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招民填川詔》詔書|“湖廣填四川”的前世今生

在我的故鄉,四川省資中縣,有一個古地名,叫雎(jū)家壩。解放後直到20世紀末的幾十年裡,還設立過資中縣雎家鄉(公社)。雖然現在區劃調整,雎家鄉已經撤併,但雎家壩村還依然存在。按常理,雎家壩,地以人名,當地應該雎姓人氏較多。不過,讓人奇怪的是,

那裡找不到一個人姓雎。很多年前,我為此曾請教過當地的一些長者。

一種說法是,這"雎"字兒,可能寫錯了,應該是"睢(suī)"。對這種沒有依據的猜測,我十分懷疑,因為當地也找不到姓睢的。這"雎"字兒確實不太常見,當時鄉政府的一些工作人員也常把"雎"寫成"睢",但這並不意味著古老的地名,就可以讓那些後生隨意亂改,更何況連"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的《詩經》名句和春秋戰國"唐雎不辱使命"的故事都不知曉的人,又何德何能去讓一個古地名改換名稱呢?

還有一種說法,幾百年前,這個地方,確實叫雎家壩,但在"湖廣填四川"我們的祖先上川來時,這一帶全是沒過頭頂的野草和高聳入雲的森林,續行數日,都荒無人煙。一位幾年前已過世的長者還曾告訴我,他的祖上有這樣一個傳說,先祖來到這裡墾荒種地時,從茂密的森林裡發現有空無一人的房屋,雖朽敗卻還未完全倒塌,院壩裡還有人的屍骨,甚至屋裡的床上還掛著雪白的麻布蚊帳,但伸手一摸,就立即變成粉末。這表明,先前在這個地方居住的四川土著居民,可能在很多年就逃離或因故滅絕了。在談及地名時,這位長者說,幾十年前,他還在經過雎家壩的古驛道(茶馬古道的一部分)旁,看見過一塊殘碑,儘管年代久遠,風化嚴重,上面的字跡模糊不清,但他確實能肯定石碑上面有"雎家"二字的痕跡。

很小的時候,也經常聽老人們說,我們的祖先不是土生土長的"四川人",周圍所有家族全是"湖廣填四川"時,才千里迢迢遷徙入川,都是湖廣人的後裔。那時的交通並不發達,如此背井離鄉、長途跋涉,其中的艱難險阻可想而知。我也曾多次向前輩們問詢先祖上川來時的一些情況,但都說不具體,答案也大同小異:張獻忠屠蜀,把原先的四川人剿滅絕種了。康熙皇帝下詔,讓湖廣人來填四川,於是先祖幾兄弟便挑著籮筐跟隨人流離開了故鄉。上中學的時候,聽前輩說到祖籍"湖廣"二字,他們都說是湖南省和廣東省。後來查閱了大量史料,並實地尋根走訪,才知道,先輩們一代一代,口口相傳的那些信息,也並不完全屬實。

四川簡稱蜀,是我國西部最大的盆地,溫和溼潤的氣候讓這一片沃土自古就有"天府之國"的美譽,可以說是人類休養生息的天生福地,也是歷代割據政權拓展疆域的根據地。但幸福和災難往往就像是一對孿生兄弟,很多時候,總是如影隨形。宋徽宗大觀四年(1120年)全國有12500萬人,四川人口居全國第一,將近一千萬。而據《四川通志》記載,到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進行人口統計時,全國有人口10171萬,而四川卻急劇下降,僅餘9萬多人。

從近年的出土文物和研究成果來看,造成四川人口銳減的主要原因大致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一、宋朝抗金、抗蒙戰爭

宋朝時期,崇尚以文治國,有些重文輕武。但它能夠比較成功地應對遼、 西夏和金的輪番入侵,內部保持相對穩定,從而使其科學技術成就達到世界巔峰,這實屬一個奇蹟。兩宋時期,四川也可謂是人文薈萃,時稱"人文之盛,莫盛於蜀"。不過,當時四川軍民為抗金戰爭拼盡全力,雖然最後取得了勝利,卻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但是,在接下來面對強大的蒙古帝國時,南宋王朝就沒那麼幸運了。在公元1123年至1279年南宋滅亡的這五十多年裡,以屠城聞名的蒙古人曾經三次攻陷成都。僅1231年,拖雷引兵進攻四川,大肆屠殺成都居民,城中遺骸就達到140萬,巴山蜀水的空氣裡也飄著血腥的味道。由於成吉思汗在建國之前,蒙古人還沒有文字,後來才創制了畏兀兒字的蒙古文。到1260年,忽必烈又命國師在藏文的基礎上創制了"蒙古新字"作為官定的蒙古文。所以,蒙古建國前後的一段歷史,全部是後來追述的,非常簡略粗糙,有不少瑕疵,很多當初的事實真相或許早已掩埋在歷史的塵埃之中了。但有學者從宋史、元史和明史等資料提供的數字統計,四川在慘遭蒙古鐵蹄踐踏之後,人口由原先的1000萬下降到了60萬左右。

二、明末清初的自然災害

明朝初期,全國人口僅有五千多萬。經過兩百多年的勵精圖治,至17世紀初,人口已近2億。那時,四川人口也有了大幅度的增長。但明代是一個災害頻繁的王朝,在其277年的歷史中,記錄在冊的自然災害就發生了5000多次。真正達到了"曠古未有之記錄"。這一時期的災害除了具有數量多、頻率高的特點外,還呈現出空間分佈廣、時間主要集中在王朝後期的特點。在明朝前期比較清明的吏治階段,各級官員能積極投入到備災救災活動中去,往往有災而無害,降低了災害給百姓帶來的苦難。在中後期吏治日趨腐敗,各級官員消極懈怠,甚至貪汙腐化、中飽私囊,出現了無災變有災、小災變大災的異常情形。當明末出現慘絕人寰的旱、蝗、疫災三位一體巨大災難,讓南京城"死者甚眾,聚寶門軍以豆計棺,日以升計"時,嚴重地激化了大明王朝的社會矛盾,形成了社會動盪,農民起義的烽火幾乎蔓延到了整個中國。崇禎十四年(1641年),左懋第奉命督辦從江南向京城運送糧食,看見江南發生饑荒,他在給崇楨皇帝的奏章中這樣寫道:"見人民飢死者三,疫死者三,為盜者四","流冠殺戮,村市為墟,其他飢疫死者,積水涯,河為不流。"足見明末天災人禍之慘烈。據《四川通志》記載,明朝萬曆二十六年,四川的各個州縣也都發生了大的疫災,致使地曠人稀,人口再次急劇下降。

三、明末清初農民起義和三藩之亂

明朝末年,政治腐敗,天災頻發,但統治階級卻橫徵暴斂,涸澤而漁,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特別是農民,除了造反,別無出路。崇禎三年(1630年),李自成、張獻忠等揭竿而起。其中張獻忠率領的起義大軍先後五次進入四川,於1644年8月攻入成都,很快控制了四川大部分州縣,宣告建立大西政權。但是,在清軍、南明軍和地主武裝的夾擊下,起義軍嚴重受損。兩年後,張獻忠在西充抗擊清軍時陣亡。起義軍餘部在劉文秀、孫可望等部將的帶領下,向貴州方向轉移。1650年,義軍再次進入四川,在川北與清軍激戰,遭到了清軍的殘酷鎮壓,後轉戰西南各省,堅持了十多年。明末的這場艱苦卓絕的農民戰爭,起義軍與明軍戰鬥了17年,與清軍戰鬥了14年,雖然最後功敗垂成,但它沉重打擊了封建統治階級,動搖了其統治根基。

三藩之亂,是指康熙十二年(1673年),以平西王吳三桂為首的平西、靖南、平南三藩,以朝廷撤藩之議為由,糾集海內外反清勢力起兵反叛,吳三桂在雲南殺巡撫朱國治,進而佔據四川。清朝平息"三藩之亂"歷時八年。

明末清初這些持續達三十多年的戰爭,滿人殺漢人,漢人殺滿人,地主武裝殺農民,農民殺反動武裝,尤其是明朝政權的垂死掙扎和清軍入關後在四川喪心病狂的屠殺,讓富饒的天府之國因此生靈塗炭,成為了"百里人煙俱滅,莽林叢生、狼奔豕突之地"。

但我們在翻閱清朝編撰的歷史文獻時,大都一致認定張獻忠是屠川的罪魁禍首。清代著名學者、近代啟蒙思想家魏源的《湖廣水利論》中有這樣一段話:"張賊屠蜀,民殆盡;楚次之,而江西少受其害。事定之後,江西人入楚,楚人入蜀。故當時有'江西填湖廣、湖廣填四川'之謠。"這就是"湖廣填四川"的由來。

其實,那是滿清為鞏固政權,指使御用文人篡改史實,編造張獻忠屠蜀的謊言,並以此掩蓋清軍在四川進行的大屠殺。

張獻忠在四川稱帝建立"大西國"是在1644年,恰好那一年清兵入關,而清廷派兵入川則是在兩年之後。既然在四川建立了自己的國家,當然是想經營四川,可一建國就在自己的國家內部開始滅絕人性的大屠殺,那建國還有什麼意義呢?

清朝所編的史料說張獻忠屠殺了六萬萬男女,也就是六億人。這一看就知道是彌天大謊。編著清史的時候,清朝早已穩定,張獻忠本人及其殘部也已被消滅,即使照實記錄,相信也不會對清廷政權有太大的影響,那為什麼還要在官方的史實記錄裡如此誇大其詞、極力醜化張獻忠呢?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讓四川"千里無人煙"的主要兇手就是清軍。因為屠殺的規模太大、死人實在太多,以至於不得不從湖廣一帶大量移民到四川,罪行難以掩蓋,就只有把責任推給早已死去的張獻忠了,以防止其治下的臣民瞭解真相後影響其政權的穩定。

關於清史造假栽贓,還可從滿清的"七殺碑"傳說中可見一斑。據說張獻忠在他殺人的地方立了一塊碑,碑文是這樣的:"天生萬物以養人,人無一善以報天。殺、殺、殺、殺、殺、殺、殺。"然而,1934年,一位英國傳教士在四川廣漢找到一塊張獻忠立下的"聖諭碑",碑文內容卻是:"天生萬物與人,人無一物與天。鬼神明明,自思自量。"其大意是說:慈悲的上天賜給人萬物,而人卻無一物可用來報答上天,人需要反省。這是勸人敬天行善,根本就沒有一點殺氣。而清朝的御用文人,把前兩句留下,後面的內容改為七個"殺"字,來凸顯張獻忠的殘暴,給他扣上"殺人魔王"的帽子。不僅僅是清朝史料記載,就連民間也有張獻忠殺人如麻的傳言,其中固然有可信的成份,但若說他真的在四川殺了幾千萬甚至是六億人,那顯然是無稽之談,因為當時的整個中國的人口還只有一億多。

其實,清軍才是四川大屠殺的製造者。因為四川是抵抗清軍最頑強的地方之一,清軍每攻下一城,必殺人屠城。目的是要殺一儆百,滅四川人威風,震懾天下反清之人,以求鞏固政權。對於這一點,我們可以從1649年,滿清攻入四川時發佈的文告中得到印證:"民賊相混,玉石難分。或屠全城,或屠男而留女"。滿清入關後,他們製造了包括四川大奢殺在內的朔州之屠、南京之屠、蘇州之屠、無錫之屠、崑山之屠、常熟之屠、嘉興之屠、海寧之屠等數十次慘絕人寰的大屠殺,真的是到了"殺人不眨眼"的地步。幾十年後,雍正也親口承認了清軍屠殺平民,對四川人口減少造成巨大影響的事實。雍正七年九月癸未(1729年)的《清世宗實錄》裡有這樣的記載:"其不法之將弁兵丁等,又借征剿之名,肆行擾害,殺戮良民請功,以充獲賊之數,中國人民死亡過半。即如四川之人,竟致靡有孑遺之嘆。其偶有存者,則肢體不全,耳鼻殘缺。此天下人所共知。"

清朝康熙初年,歷經戰亂和天災的四川荒涼凋敝。四川新任巡撫張德地從重慶乘船到瀘州,一路巡查,發現傳說中的天府之國竟然荒無人煙。康熙七年(1668年),他憂心忡忡地向康熙皇帝上了一道奏摺:"我被皇上榮幸地任命為四川的最高地方官員,來到這片飽受戰火摧殘的地方一展宏圖。但現在當我站在滿目瘡痍的昔日天府,增賦無策,稅款難徵,使我感到侷促不安、寢食俱廢。我等下官受皇上差遣,唯有精忠報國效忠朝廷。經過幾日思索,我覺得要重振四川天府之美名,唯有招來移民開墾土地,重建家園,除此似無別的良方上策。"

那些年,康熙皇帝也正為全國的稅收和重建問題發愁,後來便頒佈了一份如下的詔書。

《康熙三十三年招民填川詔》:朕承先帝遺統,稱制中國,自愧無能,守成自惕。今幸四海同風,八荒底定,貢賦維周,適朕願也。獨痛西蜀一隅,自獻賊蹂躪以來,土地未闢,田野未治,荒蕪有年,貢賦維艱。雖徵毫末,不能供在位之費,尚起江南、江西,助解應用。朕甚憫焉。今有溫、盧二卿,具奏陳言:湖廣民有轂擊肩摩之風,地有一粟難加之勢。今特下詔,仰戶部飭行川省、湖廣等處文武官員知悉,凡有開墾百姓,任從通往,毋得關隘阻撓。俟開墾六年外候旨起科。凡在彼官員,招撫有功,另行嘉獎。康熙三十三年歲次甲戍正月初七日詔

於是歷史上轟轟烈烈的"湖廣填四川"便逐步走向了高潮。據考證,湖南、湖北、江西、廣東等十幾個省的居民都在移民之列,其中以湖廣等省人口最多。從中央到地方各級官府也採取了一系列配套措施吸引外地移民。到1840 年,四川人口便又恢復到了3833 萬。據《成都通覽》記載:"現今之成都人,原籍皆外省人";其中,湖廣佔25%,陝西10%,廣東、廣西10%,河南、山東5%,雲南、貴州15%,江西15%,安徽5%,江蘇、浙江10%,福建山西5%。

所以,現在的四川人十之八九不是老川人,大多是三百多年前湖廣移民的後裔,我的湖廣祖先也是在那個時候來到了雎家壩。

參考文獻:

《宋史》、《元史》、《明史》、《明實錄》、《中國通史》(陳恭祿)、《中華通史》(陳致平)、《中國人口史》(葛劍雄主編)、《四川通志》、《明太祖實錄》、《清世宗實錄》、《明清史料·戶部題本》、《續文獻通考》、《災害與明代政治》(鞠明庫)、《張獻忠論傳》(袁庭棟)。對提供曹氏和劉氏家譜的友人,在此一併致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