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长平之战由李牧指挥,结局会怎样?

飞凡7372455


长平之战由谁指挥,赵国获胜的机会都微乎其微,就算是李牧也没有办法力挽狂澜。首先我们来看看李牧的特点,从《史记》的记载来看,李牧善于示弱麻痹敌人、积蓄实力、稳守求胜,这也是他战胜匈奴的关键。



李牧在镇守边陲之地时,命令手下的士兵遇到匈奴的挑衅不能出城应战,只能固守堡垒之中,让匈奴人认为李牧是个软弱无能之人。

实际上,李牧一方面组织部队休养生息,做战争的储备,一方面训练部队整肃军纪。匈奴人进攻的时候,李牧示弱败退,集中精锐部队将匈奴人的主力诱骗到自己设下的包围圈里进行歼灭,毕其功于一役。

赵王如果让李牧到长平主持此次战局,李牧采取的策略和廉颇不会是有什么区别,只能是坚守不出、等待时机。胜也有全胜、完胜、惨胜之分,败也有完败、惨败和惜败之说。李牧和廉颇主导长平之战,赵国只能是惜败,白起只能是惨胜。

回到长平之战上来,赵国究竟有没有获胜的可能呢?单靠一国之力,击败秦国已经不可能办到,只有和六国之力,才有机会力挽狂澜反败为胜。

这里的关键点是其他五国的态度和五国联军的统兵之人。从后续的发展来看,长平之战后赵国没有被迅速灭国,要感谢秦的君臣失和和战国四公子中唯一的英雄魏无忌的统军救赵。

因此长平之战的关键不在将领,而在于国力,在于五国的作为。当时的秦国,不是东方六国中任何一国可以独自应对的。无论上谁结果都是赵国败,不过是败的程度问题。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一个人的历史


  在下怀着沉痛的心情告诉大家,没有用!长平之战赵国换谁上都没用,而且凭心而论,在赵国这方面,没有哪个将领比赵括更适合当主帅了!是的,你没听错,赵括确实是此战主帅的不二人选。

  长平之战,赵国方面最初的主帅是老将廉颇,秦军主帅是左庶长王龁,廉颇欺王龁年轻,“小儿王龁乳臭未干,老夫誓斩丫于马下!”于是全军出击,摆出了进攻的姿态,然而双方在玉溪河一交手,秦军步骑混合骁勇异常,赵军损兵折将,廉颇只得退守空仓岭,尔后担心被秦军抄了后路,一退再退,直至百里石长城这才扎住阵脚,任凭王龁百般骂阵,就是坚守不出,“老匹夫你下来”"小儿你上来"……秦军只得强行攻关,就此秦赵两军进入了旷日持久的拉锯战。  

  双方僵持了大半年,赵国有点顶不住了,几十万大军在前线作战,对于粮草的消耗是个天文数字,赵国商业发达,而农耕却远弱于秦,眼看着粮草消耗殆尽,赵孝成王心急如焚,到邻国重金购粮,尼玛,燕齐等国很傲娇,不卖!这下赵孝成王坐不住了,一再电令廉颇出击速战速决,而方面军总司令廉颇仗着资历老“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就是不出兵!长此以往,就算秦军攻不破赵军防线,丫的粮草也供不上,一样会不战自溃,温水煮青蛙,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所以廉颇的坚守战略根本行不通!

  国难思良将,紧急关头赵孝成王想起了名将赵奢的公子赵括,此君将门虎子,熟读兵书通晓战策,且得到了客居赵国的名将乐毅和田单的大力举荐,没两把刷子能入得田乐两大名将的法眼?于是根本不用秦国方面的什么反间计,赵孝成王已然用年轻热血的赵括换下了老迈的廉颇。

  赵括也不负重任,上任伊始就着手筹划一场与秦军间的总决战,形势也逼迫得赵国必须梭哈,押上全部的身家豪赌一场!胜则一战成名,败者马革裹尸,古往今来不敢冒险的军事家都不是优秀的军事家,于是赵括出击了,而秦国也猥琐地临阵换帅,悄悄调上了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的武安君白起


  于是长平大战最后的决战拉开了大幕,赵军渡过丹河直扑秦军阵地,面对初出茅庐的赵括咄咄逼人的攻势,年逾古稀的沙场老鸟白起不敢托大,而是订下了一条毒计,计将安出?诸君且听我细细道来———

  秦军在一路后撤的同时,很阴险地派出一只两万多人的轻骑从太行道杀出,截断了赵军主力和后勤部队的联络。麻痹的,找不到当时的地图……否则聪颖的观众们看一下就一目了然了。但是这个不重要,也就是说当时秦军截断赵军后路的军队才区区几万人而已!

而赵括的主力却有数十万之众,故而秦军将赵括的主力军勉强包围住的同时,号称秦国第一军神的白起也是胆战心惊,“馅大皮薄”随时都有被猛将赵括突破击溃的危险。

  好在这时候秦昭襄王出手了!亲自挂帅,征调河内十五岁以上的男丁,运用人海战术,死死地顶住了赵军后退突围的路线。所以这时候的赵括其实不是面对一个白起,而是白起再加上秦昭襄王,单单一个白起根本困不住赵括!

  有观众看到这里就纳闷了,秦国的国君能以倾国之力亲自出征,那赵国的国君在干球捏?难道是荒淫的昏君不成?当然不是,赵孝成王也很想派兵进行反包围,但是坑爹的问题来了,赵国这时候有后顾之忧,北有匈奴旁有燕国,这两货随时想在背后插赵国一刀,大家颇为看好的李牧正苦哈哈地防守着匈奴人呢,赵国无法做到举全国之兵来打这场长平战役,所以赵孝成王很无奈地坐邯郸的王宫内,默默地祈祷列祖列宗的庇祐。赵武灵王在天之灵也相当捉急,恨不能亲自带兵胡服骑射,最终身陷绝境的赵括选择了肖申克般的自救,不断地向秦军发起冲锋,这时赵括的策略就是“即使劳资光荣地倒下,你丫也要付出惨痛的代价”果然,长平之战后,秦军也是损失惨重,到了“兵疲粮尽”的地步!


  长平战罢,赵军四十余万精锐尽墨,而秦军倾全国六十余万之兵也伤亡过半,试问古往今来,谁能身处在包围圈中还能如此大面积地杀伤敌军?是一句腐儒式的轻飘飘的纸上谈兵能做得到的吗?一场关乎国运的大型战役,与其说较量的是双方军事家的谋略,倒不如说比拼的是双方的综合国力,“时也,命也”赵国就差了强秦半筹,于是就败了,唉,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欲听其它故事且听下回分解…


云汉


此战无论赵军统帅是谁都无法取胜,为什么这样说?什么才叫取胜:1把秦军赶出上党,2大破秦军。名将的作用固然有用,但是历史上那些名将取胜的对手都比较弱。一般两个名将对决,很难决出胜负,比如王翦对阵李牧的时候,王翦对阵项燕的时候。

只要你仔细研究上党地区的地形,你就会发现谁也奈何不了谁。就是说赵军无法把秦军赶出上党,秦军也无法把赵军赶出上党。意思就是如果双方统帅都不犯傻,谁主动进攻谁亏本。对于赵军来说,根本没有任何取胜机会,唯有坚守不出。不管有粮没粮,一定要守下去,要饿死了就撤兵。

存人失地,地尚可复。存地失人,人地尽失。











青玉案i


首先李牧能否到领命退敌这一步还得探讨一番。赵国是一个很奇怪的国家,它不是只有一个都城,而是三个都城:邯郸,晋阳,信都(今河北邢台),地位都是相差无几的,赵作为四战之地也是逼不得已,这样下来就是即使邯郸不保,还有纵深之地,也就是说即使邯郸没了,我还有都城可以继续作战,这三个地方都是当时经济发达,易守难攻之地。李牧当时还没出名,还在长城一线盯着匈奴和东胡,假使领命去了长平,那塞防谁来,这是牵一发动全身啊,塞防关系到三京的安全,如果没有好的塞防,那么赵将腹背受敌。

赵跟秦不一样,赵运送粮草需翻越上党山区,成本非常大,战国时期运送粮草一般是10石粮食到手一半左右,路上得消耗不少,但遇到这种山区运粮成本就得继续往上翻,10石粮食到手3石,这可是赵国最受不了的,反观秦国在上党另一侧,运送粮草是使用漕运,人力成本低速度快,到手粮食一半以上,所以秦能耗得起,古代打仗就是看谁粮草多家底厚,秦国有关中平原和天府之国两个产量区,家底厚得很,说到这份上,大家应该知道了,这场仗不是派谁去的问题了,是谁去了都一样。

我们可以看看魏国,当时秦国警告了魏国不要支援赵国,魏国很识趣,借机示弱,其实魏国心里清楚得很,假如支援赵国,他跟赵的位置一样,粮草一样成本大,等于活生生把自己搭进去,韩国不用说了,都已经认怂了,割地息战,谁喜欢上党谁占就是了,我不管,楚国这几年没少吃秦国的亏,这份上如果自己顶上去也是做炮灰。齐国自从复国后也不管事了,至于燕国,没给你赵国添乱就已经很给面子了。

前面说到赵国有三都,也就是说赵国也不是输不起,即使输了,还有两个都城可以继续跟你扛着,综上所述,不是派了李牧就可以改变战局,而是派谁去结果都是败,不过赵王这面子下不来,结果赵括这个二货站出来了,还输了个底朝天,家底输了个精光。



七师兄2


说真的,长平之战这样规模的战争,指挥员的优劣有影响,但是不是决定行因素。

长平之战,秦赵参与的人员都是以百万记,这种规模的战争,打的不是别的,就是一个综合国力。战备物资的合理调度,后勤补给是否跟得上,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了。秦赵也明白,可以说僵持的三年里,秦赵都是倾国之力来供给长平。

都说赵括是纸上谈兵,但是,赵括做到了合围三月,断水断粮而军心不乱。仅凭这一点,赵括就是一个十分优秀的将领,只是生不逢时,遇上了白起。而白起比赵括优秀的也就是我上面说的后勤补给,秦国在三代人的发展下,到发起长平之战的时候,已经是傲视诸侯国的大国了,而赵国,虽然在胡服骑射下,战力大增,但是说白了,还是没秦国富,赵国太穷了,这种级别的消耗战,别说赵国,山东六国换那个都耗不起。

所以,不论换谁,长平也只有一个结果,就是秦惨胜而赵惨败。

我是轮回的刻度,看刻度,有态度!


轮回的刻度


长平之战,如果派李牧前去。肯定不会造成后来的失败。李牧若去,采取的战法应该和廉颇一样。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以前李牧同匈奴作战的时候,采取的就是以逸待劳的战法。只要匈奴来攻,就让军队退回营垒,只是坚守。而当时的赵王也犯了同样的错误,认为李牧怯战,派人将他换下。换下的将领采取出击匈奴的方法。结果屡战屡败。于是赵王只得叫李牧再次前去。李牧还是坚守不出。故意在匈奴面前造成自己怯弱无能的感觉。而在这段时间,李牧善待士兵,却不让他们出战。士兵们都对李牧心存感激,都憋着一股气,想要立功。于是李牧加紧训练士兵。如此过了几年,士气高涨,兵员精良,见到时机成熟,便利用放牧的方法吸引匈奴来犯。然后出奇兵围歼匈奴。这一战使匈奴损失十几万人,从此一蹶不振,不敢再犯,可谓是一劳永逸。

所以面对强悍的秦军,如果派李牧前去。他一定也会采取同廉颇一样的战法,坚守待时,以逸待劳。拖垮秦军,然后找机会出击。因为他不会像赵括一样,在时机不成熟的时候,主动出击中敌奸计。所以就不可能有长平之败。但是有一点,赵王不信廉颇的战法。又怎么能信李牧的战法呢?赵王急于打败秦国,解赵国之围,所以自然也不可能叫李牧这样的将领前去。故赵国失败为势所必然。


东易道昆仑国学馆


长平之战是战国末期秦国和赵国的战略决战。它发生的背景在于,秦国和赵国举倾国之兵和倾国后勤保障,维持了一年多的战略均势。这一均势是双方不约而同地采取的合理战略。对秦军而言,对赵国边境形成压迫,迫使其集结重兵,牵制其力量,消耗其国力,等待合适时机决战。对赵国而言,赵将廉颇定下的相持战略也是最合理的战略,因秦强赵弱,赵国必须采取疲敌之计,毕竟赵国属于本土作战,后勤保障压力相对较小,等待秦军后勤不足,再联合其它诸侯国多方向出兵,方有战胜秦军的可能。

但这计谋需要时间來实施,而赵王考虑其它方面,40万大军后勤压力山大,这么多壮丁无法参加农业劳动,给国家创造财富,反而要持续消耗国力,这才是赵王要主动进攻的原因。

如果李牧来指挥长平之战,必将不会轻敌,也不会轻易落入示弱的陷阱,更不会轻易率主力出击,双方将反复试探,考虑到李牧有赵王这个猪队友,小规模进攻估计不会满足赵王的要求,赵军可能会逐步加大进攻投入力量,除非秦军因后勤保障问题撤退,不然赵军失利的可能性较大,但不会形成围歼战,赵军失利后可能会损失不大,继续退回堡垒形成相持。


沧海拾遗录


具体怎么打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绝对不会出现这种规模的会战!原因很简单,任何战场都有一个战场容量的问题,不信你去去查一下五十万以上的会战都是在广阔的平原地区展开的,如淮海战役南至长江北到黄河,东到大海西到武汉,李牧做为一代名将这点知识还是有的,所以第一个结果是由于战争的规模得到有效控制既使失败赵国也不会伤筋动骨。致于仗怎么打法这个真不好说,原因很简单:廉颇被解职的原因是赵国中了离间计,既然结果与预料的不同,无外乎一下两种情况:一种是秦派白起出战,一种是不派白起。第一种情况很好理解,因为秦国的目的就是为了彻底打残赵国,结果是战争再次陷入僵局。另一种无非把后来的历史提前上演了!但不管哪种情况在双方交手后战场至少暂时平静了下来,秦国可能会再次调查对外战略,再次南下攻楚,韩魏反到安全了,简单的沙盘作业就能得出结果:白起的生命会延长,楚国生命会缩短!!


2加3可以不等于5没错


先说一下当时的情形,上党之战中,赵军被击败,廉颇直觉对攻不是对手,便带领军队后撤到长平。他认为长平离赵国补给线近,与秦军长期对峙会将秦军拖入自己的节奏,最后形成有利局面。但是没想到,此时秦国找到了以水路补给的方式,比赵国还要省时省力又省钱,这样过了三年时间,秦国还没什么问题,可是赵国已经快要被拖垮了,而秦王和白起也适时使出了离间计,所以到了这个时候,赵国国王不得不派赵括替换下主张防御的廉颇,结局也就注定了。

也就是说,如果当时的将领即便是李牧,只要是打对攻战,基本都没有胜局,区别只在于死伤人数的比例而已。

顺便说一下,就算当时不换掉廉颇,再过一段时间,赵国也是必输,因赵国已经无法承受战争的消耗了。


雨中山0001


打不赢但不会败得那么惨!李牧的战术实际上很简单那就是防守反击。这需要消耗很大的国力与物资,以当时的赵国根本供应不起。而想要诈骗白起肯定也办不到,最后就只能是粮草耗尽不得不撤退。

上党山地是一条长350里的山谷,这个山谷有两个出口,一个是邯郸出口,一个是上党长平出口。假如赵国舍得上党不要,退守邯郸谷口也是可以的。但是赵王就是猪,舍不得那350里土地,这是赵国不得不消耗更多物资的主因。以白起接管秦军以前的秦赵两军的补给消耗来看,当时秦军派兵长平的部队在15万左右,而后勤部队只需15万人,战勤比例1比1,总人数30万人;赵国同样战斗部队15万左右,但是他们的补给部队却高达30万人,战勤比例1比2,总人数45万人。这两军对峙三年,赵国消耗物资是秦国的1.5倍。本身赵国国力又弱于秦国,所以长平之战李牧赢不了,因为耗不起。

不过呢,如果李牧带兵的话,他肯定不会像赵括那么傻逼出击!当时赵军真正的战斗部队其实只有15万人,剩下的那30万人其实是后勤部队。赵括下令全军出击的时候有点炊事员伙夫抄着扁担菜刀都得上去的味道,把那些后勤人员也全部抄家伙上去,这是他战略错误的地方。李牧肯定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所以秦军肯定包围不了赵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