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紅籌”彎道超車 赴港上市需謹慎

匯量(834299)下屬子公司,匯量科技此次開創了新三板公司及其子公司在港股上市先例。近期多家新三板公司赴港上市取得明顯進展,但業內人士指出,考慮到港股高企的新股破發率以及新三板公司自身發展情況,赴港上市仍需謹慎。

紅籌模式上市

匯量科技此次擬發行約3.19億股,發行價為4港元/股,其中香港發售股份數額約3188.80萬股,預計募資所得淨額約12.06億港元。作為一家從事為全球的移動應用開發者提供廣告及移動分析服務的企業,匯量科技此次計劃將募集資金用於提升公司在大數據、AL技術及IT基礎設施方面的實力,以及提升及改善移動廣告及移動分析平臺的服務等。

引人注目的是,匯量科技母公司是一家新三板掛牌公司。公司披露的股東結構顯示,廣州匯量通過其在英屬維爾京群島註冊的全資子公司間接持有匯量科技94%股份,為公司控股股東。廣州匯量2015年11月25日掛牌新三板,今年1月曾因資本市場長期戰略發展規劃需要申請從新三板摘牌,但最終遭股東大會否決,於是選擇分拆子公司登陸港股。

儘管匯量科技不是首家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的新三板子公司,但其上市速度卻是最快的。目前已有10餘家新三板掛牌公司宣佈計劃在港股上市,除匯量科技外,目前僅有君實生物通過港交所聆訊,成大生物、賽特斯等公司近期提交了IPO申請。

中科沃土董事長朱為繹指出,匯量科技上市較為迅速與公司採取“紅籌模式”登陸港股有關。“紅籌模式上市不需要證監會審批,而君實生物、成大生物等公司都是通過發行H股方式登陸港股,需要證監會審批,因此所費時間較長。”

而北京南山投資創始合夥人周運南表示,通過紅籌模式發行上市最大優勢就是上市融資較為自由,但此次分拆上市的案例在新三板不具備太大的借鑑意義。因為新三板掛牌企業如果要分拆境內子公司在境外上市,其難度和各類成本可能並不亞於A股IPO。

“新三板+H”模式升溫

今年4月,港交所與全國股轉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鼓勵符合條件的掛牌公司到港交所上市,全國股轉公司對掛牌公司申請到港交所發行股票和上市不設前置審查程序及特別條件。此後多家公司披露擬赴港上市計劃,“新三板+H”模式逐漸升溫。

臨近年底,多家掛牌公司赴港上市計劃取得明顯進展。11月23日,成大生物發佈公告稱公司首次公開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H股)獲得證監會批覆,公司獲准新發行不超過1.44億股境外上市外資股並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11月21日,君實生物發佈公告,公司在境外發行股份事項獲證監會批准;此後在12月10日晚公司發佈公告稱11月26日香港聯交所上市委員會舉行上市聆訊,審議了公司本次發行上市的申請;此後公司發佈《全球發售》公告,計劃發行約1.5億股股份,股份定價區間在19.38港元-20.38港元,預計公司H股將於12月24日在港交所上市。從目前情況看,計劃赴港上市的新三板公司中,教育、生物醫藥和互聯網等新經濟企業是主力軍,例如成大生物以及賽特斯等,但今年港股破發率高企值得注意。

安信證券新三板研究負責人諸海濱指出,供給增加之下2018年新股破發率較2017年大幅上升,大規模上市時新股定價或值得思考。

就新三板而言,市場持續低迷引發的估值下降促使越來越多企業尤其是優質企業謀求資本市場其他出路,“新三板+H”模式的出現給了這些企業除A股IPO之外另一個可供選擇的方向。但周運南指出,新三板公司赴港上市能否如願提升估值及流動性並帶來財富效應,兩個市場聯動性如何還有待時間檢驗,需有多家新三板公司在港股成功發行股票並運行一段時間後才能分析出初步結果。目前“新三板+H”板塊短期還不具備炒作基礎。”他進一步指出,目前市場人士普遍期待首例“新三板+H”股的成功上市,其股票在港股二級市場表現能作為新三板估值和流動性好壞對比的一個最佳參照物,同時還期待“新三板+H”股有朝一日能向全流通靠攏。

本文源自中國證券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