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沒有被考古證實,為什麼?

黃山一顆松


按照王國維先生的“兩重證據法”,出土文物要和傳世文獻印證,才能得出可靠的結論。夏朝是文獻記載很充足了,然而都是來自周代以後,不要說沒有夏代的文獻,就連商代的甲骨文都沒有記載夏朝。而出土文物並沒有夏朝記載,河南偃師的二里頭文化遺址,儘管從時間地點以及文明形態看,都與文獻記載的夏朝極大吻合,然而就是欠缺最關鍵的文字證據,所以不能證明它自己的身份。

如果我們因此認為二里頭就是夏朝,其實是個非常危險的結論。如果這樣就能證明夏朝存在的話,那麼是不是文獻中記載的三皇五帝,只要有考古發現有些相似就能對應呢?這當然不是嚴謹的歷史研究法。

另外,請大家警惕這個問題下“山海經解密小七”這個用戶,此人口口聲聲說夏朝存在,但是在一些回答中,利用乾坤大挪移大法把夏朝移到了埃及!儘管我們認為夏朝沒有被考古證實,但是最大的可能性還是二里頭文化遺址,畢竟和文獻中的相似度是比較高的。而不像某些別有用心的人,企圖把夏朝移到埃及去。這些人抱著什麼心理就不用多說了吧。


林屋公子


夏朝沒有被考古證實,那是因為,人類活動的痕跡,別說刻在石頭上,寫在紙上,就算刻在鐵上,往往,都經受不了幾百年的風雨。

科學家們一致人類,如果現在的人類滅絕了,最多200年,人類存在的痕跡,就會消失,再也找不到曾經存在的痕跡。

大家知道,周朝,那是將近2800年前的朝代了,加上商朝,至少3500年了。而夏朝,則是3500年-5000年之前的朝化。

商朝的文字是甲骨文,也就能記錄一些祭天占卜的事情,剩下的,文字不發達,記錄不下來。

只能口口相傳了,因此,夏朝,包括之前的三皇五帝,就存在了口口相傳(神話傳說)中,而存在不了文字記載中,因為,當時文字記載沒這功能。

而一個朝代消失,不出五百年,就風化得一乾二淨了,很難留下痕跡了。這是無法考古證實的最核心原因。


董江波



文:小火龍

網上看過很多關與中國夏朝斷代論證的文章,有些國人被西方陰謀論的所謂考古思想所誤,認為夏朝無法證實也無法證偽,可嘆。

之所以西方考證其古文明,不但要有城邦,而且要有文字,是因為西方沒有記述歷史的傳統,西方所有的歷史都是在所謂的文藝復興時期,由一些文人根據所謂的遺址(其中包含很多偽造的遺蹟),以及神話、傳說、宗教文獻,推論出來的。

所以,他們必須找出文字,才敢說發現了人類文明。 但中國不同,中國記述歷史的歷史非常久遠,司馬遷撰述《史記》,用五帝本紀、夏本紀、商本紀、周本紀、秦本紀、秦始皇本紀劃分年代,而不是古代、近代、現代。


如果司馬遷以古代、近代、現代的方式劃分時代,那麼班固編《漢書》的時候就成了「後現代」,范曄編《後漢書》的時候就成了「後後現代」,陳壽編《三國志》的時候就成了「後後後現代」……這充分說明,中國歷史學的歷史非常悠久,這才避免了低級錯誤。

示現,當下「現代」「後現代」等概念橫行,再過幾百年,將如何定義時間? 最後,談一下考古上的一個名詞——二重證據法。

1925年,由王國維提倡,「吾輩生於今日,幸於紙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種材料,我輩固得據以補正紙上之材料,亦得證明古書之某部分全為實錄,即百家不雅訓之言亦不無表示一面之事實。


此二重證據法惟在今日始得為之。」意思是運用「地下之新材料」與古文獻記載相量印證, 以考古代歷史文化,成了一種公認科學的學術正流。

考證歷史二重證據法惟在。西方《聖經》和《荷馬史詩》都能成為歷史,這……用出土文物印證現有史料,一證明現有史料是真實的,二可以補充現有史料記述不夠確切的地方加以適當的糾正。

但現在的風氣完全不是王國維那一套啊,現在某些人企圖用考古發現替代現有史料,這完全是本末倒置。

西方人是沒有歷史記載,所以一切依靠考古發現,以考古發現為第一位;中國是有歷史記載,當然是以歷史記載為第一位,而以考古發現為參考,中國的考古發現只能是對史料進行佐證或修正而非反客為主。

我們中華幾千年歷史,用得著和西方對比嗎?


山海經解密小七


你父親告訴你,你的爺爺在朝鮮犧牲了。你沒有找到你爺爺的遺物,甚至屍骨,結果,你考古的結論是:你沒有爺爺👴









琴簧汗舞


很簡單,就兩件事能說清楚,就能證實。

第一,標誌物。夏朝有什麼標誌性的東西?是夏朝特有或後世證明傳承過來的?

第二,文字或符號。就算是象形文字吧,哪怕是誰也不認識。

反觀商朝的確認。甲骨,甲骨文,這沒人敢輕易說否吧?

與之對應的城址,青銅器,陶器等,又非常方便辨別的標準。

其實,懷疑夏朝不存在,更多的應該是懷疑它並非國家形態,而僅僅是部落。而文明的計算方式,基本上都是以國家形態出現的時間,開始記算。簡單的說,就是當一個國家形態出現在歷史舞臺上,民族的溶合就真正告一段落了,文明,就誕生了。


全利88


商朝滅夏沒錯,錯在,滅的那個夏在埃及,不是在東亞。

所有的史書都沒有錯,錯在地理位置搞錯了。

商朝祖先本來是西亞人,他們入侵古埃及王朝,一度得手,這個就是商湯滅夏,後來埃及人復國,商人被趕走,歷經八次遷都從西亞遷徙到河南,建立商朝。

周朝人是埃及大禹的助手後稽的後代,記錄這段歷史,後來周朝人從埃及遷徙到陝西,把這段歷史寫入正史。於是中國歷史就有了夏朝。

夏朝就是埃及第一王朝。

現在一切都明白了吧,夏朝有的是文物,大量存放在埃及博物館裡。


孤量1


夏朝應是廈朝,山西至今仍有半邊房稱廈屋,由是發明此屋式的人群稱廈。

但,原型應是大禹治水時為區別與眾不同居住的帳逢制式,而支成半邊式的帳逄引出的房屋式樣,而半邊賬逢是與眾不同好找到的醒目方式,用其為房屋式則為崇大禹的表現,

夏朝成立歸中國由盟主的大酋長制轉為王制,因第一個繼父位,而被記為家天下。

但當時仍為整氏族為一個生產單位式,因而氏人可到他人群管理公務事務。

而當時仍處於輪耕的遊耕形式,並不完全定居一處的守土為家的定居式,仍同遊牧未完全脫離開,所以居帳逄而不可考出王城址。

華夏華夏,若無夏,哪來華夏的夏。幾千年前的名字,怎可依幾百年的考古規則鑑定。

除用金屬造制機械機器比中國木石皮機械機器發達先進外,其它都落後中國二千年左右,莫被困住了。中國式怎由歐式鑑呢。怪僅怪於從了歐鑑標準罷了。奴性見也。怪不著人家歐洲人。

因紐特人居冰塬上考他們王城去吧,考不出因紐特人就不存在了?其就不文明瞭?無文化了?那入冰川考察及南極考察仿因式著裝睡式食式狗運輸式算啥?不仿者死!

贊議一下,悟空問看後咱也在其上留上點啥。


味哎兒


夏朝之所以難以考古證實,一是年代太過久遠,幾千年滄海桑田,地理環境變化巨大,僅黃河改道都無數次;二是文明的記錄方式不好保存。中國歷史以來的建築,器物基本都是木材為主,不容易留存;三是災害戰爭不斷,中國歷史上發生的戰爭特別多,對文明的毀滅也是十分巨大的;四是人為毀滅,中國歷史上多次發生人為毀滅歷史資料的事件。但歷史本身有其傳承性,特別是中國歷史的傳承更是嚴謹,所有史料都證明商繼承於夏,沒有任何史料證明商是憑空產生的一個朝代,因此,夏朝的存在是勿庸置凝的。不能因找不到考古實證資料就說他不存在,這不符合歷史辯證法。


無情風雨有情人


夏朝是“影子王朝”,隱隱約約的。相信有,就是沒法證實,於是只好看著商朝憑空出現。


飄在江南7030


因為沒有明確的歷史大事件,和從商朝以後不同,每一次的朝代的更替都是大事件被歷史記載,而夏與商的交接似乎完全沒有任何的大事件,感覺交接的非常順暢,就像雍正給乾隆交接那麼簡單。所以我們口中的夏和商的關係很可能像是武則天建立的周和唐的關係,也就是商朝很可能只是夏的一部分,如果夏商沒有大事件作為明確的定標,那麼單純的找到夏朝就很可笑了,我們應該換個思路,不是去找夏朝,而是去找商的極限才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