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过犹不及,以出世之精神,做入世之事业

《菜根谭》云:“忧勤是美德,太苦则无以适性怡情;澹泊是高风,太枯是无以济人利物。”要学会劳逸结合,

制订合理的工作计划,工作时认真专注,节假日时就尽情地享受生活,这才是科学的、健康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菜根谭》:过犹不及,以出世之精神,做入世之事业

有的人很注重劳逸结合,他们追求高品质地享受生活,也注重高效率地工作。工作就是工作,认认真真;休假就是休假,轻轻松松。而也有很多人不是这样的,他们在工作中的认真程度丝毫不差,但在工作之外的时候,状态却是截然相反的:有的人要加班,有的人要见客户,有的人要做兼职,有的人要去补习……电话响不停,各种事务缠身,各种情况打扰,让人应接不暇。

《菜根谭》:过犹不及,以出世之精神,做入世之事业

有人会认为这都是为了追求完美,为了更好地工作,其实不然,劳逸结合才是工作高产的最好方式。我们的人生不应完全被工作捆绑住,还有很多美好的东西需要我们去发现。结束了一周的工作,就不应还停留在工作的状态中,而是应该“在周末晚上,关上了手机,舒服窝在沙发里”,尽情地享受生活中的乐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全新的工作日到来时,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而那些一直停留在工作状态中的人,一直是一种紧绷的状态,久而久之就会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厌烦的情绪,反而降低了工作效率。

《菜根谭》:过犹不及,以出世之精神,做入世之事业

凡事不要强求,《论语》中讲“过犹不及”,正是这样一个道理,过分地强求反而会失掉应有的效果。我们生活中有追求完美的人,也有淡泊名利的人。如果能够把握好度,都是一种很好的品德,但如果过了,就失去了君子教化所倡导的那种意义了。

《菜根谭》:过犹不及,以出世之精神,做入世之事业

人类进步,社会发展,这一切都是因为对美好事物的渴求,正因为有所求,我们才有向前的动力。淡泊名利是好,但完全无欲无求就会停止向前,失去积极向上的动力,这时候再谈远大的志向,无异于空谈。

《菜根谭》:过犹不及,以出世之精神,做入世之事业

很多人都喜欢魏晋时期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风流名士们,他们才高气傲、个性独特、不屑于世俗。许多人都表达出对他们的无尽崇拜和对那种生活状态的无限向往,诚然,他们是值得敬佩的,但是值不值得我们完全效仿,却是一件值得商榷的事情。

《菜根谭》:过犹不及,以出世之精神,做入世之事业

所谓时势造英雄,魏晋人物的出现离不开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东汉末年,礼崩乐坏,人心迷乱,加上战乱不断,主张清静无为、返璞归真的老庄学说开始大行其道。到了魏晋时期,这种情况更甚,在“竹林七贤”的引领下,饮酒、谈玄成了当时的流行事物。而当时社会局势正是动荡不安,百废待兴,而他们虽然明了当下的局势,却不能站出来用自己的才学和智慧改变现状,而是饮酒谈玄,这显然就是一种避世的人生态度。

《菜根谭》:过犹不及,以出世之精神,做入世之事业

再看清朝末年,同样动乱不安,人心迷散,而当时那些书生,在家国不保的情况下,毅然地站了出来,用各自的方式为救国而奔走疾呼。梁启超、章太炎、陈独秀、李大钊等,这些人文采丝毫不输于前人,但胆识却非同一般,这个时期对后世而言,其影响力、作用力都是巨大的。

《菜根谭》:过犹不及,以出世之精神,做入世之事业

“以出世之精神,做入世之事业”,这是朱光潜评价弘一法师的句子,弘一法师正是那个时代的人,也可以说,这句话是那个时代的文化人、有识之士的整体写照。无论是儒家学说的“中庸”之道,还是西方哲学里的“尺度”,都在告诉我们,万事万物都有一个度,越过这个界限,事情就会发生转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