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界罕有,人过花甲才学艺!先收徒后拜师,入门就当大师哥!

相声界罕有,人过花甲才学艺!先收徒后拜师,入门就当大师哥!

  一百多年来,相声门师承关系始终秉持着长幼有序、门户清正的传统。但凡听过相声的观众都知道,相声门里的辈分从不按岁数大小而论,而是以入门早晚拜师先后排序。譬如,1950年出生的赵伟洲要管比自己仅大四岁的谢天顺叫一声师爷。同辈份的艺人也是如此,在“亘古一人”的赵佩茹门下栽培了无数杰出的相声名家,其中顶门大弟子李伯祥是1938年生人,而比他足足大了十岁的高英培见了李也要恭恭敬敬的叫师哥,这就是相声门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

相声界罕有,人过花甲才学艺!先收徒后拜师,入门就当大师哥!

  有人认为规矩是用来遵守的,也有人认为规矩是用来打破的。在相声门里的确有一个特例,拜师仪式现场“破格提拔”成了大师哥,打破这个行规的人正是前不久病逝的“四蘑菇”常宝华,而那位“荣升”大师哥的自然就是侯家的二公子侯耀华了。这些年关于侯耀华的各种非议此起彼伏,与郭德纲的恩怨也好,与各位徒弟的纠葛也罢,总之一直让他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不过这些都与相声本身无关,在此也不便妄加评论,今天单说侯耀华的拜师。

相声界罕有,人过花甲才学艺!先收徒后拜师,入门就当大师哥!

  2009年12月15日,侯耀华在北京正式举办了拜师摆知仪式,照例还是由李金斗主持,引师是三弦老艺术家赵玉明,保师是杂技门的金业勤,代师是郭启儒先生的高足于连仲先生。在举行仪式的过程中,师父常宝华向到场祝贺观礼的同行们提到了一段往事。侯耀华当年到兰州演出结束后去探望久居当地的常宝霖的夫人,虽然当时“二蘑菇”已经故去,但侯耀华孝心如故,到了老太太家里看到还在用“蹲坑”便当即提出马上给老人家换成坐便抽水马桶,所有装修的费用由他承担,还把在兰州走穴的收入都如数给了老太太。常宝华讲完这段故事以六个字评价了自己的徒弟“厚道、热情、好人”。

相声界罕有,人过花甲才学艺!先收徒后拜师,入门就当大师哥!

  接下来常宝华又做出了一个让在场来宾都感到惊讶的决定,他说:“我之前已经收了九个徒弟,耀华是我收的第十个。咱们行内的规矩是按拜门先后分大小,不以岁数论。可是,今天我要做一个特殊的决定,就是让侯耀华做大师兄。”此话一出,先是让大家一愣,接着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当天在场的还有常宝华三十年前收的“原大徒弟“牛群以及其他同门师兄弟。

相声界罕有,人过花甲才学艺!先收徒后拜师,入门就当大师哥!

  四蘑菇的这一决定的确有悖行规,却无人反驳质疑,一来常宝华收徒时已是79岁高龄,就连徒弟侯耀华也都63岁了,在师兄弟里是侯耀华的岁数最大;二来侯耀华对各位相声前辈的孝心上确实是有目共睹的。不过,入门就当大师哥的特例在以往是绝对没有的。其实,侯耀华在拜师之前自己已经收了多位相声门的徒弟。没门户先收徒,这在相声界也是前所未有的奇闻轶事了。

相声界罕有,人过花甲才学艺!先收徒后拜师,入门就当大师哥!

  从相声表演角度来看,侯耀华的作品并不多,可能大家印象比较深刻的还是前几年在纪念马三立诞辰100周年的专场演出上,他与尹笑声叔侄俩合作的那段《我的搭档》。客观来说,这块活使得并不露脸。首先从内容上看,这个段子是由三四个返场用的小包袱拼凑起来的,包袱碎是不可避免的,但侯耀华使的时候缺少合理的过桥。其次,在不足7分钟的表演中,至少有两次“吃栗子”情况,虽然是临时搭伙的演出,但毕竟已经入门拜师是行内承认的相声演员了,在台下没把活压瓷实就上台也是对观众的一种不尊重。或许是舞台经验相对较少,除了垫话儿部分给尹笑声留空,到入活之后尹爷基本插不上话,想托着旁边逗哏的徒侄都没法托。只能说,假如侯耀华想吃相声这碗饭,还得在舞台上夹磨多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