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二战以后就没有坦克歼击车了?

十分熟儿的牛排来一份


其实到现在还是有坦克歼击车的,不过形式已经完全不同于二战时期的坦克歼击车了。

二战时的坦克歼击车其实更多的是为了节省制造成本,还有就是为了提高反坦克火力。比如德国苏联的无炮塔坦克歼击车,相对于有炮塔的坦克而言,制造成本更低而且需要更低的工时,因此更加便于生产。

还有就是火力能够更强。采用同样的底盘,坦克歼击车由于不需要炮塔等设计,因此就能使用更大威力的武器。比如苏联的su152自行火炮,就使用了152毫米的火炮,但是同底盘的IS2坦克则只有122毫米火炮,德国的虎王重型坦克是88毫米长身管火炮,而基于虎王底盘改进而来的猎虎坦克歼击车,则是128毫米火炮。所以更强的火力也是发展坦克歼击车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如今,随着反坦克方式的多样化,继续研制专门的坦克歼击车已经不划算了,因此各国都在发展多用途武器。其中轮式突击炮就是如此,很多轮式突击炮除了作为直瞄火炮进行火力支援,也能使用各种穿甲弹等弹药进行反坦克作战,执行坦克歼击车的任务,还有一些反坦克导弹发射车,其实在作战定位上也类似于坦克歼击车。


前沿阵地


首先,在二战后仍然还有很多国家的坦克歼击车在部队服役,连T-34/85坦克都能被苏联封存到80年代准备投入使用,反坦克歼击车怎么就没有呢?即使是现在,中国以及意大利等国家也有自己的坦克歼击车,比如意大利目前正在服役的“半人马座”型坦克歼击车,以及中国目前正在大量装备的PTL02坦克歼击车都是坦克歼击车仍在活跃的最好证明。之所以坦克歼击车给人一种虚有虚无的感觉,然而这只是主战坦克的光芒盖住了这些只是用来进行反坦克作战的轮式歼击车。

而且即使是像美国这样装备有几千余辆三代主战坦克的国家,如今也在发展相应的坦克歼击车辆。比如目前美国正在装备的模块化反坦克歼击车(斯特瑞克装甲车车体改装而来)。如今的坦克歼击车一般都是使用轮式底盘作为承载平台,然后在其基础上加装只有坦克才会装备的大口径滑膛炮。在使用思路主要是利用高机动性在战场周围进行徘徊然后伺机猎杀敌方主战坦克,然后根据战场情况寻找下一个攻击目标或者跟随装甲部队一齐撤出战场。

而目前的坦克歼击车主要有以下两种。一种是8轮的重型反坦克歼击车,这样的坦克歼击车由于平台大,甚至可以安装比主战坦克上更大的反坦克滑膛炮。而且车内空间充裕,还能充当装甲运兵车使用,所以这种设计一直受到倡导“一车多用”的西方国家所青睐。而另一种就是较小的6轮轻型反坦克歼击车,轻型的反坦克歼击车也有安装120/125滑膛炮的例子,但是车身内部空间不足,弹药储存量不仅大幅削减。机动性也因为要安装反坦克滑膛炮而做出了很大的退让。然而这种反坦克歼击车价格低廉,结构简单。可由现成的步兵战车为平台进行改装,所以非常受到像中国这样以数量来形成反坦克打击能力的国家的喜爱。


军情解析


二战时期大量的坦歼本身就是应急产物,比如一开始德国二号和波兰那种6-7吨的坦克菜鸡互啄保证相互击穿的时候,压根没怎么考虑坦歼的事儿。

接着揍法国时候发现法国B1皮真尼玛厚,37mm炮都不好打怎么办?换更大的炮啊!但是更大的炮装不上坦克啊,毕竟炮塔就这么点空间。所以就把垃圾一号坦克炮塔拆了,放入一根捷克47mm大diao。就这样成了一号驱逐战车。

其实二战坦歼分成两条科技树,一条是德苏那种把坦克炮塔拆了,按一门更大的炮,再上重装甲(其实德棍那条线也分成重防护的突击炮,比如费迪南;以及重火力轻防护的自行反坦克炮,比如黄鼠狼)。这类坦歼主旨还是刚正面一波。

另一条线是美国那种轻装甲,重机动的开放炮塔式坦歼,比如M10。思路是迂回包抄对面坦克集群。差不多意思就是步兵和谢馒头负责正面送死,坦歼负责侧面包过去收人头,然并卵,后来美国人觉得这样玩不起来。所以二战后期也开始开发T28之类的铁王八。

但回到主题,为什么说二战之后坦歼就凉了?其实可以看到二战时期坦歼的思路都是为了上一门更猛的炮,所以一般都是拆了坦克炮塔,才有足够的空间。而且二战时期的炮还是以动能弹为主,所以对炮本身扛后坐力要求很高。

而到了二战后期,乃至结束之后,高穿透的化学能破甲的HEAT弹压根不需要大管子重底盘,用在无后坐力炮,导弹,火箭筒上面揍坦克再合适不过了

所以后来,我一台装甲车,步战车甚至一台吉普车上都能上一具反坦克导弹给坦克一发入魂,要啥坦歼?


疯狗的轻武


还是有的,不过坦克歼击车的地位更低了,逐步被新型主战坦克取代了。

二战时期,把坦克和坦克歼击车分的很清楚,坦克就是大型装甲集群突破防线,进入纵深,发展胜利的武器,在突击作战中可以掩护步兵突击,这样的机械化战车就叫做坦克,所以坦克不需要是为反坦克而生的,坦克更多是为了压制敌人的火力,突破防线和发展胜利使用的,比如T34和IS2。

T28坦克歼击车,可见其重型化到了四条履带的地步。


而坦克歼击车就单一多了,他就是为了大量杀伤坦克存在的,他可以不去掩护步兵,也可以不参加发展胜利部队,也可以不参与防线突破,但是他必须坚持一个原则:哪里有坦克,哪里就需要他过去支援。他就一个任务,歼灭坦克。

二战德国的象式坦克歼击车。


现代来看,坦克炮的威力大大加强,全新的滑膛炮和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已经可以在坦克上使用,不管是105毫米口径还是120毫米、125毫米还是140毫米,都可以使用,先进的坦克可以在2公里距离上穿透主要对手坦克的前装甲,这就意味着坦克不需要用坦克歼击车去歼灭,其实这一趋势在二战时期就体现出来了,只是没有现在这么趋势明显。

我国陆军的坦克歼击车在高原行进。


说起来现在坦克歼击车是少了,但是还是有的,他们换了个存在方式,变成了自行突击炮,我国就有自行突击炮,日本也有,俄罗斯和美国也有。而且我国目前还装备一款坦克歼击车,叫做八九式坦克歼击车,他的火炮是120毫米,55倍口径,威力还算是很大的,尤其考虑到他诞生的年代,那个时候这个倍径的战车炮还不多,他作为坦克歼击车也是合格的。但是99式坦克以58倍口径,125毫米坦克炮的水平出现后,就已经宣告了我国不再需要研发坦克歼击车了。


回答者简介:张浩,亚太智库研究员,《舰载武器》杂志评论员,在《兵器》、《舰载武器》等多家军事期刊发表《现代山地战怎么打》、《共和国炮艇小传》、《夺滩奇兵》等文章30余篇,在海军作战理论和海上作战武器装备等领域有独特见解,著有《预警机、电子战机》一书,获得军迷群体一致好评。


海事先锋


其实坦克歼击车可以说是一个特殊时代的特殊产物,只是在很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对坦克真系车重要性的认识非但没有弱化,反而越来越强。每个国家都有各种型号的坦克歼击车,被研发和制造出来。当然由于时代不同,坦克歼击车的外貌形态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坦克歼击车似乎是消失了。

为什么说坦克歼击车是特殊时代的特殊产物呢?因为在二战时期,人类进行了第一次恐怖的机械化战争,数万辆钢铁铸成的坦克在亚欧大陆上驰骋搏杀,但是这样的消耗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负担起来,时间一长,坦克部队的折损就变得相当严重。于是大家都在寻找着有没有一种武器可以暂时的代替坦克的作用,或者可以对敌方的坦克造成致命威胁,而且又能大批量生产。

在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坦克歼击车就被研发了出来,但是由于时间过于紧迫,最初版本的坦克歼击车实在是过于简陋。只有美国这样的暴发户才有实力装备性能完善的歼击车,比如下面这种地狱猫坦克歼击车,特几乎完整保留了一切元素。

当时的德国和苏联由于急需大量的战车装备,所以也顾不上坦克歼击车的综合性能,当时坦克歼击车的设计大多是采用了没有炮塔的方案,直接用更重的底盘和更大口径的火炮来和真正的坦克进行对决。战争末期的德军坦克师甚至清一色的装备坦克歼击车。

(几种常见的德军歼击车)

在二战结束以后如何反坦克仍旧是世界各国军事学家之间非常热门的话题,所以坦克歼击车也一直发展到现在。只是在有了充裕的时间进行研究和改造以后,现在的坦克歼击车也不再是以前简陋的样子。更多注重防御力的坦克歼击车取代了当初连炮塔都没有的老旧版本。甚至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还提出了一车多用的概念,让坦克歼击车在执行反坦克任务的过程中,也可以搭载一定数量的士兵,并为其提供安全保障。


利刃巨透社


有的

八九坦歼

主要是因为二战初期坦克设计理念都是为了给步兵提供有效支援而不是与地方坦克战斗,而当代坦克设计之初就是有与地方坦克战斗的设计指标在的也就不需要坦克歼击车了

致于图上这个,是因为我们当时有可以击败对方坦克的炮,但是缺乏能量产的搭载平台的一种无奈之举


晓强KUMA


二战德军有很多的军事发明,对后世的军事战争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如伞兵作战、闪电战、喷气战斗机、v2火箭等。在坦克底盘基础上,德国人还发明了突击炮和坦克歼击车。顾名思义,坦克歼击车是用来打击坦克的,在装甲部队对抗上,坦克歼击车的性能明显优于坦克:1是拥有更强大的火力和穿甲能力;2是更低矮的车身,保持自身的隐蔽性,比坦克更难发现;3是性能更优越的车速和越野能力,德军装甲部队有了更细致的分工。二战参战国纷纷仿效,建造了很多小车拉大炮的坦克歼击车,成本低、数量大,对敌方装甲部队形成较大的威胁。

二战结束后,坦克歼击车并没有完全退出战争舞台,在各国军事力量中仍有一席之地,但是地位发生了变化:一是军事理念发生了变化,随着武器越来越精密,成本越来越高,各国逐渐提高了武器综合性能。如战斗机以前分为歼击机(高空截击)、战斗机(格斗)、强击机(对地对舰),现在都综合为多任务型战斗机,只是执行任务时挂载武器不同。同理坦克作为陆战之王,虽然部分性能上不如坦克歼击车,但是综合性能、多任务、集群化优势,火力防护速度三项基本效能仍然是还是任何地面力量不能比拟的。第二,对付坦克的手段越来越多使得歼击车功能弱化:现代坦克最大的克星来自空中,特别是武装直升机已是坦克杀手,北约对付华约恐怖地面装甲力量,就是空地一体战术。另外各类制导导弹的出现,也使得步兵对坦克有了杀手锏,而车载反坦克车导弹实际上就是坦克歼击车的变种和升级版。第三是大陆军军事理念的变化,坦克和大炮已经不是现代战争的主角,现代信息化战争更注重战场信息处理能力、全球部署和运输补给能力、海空军优势,已经远比地面装甲力量重要。这时候坦克部队已经作为打扫战场、巩固胜利态势的辅助部队,比如美国陆军,是从不会没有海空优势的情况下发动地面战的,毕竟在现代空军面前,坦克即使跑的像法拉利一样快,像变形金刚一样坚固,一架无人机也能轻松解决你。


烟酒阁大学士


首先得说,这个题目本身是不成立的。二战之后仍然有不少新的坦克歼击车服役,瑞典在战后的1970年代推出了IKV91坦克歼击车,装备一门90毫米主炮;法国也在1970年代装备了AMX- 10RC轮式坦克歼击车;美国在战后初期也有M56自行反坦克炮。二战时的坦克大国苏联与德国更不用说,德国有60年代推出的JPz4-5坦克歼击车,装一门90毫米反坦克炮;苏联更是推出了ASU-57和ASU-85两种坦克歼击车,装备空降兵部队。甚至到了80年代,还有意大利研制的“半人马座”轮式坦克歼击车和中国的89式自行反坦克炮问世。所以,不能说二战以后就没有坦克歼击车了。

不过,应该承认,二战以后的坦克歼击车特点不再像二战期间那么鲜明。事实上,二战中的坦克歼击车很多时候是为了弥补坦克数量不足,或者降低成本、增大威力而研制出来的。最典型的就是,德国的坦克歼击车比同样底盘的坦克主炮威力要大一号。例如,4号坦克装备的最多不过是75毫米48倍径主炮,但4号坦克歼击车装备的就是75毫米70倍径主炮;“黑豹”坦克的主炮是75毫米70倍径的,“猎豹”坦克歼击车的主炮就是88毫米71倍径的。

对于苏、德两军而言,他们的路数都比较一致,即采用取消炮塔,直接把火炮装在车体上固定战斗室的办法来减轻重量,从而能加装更重型的火炮,同时也可以改善防御。但美国人就不太一样,在美国人的作战体系里,坦克是用来支援步兵、发展进攻、追击敌人的,和敌人坦克作战的主要角色不是坦克,而是坦克歼击车。而且美国的坦克歼击车看起来和坦克差不多,同样采用坦克车体、旋转炮塔、单一主炮,早期坦克歼击车还有个敞开式炮塔的特点,但后期生产型的M36加上了顶部盖板,可以说和坦克已经没有区别的。

二战以后,由于不再需要向战时那样大规模生产武器,所以苏、德这样的应急产品型坦克歼击车自然也就没那么必要。德国推出JPz4-5主要是为了利用其隐蔽性好的特点打伏击,苏联的ASU-57和ASU-85则主要是为了降低重量便于空降。至于AMX-10RC和IKV-91更是经常被称作轻型坦克,用途也不局限于反坦克,而更多被用于侦察。

总的来说,二战以后,由于没有战时压力,再加上反坦克导弹、反坦克火箭筒的兴起,反坦克的途径和方法越来越多样化,自然就没有必要再生产作用单一的坦克歼击车了。T


联合防务


由于坦克本身就可以相互摧毁从而使坦克歼击车的出现似乎显得多余

特别是二战后,出现了系列反坦克武器装备,如反坦克无后坐力炮,以及各种型号的系列反坦克导弹等。尤其是再后来出现了阿帕奇武装直升机,以及A-10雷电式攻击机之类的空中反坦克武器装备,故而坦克歼击车自然显得相形见拙。所以二战后,

坦克歼击车自然悄悄退出了反坦克武器装备的家族


Mrttlzz99


感谢对梦幻哲学的支持!

为什么二战以后就没有坦克歼击车了的话题,应该看它的安全系数和有效性来看。

作为战场首先要保证击毁对方的同时还要保存自己。而这种坦克歼击车,听上去有虎虎生威的感觉。但是真正的实际操作起来就如同一辆皮卡上面搭载了几枚反坦克火箭弹而已。射程上和坦克差不多,如果一旦被坦克锁定,被打的不一定是坦克,而是被打的是歼击车而且是一炮下来就是车毁人亡。这样的对比还不如单兵便携反坦克火箭弹的效果好。

在二战后出现了武装直升机,特别是专职的武装直升机就是坦克杀手。在真正进行平等对手对弈的时候都是采用的立体作战,进入21世纪后更是网络攻防战也被纳入其内。在反思那个坦克歼击车就变得不伦不类的存在。武装直升机同样也可以成为坦克歼击车的杀手存在、

一种武器的研制和出现是要根据是否能够生存为第一要素,其二才是如何消灭对方。这是战争制胜的规则,失去了这个规则就不是战争而是单方面的被拼命或者被屠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