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开始讨厌宋江、刘备、洪秀全而开始喜欢曹操、李鸿章了?

阴天的雨28079673


因为在社会中吃的亏多了,就会知道“

宁交真小人,不友伪君子。”


忽悠百姓当炮灰

曹操大军来抓刘备,刘备却蛊惑新野百姓曹操大军多么可怕,来了就三光政策!导致大批百姓携家带口尾随刘备。小时候看下段情节,会跟随作者的写作技巧下意识认为这是刘备仁德。但看的历史多了就会发现,刘备太不地道了,这是拿新野百姓当炮灰了!

记得再看明朝抗倭初期的时候,倭寇驱赶老百姓到与明军对战战场的中央,然后明军和倭寇从两边开始屠杀百姓,百姓杀完了战斗结束,明军割首级回去领功劳,倭寇抢财物回去休息,就是这么戏剧。刘备看着给自己当炮灰的新野百姓,心情很明军和倭寇将领差不多吧。

铸造大钱掠财富

公元214年,刘备率军兵围益州,益州城高池深,易守难攻,军队士气大受影响,为鼓舞士气,刘备与所有将士约定:“攻下成都之日,刘璋府库中的钱财自己分文不取,全部与大家分享”

于是,刘备大军士气大振,不日既攻下益州。由于刘备没能接手益州府库的钱财,马上就面临钱不够花的问题了。于是手下人刘巴便建议刘备,铸造直百钱,说白了就是刘备用原本只能铸造一枚钱币的材料,铸造一个新样式货币,然后告诉所有人这枚硬币值100个原先的货币,以此来骗取老百姓手里的真金白银,不出一个月,刘备的库府里就充盈了,但原本富足的益州百姓,生活一下了都拮据了。

反观三国时期的曹操,就被很多人吐槽发死人财,太损阴德,而且随着摸金校尉这一职业受到影视作品和小说的青睐,吐向曹操的口水就越来越多了。

但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一个宁愿让自己背骂名,发死人财的枭雄,和一个以铸造大钱的方式直接掠夺活人财富的“道德君子”,你更讨厌哪个?还会有几个人会说刘备好?



瓦尔登的船夫


先说刘备。

刘备:五异其主,四失妻子。这在演义中成为刘备的主要经历,刘备爱哭,成为刘备的主要标签。

投靠公孙瓒,投靠袁绍,投靠吕布,投靠曹操,投靠刘表,当时我们刘皇叔几乎把当时群雄投靠了便。于是人们就会有一个基本的印象,刘备不会打仗,谁都打不过,打不过就投靠你,然后找个机会反你妹的!直到遇上了诸葛亮,刘备终于出头了,先是得了荆州,然后得了两川。


最后年纪大了,明明知道自己打仗不行,又要硬着头皮去,结果刘备集团由盛转衰。小说的取舍,剥夺了刘备功绩分散给下属。演义给人的印象,刘备得到诸葛亮之前,功劳都是关张的,得到诸葛亮后,功劳都是诸葛亮的。


鲁迅先生曾说国三国演义对他的描写是“长厚近乎伪”, 就是说把他的仁义忠厚写得过头了,让人看着觉得虚伪。


宋江

宋江,算是活脱脱的现实社会好拨弄权柄耍心眼子的那种人的投影,各种逼人的手段要多下作有多下作......,为了达到自己想要的,牺牲了一帮兄弟的性命!为他洗地的很少。连金圣叹也说宋江是下下等人物。


他一个小吏,却能广施钱财在江湖上传出及时雨的名声,钱怎么来的?反正不是工资。在拉人上山的过程中,真是各种阴毒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先是造谣秦明已反,害死秦明全家,逼得人家无处可去;然后指示李逵砍死了美貌的小衙内,逼朱仝上山;对付卢俊义这样一个强硬分子,就比较棘手了,先是把他诓出去,再挑拨他的大管家害他。而且,在卢俊义身上,差点就玩脱了!如果不是拼命三郎石秀单枪匹马劫法场从而拖延了行刑日期,卢俊义已经人头落地了!


曹操

明人张岱讲过一件好笑的事:“昔有柳先生行九者,与徐文长先生评论古人,常恨孔明不善兵,历指可破魏擒操处皆失着,至欲裂眦。及去,文长先生送之,扉半阖,睨而曰:‘不道短柳九,办杀曹瞒。’闻者绝倒。”这位柳九先生,纸上谈兵还嫌不过瘾,直欲穿过时光邃道,亲手宰了曹操方才解恨。

无论史书也好,戏台上也好,曹操大概从来没让人喜欢过。乱世奸雄,歹毒之徒,叫人喜欢不起来。虽说后来有史学家、文学家乃至伟大领袖替他翻案,称赞其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但没用,能说出“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那样混帐话的家伙,谁喜欢得起来呢。

我偏喜欢曹操。从古及今,行“宁我负人,毋人负我”之事者何其多也,滔滔不绝,满目皆是,可曾有一个人肯承认的,肯说出来的?没有。而且还一个个口口声声“宁人负我,我不负人”,说的比唱的还好听。


唯独曹瞒小儿,一片天真,怎么做,便怎么说,不遮不掩,从里坏到外,讨喜。有句话说得好:

“伪君子的可恶之处,不在于他不是个好东西,而在于他不是个好东西偏偏还装成个好东西。”

曹操不是好东西,但他不把自己装成好东西,别人都装,独独他不装,单这一点,就让人喜欢得不得了!

别的不谈了。


山海品读


头一个是宋江,曾经很受中国人的追捧,为啥?因为第一此人仗义疏财,喜欢送人钱,谁不喜欢?第二此人只讲江湖义气,不亲女色,这个在古代理学时代是个优点。第三此人忠义双全、替天行道,这个有点玄乎,但他不造皇帝的反,这个确实符合主流价值观。

但后来就不行了,大家都有点厌恶这厮,为啥?第一第三姑且不论,关键是在第二点,新时代来了,大家都在看曹雪芹琼瑶的男女情感戏,你不亲女色,那就没有情感可谈,而没有这个,基本上你就被抛弃了。而且所谓的义气是假,坑人是真。譬如说硬把扈三娘配给王英,王英乐意了,可现代的观众全不乐意了,你这不是把鲜花插牛粪么?林冲老婆也没了,凭啥不给林冲?美女配英雄不是很好?所以大家一致认定宋江是个变态。

次一个是刘皇叔,大家所熟知的刘备是演义里的刘备,没啥别的本事,好哭。打仗靠关张谋略靠诸葛,自己啥都不会。原来大家夸赞他的仁义,实际上一瞧,啥仁义啊,尽自私而已。

第三个洪秀全,原来说是农民起义领袖,可往实里一扫,几乎就是个银棍加鞋教头目。金田起义那会他就选了十五个老婆,到了广西永安增加到三十六个,到湖北再选六十个,待进了南京城,偌大天王府,整了1168个妃子,1200个女官,简直就是明清帝王的威力增强版。

这时候反过来看以往的反面人物曹操、曾国藩,却截然不同。曹操虽然好色,可老婆丁夫人发飙,他居然好声好气伺候着,直到实在忍无可忍,才送她回娘家,可还是一有空就去看她,如果气消了就打算接回来好好过,实在是丁夫人不肯回头,这才最终放弃。


曾国藩就更不用多说了,绝对算不上天分高,考了七次才中举,年轻时还暴脾气,不止骂同僚,甚至还骂过皇帝,最终却华丽转身,成为“晚清中兴第一名臣”,连梁启超、毛润之都称赞他的成就。很多人未必有他的成就,却有他年轻时的坏脾气,看着写曾国藩的书,一种天生我才自有用的感觉就油然而生:难道我也会华丽转身?

所以,喜欢曹操、曾国藩,厌恶宋、刘、洪,很正常。


司马路的历史会客厅


为什么有人讨厌宋江刘备洪秀全呢?因为这三个人都是草根出身。宋江,刀笔小吏。注意是吏而不是官,想当于政府的一般人员,连个股级都算不上。刘备呢更不用说了,家境贫寒,卖草席的,不得已只好从军。洪秀全,考了四次连个秀才都没考上。

不得不说,这三个人都有一颗蠢蠢欲动的心。最后三人成功逆袭,硬是鼓捣出一番事业。三人的所作所为和结果不尽相同,但主要还是因为出身低微,倒致一些人讨厌。

那么曹操和李鸿章呢?曹操的父亲是太尉曹嵩,三公之首。本人还被举孝廉,刚参加工作就被任命为洛阳北部都尉(相当于区县一级公安局长),根正苗红。而李鸿章,一路科举顺利,考中进士后入了曾国藩名下。看看这二人的出身跟上述三人相比,天壤之别。

不用说曹操和李鸿章同样成就了一番大事业,虽然结果和历史上评价不一样,但由于出身好,逐渐受到大家的喜欢了。


神舟六


宋江


以前认为宋江是大义之人,水浒一百零八好汉的领头人,之后,随着对他了解的深入,发现自己越来越不喜欢这个人,特别是他的优柔寡断,完全不适合当一个领头人。

最后受朝廷招降,害的很多梁山好汉死去,估计很多人就是因为这一段才不喜欢宋江的。

刘备

“吾乃中山靖王之后”,估计这是看《三国演义》中刘备最经典的一句口头禅,刘备最擅长的就是哭和卖情怀,这是小时候对他的印象。


长大后,才发现这是一种高深的用人手段,曹操和刘备煮酒论英雄,称天下有两人可以称雄,一是曹操本人,二是刘备,一直不解,后来才知道,刘备光是“笼络人心”,便是其他人所不能企及的。

如果现在有人不喜欢他,或许是觉得他有些虚伪吧!

洪秀全


以前觉得清廷腐败,所以反清的便值得支持,虽然清政府谈不上有多值得维护,可相比于洪秀全的“拜上帝教”和“太平天国”,清政府还是有一定先进性的。

曹操


以前认为他是“奸臣”,现在说他是“奸雄”。曹操不仅求贤若渴,待人真诚,从他身上,更能感受到一股豪迈的英雄气息。

能文能武,文不如孔明,武不如吕布,工不如满宠,但天下之才皆其之才,皆为他所用,这或许就是有人喜欢曹操的原因所在。

李鸿章

“年少不知李鸿章,长大方知真中堂”!

因李鸿章签订马关辛丑,所以很多人因此把他定义为一个“卖国贼”,可身为朝中大臣,他也只是替朝廷背黑锅而已,可后人骂的不是慈禧,而是这个对中国近代化有突出贡献的功臣。


当时日本的伊藤博文久仰清廷李鸿章大名,在(19世纪)70年代就以李鸿章为榜样,而谁也没有想到,正是这个“后生”,在马关议和让李鸿章饱受骂名。

越了解李鸿章,就越会发现他的辛酸与无奈,也会更为欣赏李鸿章。

如果想了解李鸿章,可以去看一下纪录片《档案》(还原一个真实的李鸿章)。

金兔历史,期待你的关注,喜欢历史的小伙伴不要错过哦!


金兔历史


宋江,是说水浒传中的宋江还是历史上的宋江呢?历史上的宋江虽然三十六人闹腾一阵,其实没有大多的事情可说。水浒传中的宋江自然惹人讨厌。为什么?第一,这人是典型的贪污小吏。宋江习惯于仗义疏财,这财从哪里来?若不是贪污受贿,很难说得清楚。书中虽然没写宋江直接贪,但你看宋江的兄弟美髯公、插翅虎哪个不贪。被发配江州时,送将贿赂管事的,可见他深通其中之道。说起来,书中虽说宋江是小吏,其实他的权力很大,有点县官副手、亲信的意思,但在古代那不能叫官。第二,宋江排挤出身不高的老兄弟。这点很明确,宋江见着个降将就磕头下跪,要让第一把交椅,却把梁山出身不高的老兄弟们往后排。他自己是什么出身,又是怎么活下来的,这点肯定让人很不舒服。第三、宋江虚伪。这点从他老是要让位就看得出来,不必多说。第四,宋江狠毒。这点从他毒杀李逵就看出来了。其实武松应该早看出来了,因此选择归隐出家。李俊也很聪明。第五,宋江奴性十足。这点不用星火辰多说。第六,宋江除了会权术、会撒钱,没其它真本事。这点和梁山众位好汉一比,太过明显,恐怕排倒数第二的时迁他也未必扛得过。第七,宋江对自己都没有认同感。譬如他总是对自己小吏的出身耿耿于怀,非要把脸上金印给拔了,可以看得出宋江是个连自己都不认同的人。第八,宋江把自己的成功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譬如强迫扈三娘嫁给色鬼王矮虎,又譬如故意架空有恩于自己的晁盖的总总行为。第九、偏偏这种人,还当了梁山老大。这就更让人不爽了。第十,偏偏火热的梁山,就这样被他搞垮了。这就不多说了吧。

刘备,星火辰认为刘备是个复杂的人物,不但他很复杂,随着人年龄的增长,对他的认识也很复杂。星火辰对他的认识是不断在变的,小时候看到三英战吕布,他的三顾茅庐,很喜欢他。到了十多岁,三国演义又看一遍,觉得他很虚伪。再大点儿,看了三国志,觉得这人不但虚伪,而且简直是三姓家奴,比吕布尤过之。后来再大点,明白他为什么要哭了。后来仔细分析他的经历,认为刘备的一生确实不容易。他可以称作创业者的典范。因此,星火辰并没有不喜欢刘备,虽然也经常吐槽他的一些事情,但总体觉得,他在三国三家君主里,是最值得佩服的一位。

把曹操一起说了。曹操也是个复杂的人物,但对易中天说他是什么可爱的奸雄之类的,不以为然。曹操这个人,不但不可爱,还很可怕。这家伙虽然有诗人的气质,写的诗歌雄浑沉郁,但他时常会失控,一旦失控就会杀人、屠城。真不知道他可爱在哪里!曹操的起家,其实和袁绍有很大关系,结果曹操反戈一击,灭了袁绍。至于他的奸诈,是当代很多人喜欢的,其实在古代各个战乱时期,也有很多人模仿曹操,然而结局未必都是好的。曹操之所以不能统一天下,其实和他的性格缺陷很有关系,也和他过于奸诈外露有关系。其实,还是劝他大家别学曹操,还不如多学刘备。不为其他的,因为大多数人的根基和刘备还是差不多的,虽然他自称皇室,但其实已经沦为卖席子的平民,而曹操却是东汉高官之后。

洪秀全和李鸿章也可以一起说,毕竟这两人是同时代的。洪秀全确实让人讨厌,这家伙和宋江有类似之处,说一套做一套,最后太平天国的兄弟姐妹们都成了他的垫脚石。大家可能不知道,这家伙逃跑的功夫一流,绝对是丢下兄弟们先跑,让冯云山、萧朝贵之类的去垫背。冯云山、杨秀清其实才是太平天国运动最有力的发起者,萧朝贵的为人也不错,可惜啊!不知道老天爷为什么这么安排。这便是人的命运了,有些玄妙。至于洪秀全后期的荒淫无耻,就不必多说了。

相比起来,李鸿章为了挽救当时的中国危局确实做了不少事,而且替人担了很多骂名,日本挨一枪,还让赔款数额减了不少,至少证明这人是个有责任感的人。当时的李鸿章,得到他对手的高度赞扬,这是很不容易的。然而,明知不可为,却因为贪恋高位而继续为之,他的污名终究是他自己造成的,也没什么可说的。

(看星火辰更多文章,请点关注星火辰头条号)


星火辰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不是不喜欢宋江,刘备。而是不喜欢厚黑,不喜欢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不喜欢原来被历史欺骗了,原来他们是这样的人。

自古以来,成大事者。皆没有面皮。应了老子那句话,无为,无不为。所谓慈不掌兵,义不掌财。是一个道理。

他们其实是一样的人,只不过选择不同。人性是一样的,只是刘备选择抗王道的旗,那他的所作所为必须符合王道,不符合也要包装美化符合,这样他就可以吸引选择王道的人,而选择王道的人是君子,君子可以欺之以方,便于掌控,但是掌控的前提是他必须无错。就跟说话之前你是话的主人,说过之后你是话的奴隶一样,只要你要在这条路上走,必须遵守游戏规则。

曹操选择的是霸道,他的出身要好一些,对自己更有信心,所以他有资格选,刘备之前织席贩履没得选。只能靠仁义道德服人。

本质上来说,是一样的,就想阴阳两面一样,刘备让你看阳面,曹操让你看阴面。但是人都有阴阳两面。懂了就懂,不懂还是不懂,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观复其心



刘备本质上讲不是那种传统意义上的“仁君”,他和曹操一样是枭雄,他不嗜杀不滥杀,但是需要杀人的时候也绝不手软,讲义气重道德,但是也不会为了别人牺牲自己。最重要的是他这一辈子从东北奔波到西南,长坂坡之战的时候,按照当时的标志他都可以算暮年了。人活到这个份上,心理素质差的不知道自杀多少回了,可刘备愣是不管输得多惨都百折不挠,最后翻盘。

都说刘备投了这个投那个,但是有没有注意到,尽管刘备像丧门星一样妨了一个又一个盟友,公孙瓒、陶谦、吕布、曹操、袁绍、刘表一个个对刘备还是待若上宾。而不管刘备打了多少败仗,关羽、张飞、赵云、孙乾、简雍这些人对他都始终不离不弃。虽然仅凭有限的史料不可能完整地还原刘备的性格,但是一个能让许多当世名将为之竭忠尽智,到了穷途末路也依旧生死不改的人,一定是拥有强大人格魅力的人。所有对刘备的评价里,我觉得最准确的还是陈寿的评价,刘备最重要的特质不是仁德,而是“折而不挠,终不为下”。


萌娃影视库


比如我

小儿与少年喜欢吕布,就喜欢武力最强的那个。

青年喜欢赵云,智勇双全能文能武。

中青年可能就喜欢智力型,诸葛亮,郭嘉,荀彧等等,(我现在在这个阶段)

之后的阶段嘛,可能运筹帷幄,一马当先并不适合中老年心态,武力与智力第一已经不是自己追求的了。

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毕竟我没有到六十岁,不知道你们是否有留意,新三国卧龙岗里面的生活。放牛者唱着孔明作的曲子,布衣邀一知己饮酒作乐,哪管这世界谁得了天下。

另外这个问题其实跟李鸿章挺类似的,大概意思就是少时不识李鸿章,老来方知真中堂。年少时只看结果,只有稍微有了阅历之后才会想知道为什么会是这个结果。


健康小手册


首先说为什么讨厌宋江,宋江在《水浒传》中被刻画的特别深刻,豹子头林冲,八十万禁军教头比不过及时雨宋江,世代受皇恩的小旋风柴进比不上宋江。可见宋江很厉害,可是宋江无非是个小吏,为什么受到这么多人的尊敬?而后一百单八将,齐聚水泊梁山,这个时候兵强马壮,而宋江一心想招安,然后招安,一百单八将死的死伤的伤,到头来自己也喝了酒自杀了。那么宋江被恨在哪里呢?首先是传统忠君思想的束缚,其次就是宋江是个伪君子。

其次刘备,一生把自己的工作重心放在匡扶汉室之上,前半生颠沛流离,进入四川之后,却也顺利称帝。假仁假义、杀害自己的义子。大家恨的都是刘备的虚伪。

再说洪秀全,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却以失败而告终,洪秀全自称天王,限制手底下人的性情,自己却贪图享乐,嗜杀成性,恨的是洪秀全鼠目寸光。

再说曹操,虽然被称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虽然携天子以令诸侯。但是曹操一生礼贤下士,真性情,最终也促使了魏国一统天下。

李鸿章近代知名的大臣,虽然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但是为了维护晚清政府,做到了鞠躬尽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