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真香”的造車新勢力,正面臨著行業洗牌拐點

離2018年結束僅剩半個多月時間,當初吹下的牛和計劃都實現了嗎?還是打算把8字抹掉改為9字,當下一年的目標計劃來使用,當初立下的flag估計也要被打臉了,當然被打臉的可不止我們,還有那些當初高喊口號的造車新勢力。


看似“真香”的造車新勢力,正面臨著行業洗牌拐點

2018年被稱為造車新勢力的“交付元年”,到了年底不少造車新勢力還是相當活躍的,如12月15日蔚來ES6即將公佈售價,在下週,小鵬汽車首款汽車小鵬G3即將上市,上百個造車新勢力品牌,但從各家年終的成績單來看,真正能實現交付的寥寥無幾,很多還處於“ppt造車階段”。

眼花繚亂的新車湧入

2016年,造車新勢力品牌如雨後春筍般瘋狂生長,冒出的全新品牌多達上百個,這不禁令人懷疑到現在造車都這麼容易了嗎?而在2016-2017年期間,則是大相徑庭的品牌發佈會和產品發佈會,多達數十款新車紛紛亮相,但是在街上從沒見過它們的身影,這也是所謂的“ppt造車”階段。


看似“真香”的造車新勢力,正面臨著行業洗牌拐點


而這些造車新勢力幾乎都扎堆於電動車,畢竟內燃機的技術壁壘越來越高,各種專利幾乎被外資企業搶先申請,而電動車還處於發展階段,門檻更低部件更易採購,投資回報率也更高,也更有可能實現“彎道超車”,所以他們產品大多數電動車。


看似“真香”的造車新勢力,正面臨著行業洗牌拐點


在2018年,造車新勢力就亮相了理想智造ONE、華人運通 Concept A、天際ME7、愛馳U5 等多款新車,這些亮相的新車續航大多數集中在400公里左右,和傳統車企推出的電動車相比,只是在車聯網配置上更為豐富,缺乏其他賣點和優勢。

2018年上市新車也不在少數,威馬 EX5、雲度汽車 π3 pro、前途汽車 K5、電咖 EV10 Pro、哪吒N01 等車型,但目前公佈實際交付量的非常少,當初規劃2018年要交付多少多少輛目標的,似乎都被啪啪打臉,也打破了傳統車企上市即交付的行規。

僅一家實現1萬輛量產

造車新勢力雖然數量很多,但真正有造車能力的廠家也不過十來家,如獲得雙資質的前途汽車,合眾新能源等,還有通過收購資質造車的威馬汽車,拜騰汽車等,最後則是靠代工生產的蔚來汽車,小鵬汽車等。


看似“真香”的造車新勢力,正面臨著行業洗牌拐點


蔚來汽車CEO李斌曾說過,沒有200億最好別造車,小鵬汽車何小鵬還說過,2018年沒有造車新勢力可以交付一萬輛新車,但李斌似乎能贏得與何小鵬的賭約,因為在2018這個“交付元年”,只有蔚來汽車實現了1萬輛量產車。

為什麼只有蔚來汽車一家?

因為人家有錢啊,而且還是中國第一家赴美IPO的造車新勢力,從今年造車新勢力獲得的資金來源分類,可以將其分為三類,那麼蔚來汽車是屬於IPO類型,不斷有外部資金輸血,交付速度當然是其他造車新勢力的好幾倍,截止到11月底,蔚來累積交付了8030輛ES8。


看似“真香”的造車新勢力,正面臨著行業洗牌拐點


而且蔚來汽車目前還是代工生產,作為代工廠的江淮汽車是傳統車企,在汽車製造、供應鏈體系、品控相對來說經驗更足,省去了自建工廠所耗費的時間精力,所以ES8的產能才能那麼快完成,至於ES8頻發的故障問題,我想更多的是來自蔚來汽車自身,操之過急有時候適得其反。


看似“真香”的造車新勢力,正面臨著行業洗牌拐點


第二類則是靠增資或者政策助力,如金康新能源,就是小康股份增資來輸血,金菓旗下首款新車SF5將於2019年上市;而打造了高端國產電動跑車的前途汽車,背後則是長城花冠為其募集資金。

最後一類就是融資了,這個是我們最為熟悉的也是車企慣用的方式,什麼A輪融資、B輪融資、B+輪融資,如零跑汽車在11月已經宣佈計劃完成25億的A輪融資,小鵬汽車在8月份已經完成了40億的B+輪融資。

造車新勢力再遇變數

根據乘聯會發布最新數據顯示,11月的新能源車批發銷量達到13.6萬臺,環比增長10.4%,同比增長55.9%,1-11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88.6萬臺,照這個勢頭今年突破一百萬是沒問題的,但事實上,新能源汽車能有如此飛速的發展,得益於國家政策以及財政補貼的支持。


看似“真香”的造車新勢力,正面臨著行業洗牌拐點


不過國家補貼正在逐漸退坡,到2020年後會完全退出,屆時將僅由政策與市場雙驅動,對於新能源汽車來說是無疑是個噩耗,對造車新勢力來說更是一場殘酷的考驗,除了限牌城市其他地方銷量會不會很不堪?

從技術門檻上看新能源車是不斷提高的,補貼政策最低續航里程不斷提高,電池能量密度最低標準也在提高,上文提及到亮相的新車最快也在2019年後才能正式上市,到時候和現在傳統車企推出的電動車型相比,並沒有太多的優勢,憑什麼讓消費者掏錢買單呢?

政策趨緊,洗牌在即

所以在眾多造車新勢力扎堆電動車的時候,產品力成為了唯一的硬通貨,這不禁讓人聯想到共享單車的案例,當眾多資本投入到市場當中,必定造成產品同質化嚴重,一味的燒錢沒有創新產品的推出最終只會曇花一現。

加上“雙積分”政策也開始實施,傳統燃油汽車的市場擴張逐漸受限,合資車企新能源產品也陸續進入到國內市場,沒有補貼政策的本土造車新勢力,如何面對諸如豐田、本田、大眾、通用等跨國大集團的圍攻,這是個嚴重的問題。


看似“真香”的造車新勢力,正面臨著行業洗牌拐點


在政策和市場的收緊下,必定會加速行業洗牌節奏,對於眾多造車新勢力來說,眼下的新車交付成為至關重要的任務,這不僅關係到誠信問題,還與下一步的融資密切相關,而且在補貼完全退坡和外資車企雙重施壓下,留給他們的日子已經不多了。

造車新勢力行不行,最終還是要靠產品說話,特別是受困於生產資質和銷售資質,想要造出好車確實不容易,切記冷靜下來,不要為了交付而操之過急,前車之鑑的蔚來ES8就被人吐槽是未完工就上市的車型,我想只有腳踏實地才能造出好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