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獅集團發債密集獲得支持的背後與水泥價格不斷上漲有關

隨著面向民營企業的信用緩釋機制不斷問世,一些民營企業成為了該機制下的寵兒,而作為國內大型民營水泥企業的紅獅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紅獅集團)恰屬此類。

據相關數據不完全統計,10月份以來,共有不少於3只針對紅獅集團債券發行的銀行間信用緩釋工具(下稱CRMW)完成發行備案,此外紅獅集團公司債也成為交易所市場首批推出的信用保護合約的掛鉤標的。

在所發債券密集獲得機構信用緩釋的支持下,紅獅集團的發債利率也一度降至5%左右。不過,紅獅集團發債密集獲得支持的背後,也與水泥價格不斷上漲下的業績優勢有關。

 在業內人士看來,水泥價格雖然大幅上漲,但在需求端的變化下,其波動也將對紅獅集團的盈利穩定性帶來考驗。

紅獅債的“密集緩釋”

今年6月份以來,銀行間債市總共發行了46單CRMW,其中3只就與紅獅集團有關。

記者根據統計數據發現,中債增信、杭州銀行分別發行了1筆和2筆針對紅獅集團超短融的CRMW,分別為18中債增CRMW003(18紅獅SCP006)、18杭州銀行CRMW002(18紅獅SCP006)和18杭州銀行CRMW002(18紅獅SCP007),而上市流通日則分別為10月18日、10月18日和12月11日。

在CRMW的作用下,18紅獅SCP006和18紅獅SCP007兩隻超短融產品也取得了更低的發行利率。相關資料顯示,18紅獅SCP006的發行利率僅為4.96%;而坐擁兩隻CRMW“保駕”下的18紅獅SCP007的票面利率更是低至4.30%。

在固收人士看來,考慮到市場機構的認可性,CRMW的發行也將促進非掛鉤債券發行利率的下行,進而降低發行人的融資成本。

“給民企發CRMW的意義在於CRMW賣方機構對發行人的認可,這也將提振發行人債券在市場中的認可度,進而降低發行人其他債券的發行利率。”一家匯金系券商固收分析師12月11日表示,“在這麼多CRMW的發行下,不排除其新發債券也能獲得相似的融資利率。”

與此同時,在上交所首批信用保護工具中,紅獅集團的公司債也成為了掛鉤標的。

記者瞭解到,國泰君安證券成為了紅獅集團信用保護工具的賣方,而其對應的債券則是紅獅集團同時期公開發行的2018年扶貧專項公司債。

一位接近國泰君安證券人士12月11日透露,這一信用保護工具採取了主流的信用違約互換交易方式,採用前端收費+標準票息的保護費支付方式,保護費率為每年50個BP。

事實上,這一安排進一步降低了紅獅集團上述扶貧專項公司債的成本。據上述人士透露,紅獅集團該債券的有效認購倍數超過3倍,而最終發行利率則低至處於詢價區間下限的5.5%。

首批交易所信用保護工具的掛鉤,也讓紅獅集團成為國內債市中受惠信用緩釋類工具次數最多的債券發行人。值得一提的是,除紅獅集團外,另有亨通集團、紅豆集團兩家公司各有三筆債券在銀行間市場獲得了CRMW的發行。

受惠水泥漲價

紅獅集團頻繁“被保”的原因,與其受惠於水泥價格上漲不無關聯。

今年9月份以來,國內水泥價格不斷刷新歷史高位。水泥價格的上漲直接刺激了紅獅集團的業績。據財報顯示,紅獅集團今年前三季度合計實現營業收入184.38億元,同比增長50.89%;歸母公司淨利潤達40.90億元,超過2014年至2017年四年間的總和,同比增長達275.99%。

大幅增長的業績使紅獅集團的財務狀況改善。截至今年三季度末,紅獅集團共有貨幣資金達47.66億元,超過以往歷年來同期水平;經營性活動現金流入則高達220.4億元,同比增加39.48%。

受惠於水泥價格上漲的也並不止於紅獅集團,今年A股水泥上市公司股價回撤幅度也遠低於市場平均跌幅。

相關數據顯示,年初至12月11日水泥板塊指數累計下跌幅度僅為9.71%,遠小於上證指數、創業板指、中小板指的21.56%、23.65%和32.79%。

有業內人士認為,紅獅集團的業績爆發屬於偶發性因素,考慮到水泥價格波動對紅獅集團的衝擊,應當對其財務風險有所警惕。

“水泥價格應該還是和供給端的限產和需求端的回暖有關,但這種價格很可能只是階段性的。”12月11日,分析師表示,“水泥企業的業績也和水泥價格高度相關,一旦供需和價格發生逆轉,需要警惕其對公司業績穩健性的衝擊。”

也有分析人士認為,雖然水泥價格具有波動風險,但由於紅獅集團混凝土等其他業務也在得到發展,因此整體風險可控。

“我們認為,從 2019 年下半年開始,隨著供需兩端的同時惡化水泥行業利潤水平可能從目前的歷史高位逐步迴歸到良好但理性的水平。”相關分析師指出,紅獅水泥盈利能力將受影響,但流動性風險較小。

公司 2019 年的水泥業務盈利仍將優於 2017 年。同時考慮到公司混凝土業務將部分對沖水泥業務的下行風險並且環保業務發展良好。公司 2019 年盈利下行幅度可控。截至2018 年三季度,公司有息負債 92.3 億元,淨負債率 22.7%,因此公司流動性風險較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