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玄燁即位後,他的兄弟們的結局是怎麼樣的?

姜江23


康熙當了61年的皇帝,一共生了35個兒子20個女兒。康熙的生育能力,在中國封建社會的所有皇帝中都是排名前幾的存在。



在康熙的兒子中,除去夭折的不算,最後長大成人的也有20個。兒子多了也不是什麼好事,畢竟皇位就那麼一個,因此康熙晚年爆發了激烈奪嫡之爭。而在奪嫡之爭失敗的那些皇子們,下場大多不太好,比如說八阿哥胤禩,被雍正削去王爵並圈禁,改名為“阿其那”(狗的意思)。


相比於康熙擁有眾多兒子,康熙的老爹順治明顯兒子就少多了,包括康熙在內一共也就8個,其中能活到16歲以上的僅僅4個,能活到20歲以上的則只有3個。

排行老三的康熙登基後,皇帝的地位相當穩固,對於自己幾個僅存的兄弟還算不錯,畢竟一共也就那麼幾個,而且對自己皇位沒有覬覦。

老大名叫愛新覺羅·牛鈕,從出生到去世一共就活了89天。

老二名叫愛新覺羅·福全,本有機會繼承皇位,卻從小就對皇位沒啥興趣,甘願當賢王,加之沒有得過天花,皇位落到了老三玄燁的手上。福全在康熙六年被封為裕親王,後來被授予撫遠大將軍,率大軍擊敗過準噶爾叛軍。康熙42年,福全病亡,時年50歲。


老四剛生下來三個月還沒有來得及取名字就夭折,順治非常傷心,追封其為和碩榮親王。

老五名叫愛新覺羅·常寧,活了47歲,被封為和碩恭親王,擔任過安北大將軍,參與了對準噶爾的戰爭。不過,常寧的幾個兒子後來好像混得都不怎麼如意。

老六愛新覺羅·奇綬,七歲夭折,沒有獲得封號。

老七愛新覺羅·隆禧,康熙十三年被封為純親王,可惜此人身體不太好,20歲就病死了。隆禧重病時,康熙還親自去探望,死後康熙非常哀痛,下令輟朝三日,可見兄弟感情還是不錯的。

老八愛新覺羅·永幹,8歲夭折,沒有獲得封號。

康熙兄弟8個,一半都沒能成年,成年的4個當中還有一個年僅20歲的時候就離世了。在皇位沒有威脅的情況下,康熙對僅存的兩個兄弟都還不錯,給他們委以重任,參與對準噶爾的戰爭。


胡史亂翔


康熙帝是清朝第二代毫無爭議的繼承人。理由有兩個,


1,9歲的玄燁得過天花,不會早死。那一臉的麻子就是皇位合法性最直觀的證明!

康熙的爸爸順治死於天花,兩個最有才華的叔爺爺多爾袞和多鐸也是死於天花。不得天花,對於滿清來說就是——天選之人。

2,9歲的玄燁,他奶奶(不是罵人,真的是他奶奶)孝莊,扶持他當皇帝。這個女人,比武則天仁慈,比呂雉懂退讓,還給玄燁娶了好媳婦。



玄燁確實有資格當皇帝,不過我覺得玄燁的老爸順治才牛逼。

24歲死掉,就生了8個兒子,其他少年皇帝在這個年齡段基本是沒生或者自己先死。

漢昭帝,24歲去世,一個兒子也沒留下。

霍去病,24歲死,沒兒子。

清咸豐,31歲去世,只有一個兒子。

清同治,20歲去世,絕種。

關鍵的關鍵是,生了8個兒子,還有“專情”的美譽。

8個兒子中,康熙之外,活過18歲的只有三個,來一一吐槽。

1,福全

董鄂氏的兒子,,康熙唯一的哥哥,也許福臨太喜歡這母子倆,給他取了很想自己兄弟的名字——福全和福臨,誰像哥哥?


2,

常寧

和自己的老哥哥同年同月死,會不會是康熙乾的?


3,隆禧

慈禧和隆裕的混合體,取名字取得像徽號,註定沒福氣,果然只活了20歲。


歷史知事


說實話,在皇位大統這一事上,康熙那一代與雍正那一代可是截然不同。

怎麼說呢?

康熙八歲被順治確定為皇位接班人,他的兄弟幾個除了二哥福全,其餘個個都還嗷嗷待哺,並不具備和他奪儲的能力。

(順治)

即便是二哥福全也並沒有半個不字,因為他本身有眼疾,對於一向重視皇帝威儀的滿清來說他確實不適合,加之康熙是順治親定。據說順治與董鄂妃都因患天花而死,按照傳教士湯若望對順治的說法,康熙因患過天花已經擁有了天花抗體不會在患,且順治認為皇三子玄燁生就天資聰穎,容貌俊秀,乃克成大統不二人選,最重要的是孝莊對這個三孫子喜愛得緊。



這是當時康熙順風順水登基的最主要原因。

但是,即使是在登基後,康熙的兄弟們漸漸長大,兄弟之間也是表現得兄友弟恭,絲毫沒有半點兄弟離悖的跡象。當時不論是福全對他這個三弟還是別的兄弟對他們這個三哥可都是心服口服,唯其馬首是瞻,真要有誰要站出來造康熙的反,他們一定是第一個拿著刀站出來不願意的人。康熙八歲登基後,眾兄弟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他們這個兄弟的才能與不容易,並且康熙對眾兄弟也實在是好的沒話說,加上康熙表現出的千古一帝的氣魄,這就讓他們沒有半點別的心思了。



(康熙)

反觀雍正那一代嘛,兩者環境條件簡直是顛倒了。其中順治短命而康熙長壽是最主要原因。因為長壽所以兒子都長大能動心思了,這是另一個話題,我們不作過多贅述。

至於說到康熙號稱兄弟八個,實際上活下來的加上他就只有六個。

大哥牛鈕與四弟榮親王,三月夭折。

六弟奇㥅,七歲,康熙四年早夭;八弟永幹,八歲,康熙六年去世。七弟純親王隆禧,康熙十八年因病去世。

(福全)

最終剩下二哥福全,五弟常寧還算正常,兄弟兩個都是康熙的鐵桿追隨者,關係不要太好,也頗有建樹,曾一起被康熙封大將軍兄弟三人一起征討過北部葛爾丹。

但是,福全與常寧兄弟兩人都在1703年即康熙四十二年雙雙離康熙而去,享年51與47。自此,千古一帝康熙從此真正淪為孤家寡人。

(常寧)

到了晚年,兒子們九子奪嫡,常常弄得他心力交瘁。想來康熙看著自己兒子兄弟之間勾心鬥角,便會時常懷念自己與兄弟們曾經的友愛,也算是淒涼。


不書公子


康熙兄弟八個

皇長子,愛新覺羅·牛鈕,

皇二子,愛新覺羅·福全,

皇四子,幼亡,未名,

皇五子,愛新覺羅·常寧,

皇六子,愛新覺羅·奇綬,

皇七子,愛新覺羅·隆禧,

皇八子,愛新覺羅·永幹。牛鈕、奇授、永幹皆殤。

對這些成年的兄弟,康熙都封王。福全幼時,順治問志,對以“願為賢王”。康熙繼位後,循規蹈矩,頗受信賴。二弟常寧隨康熙出征準噶爾,去世後,康熙賜銀萬兩辦喪事。四弟隆禧病重,康熙幾次親自探視,為他召醫生。去世後,極為悲痛,輟朝三日。可見,康熙是重視兄弟情分的。


心境如花676


清朝的皇室子女存活率很低,康熙一共是8兄弟,排行老三,1661康熙即位時,已夭折2位,還剩下5位皇兄,分別是皇二子福全、皇五子常寧、皇六子奇綬、皇七子隆禧、皇八子永幹。

圖為孝莊太后畫像。

1669年康熙殺鰲拜親政後,皇六子奇綬和皇八子永幹也死了,只剩下3位皇兄。康熙因為順治親指皇位繼承人,再加上孝莊太皇太后中流砥柱,所以沒有皇位之爭,所以康熙對他這幾位兄弟非常不錯。

1674年,皇七子隆禧14歲時就直接冊封為純親王,1675年又承襲八旗佐領,1679年因惡疾死了,時年19歲。

圖為順治皇五子常寧畫像。

1671年,皇五子常寧14歲時就直接冊封為和碩恭親王,是清朝皇室最高級別,常寧這一支也一共傳了10代。1690年33歲的常寧被封為安北大將軍,出擊噶爾丹,1703年因病去世,活了47歲。

圖為康熙畫像。

康熙的二哥福全,順治最寵愛的董鄂妃生的,當年順治是有意讓他繼承皇位的,但因為康熙命硬,得了天花不死,這孩子是福星,使得孝莊、大臣們都支持玄燁繼承皇位。1667年皇二子福全直接冊封為裕親王,1690年福全封為撫遠大將軍,和安北大將軍常寧一起出擊噶爾丹,也是在1703年因病去世,至此順治的皇子就剩康熙一人了。


圖文繪歷史


公元1661年,年僅二十四歲的順治帝染天花病重去世,死前留下遺詔立八歲的皇三子愛新覺羅·玄燁為太子,繼帝位,命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為輔政大臣。可以說康熙從來沒經歷過什麼奪嫡之爭,再加上一直在對付鰲拜、吳三桂、噶爾丹、沙俄等外患,因此整個皇室的氛圍還是不錯的,康熙的兄弟們待遇都不錯。

順治一共有8個兒子,但是有4個兒子早夭。皇長子愛新覺羅·牛鈕只活了八十九天;皇四子榮親王出生三個月就夭折;皇六子愛新覺羅·奇綬七歲去世;皇八子愛新覺羅·永幹8歲去世。

皇二子愛新覺羅·福全,康熙六年正月,封裕親王。皇二子福全可以說是康熙執政中的主要助手之一,兩人從小一起在孝莊太后身邊長大,感情深厚。康熙二十九年,福全受封撫遠大將軍與康熙帝遠征噶爾丹,身先士卒於烏蘭布通大敗叛軍噶爾丹。

康熙四十二年六月二十四日,福全在京城家中病故,終年五十一歲。康熙當時出巡塞外,聞訊後立馬趕回京師祭奠,命御史羅佔在黃花山為福全監造墳瑩、建碑,規定除常年祭祀外,另有加祭。福全死後,康熙帝特命畫工精繪一張像,為康熙帝與福全並坐於桐蔭之下,示手足同老之意。

皇五子愛新覺羅·常寧,康熙十年,封為和碩恭親王。康熙二十九年,常寧被任命為安北大將軍隨康熙征討噶爾丹。康熙四十二年六月七日去世,享年47歲。常寧就沒有福全的待遇好了,康熙只是命令皇子幫助辦理喪事,自己還是在外邊巡遊。

皇七子愛新覺羅·隆禧,康熙十三年正月,封純親王。康熙十八年七月就病逝了,年僅二十歲。


當狗容易做人難


清聖祖(康熙)總共兄弟八人,但活到成年的只有四人,即康熙本人、裕憲親王福全、恭親王常寧、純靖親王隆禧。而且,四人當中的隆禧在康熙十八年就去世了,年僅虛二十歲。因此,康熙真正能談得上結局的只有一兄一弟,即二哥福全和五弟常寧。



先說一說康熙沒有活到成年的兄弟們。長兄牛鈕,生母為庶妃巴氏,順治八年出生,當年就夭折了,實際只活了三個月左右。四弟,連名字都沒有,清世祖(順治)最寵愛的孝獻端敬皇后董鄂氏所生,同樣只活了幾個月就夭折了,死後被父親順治追封為榮親王。六弟奇綬,生母為庶妃唐氏,順治十六年出生,康熙四年就夭折了,年僅虛七歲。八弟永幹,生母為庶妃穆克圖氏,順治十七年出生,康熙六年就夭折了,年僅虛八歲。



再說隆禧。隆禧,順治第七子、康熙的七弟,生母史籍語焉不詳,猜測可能地位較低。順治十七年出生,康熙十三年被三哥康熙封為純親王。康熙十八年患病不治身亡,諡“靖”。隆禧實際上剛剛活到成年就去世了,除了比早夭的兄弟們多了個兒子,其實並沒有太大區別。



接下來說常寧。常寧,順治第五子,康熙的五弟,生母是庶妃陳氏,順治十四年出生。康熙十年被三哥康熙封為恭親王。康熙二十九年,被封為安北大將軍,隨康熙親征噶爾丹。兄弟,歷來是皇帝忌憚和防範的重點,常寧能被委以兵權,可見還是深得三哥信任的。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康熙四十二年常寧去世後卻沒有得到任何諡號,這一點頗為反常。按理說,被封為親王並委以兵權,說明康熙還是非常信任這個弟弟的。但是,常寧死後,康熙的態度卻頗為冷淡,和對同年去世的二哥福全的態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因此有人揣測,會不會和常寧的側室之一是吳三桂的孫女有關。但是,這一點似乎不太說得通。首先,吳三桂的孫女只是常寧妾,並不是嫡福晉,甚至連側福晉都不是,吳氏未必能對常寧產生多大的影響。其次,“三藩之亂”時,吳三桂之子、常寧的岳父之一吳應雄伏誅。但是,常寧並沒有受到任何株連,甚至在康熙二十九年還被封為了安北大將軍,委以兵權。由此可見,康熙與常寧的矛盾應當與吳三桂無關。



個人揣測,很可能常寧的確因為一些事情與三哥發生了矛盾。但是,應該沒有涉及大是大非的問題,或許是因為恃功而驕,又或許是因為消極倦怠……總之,三哥對他有些不爽,因為有記載康熙曾經公開說過類似常寧不配當親王之類的話。但是,從後來的事情來看,應該說兄弟二人的矛盾並不是很大,康熙說那些話很可能發牢騷和敲打常寧的成分要更多一些。否則,康熙不太可能只是發發牢騷,並沒有給任何實質性的處分,而且還保留了常寧的親王爵位了。不給諡號或許是康熙覺得對這個唯一活著的弟弟不好評價,評價高了自己心裡過不去那道坎,評價低了又等於是將矛盾公開化,同時也讓死去的弟弟太難堪了。所以,索性不給算了,功過留待後人評。



最後說福全。福全,順治次子,康熙的二哥,生母為寧愨妃董鄂氏(和孝獻端敬皇后董鄂氏同姓而已,並不是同一個人),順治十年出生,是康熙唯一活著的哥哥。按理說,長幼有序,皇位應該是他的。但是,偏偏清朝不論這個,悲催的福全因為沒有出過天花,最終與皇位失之交臂。網上經常有人會提到福全那句“願為賢王”,且不說史書中的記載是真是假,單一句無忌的童言就被父親否定繼承資格,似乎也說不通。不過,個人還是相信這個記載是真的,起碼福全一生的確是在無怨無悔地踐行著這四個字。可能正是因為這層原因,即位後的康熙對福全這個唯一的哥哥推崇備至、恩寵有加。康熙六年,虛十五歲的福全即被封為裕親王、議政大臣,之後待遇優厚、賞賜不斷。康熙二十九年又被封撫遠大將軍,委以兵權,跟恭親王常寧一起隨康熙親征噶爾丹。 這裡面還有一個小插曲,康熙大敗噶爾丹之後,康熙命福全繼續監視噶爾丹殘部動向並積極備戰。但是,由於擔心糧草後援不濟,福全竟私自違旨撤兵。抗旨,而且還是在軍國大事上面抗旨,擱其他人死一百次都夠了。但是,康熙對這個哥哥僅僅是小懲大誡,罰俸三年、罷議政、割掉幾個牛錄而已,兄弟二人關係可見一斑。



此外,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福全的兒子名叫保泰、保綬。眾所周知,康熙的長子胤禔、次子胤礽幼年時的名字就叫保清、保成。也就是說,起初福全的兒子是和康熙的兒子使用同樣字輩的,這是康熙另外一個兄弟常寧所沒有的待遇。雖然說清朝初年的皇族並沒有字輩的概念,但保字應當可以被視為後來字輩的雛形。至於後來改名保清、保成更名為胤禔、胤礽,那是後話了,但此事也足見福全在康熙心中的地位了。



不僅如此,康熙四十二年福全死後的待遇也是常寧所沒有的。福全臨終前康熙正在北巡途中,聽到二哥病重的消息,康熙第一時間就讓隨行的所有兒子立刻返京探視二伯兼準備後事。福全病逝當日康熙即啟程返京,並親臨靈堂哭祭。此外,史書記載,康熙哭祭福全時有一個特別的舉動,即摘纓。這可是皇帝、皇太后死後才能享有的待遇,即便是皇后去世,也僅僅是王公大臣摘纓,而皇帝是不需要摘纓的,這一舉動等於是康熙在變相為兄長服喪了。自古君不戴臣孝,皇帝為臣子摘纓,非常之少、近乎沒有,可見康熙對福全的感情還是出於真心的。否則,他完全沒有必要如此,而且其他人也找不出任何指責的理由。



同時,康熙還命按照鄭親王濟爾哈朗的治喪規格給福全治喪,全面抬高喪禮等級並將兄弟二人的畫像陳列自己宮中,以示紀念。要知道,濟爾哈朗雖然不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兒子,但卻是清朝除了多爾袞以外唯一享受“叔王”稱號的親王,地位崇高無比。而且,福全的兒子、第二代裕親王保泰在承襲爵位時是沒有循例降等的,承襲的仍然是裕親王爵位,這也是康熙對福全的一個特殊優待。


不務正業歪醫生


康熙和他的兄弟們關係處的很和諧,對他的兄弟們也都很好,他的兄弟們過的都很滋潤。

康熙的父親順治一共有八個兒子,但是大部分都夭折沒活下來。我們一個一個說。

首先是老大愛新覺羅·牛鈕,這名字起的,有沒有感覺很繞口,牛鈕,一不小心就唸成妞妞。這個老大命不好,生下來只活了三個月就夭折了。

然後是老二愛新覺羅·福全,因為老大夭折,福全就成了實際上的老大了。康熙對他這個哥哥不錯,後來封他為裕親王。後來新疆附近的準噶爾部叛亂,康熙任命福全撫遠大將軍帶兵前去平亂,最後成功的平定了叛亂。

老三就是康熙本人了。

老四也是出生不久就夭折了,連名字都沒來得及取,後來被追封為榮親王。

老五愛新覺羅·常寧,被封為恭親王。平定準噶爾部叛亂他也有去,當時被封為安北大將軍。

老六愛新覺羅·奇綬,同樣沒活下來,七歲的時候夭折。

老七愛新覺羅·隆禧,被封為純親王。但是他只活到了二十就得病死了。康熙對他這個弟弟非常好,生病期間多次去看望他。他死的時候康熙傷心的輟朝三日。

最小的老八愛新覺羅·永幹,同樣夭折,只活到了八歲。

也就是說,康熙的兄弟們除去夭折的,其實只有三個活過了成年,其中一個還只活到了20歲,嚴格來說他就只剩兩個兄弟了。

而康熙能繼位跟這個也有些關係,其他兄弟的身體不好,他曾經得過天花沒死,有了抗體,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古代天花的死亡率非常高,他爹順治就是得天花死的。因為康熙有了免疫力,所以他被指定為繼承人。

他的皇位得的很輕鬆,沒有人給他搶,沒有兄弟間的勾心鬥角相互爭奪,所以兄弟幾個的關係相處的很融洽,康熙後來也對這兩個兄弟非常照顧。


漂浮菌


康熙繼位是非常正常的,沒有兄弟手足相殘之事,也沒有腥風血雨,有趣的是康熙能夠被選為儲君一方面是孝莊皇太后的支持,還有一個理由非常有趣,那就是康熙得過天花,並且倖存了下來,從此對天花有了免疫力。

康熙幼年登基,他當上皇帝之後對自己的兄弟非常好,首先是順治的次子福全,康熙登基六年後將其冊封為裕親王,而且給了他撫遠大將軍的稱號,裕親王病逝於康熙四十二年,康熙得知後痛哭流涕,因為康熙之所以能夠坐穩皇位,除了孝莊的幫助,其次福全也給他立下過汗馬功勞,所以他們的感情是非常好的。

恭親王常寧應該是康熙幾個兄弟中感情最淺的,即使這樣康熙對他也非常好,生前也幫了康熙不少忙,四十七歲時過世,被康熙厚葬。康熙還有個弟弟永幹,康熙六年的時候早夭,這個就不用提了,年紀小的孩子一般都會被大人們寵著,如果這個孩子能夠順利活過十八歲,毫無疑問康熙也會將其封為親王。

純親王隆禧是康熙關係最好的一個兄弟,在純親王病重的時候,康熙多次親自去看望,從這件事就可以看出他們關係很好,等到純親王死後康熙更是直接罷朝三天。康熙登基之後,對他們的兄弟都非常好,原因其實很簡單,康熙幼年登基,所以在他心中並沒有想過殘害兄弟。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這些兄弟都非常的乖,都在盡力輔佐他沒有二心,否則的話恐怕歷史就不會如此,清朝時候似乎只有康熙選接班人的時候腥風血雨,後來的皇帝在立太子一事上都比較平和。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喜歡歷史的讀者們不妨關注歷史雜貨鋪,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出,請多包涵。


歷史雜貨鋪


清朝前幾代皇帝皇太極的兄弟多鐸,多爾袞。順治的兄弟豪格。雍正的兄弟“九子奪嫡”。乾隆的兄弟弘時,弘晝 這些皇帝的兄弟們都是皇位的有力競爭者。但是康熙皇帝的兄弟們卻很少聽聞,被這位“千古一帝”的光環所淹沒。


康熙皇帝其實他也有很多兄弟們,他的父親順治帝共生下八個兒子。除了康熙皇帝玄燁以外,最出名的應該就是二兒子裕親王福全。福全沒有爭奪帝王之心,在打小的時候,順治帝問他說將來的志向是什麼的時候,福全就說只要做一名賢王就可以了。康熙登基後,福全南征北戰,為朝廷立下汗馬功勞,在遠征葛爾丹中表現尤為出色。

順治帝長子早夭,三子為康熙帝玄燁。四子為皇后董鄂氏所生,生下還沒取名字就夭折了,夭折後被追封和碩榮親王。五子為愛新覺羅·常寧,和碩恭親王,同樣在康熙南征北戰中立下汗馬功勞。順治帝六子早夭。第七子純親王隆禧,可惜年僅二十歲,便英年早逝。第八子永幹同樣年僅八歲就離開了人世。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康熙皇帝的兄弟們,最有可能跟他爭奪皇位的福全,卻沒有成為皇帝的心,只願當一名王爺。玄燁自小就立志要效法父王,並且在一出生就受到了孝莊太后,順治帝的喜愛。順治帝駕崩的時候,康熙的弟弟不是太小,就是剛出生不久。自小就顯出帝王之相和偉大志向的康熙自然也就順理成章的成為了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