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球員應該踢怎樣的足球,為何我們總說球員要動腦?

在過去一段時間內,我們一直認為中國球員是靠著身體打天下,一些教練在選拔人才的時候也會更加傾向身材高大的球員。但從身體素質上講,中國人的體質儘管在亞洲範圍內不落下風,但倘若和歐美人種一比還是有所差距,更不要和身體素質一流的非洲黑人相提並論了。也正是因為如此,儘管過去我們能靠著身體優勢欺負一下東南亞球隊,但始終還是沒能真正地“衝出亞洲,走向世界”。

中國球員應該踢怎樣的足球,為何我們總說球員要動腦?

有人說了,中國人體質不如老外是和我們過去的飲食習慣以及營養條件有關係。隨著生活水準的改善,這幾年也的確出現了不少身體素質好的中國球員。像是魯能99年齡段的前鋒郭田雨就擁有恐怖的身體素質,而如今效力荷甲海牙的張玉寧,據說也是從小吃牛肉長大的主。

中國球員應該踢怎樣的足球,為何我們總說球員要動腦?

不過,身體素質的好壞並不能等同於足球水平的高低。由於非洲人的身體素質發達,在過去非洲大陸一直被認為是足球的金礦,無數足壇大佬都堅信非洲將會走出世界冠軍。然而多年過去了,非洲球隊在世界盃上的競爭力不升反降。其中,非洲經濟條件孱弱當然是不可迴避的因素,但非洲球隊的戰術素養、閱讀比賽能力比起歐洲球隊有所不足,也是不得不迴避的問題。看起來,除去對於體格上的要求,想要把球踢好,腦瓜子也得靈光一點。

中國球員應該踢怎樣的足球,為何我們總說球員要動腦?

想要聰明地去踢球,就需要在場上擁有良好的思考力、創造力、決策力以及空間感。球員一旦掌握了足球之“智”,便可以在比賽場上根據場上形勢靈活地執行戰術的佈置,並在瞬間捕捉到對手的漏洞,進而一擊致命。隨著現代足球發展越來越注重整體性,過去想要簡簡單單的靠速度、高度或者身體對抗等優勢生吃對手已經越來越困難了。只有身體與頭腦結合,才能找到獲得勝利的不二法典。

中國球員應該踢怎樣的足球,為何我們總說球員要動腦?

那麼應該如何培養足球之“智”?實際上,像哈維這樣的球星在場上可以瞬間閱讀比賽形勢並作出反應,一方面與其大腦的反應速率有關,另一方面也是基於長期技戰術訓練的結果。在荷蘭阿賈克斯以及西班牙的拉瑪西亞訓練營,球員都會以433陣容為根基,學習433陣容之下衍生出的不同陣型,以及在每一套陣型、每一個位置下所需要掌握的技術動作。

中國球員應該踢怎樣的足球,為何我們總說球員要動腦?

同時,想要掌握足球之“智”,也需要我們的球員能夠全面的“文體並進”。魯能一線隊的前主帥馬加特在球員時代就是一位中場指揮官,不過,大家可能意想不到的是:老馬實際上還是一位國際象棋的資深愛好者。作為一項極其考驗智力的運動,老馬顯然也是把自己在國際象棋中領悟到的精髓引申到了足球場上,從他的球員時期到教練時期,馬加特一直都像一隻狡黠的狐狸,在不經意間用最為聰明和狡猾的手段拿走比賽的勝利,17賽季魯能主場連克恆大上港兩大強敵便是最大的佐證。

中國球員應該踢怎樣的足球,為何我們總說球員要動腦?

因此,魯能足校對於球員在文化上的培養看的格外重要。早年間魯能足校就是國內為數不多在踢球之餘還能夠嚴抓文化課的青訓機構,這個學期更是開設了自主學習中心、雙師講堂等新舉措來進一步提升球員的文化培養。或許有的人會質疑:職業運動員讀那麼多書有什麼用?實際上,注重球員文化培養並不僅僅只是為了保障球員未來的出路,畢竟知識不僅僅拓寬的是球員的思維,更是在拓寬球員在場上的視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