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為鑑,為世界和平貢獻中國力量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淪陷,侵華日軍對我同胞實施長達四十餘天慘絕人寰的大屠殺,30萬中國軍民慘遭殺戮,南京城成為人間煉獄,中國人民悲慟欲絕,人類文明史上留下致暗一頁。

以史为鉴,为世界和平贡献中国力量

81年來,中國人民從未忘記當年那段沉痛的歷史。為銘記歷史,珍愛和平,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通過決定,將每年的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該決議的通過,使對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的紀念上升為國家層面。2015年10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南京大屠殺檔案正式列入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名錄》,更是對人類文明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鑑與警示意義。

設立國家公祭日,是喚起每一個善良的人對和平的嚮往和堅守,而不是延續仇恨。5年來,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多次出席公祭儀式,是對遇難同胞最大的告慰。為保障公祭活動順利進行,今年11月23日,江蘇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通過了《南京市國家公祭保障條例》,於2018年12月13日起施行。《條例》規定,舉行國家公祭儀式鳴放警報時,除了正在執行緊急任務的特種車輛、正在從事特種作業的人員以外,機動車、火車、船舶和其他人員應當遵守下列規定:在主城區道路上行駛的機動車停駛鳴笛致哀一分鐘,火車、船舶同時鳴笛致哀;道路上的行人、公共場所的所有人就地默哀一分鐘;機關、企事業單位和人民團體工作人員、在校師生就地默哀一分鐘。

在第五個國家公祭日到來之際,江蘇多地舉行了不同形式的悼念活動。早在一個月前,南京的100組家庭集體種下500株紫金草花苗,共建和平花圃。12月11日晚,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的大學生們上演話劇《東京審判》,用中、英、日、俄四國語言真實演繹,讓更多人身臨其境地體會到東京審判這個歷史事件的原委,教育人們不忘歷史。國家公祭網上,近1900萬人通過網絡祭奠遇難同胞,祈願和平。揚子晚報推出微紀錄片《時間證人》,通過歷史影像和真人敘述帶你走近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聆聽他們講述往事,瞭解他們在和平年代的生活,直面歷史,觀照現實。

一年一度的國家公祭,就是要提醒各國人民,不要讓生靈塗炭、慘絕人寰的歷史悲劇重演。讓世界沐浴和平陽光,是人民的共同期盼,需要國際社會始終秉持以史為鑑、珍愛和平。當前世界各國都面臨著共同的挑戰,生態危機、資源匱乏、氣候變化、環境汙染、恐怖主義等全球非傳統安全問題層出不窮,中國人民願同各國人民一道,秉持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人類共同價值,推動 “一帶一路” 建設,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來共擔風險、共度難關,開創更加美好的和平未來。(徐福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