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的区别是什么?

互联网科技嗅


支付宝,作为第三方支付的鼻祖,给大家的印象就是支付工具,很方便,里面对接了很多生活和日常的支付接口,小到水电燃气,电话费 ,大道基金、投资,借贷!支付场景够全面!虽然,支付宝一直有颗做社交的心,确实也具备社交的功能,但奈何大家已经习惯了微信社交的使用!


微信支付也是第三方支付,但它是基于微信社交工具的基础上的支付,因为微信是中国第一社交软件,大家对微信的定位就是社交,重在沟通交流,因此,绝大多数人使用微信来社交,但很少用微信来做支付工具使用,即使用,很大程度上只是当成零钱的钱包而已,小额支付偏多,且微信支付的支付场景相对支付宝还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的!


互联网销售团队管理


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

第一,出发点不一样

在成立之初,支付宝就是打着“支付”的名义起步的,随着后来余额宝等理财产品的推出,甚至一度威胁到了银行存储业务。不过,通过限额等措施,这一威胁性降低了很多。在之后,围绕支付宝,阿里巴巴,或者说蚂蚁金服开始往“生态化”方向发展,比如现在的花呗、公益捐款、线上充值、生活缴费、体育服务等等,渐渐地,一个围绕支付包向外延生的支付王国建立起来了。

与之不同,微信的最初目的就是社交。在一开始,微信钱包等功能的第一场景也不是线下支付,而是线上转账、微信红包等等。随着布局的扩张,微信支付才逐渐拥有了线下扫码付款、理财等功能的出现。

虽然两者现在都在围绕支付进行生态布局,但是两两比较看来,支付宝的模式相对更为成熟一些。

第二,承担风险的能力不一样

前面也说了,支付宝是靠着“支付”起家的,而微信一开始的属性是“社交”,至于现在的支付,更多的则是它的一种附加功能,或者说是社交手段。

作为线下普及度最广的两大支付手段,我们做一个小小的猜想——国家进行限制。

一旦国家取缔这种由私人企业提供的第三方支付,支付宝将首当其冲的受到致命性打击。众所周知,支付宝的生态布局都是围绕支付来做的,一旦这种支付遭到了阻碍,那也就意味这其线上、线下支付通道的不再可行。

相比支付宝,微信的影响则要小得多,毕竟其立足的根本——社交并没有收到丝毫的影响。如果国家取缔这中第三方支付,他们所损失的只是一个附加功能。

因此,在风险的可承受度上,支付宝比不上微信。


镁客网


虽然微信支付和支付宝都是做支付的,平时我们接触的都比较多,但这两个产品还是有些区别的。

1、出身不一样

支付宝从诞生之日起,就定位在支付领域,做的都是与“钱”相关的事情,不管是早期的买卖双方资金担保,还是后来的支付再到现在的日常生活缴费,一切的一切都是围绕着“钱”、“支付”来的。所以通过支付宝衍生出了余额宝等产品,最终形成了以蚂蚁金服为母公司的一系列围绕“钱”而形成的业务块。

微信支付诞生于微信红包,微信是一款社交软件,微信支付早期只是作为社交的一部分“发红包”而诞生的,仅仅就是作为朋友之间的一种互动。在发红包之余才发现,原来微信支付不仅可以用来发红包,还可以用来支付,不管是线上支付还是线下支付。微信支付的前身是财付通,是腾讯对标支付宝做的一个支付系统,因为电商业务不成功,财付通也就没了动静,结果被微信支付给救活了。通过微信支付居然误打误撞进入了支付宝的市场。然后才开始大量铺市场,开拓微信支付应用场景。

2、应用场景不一样

出身的不同决定了支付宝与微信支付的应用场景有所不同。

支付宝更多是与“钱”打交道,所以在涉及到理财、大额转账/支付的时候,更多人会选择使用支付宝。

而微信支付更多是建立在社交基础上,所以像发红包以及一些线下小额购物支付时,更多人会选择使用微信。

也正是因为微信支付是建立在社交基础, 社交需求远远要比支付需求高频,微信支付也借助社交手段开始成为用户高频应用,市场占有率也在不断提高。

从腾讯公司2016财年报告是可以看到,截止2016年12月,腾讯移动支付的月活跃账户及日均支付交易笔数均超过6亿。而蚂蚁金服今年1月对外公布的数据显示,蚂蚁金服每天的支付笔数超过8000万笔,其中移动支付的占比已经超过50%,每天的移动支付笔数超过4500万笔,移动端支付宝钱包的活跃用户数为1.9亿个。

从交易额上看,支付宝还是要高于微信支付,但从月活用户及支付笔数上看,微信支付要远远领先支付宝。这其中,应用场景起了决定性作用。这也是为什么最近几年阿里和腾讯都在拼命投资一些像滴滴、共享单车这类需要应用场景的公司,哪怕投资这些公司最终是亏钱的。

3、定位不一样

支付宝是蚂蚁金服众多业务中最重要的一个,作为蚂蚁金服旗下最早也是最主要产品,承载了整个蚂蚁金服主要流量入口的作用,所以我们看到支付上有余额宝、蚂蚁聚宝等其他产品,但其他产品上这样的导流情况就要少很多。

微信支付只是微信众多功能中的一个,承载更多的是提高了微信的使用场景、用户粘性。但没有微信支付的时候,微信依然是微信。

微信支付剑走偏锋的抢了支付宝大量市场。


坤鹏论


微信与支付宝最大区别在于,一个是主打通讯,一个是主打支付、存转账。从两个APP的名称上就能看到这一点,微信当初的定位就是聊天,所以英文名叫wuchat,支付宝名称上就有“支付”二字。

但发展到现在,两个软件都已经向对方领域各自渗透。微信支付经过多年发展,几乎与支付宝形成了楚汉相争的实力和格局,但支付宝的通讯功能与微信根本无法相比。人们跟习惯用微信聊天,更何况,腾讯除了微信还有QQ,所以支付宝做通讯只是为了方便转账业务,而非要与微信展开全面赛跑。

个人以为微信更具潜力。生活中我们的习惯用法是,小额支付转账用微信,大额度,单位是万元的基本会选择用支付宝。但微信的通讯是其最大优势,也是决定二者未来的关键点。

实际上,在生活选择用什么支付,基本决定我么当时在用什么软件。支付宝,一般除了网购,转账的时候要用到,一般情况下不会打开。但微信不同,隔个几分钟不浏览一下微信、朋友圈,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而且,现在的孩子,从小就会用微信,但很有可能没有支付宝。这种从小养成的使用微信的习惯,等他们长大后,就很难改变,再去使用支付宝,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

其次还有,腾讯旗下的许多游戏,很多人都在玩,与其对接的就是自家的微信支付,所以,我以为,支付宝将来不是要败给微信,而是败给习惯。


天天说钱


最近大家的生活是不是越来越离不开支付宝和微信了,在我们的常规印象中支付宝是支付及理财工具,而微信则更多的是社交工具。现在,明显感觉到两者的界线已不再清晰。

支付宝是国内领先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致力于提供“简单、安全、快速”的支付解决方案。主要提供支付及理财服务。包括网购担保交易、网络支付、转账、信用卡还款、手机充值、水电煤缴费、个人理财等多个领域。在进入移动支付领域后,为零售百货、电影院线、连锁商超和出租车等多个行业提供服务,还推出了余额宝等理财服务。

微信支付要做的事情很简单,就是在快捷支付的基础上进一步简化支付流程,并且把“财付通”这个第三方支付平台也简化掉,让支付回到你用银行卡直接付款这个最短流程上去。不存在微信之外的某种支付账号,也不会劝你用账户余额购买理财产品。这样将移动支付以外的东西统统砍掉,其实是恢复了支付的本来面目。同时微信也覆盖了手机充值、信用卡还款生活缴费等生活服务以及第三方服务。

支付宝钱包虽然添加了免密码支付和6位数字密码支付,仍然在支付流程上比微信支付更繁琐。

支付宝和微信的用户属性存在差异,现在基本人人都有微信,但却不是人人都有支付宝,因此微信支付更注重的是支付工具,支付宝更注重用户的体验,将活跃用户留住。


环球老虎财经


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区别很多,像其他答主说的,支付宝重金融,有提供理财服务,基于买卖,而微信支付主要是社交功能等等,这里就不展开。因为,像理财服务等工能性的区别,主要是看微信愿不愿做,有没有意愿去进入这个领域而已,就好比,微信近几个月开通的微信理财通一样。

个人认为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最大的区别是应用场景不同,也正是因为应用场景的不同,导致了他们功能,运营战略上的不同。

比如,在生活娱乐中,我们微信支付发送红包,抢红包,小额度充值话费,小额度转账给好友,亲人,通常这些我们都会使用微信支付,因为这些情景都发生在微信上,可以好方便的在微信进行转账支付。还有就是一些小额度的线下购物,我们通常都会使用微信支付,毕竟我们大部分都是在微信界面上的,可以很好的支付,不需要更换 App 那么麻烦,简单方便。

但是,我们淘宝购物,大金额的转账,或者给陌生人转账打钱,就会很自然的使用支付宝了。

当然那都是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的,对于商家来说,更加喜欢使用支付宝,毕竟使用支付宝可以在口碑界面很好的进行推广宣传,而且使用支付宝相对来说,费率没有那么高,省时省力,减少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利于店面的发展。加上现在有支付宝红包活动,更加推动了商家使用支付宝了。这里是不排除说不使用微信支付,只是说商家更喜欢使用支付宝。

不管怎样,日常生活中基本已经离不开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了,它们在不同的背景,不同的市场上给消费者,用户树立了不同的品牌形象。


stormzhang


一个主打支付转账,一个主打社交。

支付宝重点打造的是其工具属性,支付宝对自身的地位,首要的还是“钱包”功能。虽然它后来也期望借助支付平台打造社交,但从目前来看,效果不甚理想。但是在支付转账方面,支付宝可以说相当专业了。在提供支付转账功能的基础上,支付宝通过提供系统的服务,来满足众多用户基于支付产生的种种需求。比如2003年支付宝推出余额宝货币基金,用户将资金转入余额宝就购买了同名货币基金,这就是客户享受到的理财服务。再比如,支付宝开通水电费、煤气等城市服务,一改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老旧支付方式。当然,这些类型的服务仍然是基于“钱包”这个功能。

反观微信支付,它是腾讯公司微信产品社交关系链延伸的一种功能。其产生的初衷是满足微信用于之间相互转账的社交需求。在满足支付工具的属性之上,也学习支付宝推出了理财通等理财服务,同样也是旨在为客户提供一揽子服务。

与支付宝支付相比,微信支付更多地是依托微信建立起来的社交关系。但就金融服务这一块而言,支付宝的专业性更胜一筹。二者的区别,概括起来就是:一个是有了钱想做社交(支付宝支付),一个是有了社交想谈钱(微信支付)。


大猫财经


微信支付与支付宝支付区别在于产品应用不同所处平台不同,相对于目前来说,微信支付属于跟支付宝相比起步较晚,很多的微信支付体系还待完善,相对于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功能更加全面,应用更为广泛。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是集成在微信客户端的支付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完成快速的支付流程。微信支付以绑定银行卡的快捷支付为基础,向用户提供安全、快捷、高效的支付服务。 2014年

9月26日,腾讯公司发布的腾讯手机管家5.1版本为微信支付打造了“手机管家软件锁”,在安全入口上独创了“微信支付加密”功能,大大提高微信支付的安全性。用户只需在微信中关联一张银行卡,并完成身份认证,即可将装有微信app的智能手机变成一个全能钱包,之后即可购买合作商户商品及服务,用户在支付时只需在自己的智能手机上输入密码,无需任何刷卡步骤即可完成支付,整个过程简便流畅。 目前微信支付已实现刷卡支付、扫码支付、公众号支付、APP支付,并提供企业红包代金券、立减优惠等营销新工具,满足用户及商户的不同支付场景。微信支付支持以下银行发卡的贷记卡:深圳发展银行、宁波银行。此外,微信支付还支持以下银行的借记卡及信用卡:招商银行、建设银行、光大银行、
中信银行农业银行广发银行平安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支付宝支付 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致力于提供“简单、安全、快速”的支付解决方案。支付宝公司从2004年建立开始,始终以“信任”作为产品和服务的核心。旗下有“支付宝”与“支付宝钱包”两个独立品牌。自2014年第二季度开始成为当前全球最大的移动支付厂商。 支付宝主要提供支付及理财服务。包括网购担保交易、网络支付、转账、信用卡还款、手机充值、水电煤缴费、个人理财等多个领域。在进入移动支付领域后,为零售百货、电影院线、连锁商超和出租车等多个行业提供服务。还推出了余额宝等理财服务。支付宝与国内外180多家银行以及VISA、MasterCard国际组织等机构
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成为金融机构电子支付领域最为信任的合作伙伴


首席投资官


定位不同

更多的人把微信支付功能当做一个“便钱包”,出门不用带卡和钱包,微信支付就可以完成日常花销支付问题;

而支付宝兼顾“钱包”功能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作用,支付宝具有储蓄功能,为用户提供了理财服务。

产品不同

社交关系相对敏感并且腾讯实在太过强大。更为致命的是:微信借助社交优势已经完美满足人与人之间的支付场景。如果做为通讯工具的微信没做这块,我想支付宝切入社交中的支付场景不会有现在这么大的阻力,可能还会成为创举。

支付宝弱势是社交,优势是强大的第三方支付功能,支付功能板块的更新和晚上,银行都是无法企及的,当然微信支付目前也是没有这些强大的功能。

支付范围不同

微信支付是由微信社交关系链延伸的功能,它最开始起于“用户之间相互转账的社交需求”。微信支付也不满足于工具属性,其提供的理财通、链接用户与服务、用户与商户也在走支付宝的路线:大家都不满足于工具,而期望为用户提供一系列生活服务。

当支付宝开通交水电费、煤气、信用卡还款等等功能时,它的目标就和“钱包”无关,它期望为广大用户提供另一种生活方式:不再去超时交电费,用支付宝;不再用老旧还款方式,用支付宝还信用卡。当支付宝链接商户和用户时,它又在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购物”。

支付宝链接用户和商家、链接用户和服务并没有引起大家的反感,归根结底是因为“利用支付宝还信用卡、交水电费比以往更方便”,为用户带来便利。从反面理解,就是这些场景在原先生活中都是“痛点:没有被互联网解决的痛点”。

微信支付如果想要完善更多的支付场景、生活服务,就不会一直依托于微信,应该独立:如果一味依托社交关系,那就很难超脱人们的品牌认知,后续一系列的金融服务会收到局限

更多理财干货可关注“普小宝日常金融八卦”或是直接扫下面二维码


普惠家


1、用户:

微信支付的用户来自社交:微信的用户量超过6亿,日活量超一亿;

支付宝的用户只要来自天猫和淘宝的交易平台;

总结:所以用户可以一天不淘宝但是不可一天不微信,微信支付的粘性要高于支付宝。

2、场景:

2015年春节绑定了2亿张银行卡,干了支付宝8年做到事情。微信以红包场景切入,后续和滴滴打车、大众点评、京东合作,添加出行、饮食、购物的支付场景。二维码支付更是加强了微信在O2O市场的格局。

支付宝2003年出现,长期的发展几乎覆盖的所有的支付场景,满足用户随时随地支付的需求,用户已经养成习惯。形成了行业壁垒,所以即使在微信支付的冲击下,市场份额仍然在80%左右。

总结:即使支付宝覆盖的场景很全面,仍然受到微信支付的社交场景的猛烈冲击。

3、流量和存量

流量泛指用户进行交易的资金流。


存量泛指用户在交易、理财等行为中沉淀在账户上的存量资金。

微信支付从流量来切入整个支付流程,使得支付流程更简便,更注重用户体验;

大而全的支付宝是居中的资金管理者。在存量上占明显优势,存量也是支付宝赢利的重要方式。

总结:没有存量负担的微信支付比支付宝更开放,商家可以只把微信支付当成工具或渠道之一,自由度比支付宝更高;当然相应的缺点是,微信支付体系内没有庞大的账户资金存量,商家能从支付宝体系内得到的好处比微信支付更多。
如果觉得还不错,请点个赞吧~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