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大計劃擺在了歐洲人面前,卻被法國人否決了,此後歐洲一次次被推入火坑,這次呢?

一份大计划摆在了欧洲人面前,却被法国人否决了,此后欧洲一次次被推入火坑,这次呢?

一份大计划摆在了欧洲人面前,却被法国人否决了,此后欧洲一次次被推入火坑,这次呢?

繼10月美國總統特朗普威脅將退出《中導條約》以來,此事又有了後續。


12月4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出席北約外長會議時,對俄羅斯發出最後通牒,給俄60天時間重新遵守該條約,否則美國將退出。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2月5日報道,俄羅斯聯邦委員會國際事務委員會第一副主席扎巴羅夫表示,如果美國退出《中導條約》並在歐洲部署導彈,俄方會做出同等回應。


看美俄之間如此針鋒相對,也許稍能理解為何法國總統馬克龍日前會再次拋出“歐洲軍”的概念,呼籲建立一支真正的“歐洲軍隊”,保衛歐洲安全。


然而,對於這一提議,從者甚少,更多的是質疑和反對的聲音。而“歐洲軍”概念也不是第一次出現在公眾的視野中,伴隨著一次次動議後的一次次失敗,歐洲民眾早已漠然接受了“歐洲軍”言不踐行的事實。


那麼,法國總統此次呼籲會不會又是一次“狼來了”的遊戲呢?


建立“歐洲軍”帶來的嘈雜輿論和狐疑揣測,會不會反而掣肘歐盟一體化的實質進程呢?進而,會不會放出歐洲建軍大業的攔路虎呢?

文 | 陳暘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歐洲所副研究員

本文為瞭望智庫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在文前註明來源瞭望智庫(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則將嚴格追究法律責任。

1

重提“歐洲軍”都有什麼小心思?

組建“歐洲軍”確實困難重重,甚至一度成為了歐洲政壇不敢觸碰的禁忌。

2015年,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上任不久即提出要組建一支歐盟聯合軍隊,以對外部威脅做出快速反應並維護歐盟價值觀。但該言論授人以柄,英國疑歐派將其視為歐盟“聯邦化”的重要象徵,大肆攻擊,在次年舉行的脫歐公投中進一步惡化了歐盟形象。因此,歐盟政要皆小心迴避使用“歐洲軍”等刺激性概念。

直至今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和德國總理默克爾突然重新舉起了“歐洲軍”的大旗,打破政壇忌諱。法德兩大國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絕非一時的頭腦發熱,而是有自身的通盤考量。

一方面,重提“歐洲軍”是為了提振歐洲一體化士氣。

近年來,金融危機、難民危機及英國脫歐使歐洲一體化進程遭遇一連串重挫,歐元區改革、難民分配等問題難以深入,英國脫歐已演變成久拖難決的鬧劇,唯有安全防務領域一體化取得了不錯的進展,成績亮眼。

歐盟以打造“安全聯盟”為旗幟,以滿足民眾日益強烈的安全訴求為動力,在軍事領域獲得了一系列實質性突破。

從決策程序看,歐盟啟用了“永久結構性合作”(PESCO)的軍事合作框架,打破了以往在軍事防務領域要求全體一致的決策模式,允許部分國家先行先試,提高了決策效率,發展了靈活的合作模式,至2018年11月,“永久結構性合作”已通過了34個發展項目,涵蓋從聯合情報培訓到武器系統研發等諸多領域,歐洲防務合作得以有效推進。

從資金渠道看,歐盟建立了歐洲防務基金,從歐盟預算中撥款,名正言順支持軍工項目研發和共同軍備採購,目前歐洲議會已批准了未來兩年的預算資金,在下一個歐盟多年財政預算框架中,歐洲防務基金的規模將達到至少每年50億歐元,歐洲共同防務建設有了更加充裕的共同資金。

從指揮結構看,歐盟新成立了被稱為“軍事計劃與實施能力”的聯合防務指揮中心,儘管其目前人數較少,職責有限,指揮權僅侷限在軍事任務的非行動部分,但是未來計劃將逐步拓展到廣泛的軍事活動領域,並能夠指揮一支獨立的軍事力量。

與此同時,在國防預算審核、軍備研發、海岸警衛隊建設等方面,歐盟話語權不斷提升,有了更多協調安排的資源和能力。

在歐盟共同安全與防務政策之外,馬克龍2017年9月提出了“歐洲干預倡議”,擬成立歐洲干預部隊,目前已有10個歐洲國家簽署了該倡議,連英國、丹麥等長期遊離在歐洲防務合作框架之外的國家也加入其中,為歐洲更加靈活地處理安全防務問題提供了新的平臺。

歐洲在安全防務方面的這一系列進展使“歐洲軍”的提出不至於淪為空談奢望,而“歐洲軍“的願景又很好地統合了歐盟防務合作的發展成果,簡單有力地指向更加緊密的一體化進程,為主打“歐洲牌”的馬克龍和默克爾提供了回應民粹挑戰的宣示利器。

另一方面,高調推出“歐洲軍“是為了衝抵來自美國的壓力、要挾。

特朗普上臺以來,在北約問題上大做文章,要求歐盟成員國提高軍費開支,迅速達到北約2%的標準。事實上,自烏克蘭危機以來,歐盟國家已做出諸多調整,一舉扭轉了多年軍費下降的勢頭,實現了“四連漲”,但無奈經濟不振,福利開支龐大,到處都需要用錢,軍費提升底氣不足。為了滿足特朗普要求,歐盟國家制定軍費提升路線圖,加快了提高軍事開支的步伐,預期2018年軍費達標國家將增至7個。

然而特朗普並不買賬,仍然口口聲聲索要“保護費”,甚至算起了舊帳,認為歐洲盟國欠了美國納稅人鉅額軍事賬單。2018年7月北約峰會上,美國代表團公然威脅稱,歐洲國家若不提升軍費開支將會影響美國的安全承諾,讓歐洲盟友警惕之心陡升。

特朗普高舉“美國優先”大旗,在一些問題上我行我素,置歐洲安全利益於不顧。特朗普毫不掩飾對伊核協議的不滿,美國不僅退出該協議,而且重新恢復了對伊制裁,並將制裁延伸至與伊朗有相關經濟往來的國家。

伊朗不穩,中東難定,對歐洲的恐怖襲擊、難民衝擊、經濟影響不可低估,伊朗核問題關係到歐洲在中東、中亞乃至自身本土的經濟安全利益,且伊朗核協議是歐盟共同外交領域取得的為數不多的外交成果,特朗普公然“打臉”,歐洲國家“面子”和“裡子”都很受傷。

此前,美國又以俄羅斯違規發展中程導彈為由,悍然退出《中導條約》。該條約是歐洲上世紀80年代裁軍運動取得的重大成果,美國此舉勢必引發新一輪的軍備競賽,地處美俄之間的歐洲又將被推入導彈基地和標靶的火坑,歐洲政府和民眾不會坐視不管。建立獨立自主的歐洲軍,即是對特朗普一系列無理要求的回應。

2

“歐洲軍”的結構性困局在哪兒?

早在二戰結束之初,“歐洲軍”的設想就躍然紙上。英國戰時首相丘吉爾曾建議成立一支“實行歐洲民主控制的,能夠與美國和加拿大協同發揮作用的,由歐洲統一指揮的武裝力量”。時隔不久,一份完整的“歐洲軍”計劃就擺在了歐洲人面前,這就是著名的“普利文計劃”,計策成立“歐洲防務共同體”,目標直指建立統一指揮、統一裝備、統一經費的共同武裝力量。但該方案未曾啟動即告夭折,法國議會親手否決了這一由法國人自己提出的提案。從此,“歐洲軍”成為歐洲一體化進程中一道跨不過去的坎,“歐洲防務共同體”方案也成為了歐盟最接近形成統一軍事力量的一次嘗試。

當歐洲經濟、政治一體化次第向前發展時,防務安全合作始終徘徊不前,歐盟軍事上的短板異常刺眼,原因歸根結底在於歐盟尚不具備實現防務安全一體化的客觀條件。

指揮權花落誰家難妥協

軍事指揮權是一個國家主權最為敏感的核心部分,歐盟並不是值得讓人放心託付的所在。“歐洲防務共同體”方案破產的一個重要原因即法國不願將軍隊的指揮權讓渡給超國家機構,歷史也已多次證明歐洲東部小國完全有理由擔心歐洲大國在安全危機面前按兵不動。

各有盤算職責難明確

在戰略方向上,不同的歐洲國家各有側重,難以統一,波羅的海三國和波蘭對前蘇聯留下的陰影始終難以釋懷,極力主張屯兵東線,法國、意大利等國則著力經營地中海地區,緊盯中東非洲的前殖民地,以期維護其在該地區的政治經濟影響力。法德作為歐洲一體化的發動機,對歐洲軍隊建設方向也有分歧,前者看重軍事打擊力量,後者側重後勤保障和危機救援。

兵工廠護犢子難放手

國防工業是國家小心看護的關鍵部門,一旦消解很難恢復,歐盟各國雖然共享單一市場,但在武器裝備市場方面則壁壘森嚴,群雄割據,歐盟各國會以國家補貼和定向採購等手段,扶植本國軍工企業,即使近年來歐盟通過一系列法令,要求增加武器裝備在歐盟內自由採購的比重,強力打開各國軍工市場的大門,不過依然收效甚微。

北約虎視眈眈難發展

自冷戰以來,北約就是歐洲安全最重要且是唯一支柱,儘管歐盟使盡渾身解數,不斷追求發展自身的防務力量,組建“西歐聯盟”,實施“歐洲共同安全與防務政策”,然而臥榻之畔豈容他人安睡,北約不會允許歐盟與自己搶奪軍事資源,早早地為歐盟自主防務的發展劃下了紅線。美國前國務卿奧爾布萊特提出著名的“三不政策”(亦稱“3D政策”),即不脫離北約,不重複建立軍事結構及不歧視非歐盟的北約成員國。迄今,“三不政策”依然是歐盟防務發展與北約關係的基本遵循。

3

空談“歐洲軍”弊大於利

當前,歐洲在安全上面臨被美國肆意擺佈,甚至被美國拋棄的風險,拋出“歐洲軍”的願景確實在某種程度上算是給充滿不確定性的歐洲服下一顆定心丸,回應了歐洲民眾構築安全家園的渴望,旗幟鮮明地指向了歐洲一體化的方向,表明了歐洲領導人推進一體化的決心,拉提歐洲民眾對歐盟前途的信心。“歐洲軍”方向的提出也為歐洲共同安全與防務政策的發展提供了指導方向,便於一系列軍隊建設、軍工科研緊鑼密鼓地展開。

然而,“歐洲軍”不是一天能夠建成的,但圍繞“歐洲軍”的爭議卻能不斷髮酵,積毀銷骨,甚至妨礙歐洲自主防務建設的步伐。

其一,歐洲對美國的安全依賴難以消除,叫嚷“歐洲軍”只會引發美國警覺。

馬克龍提出“歐洲軍”倡議後,特朗普連發推文,極盡蔑視嘲諷之能事,但不可否認的是歐洲軍隊實力與美軍存在不小差距,無論是武器裝備還是作戰經驗都遜人一籌,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東部前線的對峙、中東地區的穩定都要依靠美軍的力量,英國脫歐後,歐洲自身的防務力量將進一步削弱,美國人一旦起戒心,歐洲軍工市場的培育,軍事指揮體系的發展都存在不確定的前景;

其二,歐洲對共同軍隊的歧見根深蒂固,引發爭辯在所難免,勢將深化歐盟內部分歧。

“歐洲軍”東向或南下的戰略之爭,小國對大國吞噬其軍事主權的疑慮都是“歐洲軍”建設難以逾越的障礙,一些對“主權歐洲”、“歐洲戰略自主”將信將疑的國家甚至會主動離場,荷蘭首相和英國防務大臣就第一時間表達了對歐洲軍的敬謝不敏;

其三,歐洲建軍大業每前進一步不僅需要政治勇氣,更需要消耗極大的資源和精力,目前歐洲煩惱眾多,無暇顧及。

無論是馬克龍還是默克爾,也都沒有清晰地描述歐洲軍的內涵和外延,僅僅只是給它貼上一副“真正”的標籤,這不僅否認了過去歐洲軍事建設的成果,而且給自己設定了目前難以企及的目標,士氣可鼓不可洩,一而再的“歐洲軍”口號只會徒傷士氣。

歐洲的自主防務建設只能是通過強身健體的湯藥,慢慢調理,穩步系統推進,不能下猛藥,唱高調,妄圖立刻打造一副金剛不壞之身,否則“歐洲軍”的提法恐又是曇花一現的政客遊戲。

總監製:王磊

監製:夏宇

編務:張明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