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銀行存管上演生死時速

最近,網貸行業迎來了實質性合規檢查階段,各地陸續按照全國統一標準的《P2P合規問題檢查清單》展開自律檢查。而作為合規備案的標配之一,銀行存管成為此次檢查的硬性指標,這意味著,各平臺需在本地合規檢查完成前就要接通銀行存管,否則將難逃清退、取締命運。據統計,截至11月底,共有42家商業銀行通過資金存管測評,其中29家銀行公示了其對接P2P存管名單,共涉及網貸平臺佔比網貸運營總平臺還不到三成,另外,部分平臺還存在“部分存管”、“模糊披露”等問題,形勢不容樂觀。

P2P銀行存管上演生死時速

合規檢查大限如約而至,P2P銀行存管作為一項合規備案硬指標,儼然成為了平臺一道‘生死關卡’,不僅決定著平臺的生死存亡,甚至影響著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如今,距離合規檢查工作截止僅剩一個月不到的時間,對於還未接入“白名單”銀行存管的平臺來說,“轉正”只有最後一次機會,必須抓緊時間上線銀行存管,實現合規運營。

當前,由於 “銀行白名單”制的下發,不少平臺都面臨著更換存管銀行的現實,而在更換過程中,涉及業務的考察、對接、審核,以及系統的開發等,不少平臺因為時間問題,已經萌生退意,放棄銀行存管。對於此,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透露,如果因存管行未通過白名單影響了合規檢查進度,需要更換存管銀行,可以提交問題說明,將限期給予平臺一定迴旋的時間。總之,對於網貸平臺來說,在合規大限來臨之前,接通銀行存管宜早不宜遲。

事實上,P2P銀行存管一直以來都備受監管層關注與重視,從去年的《網絡借貸資金存管業務指引》、《關於銀行業風險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再到今年的《P2P合規檢查問題清單》、以及“銀行白名單”等配套制度,都為網貸平臺打通銀行存管肅清了障礙、指明瞭方向,更表明了國家在推動P2P銀行存管方面的力度之大、決心之強,如若在監管收緊的最後時刻,還有平臺心存僥倖企圖矇混過關,那麼等待平臺的只有被“斬殺”。

為幫助網貸平臺資金存管業務儘快接入“白名單銀行”,作為中國首批研發互聯網金融系統的先行者——迪蒙科技傾力打造的完全符合國家監管政策的P2P銀行存管解決方案,採用大銀行系統架構,獨創原生代碼,具有專業性強、安全性高、穩定性好、開發週期短等獨特優勢,為平臺快速精準匹配銀行存管,最快 30 天打通銀行存管系統。目前,迪蒙已與平安銀行、招商銀行、新網銀行、浙商銀行、徽商銀行、晉商銀行、北京銀行、包商銀行等20多家P2P存管白名單銀行達成全面深度戰略合作,為海爾集團、用友集團、山鋼集團、中國萬達等包括世界500強在內的300多家金融平臺對接銀行存管系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