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西歐國家研製五代機的經常如此緩慢?

近衛步兵師


歐洲國家事實上已經放棄了第五代戰鬥機的研製工作,目前歐洲國家中具備戰鬥機研製能力的國家並不是很多,其中包括法國,意大利,英國,德國,瑞典和西班牙,而其中有些國家還需要聯合起來才具備研製的基礎。



歐洲在四代戰鬥機的研製上曾經有過輝煌,這個就是歐洲聯合研製的颱風戰鬥機,法國獨立研製的陣風戰鬥機和瑞典研製的鷹獅戰鬥機。不過在五代戰鬥機的研製上歐洲各國突然全部都沒有。


如今歐洲多個國家準備進行新的聯合來研製未來的戰鬥機,這就是英國為主,荷蘭和意大利參與的暴風雨戰鬥機,另外還有法國和德國主導的下一代戰鬥機項目,如今西班牙也開始參與其中。

歐洲目前著手研製的是第六代戰鬥機,德國和法國的目標是在2040年開始裝備,而英國由於購買了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F-35B,所以沒有什麼緊迫性。歐洲目前是跨過了第五代戰鬥機直接研製六代機,所以就沒有五代機研製速度慢的問題了。


航空視界


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國、中國和俄羅斯擁有五代機,其中俄羅斯的蘇57還沒有正式交付空軍。看到中國研製出了殲20,很多國家蠢蠢欲動,日本、伊朗、印度也先後提出了五代機的研製計劃。

不過歐洲各國似乎對此都表現的非常淡定,到現在也沒有一個國家提出五代機的研製計劃,依然非常安穩的用著他們的四代機。

那麼為什麼歐洲國家不研製呢?

其實根本原因之一是他們沒有必要研製五代機,他們在這方面沒有非常迫切的需求。

歐洲國家面對的更多的是來自於恐怖分子的威脅,而對付這種威脅需要的並不是五代戰機。那些有需求的國家又是美國的盟友,不需要自己花費那麼大的精力去研製,只要向美國購買就可以了,也就是所謂的背靠大樹好乘涼。

剩下的那些想要研製五代機的國家只是少數,對於他們來說研製出來非常不划算,所以四代機用一用就可以了。

其次,資金也是個大問題。

相對於陣風、颱風等四代機,研製五代機絕對是個燒錢的大坑,如果處理不好(比如F-35)那就更是個無底洞,需要有雄厚並且穩定的資金支持。雖然歐洲都是發達國家,特別是英法德三國經濟發達。但是其他國家則面臨著或大或小的經濟問題。再加上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小心思,歐盟作為一個聯盟也沒有強制要求各國的權力,所以各個國家很難在這個問題上達成統一,也就別提聯合研製了。

再者,美國是不會同意的。

歐洲各國自從開始結盟,各自的防務也基本在北約的統一安排下進行。而北約,實際上就是由美國控制的一個軍事集團,歐洲各國也基本上是有美國提供防衛的(特別是核保護傘)。既然靠的是美國,那麼美國自然不會允許歐洲各國研製自己的五代機。因為五代機無疑會加強歐洲自身的防衛能力,這樣就會減少對美國的依賴。不僅如此,歐洲的戰機歷來有一半都是用來出口的。這樣就會影響F-35的銷售。美國是無論如何不會答應歐洲自研五代機的,而且他們也是這樣做的,比如把應該拉近F-35項目裡,承諾以優惠價格賣給英國。實際上呢,我就呵呵一笑了。





PLA物競天擇


西歐已基本放棄五代機的研製計劃。由於歐洲當時研製時,還並不清楚美國為主導的4S標準(超音速巡航,超機動性,隱身性,網絡中心戰),所以說並沒有隱身的設計,這就導致就算歐洲研製戰鬥機性能再好,沒有隱身性能也只能成為四代機,而不能夠成為五代機。但是在歐洲人的眼中他們的戰鬥機就是五代機,而不是什麼四代半戰鬥機。


對於世界而言就是四代機,中國和俄羅斯由於起步較晚,在明確了五代機的標註並且以F22為對手進行研製的。

回到歐洲,歐洲的實力毋容置疑,其中最強的當屬法國,他有自己的完整的工業體系,並且注重自主研發,像陣風就是例子,而其他國家像英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聯合起來實力也不容小覷,像颱風。


那麼為什麼還要放棄五代機呢?其實歐洲也知道在五代機市場已經沒有歐洲的立足之處了,就算對於科研實力強悍的歐洲來說研發五代機也並不是那麼容易,目前美國有F22 F35 俄羅斯有蘇57中國有殲20和FC-31可以說五代機的賣家市場已經飽和,歐洲想再來分一杯羹無疑難上加難,如果失去了市場,僅憑在美國羽翼下歐洲的內部消化,對於五代機資金可能本都回不來。所以目前歐洲的戰略是,放棄五代機的市場,把資金和精力投入到對六代機的研發中,爭取在六代機中在國際市場上獲得立足之處。


軍武小咖


武器的研發是面對威脅。前蘇聯解體後,歐洲沒有大的外來威脅,沒有必要大力發展軍事,所以在此方面沒有大量投入。但歐洲的技術儲備及製造工藝依然世界一流,不可小覷。目前防空方面,法德的戰機足矣應對蘇34/35及米格系列,所以歐洲目前預研六代機了。


Vpgao


還是需求問題。

大西洋太大了,只要俄羅斯保持友好的溝通渠道,歐盟是不願意受美國脅迫的。

經濟上有些不景氣,需要錢來救場。這個要錢的領域,還是緩一緩的好。

即便有相關需求的國家,互相探討需求和交換意見,也需要好幾年,歐盟又是個相對鬆散的政治結構,交換完意見,還要探討方案,然後是各國如何從中分利,之後才是具體的實際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