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最經典的一首詩,一開頭便驚豔了世人,令人讚不絕口!

杜牧,字牧之,號樊川居士,宰相杜佑之孫。晚唐時期的傑出詩人,以七言絕句著稱,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除了詩歌,杜牧還擅長文賦,一篇《阿房宮賦》至今廣為傳誦。杜牧的詩,主要以詠史抒懷,寫景抒情為主。其詠史抒懷詩,多立意出奇,史識高絕。而寫景抒情詩,則意境深遠,別開妙境。

杜牧最經典的一首詩,一開頭便驚豔了世人,令人讚不絕口!

《贈別》是杜牧的一首經典抒情詩。這首詩主要通過描繪男女主人公在離別的筵席上的心理活動,來抒寫離別之情。杜牧的這首詩,語言非常的精煉流暢、清爽俊逸,但讀起來卻情不自禁為其中悱惻纏綿的情思而動心。短短四句,卻意境深遠,餘韻不盡。

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樽前笑不成。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杜牧最經典的一首詩,一開頭便驚豔了世人,令人讚不絕口!

綜觀古代詩詞,表達離別的感情總離不開“悲”、“愁”二字。但卻因人因事的不同,所表達出來的感情自然也有著千差萬別。如南朝文學家江淹就曾把離別的感情概括為“黯然銷魂”四字。雖然杜牧這首詩沒有“悲”、“愁”等字,但卻寫出來坦率、真摯的離別之情。

詩的首句“多情卻似總無情”,寫的是男女主人公在離筵之上的感情。按理說,即將要離別,心理肯定是千頭萬緒的。但杜牧卻從“無情”開始寫起,還加上了一個“總”字,似乎讓人覺得這份感情過於冷漠。但仔細一想,愛得太深,留下的情便越多。在離別的時候,便無法找到合適的方法,來表達出內心的多情。所以杜牧說的越是多情,越顯得無情,反而是最真切的感受。讀起來令人讚不絕口!

杜牧最經典的一首詩,一開頭便驚豔了世人,令人讚不絕口!

次句“唯覺樽前笑不成”則是緊承上句,說明實在找不到方法來表達此刻的多情,只是覺得想要在酒筵上舉樽道別,歡笑一場。但因為離別的感傷,卻又擠不出一絲笑容來。所以杜牧這句詩中所表達的想笑是由於“多情”,而最終“笑不成”則是由於太多情,結合這首詩的前兩句,可見杜牧所表達的情感,是委婉盡致,極有情味。

詩的最後兩句“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則是開始描寫惜別之情。杜牧在這裡,採用了借物抒情的表現手法。沒有去寫酒筵上的人,而是把筆墨放在了燃燒的蠟燭上。詩人將蠟燭擬人化,說明在詩人的眼裡,這徹夜流溢的燭淚,就是男女主人因離別傷心而流下的淚。同時“到天明”三個字,又寫出了告別宴的時間之長,這均是詩人在表達惜別之情。

杜牧最經典的一首詩,一開頭便驚豔了世人,令人讚不絕口!

綜觀杜牧的這首詩,其所表現出來的真摯感情,以極離別之時那種悱惻纏綿的情思,讀起來還是讓人覺得心中觸動的,細細品味,自覺餘韻不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