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行業寒冬來臨,竟然比08年世界經濟危機還嚴重!

汽車作為國內第二大產業,可以說是中國家庭中僅次房子的重要消費支柱,也是我國中長期經濟的風向標,現在竟然賣不動了,汽車行業的冬天來得竟是如此猝不及防。而關於汽車行業市場衰退,站長認為無外乎以下幾點原因。

汽車行業寒冬來臨,竟然比08年世界經濟危機還嚴重!

1、老百姓被房子綁架,購買力下降

世間萬物皆有因果關聯。這幾年我國總體市場經濟下行,大宗消費帶來的資金分流比較大,使消費者購車的能力減弱是一個主要原因。當前的現狀是,高房價掏空了大家的錢包,大部分人被房市套牢,買車已經有心無力。

這幾年,中國居民負債率攀升,截至2018年底,居民住房貸款餘額有可能突破40萬億,而2015年這個數字是14.18萬億,3年之內就翻了3倍。

這些貸款主要用途在哪呢?在購房上,動輒幾十萬,甚至幾百萬!而且現在絕大部分人工資並不是很高,購房使他們提前預支了以後20甚至是30年的錢,讓他們再去買一輛十幾到二十幾萬的車,可以說是壓力山大!

汽車行業寒冬來臨,竟然比08年世界經濟危機還嚴重!

2、汽車購置稅優惠政策完全退出

業內人士認為,過去三年,受購置稅政策變動影響,車市在每年第四季度實現爆發式增長,造成同期市場基數大。2018年購置稅優惠政策完全退出,這對於汽車市場的影響還是很深刻的。如果沒有明顯的外力拉動作用,或許今年將難以達到2017年的銷量水平。

而後每年針對汽車行業,國家都會出臺相關刺激政策,比如“購置稅減半”、“汽車下鄉”、“以舊換新”等等,也正是得益於此,從2009年中國的新車年產銷量首次躍居全球第一。

今年年初購置稅政策恢復到原來的10%,加上整體經濟下行,消費者購買力大降,車市很快就陷入困境。

汽車行業寒冬來臨,竟然比08年世界經濟危機還嚴重!

3、油價持續上升、區域限行政策交互作用

最近一次油價調整,92號汽油為8.0元/升,95號汽油為8.67元/升,持續上漲的油價讓不少車主談“油”色變,更是讓未購車而想購車的消費者一直處於觀望的狀態。

此外,各地陸續實施的機動車限行政策以及搖號政策也是對於汽車市場帶來了不小的衝擊,導致各地尤其是大城市的購買力嚴重下降。而一些不限行不搖號的偏遠地區,對於豪車的需求不大,這就導致了汽車市場的銷售總額大幅度下降。

不過,也有一部分人對接下來車市的表現還是很有信心的,都認為這只是國內汽車市場發展過程中暫時的低迷,汽車銷量還尚未觸及天花板,但是隨著國家對於環保的越來越重視,新能源車將會越來越被消費者所接受,甚至在未來燃油車是有可能被新能源車所取代。對於此,歡迎您關注發表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