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醫科大學(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簡稱南醫大,學校位於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六朝古都南京市,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江蘇省人民政府三方共建,學校是江蘇省屬重點建設大學,教育部“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江蘇省高層次人才培養計劃——“333工程”培訓基地。
學校創建於1934年,時名江蘇省立醫政學院。1957年,由鎮江遷至南京,更名為南京醫學院。1962年,被列為全國首批六年制醫藥院校。1981年,學校被批准為全國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1993年,學校更名為南京醫科大學。
截至2018年3月,學校建有五臺、江寧兩個校區,設有23個學院(部)和1個獨立學院,在江蘇、上海、浙江、山東等地擁有24所附屬醫院和50多所教學醫院,學校設有24個本科專業和3個“5+3”本碩一體化專業,在校生總數1.4萬多人,在職教職工1700多人;有教授188人、副教授252人,有博士生導師587人、碩士生導師2014人(含附屬醫院)。
學校現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美國國家醫學院外籍院士1名,“長江學者”特聘教授3名。在教育部第三輪學科評估中,學校的基礎醫學一級學科位列全國第7,口腔醫學位列第6,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位列第3,護理學位列第8。2016年,學校獲得265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項目數位居獨立設置醫科大學第1位。
文化傳統
校徽
蛇杖代表醫業和醫學的神聖,是國際通用的醫學標誌,辟邪是南京的象徵,表明地理位置,與其他在寧高校相統一。書卷代表教學科研,象徵高校,盾,古代防護之兵器,盾形既傳統又威嚴。發射的光芒,寓意前程似錦,蒸蒸日上。一深一淺,既給人視覺享受,又體現剛柔相濟、陰陽糅合。1934特指創校時期。
校訓:博學至精,明德至善
博學,意指學問豐富。至是達到。精,精深、完美之意。博學至精,指通過廣泛的學習,掌握廣博的知識,達到精通專業、臻於完美的境界。
明德,意指通曉道德,至是達到。善,善良、高尚之意。明德至善,指通過品德修養,明確道德責任,達到高尚的境界。
博學、明德,是寄望師生既在學業學術上有所成就,又追求美好的道德情操,品學兼優、德術雙馨。至精、至善,是表明博學、明德的目標,以激勵師生不斷以高標準要求自己,鍥而不捨、追求卓越,努力達到完善之境界。
師資力量
截止2015年9月,學校有在職教職工1600多人,其中學校編制專任教師784人。有教授169人、副教授229人,有博士生導師422人、碩士生導師1746人(含附屬醫院)。學校現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美國國家醫學院外籍院士1名,“長江學者”特聘教授3名,國家“千人計劃”7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7人,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8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7人,“江蘇特聘教授”16人,“國家級教學團隊”3個,教育部“創新團隊”1個。學校是江蘇省高層次人才培養計劃——“333工程”培訓基地。教育人才工作多次獲得江蘇省教育廳表彰。
院系設置
截止2017年3月,學校設有22個學院(部)和1個獨立學院——康達學院,共有涵蓋醫學、理學、工學、管理學、文學等5個學科門類的本科專業24個、2個六年制雙學位專業和5個七年制專業(方向)。
學院設置
基礎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口腔醫學院、藥學院、護理學院、醫政學院、國際教育學院、康復醫學院、外國語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康達學院、第一臨床醫學院、第二臨床醫學院、第三臨床醫學院、第四臨床醫學院、鼓樓臨床醫學院、青島臨床醫學院、上海十院臨床醫學院、連雲港臨床醫學院、無錫臨床醫學院、金陵臨床醫學院、上海東方臨床醫學院。
專業設置
五年制預防醫學、五年制醫學影像學、五年制臨床醫學、五年制臨床醫學(兒科醫學)、五年制臨床藥學、五年制口腔醫學、五年制基礎醫學、四年制應用統計學(生物統計學)、四年制英語、四年制醫學檢驗技術、四年制藥學、四年制眼視光學、四年制衛生檢驗與檢疫、四年制生物醫學工程、四年制生物信息學、四年制康復治療學、四年制護理學、四年制公共事業管理(醫藥貿易與管理)、四年制公共事業管理(衛生事業管理)、七年制臨床醫學、七年制臨床醫學(影像醫學與核醫學)、七年制臨床醫學(臨床病理診斷學)、七年制臨床醫學(兒科醫學)、七年制口腔醫學、六年制公共事業管理(衛生事業管理與法學)、六年製法醫學(醫學司法鑑定)。
學科建設
根據2015年1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8個(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藥學、特種醫學、護理學、人文醫學)、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50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1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7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7個,學位授權點已覆蓋醫學、理學、工學、管理學、法學、教育學和文學等7個學科門類;擁有3個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2個江蘇省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培育建設點、3個江蘇省一級學科重點學科。基礎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是江蘇省高校優勢學科。 學校附屬醫院中擁有國家臨床重點專科28個。4個學科進入“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Essential ScienceIndicators,簡稱ESI)全球前1%。
2017年12月28日,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公佈了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學校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在全國54所參評高校中獲評A+等級,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護理學獲B+等級,藥學獲評B等級。
國家重點學科:內科學、勞動衛生與環境衛生學、藥理學。
國家重點(培育)學科: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
江蘇省一級學科重點學科: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藥學。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口腔醫學、藥學等。
教學建設
截止2015年9月,學校建成5門國家級精品課程、13門省級精品課程,有5個國家級特色專業、5個省級特色專業、3個省級品牌專業、2個國家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建成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9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9箇中央和地方財政共建高校教學實驗室、有1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主編6部國家“十二五”規劃教材。學校的招生和就業工作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5%以上,多次被評為“江蘇省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
國家級精品課程:衛生毒理學、機能實驗學、人體結構學、醫學形態實驗學、口腔正畸學。
省級精品課程:生理學、康復醫學、醫學統計學、口腔頜面外科學、職業衛生與職業醫學、口腔修復學、診斷學、醫患溝通學、病理學、外科學總論、醫學寄生蟲學等。
國家特色專業:護理學、口腔醫學、康復治療學、臨床醫學、預防醫學。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預防醫學實驗教學中心、基礎醫學實驗教學中心。
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康復醫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醫學影像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護理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藥學實驗示範中心、預防醫學實驗教學中心等。
國家級教學團隊:預防醫學教學團隊、基礎醫學實驗課程群教學團隊等。
科研機構
截止2017年9月,學校現有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級國際聯合研究中心、4個部級重點實驗室、20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
國家重點實驗室:南京醫科大學生殖醫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現代毒理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衛生部重點實驗室:衛生部抗體技術重點實驗室、衛生部活體肝臟移植重點實驗室。
其他部委實驗室:國家人口與計劃生育委員會生殖醫學重點實驗室。
江蘇省重點實驗室:江蘇省心血管病分子干預重點實驗室、江蘇省惡性腫瘤生物標誌物與防治重點實驗室、江蘇省神經退行性疾病重點實驗室、江蘇省現代病原生物學重點實驗室、江蘇省生殖醫學重點實驗室、江蘇省應用毒理學重點實驗室、江蘇省人類功能基因組學重點實驗室、江蘇省異種移植重點實驗室。
江蘇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蘇省基因表達工程研究中心、江蘇省區域衛生信息化工程中心、江蘇省基因藥物技術中心。
其他科研機構:江蘇省醫藥動物實驗基地、江蘇省醫藥、農藥、獸藥安全性評價與研究中心、南京醫科大學分析測試中心、南京醫科大學醫患溝通研究中心、南京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研究所。
省級協同創新中心:江蘇省心血管病轉化醫學協同創新中心。
歷史沿革
1934年,江蘇省立醫政學院;
1938年,因抗戰遷至湖南沅陵,合併南通學院醫科,改名國立江蘇醫學院,胡定安任院長。
1939年,遷至重慶北碚。
1946年,遷回鎮江。
1957年,學校由鎮江遷至南京,正式更名為南京醫學院;
1962年,學校被列為全國首批改為六年制的醫藥院校之一;
1970年,南京醫學院合併組建江蘇新醫學院;
1972年,揚州衛生學校併入(獨立辦學)江蘇新醫學院,並改建為江蘇新醫學院(揚州分院);
1976年,江蘇省鎮江地區衛生學校併入(獨立辦學)江蘇新醫學院,並改建為江蘇新醫學院(鎮江分院);
1978年,江蘇新醫學院撤銷;
1978年,江蘇新醫學院(原南京中醫學院部分)改建為(恢復)南京中醫學院,現發展為南京中醫藥大學;
1978年,江蘇新醫學院(原南京醫學院部分)改建為(恢復)南京醫學院,現發展為南京醫科大學;
1978年,江蘇新醫學院(揚州分院)更名為南京醫學院(揚州分院)後發展成為揚州大學醫學院(揚州醫學專科學校);
1978年,江蘇新醫學院(鎮江分院)更名為南京醫學院(鎮江分院),後發展成為江蘇大學醫學院(鎮江醫學專科學校,鎮江中醫專科學校);
1981年,南京市第四人民醫院併入南京醫學院;
1993年,南京醫學院更名為南京醫科大學;
2005年,南京市雨花醫院併入南京醫科大學。
2015年10月,南京醫科大學列入省部共建大學。
2017年5月,成立轉化醫學研究院;10月28日,南京醫科大學泰州臨床醫學院成立。
2018年3月,南京醫科大學兒科學院成立。
閱讀更多 學府大全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