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寶藏》之李白《上陽臺帖》

李白

這一位偉大的詩人

已經化成了一種基因

和每個華人的血脈一起流淌

《國家寶藏》之李白《上陽臺帖》

《國家寶藏》之李白《上陽臺帖》

新一期《國家寶藏》,濮存昕翟天臨兩位吟誦了《如果沒有李白》,演繹得很棒。

《國家寶藏》之李白《上陽臺帖》

《如果沒有李白》節選

李白如果不在了,後世的文壇還會發生多米諾骨牌般的連鎖反應。

沒有了李白“舉杯邀明月”,蘇軾未必會“把酒問青天”。

沒有李白的“請君試問東流水”,李煜未必會讓“一江春水向東流”。

沒有李白的“大鵬一日同風起”,李清照未必會“九萬里風鵬正舉”。

後世這一個個浪漫的文豪與詞帝,幾乎個個是讀著李白長大的。沒有了李白,他們能不能產生都將是一個問題。

我們的童年世界也會塌了一角。每個小朋友記憶深處、平均每人要聽300遍的“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典故可能也將沒有了。

它可是小朋友寫作文的萬金油典故。

李白,這一位偉大的詩人,已經化成了一種基因,和每個華人的血脈一起流淌。《國家寶藏》裡,有一幕,讓人熱淚盈眶。

當節目裡問出:“千百年後,還有人記得壯志難酬的李太白嗎”的時候,

滿屏是這樣的彈幕,直接淚目:

《國家寶藏》之李白《上陽臺帖》

大丈夫當如是也。

李白留下的詩篇千百篇,但是書法真跡只有一個《上陽臺帖》

《上陽臺帖》為李白書自詠四言詩,也是其唯一傳世的書法真跡。《上陽臺帖》用筆縱放自如,快健流暢,於蒼勁中見挺秀,意態萬千。全貼結體亦參差跌宕,顧盼有情,奇趣無窮。

《國家寶藏》之李白《上陽臺帖》

李白草書《上陽臺帖》前世傳奇--國家寶藏,這本草書,記錄下李白、杜甫的相遇。此貼是李白傳世的唯一書跡。其落筆天縱,收筆處一放開鋒,宋黃庭堅評李白的詩與書雲:"及觀其稿書,大類其詩,彌使人遠想慨然。白在開元、至德間,不以能書傳,今其行、草殊不減古人。"(《山谷題跋》)清安岐《墨緣匯觀》、內府《石渠寶笈·初篇》等書有著錄。

《國家寶藏》之李白《上陽臺帖》

“以行草書寫:“山高水長,物象千萬。非有老筆,清壯可窮。十八日,上陽臺書,太白。”

《國家寶藏》之李白《上陽臺帖》

宋徽宗趙佶題跋

《上陽臺帖》曾入宣和內府,後歸賈似道,元代經張晏處,明藏項元汴天籟閣。清代先為安岐所得,再入內府,清末流出宮外。民國時入張伯駒手,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獻給中央國務院。1958年轉交故宮博物院收藏。

《國家寶藏》之李白《上陽臺帖》

公元744年,44歲的李白和33歲的杜甫在洛陽相遇,相傳李白傳世的唯一書法真跡——草書《上陽臺帖》就作於這次中國文學史上詩仙與詩聖的偉大相遇。千百年後,那個壯志難酬的李太白是否還活在你心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