛行,這是中國企業很大的問題。通過李小文精神,華為就是在應對所謂的互聯網思維和互聯網精神。

偉大都是血淋淋的!吳春波:華為唯一的武器是團結

任正非認為,互聯網給我們提供了偉大的工具,但是沒有改變商業本身,第一不要互聯網衝動;第二不要炒作互聯網精神;第三不要動不動就使用顛覆的語言(任正非說,互聯網企業有個巨大的毛病,就是老想顛覆別人);第四不要盲目創新,四面八方都喊創新,那就成了葬歌;第五不要糾結、不要攀附,堅信自己的價值觀。這就是在互聯網背景下,任正非對華為及其員工,提出的“不要幹什麼”的要求。


4

華為的自我批判:

苦難輝煌與戰略聚焦

那麼他要幹什麼?華為是不是互聯網公司並不重要,華為精神是不是互聯網精神也不重要,這種精神能否使我們活下去,才最重要。華為要做的就是堅持自己的優勢不動搖、延續性創新、走向開放,吸取外部的正能量。自我批判、烏龜精神,這就是任正非對互聯網時代最基本的判斷,也是通過他的思考給員工的一些約束和引導。

2015年的華為廣告,是任正非發現的一幅獲金獎的照片。作者是一個美國人,一輩子就拍芭蕾舞,堅持拍了三十年,這就是一種堅守。他在紐約芭蕾舞團拍了4年,不知拍了多少張,就這張獲了金獎。任總看完這個照片,立馬冒出一句來,這不就是華為嗎?這就是華為的身份證明,是華為的真實寫照。一開始的廣告詞是:我們的人生痛苦並快樂著。後來用的羅曼·羅蘭小說《約翰·克里斯多夫》裡有句話“人們總是崇尚偉大,但當他們真的看到偉大的面目時,卻卻步了。”

偉大都是血淋淋的!吳春波:華為唯一的武器是團結

偉大就是血淋淋的,沒有那麼光鮮,所以我們恐懼偉大,因為你要偉大,就要付出這種血淋淋的奉獻,沒有這種血淋淋的醜陋不堪的眼淚就不可能有輝煌。這是基本的常識。天上沒有餡餅,地上卻有陷阱。我們千萬不要仰望星空等餡餅,那樣會重重的摔在地上的陷阱裡。我看這張照片,借用一本書的名字,叫《苦難輝煌》。沒有昨日的苦難,何談今天的輝煌?我們太注重結果了,往往忽視掉過程,我們太計較所得了,往往忽視掉我們的付出。

今年華為的廣告,主題叫做厚積薄發,講過程和結果的關係,付出和收穫的關係。中央電視臺有一個紀錄片《憤怒的剛果河》,廣告照片取材於其中一個鏡頭。照片是這樣的:在剛果河邊生活的少數民族,叫瓦根基亞人(音),非常落後,捕魚工具是用樹枝編起來的。為了生存他們把命都賭上了,稍有閃失,就會葬身剛果河。照片衝擊力很強,就是講戰略聚焦,旁邊有一句任正非講的非常中肯的話:不要在非戰略機會點上消耗戰略競爭力量。

偉大都是血淋淋的!吳春波:華為唯一的武器是團結

想一想很多企業,很多人,其實都是在非戰略點上消耗戰略競爭力量。很簡單的例子就是微信,我們有多少時間花在微信上,我的學生朋友圈有5000位,幾乎上百個群,成天臉色焦黃,哪有時間看書,哪有時間淡定下來?這就是典型的非戰略機會點上消耗戰略競爭力量。所以任正非的告誡十分中肯。

任正非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講到,華為堅定不移28年只對準通信領域這個“城牆口”衝鋒。這令人想到歐洲核子研究中心,這個機構1954年成立,科學家人數一萬多人,到現在60年了,就是為了研究一個課題,連個泡都沒冒,就是在堅持,他們隱隱約約聽到了上級的腳步聲,聚焦投入才能有花朵的美麗的綻放,綻放的時間短暫都只有0.61秒。所以結果不重要,過程重要。就像愛因斯坦講的,重要的在於過程,當你過程達到了,結果就是自然的結果。當你右腳血淋淋的時候,你的左腳會輝煌嗎?因為這個是自然規律給我們安排的,常識和天理給我們安排的,所以急功近利就是一種短期的機會主義,往往使我們很難安靜下來,往往使我們違背常識,違背商業的基本規律。

5

科學的人力資源管理激發“群狼”潛力

華為通過這四副廣告,來做自己身份的證明,為什麼有今天,堅守什麼?堅守過程中做了什麼?

現在關於華為的議論很多,有人講現在華為這麼火,物極必反,該出事了。有人也說任正非今年特別網紅,感覺華為是不是有問題?任正非的回答是一連串的問題:華為未來還能走多久?還能走多遠?取決於什麼?

這也是華為高層的共識,第一是要有一個強有力的領導集團,任正非加上了一個限定詞“能夠聽得見批評的領導集團”。只要聽得見批評,就不會腐敗,不會山頭主義。

第二,有制度和規則,其實任正非這幾年做的一個重要的轉變,就是從任正非的華為變成了華為的任正非。就是讓制度和規則守望華為,比讓任正非守望華為更靠譜。這裡有一個限定詞,這個制度和規則是進取的,不是控制的、內斂的。

第三,有一個奮鬥的群體,即人力資源隊伍。有個限定詞就是“善於學習”,而且要奮鬥。有一組研究數據:以色列每年每人讀49本書,中國人一年一點幾本,學生都不讀書了,不記筆記了,我講課時學生在下面看著你嚎叫,看著你這PPT有點意思了拿出手機拍個照,然後再自拍一下。一個不學習的民族沒有未來。我認為學習不是在公眾號上學習,不是在微信上學習。

任正非的講話充滿了霸氣。如此華為出了事,你無路可走,領導集團,制度和規則,奮鬥的人還需學習。這三個勝利的要素裡,兩個都和人力資源有關。有一個重要的問題,華為從來沒有講過自己的文化是狼性文化。提到狼性,就想到兇殘、自私、貪婪,其實狼性和人性一樣,一面是天使一面是魔鬼。華為的“狼性”是正義的能量,是敏銳的嗅覺,眼睛盯著客戶。華為的制度是堅決提拔那些“屁股對著老闆,眼睛對著客戶”的幹部,堅決淘汰那些“眼睛盯著老闆,屁股對著客戶”的人。盯著老闆的那是奴才,是為了自身利益。怎樣讓大家盯著客戶,盯著獵物?狼的嗅覺很厲害,在草原上能聞到三公里以外的肉味。一旦聞到肉味,本能地撲上去,不開會、不討論、不糾結、不請示、不彙報。第三,不是獨狼而是群狼撲上去。華為堅持的“以客戶為中心”,不就是嗅覺問題嗎?“以奮鬥者為本”,不就是強烈的進攻意識嗎?“持續艱苦奮鬥”,不就是團隊精神嗎?華為的核心價值觀有個特點,沒有自相矛盾。而有的企業核心價值觀,每一條看著都很美,但是自相矛盾,相互否定。

華為80後,90後的員工,大多是獨生子女,也是聰明人。有一張很受關注的照片,上面三個小夥,身上是灰,臉上全是灰,還是露出燦爛笑臉,不是外面人說的那樣,華為人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你非奮鬥者,焉知奮鬥者之快樂?人沒有累死的,都是愁死的,煩死的!有夢的人需要奮鬥,沒夢的人都安於現狀不思進取了。你想逆襲嗎?屌絲就需要奮鬥。我思考的是:奮鬥是人生的主旋律,問題是華為怎麼使他們變化,怎樣讓他們去?這就是人力資源管理的問題。所以我有一個觀點,華為把知識員工變成了戰士,把端茶送水的也變成了戰士。都說80、90後嬌慣,但是在華為,端茶倒水的都是本科畢業的學生,衣著大方,氣質乾淨,他們彬彬有禮來給你倒水,這就叫以客戶為中心。

華為把員工變成了一支鐵兵,就像是李雲龍的軍隊。李雲龍手下有個野狼團,希望打仗,能打仗,打起來“嗷嗷叫”。在聯想叫斯巴達方陣,在華為叫鐵兵。有這幫人這麼拼,不成功都很難。問題是怎樣使他們有這個狀態,怎樣保持狼基因不變?怎樣把喜羊羊變成大灰狼,抱團打天下?一流的人才去美國了,二流的當公務員了,三流的進央企了,四流的進外企了,進華為的都是五流的(笑場)。五流的抱團打天下照樣超越一流,華為的實踐證明了這一點。我們是資源相當匱乏的大國,但是中國最優質的是人力資源:第一人多,人多力量大;第二是便宜,第三是聰明,已經到頂了;第四是勤奮,有人老唱衰中國經濟,但是明天週末了,你出去看看,酒店還在做培訓,週末了外國人進教堂,中國人進課堂,你說中國經濟能不行嗎?

華為員工就是鄰家的孩子,衣著不光鮮,顏值也不高,抱起團來屌絲也成功逆襲。可是有人只欣賞華為的高大上,沒有思考華為怎麼實現高大上?實現高大上的關鍵點是人力資源管理。我總結為三句話: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激勵一切可以激勵的人,挖掘一切可以挖掘的潛力。做到這三句,中國企業沒問題,遇上這麼一個偉大的時代,有這麼大的持續增長的市場,我們應該有所作為,否則連自己都對不起,核心問題是怎麼樣管理這些人力資源。

6

等得及,能戰鬥

任正非是44年生人,44歲創業,今年72歲,可他哪像一個72歲的老人?有張照片裡他跳起來腳都離開地面了,我也想學他的姿勢可是跳不起來。我就想到毛澤東的一句話:革命人永遠年輕。事業會煥發你的青春,這是任正非的常態,不是新常態。華為的報銷規定出差超過五個小時,才能坐公務艙。到北京三個小時,就得坐經濟艙,任正非、董事長無一例外。任正非到現在都沒有專門的司機。他出去學習,總是先進書店。

老闆給員工做了榜樣、標杆。預測一個企業的未來就是要看高層在幹什麼?外國記者採訪任正非,提了一個非常具有挑戰性的問題:據說你不懂技術、財務、營銷,華為為什麼需要你?任正非答了兩個字——架構,就是凝聚這17萬6千員工,團結在一個公司的願景和使命下,能夠為公司的戰略目標做貢獻,能夠為客戶創造價值,把這些人力資源巨大的潛力持續的開發出來。

任正非的架構有三個成分。

第一,理想主義,華為是夢想驅動的公司,92年提出一個超越時空的目標,通信三分天下,必有華為一席。十四年後才實現了這個目標,又過四年,華為成為行業老大。華為實現夢想的基本點,是迴歸商業本質,迴歸商業基本原理,開放開放再開放;是拿來主義,通過優秀的文化把大家凝聚起來。

第二,以制度為核心;

第三,以利益為基礎。企業永遠是利益關係。用資本主義的高效率方式創造價值,用社會主義方式分配價值,共同創造,共同富裕。“力出一孔”,是價值創造,“利出一孔”,是價值分配。把17萬人的力量凝聚起來,聚焦一個很小很小的目標,這就是華為的壓強原則,持續施壓,突破一點,兩面展開,撕開口子,系統領先。

樸素的、簡單的、可衡量的、被信仰的價值觀,是華為的內在驅動力。通過管理把員工的精神高質轉移,還是人力資源管理的問題。

簡單講華為的核心價值觀,“以客戶為中心”是方向;“以奮鬥者為本”有兩層含義,一是奮鬥,二是讓奮鬥者不吃虧;“長期堅持艱苦奮鬥”是思想上不惰怠,不喧囂,持續為客戶創造價值。

華為提倡學習。很多的企業文化太冠冕堂皇了,華為的企業文化就是血腥、狼性。犧牲是軍人的最大奉險,但是勝利才是軍人的最高奉獻。員工的最高奉獻就是績效,做企業需要雄性荷爾蒙的張揚。

回到今天的主題“均衡“,華為的精神和基因擁有兩面。一面是薇甘菊,這種植物生存條件極低,快速生長,快速發育,一年能長一千多米。在華為就體現的是血腥,是亮劍精神。正如黃巢詩云“待到秋後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有那種霸氣、不服輸的精神,這是華為的A面。它的另一面是非洲的尖毛草,成長早期它貼地而行,別人在野蠻生長它在倒長,根可以深到28米,十幾層樓高,進入生長期,它三五天能長兩到三米的草。我們望見了華為的A面,市場歡騰業績增長,卻忽視了他的B面是聚焦、堅韌、沉靜、內斂,是打好基礎抵制誘惑,把握機會,以倒生長的方式為正生長積蓄能量,在聚焦業務的同時關注內部管理、優化組織、實現經營與管理的均衡。一旦看到機會,就是壓強原則開始發力,釋放能量,以幾倍的資源投入壓過來。這兩種植物是華為精神的象徵,地面上看到的是薇甘菊,地下是尖毛草,二者實現均衡發展。

最近有一個話題是任正非很迷惑,在此我講講迷惑問題。

華為總部有個湖,去年正式命名為天鵝湖。湖裡真的有天鵝,華為花了很大的價錢,從國外引進了八隻黑天鵝。黑天鵝代表著不確定性,華為命名天鵝湖也是自我警示。未來的世界是混沌的、霧霾的,怎樣處理黑天鵝和白天鵝的關係?任正非講他很迷惑,其實我覺得他一點也不迷惑。把黑天鵝轉化為白天鵝,就需要站在華為內部看外部,以內部規則的確定性看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站在後天看今朝,以當下規則的確定性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任正非的迷茫是對科學技術發展的迷茫,而不是對華為未來之路迷茫,否則就不會提出來2020年要達到1萬億人民幣的銷售額。

任正非有云:決勝取決於堅如磐石的信念,信念來自於專注。華為唯一的武器是團結,唯一的戰術是開放。說到底還是人力資源的問題。

最後,用任正非最欣賞的兩個人做結尾。他們都是影視人物,都是軍人,一個是國外的阿甘,一個是國內的許三多。如任正非所言:華為的成功沒什麼秘密,華為就是最典型的阿甘,阿甘就是目標堅定、專注執著、默默奉獻、埋頭苦幹。這個社會聰明人太多了聰明企業太多了,要做阿甘傻一點,華為就是典型的阿甘。由此我總結了五句話:華為就是

一群傻傻的人,傻傻地堅守,傻傻地投入(資源),傻傻地付出(潛力、青春,甚至健康),最後取得傻傻地成功。

我們面對的是一個越來越複雜和動盪的世界;

沒有一種商業模式是長存的;

沒有一種競爭力是永恆的;

沒有一種資產是穩固的;

作為一個企業的老闆或者合夥人你有沒有想過:

資本經濟時代的股權,中國股權投資時代已經來臨,正是中小型企業進入資本市場的最佳時機!

偉大都是血淋淋的!吳春波:華為唯一的武器是團結

中國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僅2.5年,集團企業的平均壽命僅7-8年。不僅企業的生命週期短,能做強做大的企業更是廖廖無幾。企業做不長、做不大的根源當然很多,但核心根源卻只有一個——企業的股權出了問題!

人生最大的悲傷,莫過於將一輩子的聰明都耗費在戰術上。當你抬頭一看,卻發現你精益求精的事情,所在的行業己經衰落,戰略大方向也錯了。

中國有句老話,生意好做,夥計難擱。

企業的死亡不是死於外部的競爭,而是死於企業內耗

股權既是一門技術,也是一門藝術。

偉大都是血淋淋的!吳春波:華為唯一的武器是團結

華為為什麼能從4萬元發展為2000多億?因為他在90年代就開始實行全員持股,開始與客戶在全國建立合資公司!

關鍵是任正非不到2%的股權,如何還能控制公司?

偉大都是血淋淋的!吳春波:華為唯一的武器是團結

15年前,馬雲如何鎖定18羅漢,成就了今天阿里巴巴的神話?因為他一創業就有高人為他做清晰的股權規劃及股權激勵設計!

馬雲上市的事件告訴我們:

股權可以吸引人才(蔡崇信)

股權可以留住人才(18羅漢)

股權可以融資(孫正義)

股權可以打市場(與雅虎合作)

股權設計控股(馬雲不到10%控制公司)

股權激勵的作用:

1、規範員工行為、提高企業凝聚力

2、解放老闆、業績倍增

3、平衡股東關係、功臣退出機制

4、人才戰略梯隊、吸引同行人才

偉大都是血淋淋的!吳春波:華為唯一的武器是團結

企業有5條生命線條線:

1、67%老闆有完全控制權

2、51%老闆有相對控制權

3、34%老闆有一票否決權

4、20%界定同業競爭權利

5、10%可以申請解散公司

企業家不懂股權籌劃將面臨8大痛苦問題:

1、哥們變仇人

2、同床異夢,同室操戈

3、養大兒子叫別人爹,小肥羊管肯德基叫爹

4、競爭對手挖牆腳

5、團隊工作效率低下

6、錯過合作機會,去融資功能

7、影響上市大計

8、再好的項目都做不大

企業如何進行股權融資:

1、有人投資你企業,股權怎麼劃分,選擇股東有哪些標準?

2、如何通過股權去打市場,通過股權去做連鎖?

3、股權八條線:5%、10%、33%、34%、50%、51%、66%、67%,這八條線分別意味著什麼?

4、股權融資最重要三要素是什麼?融資、融人、融市場?

5、如何進行天使輪、A輪、B輪和C輪的融資?

合夥人股權的進入與退出機制:

要做好合夥人股權的進入機制,先得想明白什麼是合夥人?我們認為的合夥人,是既有創業能力,又有創業心態,有3-5年全職投入預期的公司創始人與聯合創始人。

也要做好退出機制設立,如果不設定退出機制,允許中途退出的合夥人帶走股權,對退出合夥人的公平,但卻是對其它長期參與創業的合夥人最大的不公平,對其它合夥人也沒有安全感。

歡迎關注【兔斯基飛翔記】,每天學一點職場文化、職場禮儀和管理知識,兔斯基助您升職加薪!

網友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