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的群眾集會場所——蓮湖公園 文

民國時的群眾集會場所——蓮湖公園 文/袁芳

“群眾集會”這個詞,若放在民國時期,無疑可入選“熱門”詞語排行榜。

清末,國家內憂外患,連年戰火使中國傳統園林飽受摧殘,民國的建立極大地推動了園林事業的發展。當時不僅開放了皇家宮苑、寺廟等作為公園,一些私家園林也成為了公園,同時又新建了一批公園、墓園等。在這一背景下,蓮湖公園、革命公園、建國公園、森林公園、丹鳳公園等一批西安近代園林應運而生了。

西安近代的各大公園除了滿足市民休閒遊憩、運動健身等需要外,最顯著的一個特點就是提供群眾集會場所,在民國時期,西安許多大規模的群眾運動都在公園進行。如:1925年4月在蓮湖公園為孫中山舉行追悼大會;1927年2月在革命公園舉行紀念西安圍城死難者追悼大會等等。

從行為地理上來說,具有特殊意義的地方能產生一定的“空間聚集”效應,增強吸引力,而蓮湖公園當時在西安市民心中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因而更能吸引民眾,擴大宣傳,更能激發群眾的民主革命意識。所以,民國時期的許多重大群眾集會都發生在這裡。

蓮湖公園原為明秦王府花園, 後來逐漸形成了以寺廟為主要建築,以觀賞蓮荷為風景的公共遊賞之地。

民國元年(1912),民國政府將“蓮花池”的東北部修建成體育場,最初是作為召集群眾集會的場所,1915年袁世凱稱帝后隨廢。民國十年(1921),郭希仁、董雨麓等重新修葺,復體育場之舊觀,馮玉祥主政西安時,引水植樹,架橋壘山,開始闢建公園,民國十一年(1922)命名為蓮湖公園,成為西安歷史上第一座城市公園。據《西京指南》記載:“園內風景尚好,尚繞山亭水榭花草木石之勝,且地址空曠,空氣甚佳。清晨傍晚,遊人甚眾……”一時成為市民遊賞和集會的好去處。

民國十四年(1925)3月12日,孫中山先生在北京病逝,3月23日,西安各團體紛紛函請陝西國民會議促成會迅速召集各界籌備追悼孫中山事宜。25日,陝西國民會議促成會在共產黨人的領導下,於報界工會召開執行委員會,決定立即通

函西安各重要團體,發起組織西安市民追悼孫中山大會籌備會。28日,西安婦女國民會議促成會、陝西教職員聯合會、各中學、各報社及青年團體等17個單位的代表齊集律師公會開會,決定由到會各團體,通函各界團體,定於4月1日在青年會召開籌備會議。4月1日下午,56個團體的代表均如期到會。會議在共產黨人的主持下,討論通過了追悼大會籌備會的組織領導及籌款等辦法,決定設立總務、宣傳、籌款三股。4月15日,西安各界市民約6萬餘人,按照籌委會決定,排列著整齊的隊伍,打著“打倒帝國主義!”“打倒軍閥!”等標語旗幟,從四面八方彙集蓮湖公園,為孫中山舉行追悼大會。此外,赤水、華縣、三原、耀縣、涇陽等地,也舉行了盛大追悼會。

民國十六年(1927),蓮湖公園舉辦了數場群眾集會。1月5日~8日,舉行了反圍城鬥爭勝利慶祝大會,國民軍聯軍駐陝總司令部正、副司令于右任、鄧寶珊到會並發表演講。大會會場,高扎綵樓,臺下數萬群眾雲集於此。

3月5日,長安縣農民協會在蓮湖公園舉行成立大會,約3萬名會員和武裝農民到會,會後,舉行了反英大遊行。

4月18日,在蓮湖公園舉行了“強迫義務教育大會”,西安各界群眾近萬人參加,于右任發表宣言,共產黨人劉伯堅、楊明軒到會講話。

4月26日,中共西安地委與農協組織在蓮湖公園召開“擁護國民軍肅清後方、會師中原”大會,約有5萬餘群眾參加。

5月5日,西安各界民眾6萬多人在蓮湖公園舉行“五一”“五五”(馬克思誕辰)紀念大會。馮玉祥、于右任、劉伯堅、史可軒以及蘇聯顧問烏斯曼諾夫等參加大會並講話。

抗戰期間,由西安各界人士捐款在公園東門修建的“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廣場,也常有大量市民於此處集會。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在“文革”期間被毀,汪精衛夫婦跪像於1958年“大鍊鋼鐵”時期被拆離,該紀念景觀從此消失。現舊址在蓮湖公園東門向西50米花壇處。據檔案記載,“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建成於1940年10月,在公墓建成之後到抗戰結束的幾年中,凡遇清明節和“七七國難日”,西安各界群眾必在此處舉行祭掃與憑弔紀念活動。

可以想象,幾萬人彙集在一起,振臂吶喊,是何等的豪邁和壯觀啊。

現如今,蓮湖公園每天仍然接待大量遊客,特別是免費開放後,年平均接待遊客200多萬人次,成了西安市民休閒、健身、遊玩的重要場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