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54524066511
自卑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情况,适当的引导有时候还会成为孩子奋发向上的动力,但是如果过度自卑,就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
自卑的孩子往往表现为:自我评价低,总觉得别人不喜欢自己;同时又会过分在乎他人的评价,渴望得到表扬,甚至会用不诚实、不恰当的方式来获得;而对批评过于敏感,难以接受,并耿耿于怀;另外还会有注意力难以集中、情绪经常低落、语言表达能力有所欠缺、过度怕生,不愿意与同龄人交往、惧怕失败,回避参与竞争等情况。
是什么造成孩子自卑呢?
1.与孩子自尊心得不到满足有关。
自尊心是指个体对自己的一种态度。孩子2~3岁时,自尊心表现为要求以自立性的形式积极进行各种活动;4~6岁孩子的自尊心是以自己为中心;6~12岁时自尊心作为肯定感情,明确地被意识到。如果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自尊心经常遭受挫,便会很容易自卑。
2.孩子经常受到批评指责。
“哀莫大过于心死”,家长用尖刻的语言奚落、讽刺、挖苦孩子,表面上看比体罚“文明”,受“心罚”的孩子自尊心被摧毁,自信心被打击,智慧被扼杀。
3.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
给孩子带来太大的压力,孩子长期达不到家长的期望,孩子内心就会变得自卑。
4.家长过度保护孩子。
有的家长对孩子溺爱有加,使孩子丧失最基本的自理独立能力。这样,孩子在离开了家长的情况下,往往会各方面表现得比其他人差,而让孩子感觉自卑。
5.经常受到同学的歧视、欺负。
有的孩子,各方面能力发育迟缓,会比起身边的人表现都较差,受到小伙伴的嘲笑,这样容易引起孩子的自卑心。
我认为,帮助孩子建立自信,以下几个方面非常重要!
1.尊重孩子,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
孩子的自信首先来自自尊, 这是产生自信心的第一心理动力!自我形象就是自己对自己的看法与评估。由于孩子年幼,他们对自己的看法与评价一般先来自于成人对他的看法和评价。孩子自信心的形成与他们的爸爸妈妈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尊重孩子,就不能对孩子说有辱人格、有伤自尊的语言。
2.多鼓励,少打击,告诉孩子“你能行”!随时巩固孩子的自信!
给予积极的表扬和鼓励,让孩子淡化“我无能”的心理,树立起“我也行”的心理。积极的自我暗示可以让孩子从对某件事的良好感觉中扩散出去,从而形成良好的自我感觉。在这个过程当中,爸爸妈妈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第一,不要讽刺孩子,以免孩子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第二,不要过分赞扬孩子,以免孩子产生骄傲情绪。只有随时地、恰当地鼓励,才能不断提高孩子的自信。
3.家长要允许成长中的孩子犯错误。
“从犯过失的痛苦中走出来,不要老是盯着孩子的过失不放,应该去赞扬孩子们尝试活动的努力和勇气。”“把孩子最近的成果与他自己以前的成果相比较,而不是与别人相比较。如果孩子拥有一个充满爱的家庭,他们几乎可以从所有的过失中得到益处,增加自信心。”因此,爸爸妈妈在日常生活中要用全面的眼光看待孩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有了这样的观念,就不会一叶障目,也不会因孩子一时表现欠佳而大发雷霆。
每个孩子都有优点和缺点,优点不说不得了,缺点少说慢慢少;缺点的对面一定有优点;父母们要做欣赏缺点对面优点的美丽风景的人!
我是王栋老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专注教育心理和家庭教育研究,欢迎大家留言讨论,也可以关注我进行交流!
王栋
自信必须从幼年开始培养,成年后再作补救往往事倍功半。
作为家长,如果可以帮助孩子做到4件事情,就可以逐步建立起孩子的自信
建立外表自信
得体整洁的衣着、发型、外貌很重要,那是孩子身体自信的基础。不要以为孩子小,就对美毫无知觉。
有个著名的实验,大家可能都听说过。一个6岁女孩穿上不同的衣着,进入同一家餐厅。当她穿着干净漂亮的衣服时,餐厅里的人热情地跟她搭讪、聊天,甚至抚摸、亲吻她。
当她换上邋遢破旧的衣服后,所有人都对她露出怀疑、嫌弃的表情,甚至请服务员将她赶出去。
方才自信满满的女孩开始难过,哭泣着跑出去,导致实验中断。
得体的外表妆扮不仅是一种幼儿审美培养,更会影响孩子的自我认知和判断:我是可爱的、受欢迎的、值得信赖的,从而反馈到内心的自信能量上。
建立体能自信
运动不但能让孩子身体健康,还能让他体验到对力量的掌控感,激发出自尊。
自尊高的孩子,会把对身体掌控的自信,迁延到学习、生活和社交中,面对困难时会更有勇气。
前不久,泰国少年足球队12个孩子和教练被困山洞10多天,他们靠着强大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勇渡难关。被搜救员发现时,这群孩子没一个痛哭流涕,反而面带微笑,积极回应。这就是体能自信带给孩子的能量和奇迹!建立对自身能力的自信
在培养孩子自信的过程中,父母一定要用言语、行动,让孩子认识到「我有优点」「我的努力被看到了」 「我能行」,帮助他建立起对自身能力的自信。
建立群体中的自信
除了需要大人的肯定,孩子也需要得到同伴的认可,稳固自信。能够得到同伴的认可,回给孩子带来自信,变得乐观开朗。
心理学家说,孩子需要在群体社交中获得接纳、认可,自信的孩子,更容易成为群体中的「首领」。
爱——接纳——鼓励,让孩子时刻感受到呵护,这就是给孩子最好的自信。
“泡泡育乐园”有很多的育儿知识与大家分享,同时有专业的睡眠顾问和心理咨询师可以给妈妈提供帮助。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发表不同的看法,也可以关注公号留言,泡泡与更多的妈妈一起,致力于孩子的健康和幸福。泡泡育乐园
任何一个孩子的性格的形成,除了先天的遗传之外,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家庭环境和父母对待养育孩子的态度,一个孩子变得自卑,我们首先需要知道,有哪些因素会导致这种情况的发生。
哪些情形和做法,会到更容易导致孩子自卑
一、从小滥用表扬的方式
每一位疼爱孩子的家长,对于自己的孩子,往往都是怎么看怎么喜欢的心态,尤其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学会了用筷子吃饭、学会了说完整的一句话、学会了自己穿鞋子,每一个点滴,都会给父母家人带来惊喜,这种时候,有很多家长总是不吝惜各种赞赏的语气,经常对孩子说出“你真棒”、“你太聪明了”、“你好厉害”这样的评价语言,而不是针对孩子的具体行为进行肯定的赞赏,这样一种模糊的赞赏方式,很容易给孩子带来盲目的自信,认为自己非常优秀。一旦当孩子进入幼儿园,发现其他的小朋友、同学做的比自己更好的时候,往往容易产生焦虑、怀疑的情绪,如果不能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关怀,就有可能产生自卑、自闭的心理。
二、对孩子干预过多
有不少家长,要么因为自己的性格比较强势,要么是对孩子的担心太多,对孩子的行为、想法干预过多。比如说,年幼的孩子在刚开始学习奔跑、攀爬的时候,有些家长担心孩子受伤,动不动就呵斥孩子不要到处跑跑跳跳,在孩子想要进行各种尝试的时候,总是进行制止,这样的做法,容易导致孩子产生恐惧的心理,对于很多事物都心存畏手畏脚的心态,不敢尝试,担心遭到爸爸妈妈的批评,甚至由此怀疑自己的能力,产生自卑的心理。
三、帮孩子解决问题
这也是很多家庭,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常见的问题,从孩童时期给孩子的喂饭,帮孩子穿衣、穿鞋,到孩子上学以后帮孩子背书包等,很多家长要么觉得孩子的动作太慢了,做不好,要么心疼孩子怕孩子累到,只要能帮孩子做的事情,都帮孩子给做了,剥夺了孩子自我锻炼的机会,也丧失了训练自理能力的机会,这样的做法,让孩子会慢慢的觉得,我什么都不用做,什么都不会做,我是个没有用的人。
此外,孩子进入幼儿园、小学后,会开始进入集体的生活,这种时候,可能会面临很多社交方面的问题,如果家长不给孩子自我解决问题的机会,总是由家长出头,这样的做法,同样会剥夺孩子锻炼社交能力的机会,产生自卑、封闭的心理。
四、跟别的孩子比较
这种情况的家长不在少数,很多家长在经历了早期的高期望之后,看到孩子的学习成绩、个人能力的发展不如预期,同时又看到别人的孩子在某些方面很优秀的时候,总是习惯拿自己孩子的短处跟别人家孩子的长处进行比较,不顾场合的评价、批评自己的孩子,对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带来极大的打击。
五、对孩子打击、讽刺太多
这类家长,往往喜欢从负面的角度看待问题,对于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取得的进步和成绩,不是从正面的角度来鼓励和肯定孩子,反而很喜欢打击、讽刺孩子,“你做不到的!”、“就这点成绩也拿出来说?XXX比你强多了”、“放弃吧,别白费功夫了”,这样的话语说多了,对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六、对孩子的要求过高
还有一些家长,要么因为自己很成功,对自己对孩子都要求和期望很高,要么抱着望子成龙的急切心态,对孩子提出了过高的要求,比如要求孩子一定要考到多少分,一定要参加多少兴趣班和培训班,钢琴必须每天练多久,一定要考到多少级,这样的要求,往往会超出孩子当下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的极限,在达不到父母要求的时候,会严重怀疑自身的能力,导致自卑情绪的产生。
七、父母自身是一个内向、自卑的人
这类家庭,父母自身属于内向、自卑的性格,行为处事方面会给孩子树立一种形象,也会带来示范的效应,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如果父母总是一种消极、悲观的心态的话,孩子多半也会养成这样的性格。
怎样扭转孩子的自卑心理,帮助孩子更乐观的面对人生
一、接纳孩子的一切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道路,也都有各自的闪光点和缺点。作为父母,首先要意识到,没有哪个孩子是完美的,自己的孩子或许在某些方面表现的弱一些,但很可能在其他方面有优点,父母不要用自己的评判标准去衡量孩子的好坏,真正需要做的,是完整的、无条件的接纳孩子的一切,孩子的身高、长相,孩子的性格、习惯,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运动能力,只有你无条件的、充满关爱的接纳了孩子,孩子能够体会到你的包容,才有可能放下内心的自卑,毫无顾忌的将最真实的自我展现出来。
二、放手让孩子独立解决问题
很多孩子的自卑,源于“我不会”、“我不敢”,而这背后的根源往往是因为家长的干预太多、帮孩子做了太多的事情,以至于孩子没有机会、没有条件来训练自己的能力。对于这样的情况,家长需要做的其实很简单,放手,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和必要的指导,让孩子有兴趣、有意愿、有信心来独自完成任务、解决问题,反复的训练,能够极大地鼓舞孩子的斗志,增强自信心。
三、积极的肯定孩子的行为
有不少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经常对孩子说出“你真棒”、“你太聪明了”、“你好厉害”这样的评价语言,给孩子造成一种模糊的认知,但是在孩子稍大之后,达不到家长的预期的时候,又喜欢打击、讽刺孩子的行为,就好比先把孩子捧上了天又摔到了地上,这样的做法很不可取。家长需要识别出孩子的哪些行为是指的赞赏、鼓励的,进行针对性的肯定,比如说“你今天按时写完作业了,时间控制的很棒”、“你今天主动倒垃圾了,能够帮爸爸妈妈干活,妈妈很开心”,对具体行为的肯定和赞赏,有助于孩子了解,哪些做法是正确的、被激励的,更有助于自信心和行为标准的确立。
四、尊重孩子的意愿和想法
孩子是有独立意识和想法的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自主的意识和意愿会越来越强烈,作为父母,一定要放下“孩子年纪还小”、“孩子不懂事”、“帮孩子拿主意是为了孩子好”的想法,充分的尊重孩子的意愿,给孩子足够的自由,只要在不违反道德、行为、法律准则和家庭公约的前提下,应该尽可能多的让孩子对自己的事务做出决定和取舍,只有让孩子充分的体验到自我的重要性和价值,才能够帮助孩子逐步的走出自卑的困境。
五、不攀比、不伤害
望子成龙是很多家长的心境,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优秀、卓越的孩子毕竟是极少数,而且这样的孩子往往和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密不可分。作为家长,不应该苛刻的要求孩子一定要做到什么程度,一定要比谁强,我们更应该认识到,做好自己,给孩子做榜样,才是更重要的。在这个过程中,不跟别人攀比,鼓励孩子超越自我,不打击孩子的积极性,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会有助于孩子自信心、自我认知的建立和形成。
在对孩子对自己严格要求的同时,降低期望,给孩子营造宽松的学习、生活、家庭环境,能够有效帮助孩子缓解自卑的情绪。
六、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旅行
自卑的孩子,往往更容易封闭自己,不参加社会活动,不爱运动。对于这样的情况,家长应该尽量创造条件带着孩子多参加户外运动,踢球、跑步、骑行,跟朋友们郊游,一家人亲子旅行,通过这样的活动,打开孩子的心扉,放松孩子紧绷、克制的情绪。
七、创造机会让孩子赢
孩子有自卑的心理,往往是因为经历的失败多了,失去了对胜利、“赢”的渴望和信心,这种时候,家长需要挖掘孩子的潜能、特长,创造机会让孩子体验赢的感觉,赢的多了,孩子意识到“我”是有能力的、“我”是可以做到很多事情的,这样做,更有助于激发起孩子的斗志和激情。
我是元宝爸爸,教育实践家,多平台原创作者,分享专业的育儿、教育知识!欢迎关注我,留言咨询或讨论。本文系原创,抄袭必究!元宝爸爸聊育儿
没有无缘无故的自卑,也没有无缘无故的自信。如果你的孩子自卑,肯定是由于外界因素所导致。
所谓自卑,就是看不起自己,认为自己低人一等。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会让孩子看不起自己呢?答案是挫折。一定是经受了某些超出孩子承受范围的挫折,才会在他们心灵里遗留下不可描述的阴影。
挫折分很多种,平时生活上的各种事件的失败,都算是挫折。但是,对于未成年人来说,大人的言语中伤,对他们的刻意贬低打击,所产生的影响可能会更大。
所以,我们首先要防范于未然,注意避免让孩子自卑。平时在言语沟通时,尽量不使用严重伤人的语词,比如:“你怎么可能办得到!”“就你这样的德性,别做梦了!”“打住吧,别给自己丢人了!”诸如此类的冷嘲热讽,那是万万不可有的。
如果,孩子的心灵已经产生了阴影,开始自卑了,那就用积极的方式方法来影响他,改变他。
首先,让孩子对自我有一个明晰的认知。让他知道,每个人都是有缺点的,所谓“人无完人”。对于某些缺点和短处,我们是可以选择回避的。只要我们能够把自己的缺点缩小,那么它自然就不再左右我们的生活。
其次,让孩子不要拿自己的短处去跟别人作比较。俗话说得好:“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如果你拿自己的短处跟人比,焉有不败之理。你跟游泳健将比游泳,跟长跑冠军比跑步,你不输才怪呢。
接着,就应该好好地放大自己的优点长处了。是的,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独特优秀的一面。我们只要把自己的专长发挥出来,就会发现,其实自己也是相当优秀的。这就跟“田忌赛马”一样的道理,即使双方资质相当,只要应用得好,也是有绝对把握超越对手的。所以,平时多让孩子做自己擅长的事情。
另外,环境也是非常重要。如果家长是个热情自信的人,那么,孩子也差不到哪儿去。所以说,想让孩子自信起来,前提是大人本身就应该是自信的。如果孩子生长在一个气氛积极的家庭,他想不自信都难吧!
萌妈育儿笔记
自卑的孩子一般比较内向胆小,跟父母的性格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很大关系。如何从自卑转为自信呢?
首先做父母的不要总是拿孩子的缺点跟其它孩子的优点比较,孩子只要今天比昨天进步了就是胜利。要不断鼓励他不要打击他,要告诉孩子自己独一无二的是任何人也无法取代的。
其次寻找孩子的兴趣点,做父母的应该了解孩子有什么特长,所谓特长就是一学就会的东西或者平时孩子对某项东西非常感兴趣比如唱歌能准确地唱出每个音符;有的孩子爱好美术,不管在什么环境,他们都能随意地画起来;有的孩子记忆力强,对读过的书,看过的画过目不忘等等。做父母的应该发现他们的兴趣和天赋,因势利导,给孩子报个特长班,让孩子坚持学习,经常让孩子参加活动有表现展示的机会,逐渐孩子就会建立自信的。
当孩子的优点被认可,孩子对父母才会更加信任,对生活更加热情。这时候的孩子,已然是一个让大家都值得称赞的好孩子。
生活密钥
自卑是一种“心里疾病”,如果孩子没有学会自我疗愈,又没有得到父母的帮助,自卑之心则可能毁了一个人对未来目标的追求,选择逃避与退出现实带来的困境。那么父母如何做才能让孩子从自卑转为自信?
我们先来看一看自卑是如何让一位好学的男孩坠落的:
还记得我在上学的时候,我们村里有个男孩,家里有一个比他小3岁的弟弟,妈妈精神有点不正常,父亲是位老实巴交的农民,在家干农活,不善言语,是家中的顶梁柱,这样一个家自然是家中经济困难。
男孩与弟弟每天蓬头垢面,衣服破旧,夏天经常赤脚走路,冬天穿着别人丢的不要的鞋子,同龄人都不同他们俩人玩耍,见到他俩都会叽笑与嘲弄,兄弟俩内心承受嘲讽经常得不到疏通。
男孩与弟弟内心自卑,幸好兄妹两人还能互相玩耍。不知是被同龄人孤立的原因,还是他们天生就聪明,他们把兴趣都转移到书上,俩人学习优秀,每次都会在学校表彰大会提名,因此他俩也成为许多父母教育孩子的谈资。
男孩因为自己的好成绩,最后考上了县重点高中,那时就读县重点高中是让多少人羡慕的事啊!能在县重点高中上学,就意味着即将摆脱农门,跃入到更高层次的生活,岂不料,就因一件小事,一件让男孩内心觉得自卑的小事,毁了男孩的一生。
就读重点高中的孩子,都是父母心里头的宝贝,他们一般在生活与日常开销上都很宽裕。男孩家里条件差,能送他上学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了,他每次回家,都会从家中带菜带来学校吃。他的菜是家中的坛子菜,他用玻璃瓶装起,怕人看见,他把瓶子藏在被窝中,不敢在同学们面前光明正大的吃,他只能偷偷地躲在一边吃。
宿舍的同学对他的行为感到奇怪,有一天,大家一起在宿舍里掀开他的被窝,当黑糊糊的坛子菜在大家面前曝光时,男孩自卑的心被深深地刺伤了,他走出了校门,再也不肯去上学了,尽管他有令人骄傲的成绩,他也不回家,整日游荡在大街小巷,像个流浪汉一样,一位聪明好学的男孩就这样被“自卑”两个字给毁了前程。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毁了男孩的是他敏感而自卑的心,假如男孩有一位正常的母亲,或者有一位会引导男孩思想的父亲,那么男孩的人生可能将会是另一番格局。可能这个例子是个个例,你身边没有严重到这个程度的人,但是自卑相伴也会常常给人带来困扰。那么如何才能让自卑变得自信呢?
如果要我建议,我会分别从以下几点出发:
1.设想未来,多鼓励;
孩子,你真了不起,你是我们全家乃至全村人的骄傲,你的努力让我全身都有劲去干活,你让我看到了未来的幸福在向我们招手,谢谢你!孩子!(当然你可以换成孩子容易接受的言语)
目的:让孩子向往未来,对未来充满希望。
2.了解孩子,赞长处;
孩子!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你是一位真正的男子汉,我们不能给你好的条件,而你能在这么糟糕的环境中能这么努力学习,成绩都能这么好!确实让我佩服。好样的!
目的:让他觉得将来能干大事的人就是现在能吃苦的人。
3.学习名人,知他人;
与孩子交谈名人的故事,如刚解放时我们国家领导人的历史传记,学习他们吃苦的精神。
目的:原来伟人也是从艰苦中走出来的。
4.勤劳朴实,做榜样;
衣服虽然破旧,但没关系,勤洗,给孩子干净的视觉,不必在意他人的眼光,自己带动并鼓励孩子多劳动,劳动光荣,爱家人。
目的:不攀比,不虚伪,不自卑。
孩子的自卑与自信,同父母日常生活中的言行有着密切的关系。
父母的放任、打压、漫骂就如慢性的毒药在扼杀孩子的思想,让孩子自卑、敏感、多疑、消极,没有安全感,对生活容易失去希望。
鼓励、称赞等美好的言语是收获孩子的自信,自信的人能让别人喜欢接近,自信的人对生活充满希望,因此要想孩子多些自信,家长们就应在日常生活中多说些有正能量的话,不但能让孩子快乐,自己也会获得更多欢笑。
对此你还有什么见解呢?欢迎留言、点赞、转发,更多教育问题,请关注有书教有!
有书教育
从自卑到自信,不是一朝一夕的,但是这几个实例一定可以帮到你:
第一个小故事:《多一些关怀,多一些陪伴》 我的一个学生,每天都是愁眉苦脸的,从来不敢举手回答问题,不交朋友,令人很是担忧。我就和他的家长沟通,了解了孩子家里的状况,她是老大女孩,小的时候在姥姥家长大,那时候还很开朗。后来家里有了弟弟,就把她接回来了,家里人疼弟弟同时她和自己家里人不够熟悉。于是我建议孩子妈妈多一点时间陪孩子,做游戏,聊天谈心。这个妈妈比较给你直接请假在家陪伴孩子。慢慢的孩子在班里也有了好朋友,期末考试成绩也提高了。
第二个小故事:《丰富的课外生活》
那一年,我刚毕业,在培训机构带课,有一个女生,平时对着我不说话。后来了解后才知道,她爸爸是军人,常年不在家,她和妈妈在家,平时很少交流,妈妈是跑保险的,平时在外面很能说,到了家里就不想说话了。她不是不说话,是自卑,害怕自己说不好,不敢说。后来她听说有个班,是小组的形式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和协作能力,孩子就去了,在环境的影响下,孩子回家后给妈妈讲的停不下来,她觉得自己做对了。后来他就在周末陪孩子吃各种美食,让孩子表达一下那种酸甜苦辣的美好。我精心送给她的生日礼物她很开心,她送给我一束花,跟我说:老师,我喜欢你~她会表达了,真替她开心。后来听说她初中考上了名校……
第三种方法就是大家常说的:鼓励!这个我就不多说了,实际上要给孩子最多的应该是肯定他的优点,及时表扬。
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jocelym
我们首先看到先是有一个自卑的孩子,如果家里有一个自卑的孩子,那么和这个家庭的育儿氛围是相关的。
经济条件差的家庭不一定就出自卑的孩子,经济条件好的家庭不一定就没有自卑的孩子,很多时候自卑与家庭的经济收入关系不是很大,这和父母对孩子的肯定、认可关系比较大。
自卑的孩子会觉得自己不够好,在他人面前觉得矮人一等,自己不配拥有好的东西。自己的价值感不强;自信的孩子很觉得自己很好,能赢得全世界的喜爱,自己的价值感比较强,自己值得拥有美好的东西。
如果发现孩子已经有点自卑了,那么如何让他自信,可以试试以下方法。
父母多肯定孩子、鼓励孩子
孩子最初觉得自己好不好的判断来自于父母,慢慢地这个外在父母的形象会内化为他们自我评价的一部分,自卑的孩子往往从父母那里得到的肯定、鼓励比较少,甚至打击、批判比较多。“你这么差”“做什么都不行”“算了,放在那里,别弄了。”这些话语会极大地损害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备受打击。
父母多陪伴孩子玩游戏
除了言语之外,父母也可以从行动上让孩子觉得“我很好”“爸爸妈妈都爱我”,这个感觉对于树立孩子的自信心非常重要。在行动上可以多跟孩子拥抱,玩儿一些肢体接触的游戏、角色扮演的游戏以及疯狂打闹的游戏,这对拉近与孩子的距离,培养亲密帮助很大。
看一些绘本故事,帮助孩子转变观念
有很多关注孩子心理健康的绘本故事,比如安东尼·布朗的“威利系列”,威利也曾经是个自卑的小孩,那么他是如何变得自信呢,家长可以与孩子共读、然后讨论。还有《幸运的内德》《糟糕!身上长条纹了》等,这些对于孩子正确看待他人、看待自己很有帮助。
从小事入手,增强孩子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孩子自信心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自我效能感的对立面是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是一种很糟糕的局面,家长一定要避免让孩子有这种感觉。从小事入手,哪怕扫地、洗碗都可以,孩子做完之后可以肯定他扫地扫得很干净、碗也洗得不错,通过这些小事积累自信心。
此外也可以通过一些运动增强自我效能感,比如游泳从不会到会了,仰卧起坐比昨天多做了5个,这些都是增强孩子自我效能感的好时机。
有些绘本也很强调“练习”在技能中的重要性,比如《莎娜想要看马戏》《鳄鱼哥泥流》,这些故事都在强调做成一件事需要不断地练习,通过付出、努力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如果已经是一个有点自卑的孩子,想要让孩子变得自信起来,家长还是不要期望“立竿见影”的效果,做好长期的心理准备,持续不断地鼓励孩子、无条件地接纳孩子,一点一滴地增进孩子的自信心。
晓儿妈育儿心得
什么是自卑?一个自卑的孩子会有什么样的表现?而一个自信的孩子又是怎样的?为什么有的孩子自信,而有的孩子却很自卑呢?其实孩子的性格,家庭环境,父母,学校以及身边的朋友都会对孩子的自信心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但是最大的影响往往来自于孩子的原生家庭。
自卑的孩子通常有两种极端表现:一种是唯唯诺诺,胆小怕事,做事比较消极,经常自我否定。另一种自卑的表现就是自大。由于不够自信,这种孩子会通过不停的自我肯定来暗示自己是个各方面都很优秀的人。由于不够自信,他们需要听到别人不停的赞美声来安抚自己。这种自我肯定通常建立在伤害打击他人的基础上。
这里面造成孩子自卑的原因在哪里呢?儿童心理学家研究发现: 孩子的原生家庭对孩子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第一,父母对孩子缺乏鼓励。适度的鼓励会让孩子对自我有一个清晰的认知,而且让孩子觉得自己是被爱的。由于中国传统的文化影响,老一辈父母对孩子不会轻易的说出“你是我的骄傲”,“我爱你”等等这样的话。而年轻一辈的父母则做的好一些。这里请注意,鼓励不是溺爱,适度就好。
第二,持续不断的指责与打骂。尽管现在是新时代了,我们也接受了很多新的育儿理念,可仍然有很多的父母相信“孩子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这样的说法。还有一些家庭则不能够公正的处理孩子之间的纠纷。朋友家有两个孩子,老大是姐姐,老二是弟弟。姐姐曾经是一个比较开心的孩子,对外界的互动也比较接受。然而当弟弟出生以后,姐姐逐渐话少了起来,见到外人眼神躲避,脑袋低垂,说话声小。弟弟则是另一种性格,是一个有着强烈自我意识的孩子,霸道,胆大,虽然不至于无法无天,但是颇有一种我谁也不怕的气势。而姐姐为什么会这样的原因是因为她只要出现小小失误便会招来父母一顿训斥和指责,而弟弟则经常被大人冠以“他还小,你要让着他”的理由,被各种原谅。
第三,父母对孩子的过度保护。我们经常可以听到父母或者爷爷奶奶们大呼“别过去,小心摔倒了!”,“危险,不要碰”,“这个你做不了,妈妈帮你”等等。一个被过度保护的孩子,在心理上会成为一个高度依赖的孩子,一个不独立的孩子,是不可能自信起来的。
第四,经常进行反面的比较。比如说邻居家的孩子。“小明英语考了100分,你为什么才99?”,“你看小红又会跳舞,学习又好,又听话懂事,你怎么什么都不会”。父母需要做的是正面比较,比如与孩子本人进行纵向比较“你这次比上次进步了一些哦”。
宝宝的一个同学,是个小女孩,和上面提到的姐姐完全相反。她说起话来丝毫不怯,提起要求来也是理直气壮。但是我注意到一点,就是她会经常性的和其他孩子进行各种比较,并且在意识到别人比自己强的时候,极尽可能的寻找他们的缺点,并展开嘲讽模式,以此来证明还是自己比较强的。而事实也证明了她的妈妈经常性拿她和其他孩子进行比较,这也是一种自卑,因为不自信所以不停的寻找别人的短板从而得出自己很优秀的结论。
第五,不理智的期望值。对孩子的要求过高。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你让龙变成老鼠试试看,这完全不现实。理智的设定目标会激励孩子的上进心,而不是眼看着似乎永远也无法达到的目标,父母和孩子于是整日处在一种互相责备,互相厌弃的状态。一旦孩子丧失了信心,而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就糟糕了。
对孩子的自信心造成打击的原因不止以上几点,例如父母离异的孩子,家庭动荡的环境,安全感的缺失等等都有可能让孩子变得胆小,自卑,怯懦。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一辈子的,很多人儿童时期对父母的一些行为深恶痛绝,并且发誓自己不要成为那样的人,而很可悲的是,他们发现自己最终还是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
那么改善这种情况除了寻找根源以外,父母还需要积极的想办法来改变这种状况。而不是一味的寻求外力帮助,你们自己才是孩子最强大的力量来源,你的肯定,你的鼓励,还有你的爱都会对孩子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
我在海外育儿多年,希望与你交流最新最科学的育儿方法,请关注我,谢谢。
月亮不弯弯
每一个自卑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位强势包办的父母。一味地要求孩子服从,奴性孩子慢慢的渗透进孩子的灵魂,他们会不由自主的觉得自己不如别人。
对于这样的孩子,作为家长要懂得示弱,不要事事自己说了算,允许孩子表达自己,允许孩子犯这个年龄会犯的错,慢慢我们就会发现孩子的眼里重新焕发自信的光彩!而还有些家长过于包办代替,使孩子失去感受自己力量的机会,而一个人的自信则主要来自于,靠自己的力量取得成功。这就好比别人带领我们去一个地方,和我们自己去一个地方一样!靠别人的引领到达的,下一次我们依然胆战心惊,但是如果是我们靠自己到达的,那下一次我们一定会信心满满!所以放手让孩子决定自己的事情!放手让孩子做他可以做的事情!鼓励他们大胆尝试,允许孩子犯错,让他们用最舒展的态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