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贻琦虽身居官位,但一身先生之风却从来没有改变过

梅贻琦虽身居官位,但一身先生之风却从来没有改变过

说起梅贻琦,可能一下子想起来的人不多;说起他的官职,可能一下子又有几人会“啊”一声,他是民国时期原清华大学校长;如果说起他的一句名言,许多人就会恍然大悟道:“原来是他”,这句名言就是:“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梅贻琦虽身居官位,但先生之风却从来没有改变过,儒雅谦和、公正廉洁。

梅贻琦虽身居官位,但一身先生之风却从来没有改变过

西南联大在昆明期间,作为云南省主席的龙云予以了极大的物力、财力和人力的支持。有一天,龙云亲自拜访梅贻琦,说自己的孩子没有考上西南联大的附中,请求破例录取。梅贻琦留龙云在家吃饭,席间,梅贻琦请教务长潘光旦安排老师晚上辅导龙云的孩子,等明年再考,同时言明教师的家教费用得由龙主席个人支付。对别人如此,对待自己更是坚守规矩。梅贻琦的侄子梅祖武报考清华,由于成绩没有合格,仍然没有被录取。梅贻琦在多年的清华大学校长任期内没有安排一名关系户,他为此特意嘱咐秘书,凡要求破例录取的信件,不必转给他,一律按照规章办事。

梅贻琦虽身居官位,但一身先生之风却从来没有改变过

右起:叶企孙,冯友兰,吴有训,梅贻琦等

清华大学校长的一切用品按规定都由政府供给,但梅贻琦却公私分明,严于律己。他任校长期间尽量减少清华的办事机构,把办事员降到最低人数。他自己用废纸头起草一些报告提纲、公函等,现在仍保留在清华大学的档案馆里。到西南联大时期,他干脆辞退司机,把服务他个人用的小汽车让给西南联大公用,他外出办事,近就走路,远就搭乘别人的车。

梅贻琦虽身居官位,但一身先生之风却从来没有改变过

晚年梅贻琦和胡适

梅贻琦晚年因骨癌住院,病重时候,胡适劝他立份遗嘱,他不回话;后来妻子韩咏华让梅贻琦平时最疼爱的弟弟梅贻宝劝说,但梅贻琦依旧无动于衷。梅贻琦去世后,大家把他一直带在身边的手提包打开,原来里面是清华基金的历年账目,一笔一笔,分毫不错,在场者无不为动容。梅贻琦去世后无任何遗产,连住院费、丧葬费都是由清华校友们捐助偿还的。这里梅贻琦妻子和家人才明白梅贻琦不愿立遗嘱的用意:既然没有遗产,为什么要立遗嘱呢!

梅贻琦虽身居官位,但一身先生之风却从来没有改变过

电影梅贻琦剧照

梅贻琦执掌清华几十年,虽然清华基金雄厚,竟分文不取,在如此社会真是圣人行为,足以为万世师表。梅贻琦先生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行行动阐述了先生的内涵,为中国教育树立了一面镜子。真应了千年前范仲淹老先生的一句话: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