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风乡俗」我印象中的官湖十月二十五会(段桂阳)

「乡风乡俗」我印象中的官湖十月二十五会(段桂阳)

过去,农村有句老话,叫“十月二十五,大风鼓”。这里的“十月二十五”,指的是农历。这时,过去正是农闲之时。

以前,每年的农历十月二十五,邳州的官湖镇都有物资交流大会。十月二十五之前,内蒙、山西等地的客商已经来了,及早占据了摊位,因为十月二十五会期间,皮衣、皮鞋、布匹等商品的销售量是很大的。

官湖南北走向的主街和东西走向的小街道,都是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比肩接踵。

小时候,我会和父亲去赶会。父亲是卖眼镜的,他和他的师哥和一些外地的同行,十几个摊位摆在一起,一起做生意。因为用他们的说法,卖眼镜的是半个“江湖”,都是有师有祖的,他们的前身是修理钢笔的,也是行走江湖的。这十几米的摊位,收入要放在一起,除去各自本钱,利润要平分。

生意一上来,眼镜摊是极忙的。那时,眼镜架子是赛璐珞的,换镜片,需要把镜架放在有玻璃罩的油灯上烤。稍不留神,赛璐珞镜架就“噗嗤”一下燃烧起来,很快就变成一团灰烬。

当父亲他们忙的时候,我就顺着拥挤的人群走,手里拿着一串糖球(冰糖葫芦)。我会去看马戏团表演,进了帐篷,里面有刀山。刀山,就是刀口向上的梯子,十几米高。艺人一梯一梯光着脚上的时候,真让人把揪心。看完马戏表演后,我还会去电影院看一场电影,多数是武打片。

那年,我没跟父亲去赶会,几岁的妹妹跟着去的。当父亲忙的时候,妹妹竟跟着人流走了。等父亲发现的时候,已找不到了。好几条街道,到处都是人,只好心急火燎地到处找。结果是,妹妹在一座桥边哭,遇到我们乡的“赤脚医生”陈叔。陈叔一问,妹妹竟然知道家在哪里,于是陈叔就把妹妹带回了十几里外的我奶奶家。为了表示感谢,我妹妹就认了陈叔做“干爸”。陈叔经常对人说:“我这个干女儿不是认的,是拾来的。”

官湖会会持续好几天。不过,现在商品丰富了,特别是网络购物的兴起,官湖会也不热闹了。现在想想,我已有多少年没去赶“官湖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